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国际法论文开题报告 起源于西方的企业社会责任,近年来不仅越来越多地受到各国国内法的调整,而且相应的规制也开始形成。下面是 _为大家的关于开题,供大家参考。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海运领域与国际海运连接相对紧密,为了保证海运过程中能够有效约束国际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目前国际海运普遍采用了海牙规则作为国际海运准则。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对于国际海运承运人责任制度非常重视,按照海牙规则的规定,该规定给予了国际海运承运国诸多的权利,值得各个海运国家遵守。考虑到我国快速增长的海运经济,我们必须对国际海运承运人责任制度有全面深刻的了解,才能保证在国际海运中获得合理的利益,保证
2、我国合法的权益。所以,我国应积极开展国际海运承运人责任制度的研究,保证国际海运承运人责任制度能够发挥积极作用,促进我国海运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论文关键词 国际海运 承运人 责任制度 一、目前国际海上货物运输的公约中对承运人责任的具体规定比较 目前在国际海运领域,对海上货物运输的公约主要有三个,即:海牙规则、维斯比规则、汉堡规则。这三个公约目前已经成为了国际海上货物运输的主要公约,对世界各国的海上货物运输起到了较强的约束作用。但是由于这三个国际公约是由不同国家制定的,对海上货物运输过程中承运人责任的规定各有侧重,为了保证国际海上货物运输的承运人责任和权利能够得到有效规定和约束,我们必须对现有的
3、国际海上货物运输的公约中对承运人责任的具体规定进行比较。 (一)不完全过失原则的对比分析 不完全过失原则主要是指在国际海运过程中,如果承运人存在过失,就要承担由过失而造成的责任及损失,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承运人可以获得豁免。目前采取不完全过失原则的公约主要有海牙规则和维斯比规则。而在汉堡规则中,对于承运人的过失规定主要采取了“推定过失加一般过失”的归责原则。 (二)承运人赔偿责任限制的对比分析 关于承运人赔偿责任的限制在三种公约中都有规定,但是每一种公约的规定又不尽相同。其中海牙规则主要是按照单位来计算,其中对于每个单位的规定必须在100英镑以下。而维斯比规则中则是按照所谓“金法郎”来计算损失,金
4、法郎主要与黄金挂钩,体现绝对价值。汉堡规则则是规定了以提货权来赔偿损失。 (三)对于海上货物概念界定的对比分析 对于海上货物的概念界定在三个公约中也是不同的,其中海牙规则中对于货物的界定是指海运中货舱中的货物,不包括船甲板上的货物以及船上的。而汉堡规则对于海上货物的界定要相对全面一些,汉堡规则将船上的所有货物都认定为海上货物,其中动物、甲板货物和集装箱都包含其中。 (四)对于海运承运人诉讼时效的对比分析 由于在国际海运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贸易诉讼案件,因此对于国际公约的依赖程度相对较大。而目前三个国际公约对于诉讼时效的规定四不尽相同的。其中海牙规则对于诉讼时效的规定时间期限是一年,而维斯比规则对于
5、诉讼时效规定在于双方约定,其中追赔诉讼必须在三个月之内。汉堡规则的诉讼时效最长,通常可以延长至2年。 二、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公约的发展分析 之所以出现目前三种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公约的现象,主要是由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发展 _。海牙规则、维斯比规则和汉堡规则的诞生都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具有浓厚的历史和国家印记。以下我们将重点分析这三种公约的发展历史。 (一)海牙规则的发展历史分析 通过对国际海运 _后发现,海牙规则的诞生最早要追溯到 _世纪中期,在这一时期内,英国是海上的霸主,占据海上运输的主动权,因此在规则制定上有着绝对的权威,于是当时的海上货运规则中英国的免责条款最多。但是随着国际海运形势的发
6、展,越来越多的国家不太遵守自由贸易的规则,造成了国际海运承运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基于这一现实原因,美国推动了海牙规则的诞生,首次明确了国际海运承运人的责任和权利,有了国际海运权利规定的雏形。 (二)维斯比规则的发展历史分析 维斯比规则主要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诞生的,在这一历史时期后,英国海上霸权不在,许多沿海国家都参与到了国际海运过程中,这时原有的海牙规则在承运人的权利和责任,以及赔偿标准设定上已经显出了不适应性,基于这一原因,许多国家提出了对海牙规则进行 _修改。然而由于英国等国家虽然失去了还上霸权,但是在国际海运中的实力依然很强,同时由于海牙规则已经实行了多年,有着较深的实践基础
7、,被多国所接受,所以维斯比规则仅仅是对赔偿责任和诉讼时效做出了修改。 (三)汉堡规则的发展历史分析 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兴起,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海运的事务越来越多,而海牙规则和维斯比规则都是向发达国家倾斜的,基于这一现状,许多发展中国家推动了修改国际海运承运人责任公约的运动,并且得到了 _的支持。由此推出了汉堡规则,汉堡规则中对于货主的权益进行了最大程度的维护,对海运承运人的责任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但是由于这一公约的推动国家均是发展中国家,因此这一公约没有得到发达国家和航运大国的加入,但是汉堡规则中针对承运人责任制度的条款,为现有的国际海运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三、国际海运承运人责任原则进行调整的必要
