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旅游汽车有限公司员工考勤及请销假管理规定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3/26/ce3e1632-28da-4f99-bb51-0f25657ea37f/ce3e1632-28da-4f99-bb51-0f25657ea37f1.gif)
![XX旅游汽车有限公司员工考勤及请销假管理规定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3/26/ce3e1632-28da-4f99-bb51-0f25657ea37f/ce3e1632-28da-4f99-bb51-0f25657ea37f2.gif)
![XX旅游汽车有限公司员工考勤及请销假管理规定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3/26/ce3e1632-28da-4f99-bb51-0f25657ea37f/ce3e1632-28da-4f99-bb51-0f25657ea37f3.gif)
![XX旅游汽车有限公司员工考勤及请销假管理规定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3/26/ce3e1632-28da-4f99-bb51-0f25657ea37f/ce3e1632-28da-4f99-bb51-0f25657ea37f4.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XX 旅游汽车有限公司 员工考勤与请销假管理规定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公司作风建设、强化内部管理,严明工作纪律,提高办事效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管委会相关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全体工作人员,属集团考核范围的工作人员,由综合管理部按要求统计上报。第二章 考勤制度员工考勤实行指纹识别考勤制度。综合管理部内勤对考勤工作负主责,综合管理部负责人对考勤工作负领导责任。综合管理部内勤应于每月 6 日前将上月公司考勤情况进行统计后报综合管理部负责人及总经理审批。第三条 员工上下班必须严格遵守工作纪律,执行公司作息时间,按时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旷工。超过上班
2、时间 30 分钟以内的视为迟到,超过 30 分钟视为旷工半天;提前下班 30 分钟以内的视为早退,提前 30 分钟以上视为旷工半天。工作时间应在职在岗,严禁擅离职守。上班时间严禁上网、炒股、聊天、娱乐,或做其它与工作无关的事项。第四条 员工违反考勤制度的,按如下规定处理:对迟到、早退的人员由综合管理部负责人批评教育;对旷工 1 天以内(含 1 天)的员工,总经理进行诫勉谈话,并扣发10 天绩效工资;对旷工 1 天以上的员工,总经理进行诫勉谈话,扣发当月绩效工资;连续旷工 2 天或 1 年类累计旷工 5 天以内的员工,解除聘用合同。第三章 请销假制度第五条 员工因故不能正常出勤时,必须履行请假手
3、续,并严格按照审批程序和权限进行审批。请假期满后,必须履行销假或续假手续;请销假手续不全的,视为旷工;超期休假未办理续假手续的,超期时间视为旷工。第六条 各部门应根据员工请假情况合理安排人员和工作,员工请假 3 天以上时,要办理必要的交接手续,防止工作出现脱节。第七条 员工需要请假时,须填写员工请假审批单,按程序批准并将员工请假审批单送综合管理部备案后,方可离开工作岗位;因故无法事先填写的,应先按程序口头向总经理请假并尽快补办书面请假手续。员工假满回到岗位后,应向原请假批准人口头销假并到综合管理部办理销假手续。第八条 员工请销假应按如下规定办理手续:(一)请假审批单由员工本人按相关程序报部门领
4、导初审后,报总经理审批。各部门负责人不得在其他自制的请假审批单或请假条上审批。(二)请假必须说明请假事由,请病假 3 天以上的,须持诊断证明等相关材料。(三)请假期限参照管委会员工请假期限规定及实际情况办理。(四)请假审批权限:公司所有工作人员请假,均由总经理审批(须经集团或管委会审批的,按要求进行审批)。第九条 请假期间的待遇如下:(一)1 个月内请病假 3 天以内时,如无法提供级别医院开具的假条,则扣除请假期内日基本工资的 20%。(二)1 个月内请事假 15 天以内时,按天扣除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及补助;请假天数超过 15 天时,除按天扣除基本工资外,取消当月绩效工资及补助(请假时间超过
