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生态系统的结构教案_第1页
51生态系统的结构教案_第2页
51生态系统的结构教案_第3页
51生态系统的结构教案_第4页
51生态系统的结构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适用学科L. 一一 .高中生物11适用年级I高二11适用区域人教版区域课时时长(分钟)丨2课时1知识点1生态系统的范围及组成成分。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2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3.尝试构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教学重点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难点说明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M教学过程、导入使用建议:生物学的发展,往往被人们概括为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 在宏观方面,生态学的发展非常引人注目,是当今最受人们重视的研究课 题之一。从学生个人的发展来看,有关学习内容,对于学生理解生命系统 的本质、理解生命科学,以及系统论的思维方式的训练、生态意识的形成 都是重要的。从科学

2、与社会的关系角度看,对生态系统的研究对于解决目 前人类所面临的许多全球性资源和环境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 本章内容在本模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土壤的结构和化学性质决定着什么植物能够在它上面生长,什么动物能够在其中 居住。植物枝叶的遮蔽作用和根系的固着作用,能大大减缓土壤的侵蚀过程。动物粪 便和动植物遗体残骸,经过细菌、真菌的分解而变为土壤的腐殖质,使土壤更肥沃, 为植物根系的发育提供了各种营养物质。动物园里饲养着各种动物,也栽培了多种植物。一个动物园中的全部动物是一个系统吗?全部的植物和动物是一个系统吗?讨论:生态系统中有哪些主要的组成成分?它们是如何构成生态系统的?生态系统具有怎

3、样的营养结构?二、知识讲解考点使用建生态系统生态围及组成结构一节的 问题探讨”研究的是土壤与生物 之间的关系,引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隐含着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这 一节正文内容包括生态系统的范围、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组成 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两部分内容。重点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学习生 态系统的结构,首先需要分析生态系统有哪些组成成分, 让学生挑选一个自己熟 悉的生态系统,分析其组成成分,并尝试画出抽象的概念模型。1.生态系统概念的理解(1)空间性:一定的空间范畴。因为生态系统的种群和群落都强调一定的自然区域。在生物 圈这个最大的生态系统中,还可以分出很多不同的生态

4、系统。(2)成分:(3)整体性: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 息传递而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组成一个具有一定调节能力的统一整体。2生态系统与种群和群落的关系相同不同个体种群生物群落I相互 I生态系统第6页作用无机环境3.生态系统的4种组成成分.J J J J . J J J J . J J -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自养型)消费者(异养型)分解者(异养型)组成阳光、热能、空气、水分、无机盐等主要是绿色植物,也包括化能自养型微生物(如硝化细菌)包括营捕食生活、寄 牛牛活和共牛牛活的 各种生物(如菟丝子、 大豆根瘤菌)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及 : 腐食性的动物(

5、如蚯蚓、: 蜣螂) :1作用为生物提供物质和无机物T有机物;光加快生态系统中的物通过分解作用将生物遗 i11111能量,是生物群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能、无机化学能t有1机化学能;为消费者1提供食物和栖息场11所,是消费者和分解i者获得能量的源泉,11也是生态系统存在和1i发展的基础i质循环;有利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1 1体、遗物分解为无机物,ii供生产者重新利用11ii111IiiIIii1111iiii11ii11ii11ii111Iiiii11ii11ii地位必备成分主要成分(基石)最活跃的成分物质循环中的关键成分 联系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生产者和各

6、级消费者以捕食关系建立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4.生态系统各成分的相互关系(1)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物质和能量的最终来源。(2)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唯一能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转变成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有机物及其贮存的能量)的成分,因此说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3) 消费者是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成分。消费者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4) 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没有分解者,生态系统的 物质循环受阻,生态系统就会崩溃。1生态系统四种组成成分的判断技巧:先据双向箭头确定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 生产者”,再判断两者中有

