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19章末综合测评4_第1页
18 19章末综合测评4_第2页
18 19章末综合测评4_第3页
18 19章末综合测评4_第4页
18 19章末综合测评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章末综合测评 (四)(45分钟 分值: 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 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都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 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 电磁场理论的建立,开拓了广泛的现代技术应用空间,促进了现代社会的发 展,建立电磁场理论的科学家是 ()A 牛顿B 爱迪生C. 爱因斯坦D 麦克斯韦D 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 并建立了电磁场理论 ,即 “麦克斯韦定律 ”, 故 D 正确2在电磁波谱中,红外线 、 可见光和 X 射线三个波段的频率大小关系是 ()A .红外线的频率最大,可见光的频率最小B. 可见

2、光的频率最大,红外线的频率最小CX 射线频率最大,可见光的频率最小D. X 射线频率最大,红外线的频率最小D 红外线、可见光和伦琴射线 (X 射线)三个波段的波长是从长到短 ,所以其频 率是从低到高.则频率最高的是伦琴射线(X射线),频率最小的是红外线. 3.下列关于无线电广播要对电磁波进行调制的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 :41942123】A .经过调制后的高频电磁波向外辐射能量的本领更强B. 经过调制后的电磁波在空间传播得更快C. 经过调制后的电磁波在空间传播波长才能不变D. 经过调制后的高频电磁波才能把我们要告知对方的信号有效地传递出去D 要将电磁波有效地发射出去 ,必须有足够高的

3、频率 ,而需要传递的声音信号 通常频率较低 ,无法直接发射 ,必须借助于载波来携带 ,因此必须通过调制将信 号加到载波上才能有效地向远处传递 ,从而把我们要告知对方的信号有效地传递 出去. 4如图1所示为一小型继电器的构造示意图,其中 L为含铁芯的线圈,P为可 绕0点转动的铁片,K为弹簧,S为一对触头开关,A、B、C、D为四个接线柱.继 电器与传感器配合,可完成自动控制的要求,其工作方式是 ()A. A与B接信号电压,B. A与B接信号电压,C. C与D接信号电压,D. C与D接信号电压,图1C与D跟被控电路串联C与D跟被控电路并联A与B跟被控电路串联A与B跟被控电路并联A 由题图可知A、B是

4、电磁继电器线圈的两端,所以A、B应接信号电压,线 圈随信号电压的变化可以使电磁继电器通断 ,从而使S接通或断开,起到了控制 作用,所以C、D只能与被控电路串联,故选项A项正确,选项B、C、D均不 正确5如图 2 所示是电容式话筒的示意图,它是利用电容制作的传感器,话筒的振 动膜前面有薄薄的金属层, 膜后距膜几十微米处有一金属板, 振动膜上的金属层 和这个金属板构成电容器的两极, 在两极间加一电压U,人对着话筒说话时,振 动膜前后振动, 使电容发生变化, 声音信号被话筒转化为电信号, 其中导致电容 变化的原因可能是电容器两极板间的 ()图2A .距离B .正对面积C 介质D .电压A 这个声电传

5、感器又可归到电容器传感器中 ,对着话筒说话时 ,振动膜前后振 动,则金属层和金属板间距离改变 ,即电容器两极板间距改变 ,故导致电容变化 的原因是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变化 . 6.有一种叫作“压电陶瓷”的电子元件,当对它挤压或拉伸时,它的两端就会 形成一定的电压, 这种现象称为压电效应. 一种燃气打火机, 就是应用了该元件 的压电效应制成的. 只要用大拇指压一下打火机上的按钮, 压电陶瓷片就会产生 1020 kV的高压,形成火花放电,从而点燃可燃气体.在上述过程中,压电陶瓷片完成的能量转化是 ()B. 内能转化为电能D.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A.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 光能转化为光能D 转化前要消

6、耗机械能 ,转化后得到了电能 ,所以为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故选D. 7以下关于红外线和紫外线描述正确的是 ( )A 车站安检口使用红外线对行李包进行检测B. 所有物体都发射红外线,热物体的红外辐射比冷物体的红外辐射强C 电视机的遥控利用的是紫外线D 紫外线可使人民币上的荧光物质发光BD 车站安检口使用X射线对行李进行检测,利用X射线的穿透能力强,故A 错误所有物体都发射红外线 ,热物体的红外辐射比冷物体的红外辐射强 ,故 B 正确电视机的遥控利用的是红外线 ,故 C 错误紫外线可使人民币上的荧光 物质发光 ,故 D 正确故选 BD. 8电磁波按波长大小的顺序把它们排列成谱 如图 3 所示,由电磁