5、15 天且跨月度时,仍取消 1 个月绩效工资,下同)。(三)1 个月内请病假 3 天以上 15 天以内时,按天扣除绩效工资及补助;超过 15 天的,取消当月绩效工资及补助。因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超过 6 个月的,从第 7 个月开始,停发一切福利待遇,改为支付疾病救济费:生态区区龄不满 1年的,按本人基本工资的 40%计发;生态区区龄满 1 年不满 3 年的,按本人基本工资的 50%计发;生态区区龄满 3 年以上的,按本人基本工资的 60%计发。(四)请假超过 1 个月时,停发请假期间一切补助及福利待遇。(五)员工全年出勤率达不到 90%以上者,年终不得参加各项评先评优活动。(六)国家规定的有
6、关假日,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政策、管委会及集团相关制度执行。第四章 加班与值班第十条 管委会、集团、公司统一部署的重要工作、重大活动,占用法定节假日的,以工作方案或活动方案为依据,结合员工实际出勤情况,按规定核计加班费。第十一条 集团、公司统一安排的值班,占用法定节假日或业余时间的,按规定核计加班费。第十二条 由公司安排员工占用法定节假日集中展开工作的,按规定核计加班费。第十三条 员工全年出勤率达 95%以上且未休年休假的,按规定核计加班费。第五章 检查与处罚第十四条 综合管理部对公司员工考勤和请销假规定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查实的迟到、早退和旷工人员,按本规定处理。第六章附则第十五条本办法自发布或
7、修订之日起实施。附件 1:XX 旅游汽车有限公司请假期限规定序号假期种类休假条件假期天数备注1婚假女性满 20 周岁、男性满 22 周岁3 天女性满 23 周岁、男性满 25 周岁增加 20天2产假已婚女性满 20 周岁98 天已婚 24 周岁以上或 24 周岁生育第一个子女的晚婚女性增加 30天(15天产前假)女员工有难产情况(由医疗单位开具证明)增加 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一个婴儿增加 15天女员工怀孕合法流产(含人工流产的),可凭医疗单位开具证明,享受产假。孕期 3 个月以下15 天女员工怀孕合法流产(含人工流产的),可凭医疗单位开具证明,享受产假。孕期 3 个月以上(含3 个月)至
8、 4 个月30 天女员工怀孕合法流产(含人工流产的),可凭医疗单位开具证明,享受产假。孕期 4 个月以上(含4 个月)至 7 个月40 天女员工怀孕合法流产(含人工流产的),可凭医疗单位开具证明,享受产假。孕期 7 个月以上(含7 个月)90 天3陪产假符合国家相关政策的男员工(医疗单位开具证明)10 天4丧假员工配偶或直系亲属亡故(父母、配偶、子女)3 天隔代亲属(祖父母、外祖父母)或旁系亲属(兄弟、姐妹)或配偶直系亲属(公婆、岳父母)亡故2 天员工配偶旁系亲属(兄妹、姐妹)或配偶隔代亲属(祖父母、外祖父母)亡故1 天5年假累计工作满 1 年不满 10 年的5 天已满 10 年不满 20 年的10 天已满 20 年的15 天6其它由西安浐灞生态区管理委员会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核定XX 旅游汽车有限公司员工请假审批单部门:请假人姓名请假类型(事假、病假、婚假、产假、陪产假、丧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如何提升财务团队的协作效率计划
- 2025年鞋用乳液胶粘剂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医用冷疗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其它核材料及相关特殊材料合作协议书
- 远程在线教育平台学习免责协议
- 电动汽车充电桩安装施工合同
- Rac-Ganoderic-acid-C2-生命科学试剂-MCE
- 财务顾问聘用协议
- 工作总结写作培训
- 2-Pyridinecarbothioamide-生命科学试剂-MCE
- GMP附录《无菌药品》试卷测试题库含答案
- JBT 7387-2014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电动控制阀
- 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探究
- 2024年保安员考试题库【典型题】
- 餐饮行业系列研究之六:日本餐饮30年复盘与启示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课堂同步练习
- 第一章创新意识课件
- 2024-2029年中国R290制冷剂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真题】2023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售后工程师绩效考核指南
- 自动测试系统第1章第1节测试系统发展综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