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课件_第1页
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课件_第2页
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课件_第3页
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课件_第4页
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1,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2,际高,建筑节能咨询,建筑节能可行性分析评估,中心,建筑节能设计研究中心 服务项目,节能诊断,建筑节能运行管理咨询,建筑节能系统设计,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3,建筑能耗定义,广义建筑能耗是指从建筑材料制造、建筑施工,一直到建筑使用的全过程能耗。 狭义建筑能耗或建筑使用能耗是指维持建筑功能和建筑物在运行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包括照明、空调、电梯、热水供应、烹调、家用电器以及办公设备的能耗。 除非特别指明,现在提及的“建筑能耗”均是指使用能耗。,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

2、用技术,4,国家和社会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建筑使用能耗在全国总能耗的比例增加是必然趋势,也是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建筑节能的目标是提高建筑物对能源的直接使用效率,用少许增加的能耗满足大量增加的要求;同时尽量减少间接能耗和无谓的浪费,将有限的资源用到建筑使用过程中,创造更好的人居环境。,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5,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6,维护结构体系设计,外墙外保温隔热系统 外墙内保温隔热系统 外墙自保温隔热系统 外窗保温隔热系统 建筑外遮阳技术及系统 自然通风应用技术,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7,绿色能

3、源应用技术,土壤源热泵技术 水源热泵技术 地表水 地下水 污水源热泵技术,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8,绿色照明及电能综合利用技术,光源节能 控制器件节能 调光节能,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9,综合节能应用技术,蓄热空调应用技术-冰蓄冷 水蓄冷(热) 顶棚混凝土埋管平面辐射空调技术 顶棚毛细管平面辐射空调技术 溶液除湿独立新风空调技术 置换送风空调技术,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10,综合节能应用技术,空调制冷机热回收生活热水利用技术 太阳能生活热水利用技术 风能热泵生活热水利用技术 建筑物能量计量及节能控制调节技术,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11,土

4、壤源热泵系统技术,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12,土壤源热泵系统,就是利用地下浅层土壤能量,通过地下埋管管内的循环介质与土壤进行闭式热交换达到供冷供热目的。夏季通过热泵将建筑内的热量转移到地下,对建筑进行降温;冬季通过热泵将大地中的低位热能提高品位对建筑供暖。,地源热泵系统技术-土壤源热泵系统原理,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13,垂直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技术-土壤源热泵系统的形式,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14,水平式串(并)连形式,地源热泵系统技术-土壤源热泵系统的形式,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15,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属经济有效的节能技术 环境效益

5、显著 系统维护费用极低 一机多用,应用范围广 不影响建筑美观,省去冷却塔 夏季可以提供免费冷源,地源热泵系统技术-土壤源热泵系统的特点,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16,水源热泵系统技术,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17,地表水(下)热泵系统即通过直接抽取或者间接换热的方式,利用包括江水、河水、湖水、水库水以及海水作为热泵冷热源为建筑物供冷供热的系统。 从节能的观点看,较低的冷却水进水温度有利于提高冷水机组的能效比。用地表水代替冷却塔,就可以达到节能的效果。,水源热泵系统技术-地表(下)水能源利用系统原理,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18,水源热泵系统技术-地表水能源利

6、用系统原理,冬季供热工况原理,夏季制冷工况原理,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19,开式系统,湖水,水源热泵系统技术-地表水能源利用系统的形式,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20,闭式系统,水源热泵系统技术-地表水能源利用系统的形式,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21,直接式系统,直接式系统指的是江水或地下水经过简单处理后,直接进入热泵机组的冷凝器或蒸发器的系统。,水源热泵系统技术-地表(下)水能源利用系统的形式,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22,间接式系统指的江水通过板式热交换器,将江水与热泵侧的冷热源水进行热交换的系统。,水源热泵系统技术-地表水能源利用系统的形式

7、,间接式系统,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23,有充足的水源 冬季水温不低于5 ,夏季水温不高于30 地下水如使用闭式系统,水深大于3米,水源热泵系统技术-地表(下)水系统适用条件,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24,水源的容积 水源的深度 冬夏季最低最高水温 水源距离建筑物的距离 水质情况,水源热泵系统技术-地表水热泵系统需了解的资料,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25,热源广泛,在靠近江、河、湖、海的区域均可以使用; 高效节能,COP值可达5以上; 绿色环保,仅需要电能,完全避免了燃油及燃煤带来的环境污染; 属于可持续性能源,地表水内蕴含的能量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水