7、 “3个指出箭头的D 为 生产者”,有“3个指入箭头的C为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最后根据 XAB ,确定A 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2生态系统成分中的三个不等于”(1) 生产者卿直物:生产者不一定都是植物,某些细菌也可以是生产者,如硝化细菌等;植物 也不一定都是生产者,如菟丝子是消费者。(2) 消费者 司物:消费者不一定都是动物,如某些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动物也不一定都是 消费者,如营腐生生活的蚯蚓是分解者。(3) 分解者詣微生物: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还有某些营腐生生活的动物如蚯蚓;微生物 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如硝化细菌是生产者。考点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使用建议:在生态系统的结构一节的 问

8、题探讨”研究的是土壤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引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隐含着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这一节正文内容包括生态系统的范围、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组成 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两部分内容。重点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1食物链分析食物链草一-兔一-狐一-狼i生态系统的成分生产者初级消费者丨次级消费者丨三级消费者1 1 1_L_L ._L _营养级别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四营养级.所属类型主是三绿植食性1小型肉大型肉IIIIIIIIII色植物动物食性动物食性动物 表现形式:每条捕食链不出现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及分解者,即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 单方向:食物链中的捕食关系是长

9、期自然选择形成的,不会倒转,因此箭头一定是由上一营养级指向下一营养级。 营养级:某一营养级的生物代表处于该营养级的所有生物,不代表单个生物个体, 也不一定是某个种群。2 食物网分析 营养位置: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如猫头鹰在食物网中分别占有第三、第四、第五营养级,这就是说猫头鹰在该食物网中占有三个不同的营养级。 种间关系: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有可能出现不同概念上的重合,如蛇与猫头鹰,二者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 生物种类与食物网的复杂程度: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有食物联系的生物种类,而并非取决于生物数量。分析食物网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

10、) 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最高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中 间的任何停顿都不能算完整的食物链。(2) 食物网中,当某种生物因某种原因而大量减少时,对另一种生物的影响,沿不同的线路 分析不同时,应以中间环节少的为分析依据。具体如下: 食物链(网)中,若处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减少。其他生物都将减少。这是 因为第一营养级生物是其他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这 一营养级生物的减少必然会引起连锁反应,致使以下各营养级生物数量依次 减少。图中a的数量减少会导致 b、c、d、e、f、g的数量都减少。 若一条食物链中处于 天敌”地位的生物数量减少,则被捕食者数量会因此 而迅速

11、增加,但这种增加并不是无限的,随着被捕食者数量的增加,种群密度加大,种内斗争势必加剧,再加上没有了天敌的压力”被捕食者自身素质(如奔跑速度、警惕灵敏性等)必然会下降,导致流行病蔓延,老弱病残者增多,最终造成种群密度减小, 直至相对稳定。即天敌减少,造成被捕食者先增后减,最后趋于稳定。 若处于中间”营养级的生物减少,另一种生物的变动情况应视具体食物链而定。在图所示的食物网中,d突然减少,则以d为食的e减少,以e为食的f也减少,f减少则g就更多 地以b和c为食,从而导致 b和c减少。在这里,必须明确 f并非g的唯一食物,所以f减 少并不会造成g的减少,g可依靠其他食物来源来维持其数量的相对稳定。二

12、、例题精析使用建议:此处内容主要用于教师课堂的精讲, 每个题目结合试题本身、答 案和解析部分,覆盖基础、巩固和拔高三个例题。关例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都是消费者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A .B .C.D .【答案】A【解析】如例为南极某海域的食物网,据图判断正确的是(A. 此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B 硅藻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植物都是生产者动物的海豹C.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属于同一营养级D 严禁过度捕杀蓝鲸是由于其对该食物网影响最大【答案】C【解析】此食物网共有9条食物链;硅藻是植物,属于生产者,不是分解者;生产者遭到破 坏对食物网的影

13、响最大;而磷虾在每一条食物链中都是第二营养级,所以C项对。生例例I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 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 动物都属于消费者B. 细菌都属于自养生物C生产者都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D. 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答案】C【解析】消费者一定是异养型, 但并非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如腐生动物蚯蚓、蜣螂等属于分解者。A错。分解者一定是异养型,并非所有的微生物都是分解者,如光和细菌和硝化 细菌属于生产者,腐生细菌和霉菌属于分解者,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B错。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生态系统中可能占据不同的