8、性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知,在现有的三个国际海运公约中,虽然汉堡公约没有得到发达国家和航运大国的广泛响应,但是其中对于海运承运人的责任原则进行调整的条款符合国际海运形势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符合国际海运的发展规律。相信随着国际海运事业的不断发展,国际海运关于承运人责任原则的调整将会持续进行下去,直到满足国际海运事业发展为止。所以,我们应积极分析国际海运承运人责任原则调整的必要性。 (一)汉堡规则中关于承运人的责任调整符合船货双方的共同利益 符合船货双方利益平衡原则和国际发展趋势汉堡规则中“推定过失加一般过失”的归责原则是兼顾和平衡船货双方利益的需要,符合国际海运立法的发展趋势,也有利于促进发
9、展中国家国际航运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其在国际航运中的竞争能力。早期海牙规则的适用很大程度上基于技术的局限,使承运人在抵御海上风险时表现出极大的冒险性,各国 _特别是海运大国为了 _航运业发展而允许承运人享受航海过失免责所带来的益处。 (二)积极调整国际海运承运人责任是发展中国家海运发展的 _ 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应该越来越受到重视,二战后,发展中国家 _走上国际航运立法舞台,在国际海上货物运输的立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公平的前提下维展中国家的权益,是国际规则发展的应有之义。由此可见,发展中国家想要在国际海运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并保证自己的合法利益,就要积极调整国际海运承运人责任。 (三)原有
10、公约中关于航海过失免责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调整势在必行 航海过失免责的弊端。一方面,在现阶段依然坚持航海过失免责不能再以航海技术的局限作为其理由;另一方面,航海过失免责的确立,没有完全贯彻过失责任原则,严重损害了货方的正当利益。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航海过失免责是西方海运发达国家所操纵而明显为偏袒船方利益而设立的,不能适应如今的国际经济形势。 四、我国如何对国际海运承运人责任原则调整进行综合利用 考虑到我国发展中国家的特点,以及日益增长海运需要,我国要想保证海运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增长,就要对现有的国际海运公约进行深入研究,并利用汉堡规则推动的有力机会,努力调整国际海运承运人责任制度,并对国际海运承运人
11、责任原则调整进行综合利用。目前我们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正确理解承运人责任归责原则调整中的问题 对于承运人责任规则原则进行调整的过程中,我们应在推进汉堡规则的同时,以海牙规则为主要依据。考虑到实际应用形势,目前国际通行的标准都是以海牙规则为基础定立的,因此我们要清楚调整承运人责任所要付出的代价。我们应在加快推进承运人责任的同时,协调好与其他国家的航运公约以及承运人责任归责的问题,保证我国的航运经济能够拥有宽松的国际发展环境和的支持,为我国的航运经济提供法律支持。 (二)应将我国海商法的修改与海运承运人责任原则调整相统一 在我国为了保证海运经济能够取得积极的发展成果,制定了海商法作
12、为主要的海运律,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国际海运形势的发展,现有的海商法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而海运承运人责任原则调整是航运经济中的主要调整。所以,为了保证我国的海运经济能够得到快速健康的发展,应将我国海商法的修改与海运承运人责任原则调整相统一,使得我国的海运经济在国内与国际都能有较强的法律和公约予以支持。 (三)积极推动海运承运人责任 _,适当取消免责条款 取消航海过失免责,适当加重承运人的责任,使得船货双方分担风险更为合理。这既是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法律的统一趋势,也是我国货物运输承运人责任制度发展的趋势。我国必须做好适应这种发展趋势的准备,完善船舶责任,保证我国航运业健康发
13、展,为我国的提供保障。因此,从推动我国海运承运人责任 _出发,我们应努力改善海运经济运行环境,不断健全国内法律并推动国际公约的 _,为我国的海运经济谋求良好的发展环境。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我们应对国际海运承运人责任制度进行深入研究,要对国际海运公约有全面而正确的认识,要学会对国际海运公约的正确利用,努力推动我国海运经济的快速发展。 论文摘要 当今世界经济的一大特点是跨国公司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日益突出。跨国公司能够利用其资本优势和技术优势,从事一些不法行为和法律规避行为,损害东道国的利益,因而有必要对跨国公司进行有效的规制。在规制跨国公司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以贸易保护主义为诉求,而