7、波谱可知 ()图3A 微波是不可见光B. 红外线可以灭菌消毒C紫外线的波长比红外线长DX 射线能穿透物质,可以用来检查生物骨骼结构AD 由题图和各种波的特点知选项 A、D 正确9对红外线的作用及来源正确的叙述有 ()A .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B 红外线有很强的荧光效应C. 红外线最显著的作用是热作用D. 红外线容易穿过云雾、烟尘ACD 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 ,且热物体比冷物体的红外辐射本领大 , A 正确;荧光效应是紫外线特性 ,红外线没有 ,红外线的显著的作用是热作用 , B错误,C正确;红外线波长较长,衍射能力比较强,D正确.10. 下列仪器或装置没有使用到传感器的是 ()

8、A .自动报警器B .弹簧测力计C.电视遥控器D .红外线探测仪第 5 页BC 自动报警器是通过感知某些信息来控制报警器的 ,如火警中的烟尘、温度 等,所以应用传感器红外探测仪探测红外线,所以应用红外传感器,而电视机 遥控器装有红外线发射装置,不是传感器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3分,共15分)11. “北斗”导航卫星向地面发射频率为1.5X 109 Hz的电磁波,其波长为 m(真空中光速为 3X108 m/s) 电磁波在进入地球大气层后频率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c解析由波的传播速度公式c= X得:k= c代入数据解得:后0. 2 m波在传播的过程中,频率是不发生变化的,所

9、以电磁波在进入地球大气层后频率 不变.答案0.2 不变12. (1)太阳辐射中含有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同时还有X射线、丫射线、无线电波.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三个区域内.在这 三个区域内的电磁波按照频率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应为、可见光和当入=1 mm时频率最低为fmin =c2max3. ox 108 m/s1 mm113. 0X 1011Hz答案3X 10113X 101614. (10分)若某种紫外线频率为1.5X 1015 Hz,试回答下列问题:(1) 该紫外线的波长为多少?(2) 紫外线的主要作用有哪些?(3) 请简要说明人们接受紫外线少量照射和大量照射会产生

10、什么后果.8c 3. 0X 10 m/s_7解析(1)社f = 1 5X 1015 Hz = 2X 10 m.(2)紫外线的主要作用就是杀菌、消毒、荧光作用、化学作用.少量紫外线的照射能杀灭人体表面的细菌,增强人体皮肤的抗病能力.并能 通过皮肤产生维生素,有利于人体健康;而且使皮肤内的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 D,促进钙的吸收;而过量照射紫外线,特别是频率较高的紫外线,会透入皮肤深处使皮肤产生皮炎,使正常细胞蜕变为癌细胞,过量的紫外线还会引起角膜炎、白 内障等疾病.答案(1)2X 10_7 m(2) 杀菌、消毒、荧光作用、化学作用(3) 见解析15. (12分)频率为5X 1014 Hz的红光,从1

11、00 m外的交通信号灯传到你的眼睛, 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在这个距离中有多少个波长?8解析该红光的波长由c= X得,k= = :00;。10 m= 6. 0X 10_7 m.传到眼s,在这个距离中的波长数有睛需要的时间是t=右3. 00X108 s= 3.3X 107_x_100_6. 0X 10_781. 7X 10 个.答案3.3X 10_7 s 1.7X 108 个16. (13分)如果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外发射 500 kHz的电磁波,若距该台6X103 km处有一台收音机,问:(1)此电磁波的波长是多大?从电台发出的信号经过多长时间可以到达收音机处?(3)其他条件不变,仅将发射电磁波的频率变大,第(2)问中的时间是否发生变化?【导学号:41942124】解析根据电磁波的波长、波速和频率的关系式和电磁波在真空中的8c传播速度 v = c= 3X 10 m/s,所以 k= f = 600 m.s 6X 106(2) 从电台发出的信号经过t=3XX708 s= 0. 02 s.(3) 其他条件不变,仅将发射电磁波的频率变大,第问中的时间不发生变化答案(1)600 m (2)0. 02 s (3)不变第7页(2)有一种生命探测仪可以探测生命的存在在抗震救灾中,为了尽快营救废墟中的伤员,救援人员就广泛应用了这种仪器,该仪器主要是接收人体发出电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