14、生物成分。D错。在例光明媚、水草丰茂的鄂尔多斯草原上,生活着牛、羊、鹿、狼、兔、鼠,还有秃鹫、蜣螂、细菌、真菌等,关于它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它们中的牛、羊、鹿分别组成了3个种群 它们中的所有动物是一个生物群落 它们中的蜣螂、腐生菌是分解者A. B.C. D.【答案】D【解析】草等为生产者,牛、羊、鹿、狼、兔、鼠是消费者,秃鹫、蜣螂、营腐生生活的细 菌和真菌为分解者,此外还包括了阳光、空气等无机环境,因此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其中的牛、羊、鹿分别是3种动物的总称,每一种动物都会涉及很多具体的种类,因而不能 看作是3个种群。它们中的所有动物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并没

15、有包含所有的生物。第6页如例是一个简化的食物网,据图分析正确的是()蛇11一青蛙tA. 该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组成B. 其中的初级消费者是植食性鸟C. 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3种D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中,该图上只体现了2种成分【答案】D【解析】图中食物链有5条,A错。其中的初级消费者是植食性鸟和食草昆虫,B错。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鹰、食虫鸟、蜘蛛和青蛙,C错。食物网中只体现了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包含分解者、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D对。四、课堂运用使用建议:在对课堂知识讲解完,把握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以及练习精讲了之 后,再用练习马上进行课堂检测,根据学生情况建议分 3个难度层次:易,中, 难。第10页

16、1. 基可以称作生态系统的是A. 个湖泊中的所有浮游生物和所有分解者B. 烧杯中的取自池塘的水、泥土和浮游生物C. 一个池塘中的所有水蚤和分解者D. 一个鱼缸中的所有金鱼和水草【答案】BA、C、D三个选项中都不含无机【解析】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的统一体,而 环境。2. 如图所示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有2个,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B 若丙种群数量下降 20%,辛种群不会发生明显变化C.在该食物网中辛占有 3个营养级D .既存在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只发生在丁和辛、丙和乙之间【答案】D【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戊都

17、是生产者。当丙的数量减少时辛可以从乙和丁处获得能量,故辛种群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辛在食物网中占有3个营养级(三、四、五)。除丁和辛、丙和乙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外,乙和丁之间也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3下图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A. 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B. 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C. 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D. 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答案】A【解析】由于鲈鱼以鱼 a、鱼b为食,鲈鱼产量增加,鱼 a、鱼b两种土著鱼减少,鲈鱼处 在土著鱼的下一个营养级,每个营养级都要消耗一部分能量,根据能量传递逐

18、级递减, 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故A项正确;土著鱼与鲈鱼是捕食关系, 不是竞争,故B项错误;根据营养关系,鲈鱼引入会导致土著鱼先减后增,间接导致浮游动物先增加后减少,故C项错误;根据营养关系,浮游植物总量应该先减少后增加,故D项错误。1 巩固9全国卷川,5)我国谚语中的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 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B 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D .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答案】C【解析】鹰的

19、迁入会使黄雀数量减少,导致螳螂的数量增加,进而使蝉的数量减少,A项错误;生态系统中流入生产者的能量是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或化能合成作用固定的化学能, 细菌产生的能量(如热能)不能流向生产者,B项错误;鹰的迁入增加了营养级,增加了能量 消耗的环节,C项正确;能量沿食物链由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流动,鹰是最高营养级的消费者,鹰的迁入不会改变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D项错误。第8页2下图为南极某海域的食物网。据图判断正确的是A. 此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B. 硅藻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C. 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属于同一营养级D. 严禁过度捕杀蓝鲸是由于其对该食物网影响最大【答案】C【解析】此食物网有9条