8、源热泵系统技术-地表水能源利用系统的特点,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26,污水源热泵技术,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27,污水热泵系统即通过直接抽取或者间接换热的方式,利用城市原生污水或污水厂处理后的排放水作为热泵冷热源为建筑物供冷供热的系统。 城市原生污水和污水厂处理后的排放水在冬季温度均在10度左右,在夏季温度均在25度左右,作为水源热泵机组的冷却水(取热水),就可以达到节能的效果。,水源热泵系统技术-污水利用系统原理,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28,冰蓄冷系统技术,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29,所谓冰蓄冷,即在夜间电网低谷电费时制冰,并由蓄冷设备

9、以冰的形式将冷量储存起来,待白天电网高峰电费时,再通过融冰的方式将冷量释放出来,满足高峰空调负荷需要的空调系统。,冰蓄冷系统技术-冰蓄冷系统原理,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30,部分负荷蓄冰系统,全负荷蓄冰系统,冰蓄冷系统技术-冰蓄冷系统形式,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31,冰蓄冷系统的形式一般有并联和串联两种,冰蓄冷系统技术-冰蓄冷系统形式,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32,冰蓄冷系统技术-冰蓄冷的系统与常规电制冷的差别,削峰填谷、平衡电力负荷,提高电网运行效率 大大节省用户的电力费用 减少制冷机组容量,大大提高空调设备利用率 技术成熟、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可获得政

10、府补贴,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33,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34,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由毛细管平面辐射系统和独立新风系统组成。采用温度与湿度两套独立的独立的空调系统,分别控制、调节室内的温度与湿度,全面调节室内热湿环境,从而也避免了常规空调系统中温湿度联合处理所带来的损失。 采用干燥新风解决排出室内余湿(潜热负荷)、CO2和室内异味等; 采用其他的独立系统排除室内余热,从而满足室内热(温度)环境的要求;,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介绍,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35,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介绍,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36,毛细管平面辐射空

11、调系统,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37,安装位置:房间顶棚上或墙面、地面 冬季通入32/28的热水,柔和地向房间辐射热量 夏季通入16/18 的冷水,柔和地向房间辐射冷量 由于毛细管换热的速度极快,因此换热效率更高,毛细管平面辐射空调系统-工作原理,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38,毛细管平面辐射空调系统-形式,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39,毛细管安装方式 -吊顶抹灰安装,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40,毛细管安装方式 -墙面抹灰安装,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41,毛细管安装方式 -石膏板吊顶模块,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42,毛

12、细管安装方式 -多孔板吊顶模块,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43,毛细管安装方式 -金属吊顶模块,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44,毛细管平面空调系统-控制中心,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45,舒适辐射换热,无风感、无噪声,不满意度低 健康独立带除湿新风系统,有效提高空气品质 节能夏季供水温度高于16,系统COP高 安装方便、快捷 节省建筑空间 与土壤热泵系统结合,毛细管末端夏季可以实现直供,大大降低运行费用,毛细管平面辐射空调系统-特点,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46,溶液除湿处理新风系统,溶液除湿处理新风的方式,就是采用具有吸湿能力的盐溶液作为吸湿介质与

13、空气直接接触,从而实现空气处理的方式。,独立新风系统,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47,溶液热回收型新风机组,夏季工况,独立新风系统,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48,溶液热回收型新风机组,冬季工况,独立新风系统,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49,全面提高室内空气品质 提供100%健康、洁净的新风 先进的湿度处理方式,避免冷凝除湿带来的潮湿表面,防止空调表面滋生霉菌和微生物,减少“病态建筑综合症”、“军团病”及各种空气传播疾病,独立新风系统-溶液除湿的技术特点与优势,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50,精确的温、湿度控制 可精确控制送风绝对湿度(含湿量),始终维持

14、室内湿度控制要求 和其它空调末端装置相结合,可实现温、湿度独立调节与控制,提高人体舒适 无需再热,送风相对湿度低(60%),维持适宜的送风温度 具有对空气除湿、冷却、加湿、加热、全热回收和净化等多种功能,适合全年新风处理要求,独立新风系统-溶液除湿的技术特点与优势,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51,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避免了常规冷凝除湿处理方式中过度冷却、而又再热造成的能源浪费; 可承担100%潜热负荷,使得处理显热负荷的冷冻水温度从常规的7C提高到18C左右; 采用新型的溶液全热回收装置,全热回收效率高,且能避免新、排风之间的交叉污染;,独立新风系统-溶液除湿的技术特点与优势,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52,安装方便,维护简单 模块化设计,适合现场装配; 操作简单、常压运行、安全可靠; 机组不需要防冻措施,溶液在-20C不会冻结;,独立新风系统-溶液除湿的技术特点与优势,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53,置换式送风系统,新风经除湿处理后以置换送风的方式送入空调房间,用以保证房间的高空气品质。 采用独立的新风系统,不断向室内补充新风,不存在和回风的混合,从而保证每时每刻室内的高空气品质,使建筑成为真正会呼吸的建筑。,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及能源综合利用技术,54,常规送风,置换送风,置换式送风系统-置换送风方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