20、食物链;硅藻是生产者;只从食物网分析,捕杀蓝鲸对其他成分的 影响并不大,但蓝鲸属濒危物种,需加以保护;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属于第二营养级。3下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的两条食物链,大量捕捞花鲢后,种群将有所变化,下列能正确反映短期内种群总重量增长率变化趋势的是()A. 绿藻上升B.白鲢下降C.水蚤下降D.乌鱼上升【答案】B【解析】花鲢减少,水蚤数量上升,水蚤捕食绿藻使其数量下降。乌鱼缺少食物,又大量捕 食白鲢,使白鲢数量下降。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B. 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C. 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

21、系统的主要成分D. 细菌都属于分解者,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答案】C【解析】动物的营养级别并非一成不变;腐生动物是分解者;硝化细菌等是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寄生的细菌则属于消费者;细菌有需氧、兼性厌氧和厌氧等类型。1. 拔高9全国卷川,5)我国谚语中的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B 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第9页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D .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答案】C【解析】鹰的迁入会使黄雀数量减少,导致

22、螳螂的数量增加,进而使蝉的数量减少,A项错误;生态系统中流入生产者的能量是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或化能合成作用固定的化学能, 细菌产生的能量(如热能)不能流向生产者,B项错误;鹰的迁入增加了营养级,增加了能量 消耗的环节,C项正确;能量沿食物链由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流动,鹰是最高营养级的消费者,鹰的迁入不会改变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D项错误。2. (2019海南卷,21)在某一生态系统的下列组分中,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是( )A. 田螺B .小球藻C.大肠杆菌D .草鱼【答案】B【解析】田螺、大肠杆菌、草鱼均属于消费者,不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小球藻具有叶绿体,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23、3. 如图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 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B. 丙属于次级消费者C丙可以为甲提供无机盐D. 丙不属于食物链【答案】B 【解析】 从图中三种成分的关系可以判断出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分解者可以将有机物分解, 产生的无机盐被生产者利用。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构成。4. 经调查,某生态系统中 Y、X、Z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 的个体数量如图甲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 )。一段时间后个体数量发生变化,结果 如图乙所示。F列叙述正确的是A. X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明显

24、增加B. Z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增加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C. Y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D. 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且其中某种生物处于竞争劣势【答案】A【解析】 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受气候、食物、天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为Y、X、Z分别为生态系统中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的生物,由图乙可以看出,一段时间后,X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减少,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Z营养级生物捕食对象没有改变,个体数量的增加不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从图中不能看出Y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某种生物处于劣势的现

25、象不明显。因此A项正确。使用五议:课堂小本节课应掌握的知识作一个小结生 态 系 统 的 结 构生态生态系统的概念*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 系统而形成的统一整休的范牛态系统范隅;有大有小围【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非生物的物质和能甌 阳光、热能、水、牢气r无机盐等 牛产者;自养生物,主要是緑色植物消费者;动物答,据其食性分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零 、分解者;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茵等生态系统 具有 一定的结食物链和負物网食物链;营养级食物网:由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而成六、课后作业 使用建议:讲解完本章的知识点,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知识,建议也分三个层次,每个层次3-5题基础1在生态

26、系统中,连接生物和无机环境的两个重要组成成分是()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B.消费者和有机物质C. 生产者和消费者D.生产者和分解者【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中的无机物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进入生物群落,而有机物主要通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以无机物形式返回无机环境。第15页2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鸭,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鸭粪用作肥料。下列关固r该模式的叙)中,错误的是()A. 杂草和水稻是生产者B. 鸭与害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C. 杂草和水稻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关系D. 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答案】D【解析】农田生态系统除包含水稻、鸭、害虫、杂草等动植物外,还包括

27、各种微生物及非生物成分。3.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A. 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B.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C.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D. 群落中生物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答案】 B【解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功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是属于群落结构的内容。4. 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若 A突然减少,则D的数量会 ()A.增加B.减少C.先增后减D.先减后增【答案】 B【解析】A为第一营养级的生物, 它是该食物网中其他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是该食物网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所以它的减少必然

28、使该食物网中各种生物都减少。巩固1. 下面是我国北方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了生物群落 图中食物网中共有 4条食物链 蛇处于不同营养级 青蛙和蜘蛛的关系不只是捕食第17页A.B. C.D.【答案 】 B【解析 】 生物群落除图示生物外, 还应包括微生物和其他生物。 图中食物网中共有 4 条食 物链:大麦t蝗虫t青蛙t蛇;大麦t蝗虫t蜘蛛t青蛙t蛇;狗尾草t蝗虫t青蛙 T蛇;狗尾草T蝗虫T蜘蛛T青蛙T蛇。其中蛇处于第四和第五两个营养级。青蛙和蜘蛛除捕食关系外还存在竞争关系。2. 如图表示一个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下列有关分析

29、错误的是()A. 细菌既可作为分解者,又可作为消费者的食物B. 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食草虫、线虫、海螺C. 若大米草死亡,将导致细菌数量增多,沼蟹数量亦增多D. 若喷洒只杀灭食草虫的杀虫剂,则蜘蛛数量将减少【答案 】 B【解析 】 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属于分解者, 被线虫捕食的细菌属于消费者的食物; 食物链的 起点是生产者, 海螺、线虫和食草虫均能以生产者为食, 故三者应为第二营养级; 大米草与 藻类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大米草死亡会导致藻类数量增多, 还会使细菌数量增多, 细菌和藻 类数量增多会导致线虫数量增多, 进而导致以线虫为食的沼蟹数量增多; 杀虫剂杀死食草虫, 会导致蜘蛛的食物减少,进而导致

30、蜘蛛数量减少。3.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 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B. 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主要是需氧型和厌氧型C. 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D. 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答案 】 C【解析 】 在生态系统中,不是所有动物都是消费者,如蜣螂、蚯蚓为分解者;多数细菌是 分解者,但硝化细菌、铁细菌、 硫细菌和光合细菌等是生产者;生产者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 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成分;一种生物可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生物成分,

31、 如猪笼草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是生产者,在捕食虫子时为消费者。第 13 页4.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的复杂营养关系构成了食物网。下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有 2个,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B若丙种群数量下降 20%,辛种群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C. 在该食物网中辛占有 3个营养级D. 只在丁和辛、丙和乙之间既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捕食关系【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除丁和辛、丙和乙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外,乙和丁之间也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拔高1. 某农户在其庭院中种植了谷类、蔬菜和牧草,栽培了蘑菇,养殖了家畜和家禽,

32、还建有一沼气池,构成了一个人工生态系统。下列关于该庭院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分解者的代谢产物都可作为生产者的肥料B. 生产者的代谢产物都可作为人的食物C人的有机排出物可作为分解者的原料D.分解者及其代谢产物不能作为消费者的饲料【答案】 C【解析】分解者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其代谢产物并非都可作为生产者的肥料,故A项错误;生产者的代谢产物并非都可作为人的食物,如人吃蔬菜、水果时并不是把所 有的都吃了,故 B项错误;人的有机排出物可作为分解者的原料,分解者及其代谢产物有 的可以作为消费者的饲料,故C项正确、D项错误。2.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太阳光来

33、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B. 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C病毒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D. 蚯蚓是需氧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答案】 B【解析】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的第14页物质和能量包括阳光、无机盐、 水分等, 生产者主要指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 另外还有 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等。病毒营寄生生活,寄生在生物的细胞内, 属于消费者。蚯 蚓以腐烂的物质为食物,营腐生生活,属分解者。3. 下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简单淡水生态系统的部分成分,请回答:(1) 此生态系统中共有 条食物链。(2) 此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三营养级的动物是 ,淡水虾与小鱼的关系是 ,大鱼与小鱼的关系是 。(3) 若所有水鸟迁徙到别处,则短时间内大鱼数目 ,水藻数目 ,淡水虾数目。(4) 若此生态系统中的水绵大量减少,随之会发生的现象是 。A.水藻大量增多B.小鱼的数目增多C水鸟的数目减少D.甲壳类的数目增加(5) 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总和,在生态学上称为 。(6) 生态系统的 4 种成分中,图中未体现的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