14、是通过完善本国相关法律制度,优化本国法律环境的方法,一方面遵守WTO相关规则,一方面规范跨国公司的经营行为,提升规制跨国公司的综合能力。 论文关键词 跨国公司 法律规制 法律环境 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最活跃的主体。在我国 _开放过程中,跨国公司在我国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们带来了大量的资本与技术,促进了我国 _开放进程,但是跨国公司由于经济实力雄厚,且拥有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其跨国属性也决定了它们能够以更为灵活的方式实现市场策略,因而跨国公司极有可能会实施侵害东道国利益的行为,这就需要对跨国公司进行法律规制,使其经营行为符合东道国的法律和
15、政策。本文主要从跨国公司的法律规制这一角度就跨国公司法律规制的必要性、跨国公司法律规制的重点以及跨国公司法律规制的对策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跨国公司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一)跨国公司可能侵害东道国利益 跨国公司作为民商事主体,同样有着追求经济利益的强烈渴求,或者说,资本在国际间流动,本身就是以逐利为最终目的的,而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正是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的。跨国公司可能会利用发展中国家相对宽松的法律环境,以损害东道国利益的方式,满足自身的逐利需求。例如,利用发展中国家环境法制不完善,以牺牲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利益为代价,实现自身的逐利目的,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康菲溢油案。xx年6月,蓬莱19-3油田C
16、平台附近海域发现大量溢油。康菲公司给予的解释是,在其进行注水作业时,对油藏层施压激活了天然断层,导致原油从断层裂缝中溢出来。xx年11月,联合调查组公布了事故原因调查结论,指出漏油事故是一起造成重大海洋溢油污染的责任事故。此外,“跨国公司通过合作或经营的途径,将污染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发达国家已淘汰的技术、设备、生产工艺、产品、危险废物等,通过投资方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更是一种常见的形式。 (二)跨国公司法律规制属于东道国国内事务 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经营后,往往采取设立的方式进入东道国,此时跨国公司的在东道国的经营机构应接受东道国的管辖与规制,这是经济 _的体现。因此,对跨国公司的法律规制,本
17、身就属于东道国的国内事务,跨国公司不会由于其跨国身份而游离于法律规制之外。例如,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子公司或分支机构侵犯雇员正当工作权利或其生命健康、对东道国环境造成严重损害或侵犯少数群体权利的案件时有发生。此时,东道国应通过本国的执法机制,纠正跨国公司子公司或分支机构的违法行为,以实现法律治理目的。 二、跨国公司法律规制的重点 跨国公司法律规制的对象是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经营行为,笔者认为跨国公司法律规制的重点应在于避税行为、商业贿赂、并购行为以及环境侵权行为等方面。 (一)避税行为 跨国公司能够利用其跨国身份轻易地实现避税,从而侵害了东道国 _的权益。当前跨国公司的避税手段非常多,主要表现为利
18、用商品交易不合理 _避税,利用关联企业间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买卖和转让避税,利用提供不合理的劳务避税。 避税行为严格来说并没有违反税收法律法规,但是避税行为是避税人利用税法漏洞,实现减轻或减除税负的目的,其直接的结果是造成了国家财政收入的流失。跨国公司的避税行为,使东道国利用外资的代价增高,破坏了公平合理的税收环境,甚至会形成国内公司仿效。东道国和跨国公司之间所开展的避税与反避税博弈,在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博弈,东道国 _完全有权通过完善法律、强化税收执法机制等一系列实现反避税。 (二)商业贿赂 跨国公司的商业贿赂行为也是跨国公司法律规制的重点。所谓商业贿赂,是指利用贿赂这一方式获得交易机会,破坏了
19、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是各国刑法打击的对象。在国外,商业税率整治手段严厉,如,xx年12月31日,美国司法部以斯达康违反反海外贿赂法在华 _,向其开具了一张300万美元的刑事和解罚单。xx年8月3日中国青年报报道,最近几年在麦肯锡、朗迅、大摩、IBM等财富巨头身上发生的商业贿赂 _一定程度上还原与厘清了跨国公司的本来面目。 可见,商业贿赂极易在跨国公司身上发生,其原因何在?笔者认为,跨国公司的一些特点决定了其极易成为商业贿赂者。首先,跨国公司为了能够进入东道国并获得市场份额,在主观上存在以商业贿赂获得交易机会的愿望;其次,跨国公司会面临诸多的审批与审核,这决定了跨国公司与东道国 _人员走得比较紧
20、;最后,跨国公司的雄厚财力、 _的运用能力等也决定了跨国公司有能力实施巨额的商业贿赂,这是国内小企业所望尘莫及的。 (三)并购行为 跨国公司的并购行为可以依法进行,但是跨国公司的并购行为可能会损害东道国的经济利益,甚至会对东道国的经济安全造成影响,主要表现为跨国公司能够利用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大规模地实现并购,最终形成市场垄断,或者对东道国的产业形成毁灭性打击。如有学者认为,“跨国公司在全球扩张的过程中,通过直接并购、合资、品牌再定位等策略蚕食我国民族知名品牌,对我国本土企业的品牌塑造及发展形成极大冲击”。此类并购会导致拥有垄断优势的跨国公司跨越歧视市场壁垒,保持稳定的 _市场集中度和寡头竞争稳
21、定性,排斥中小规模厂商,一旦它控制市场就可能压制竞争,降低市场效率,破坏市场结构,最终损害消费者福利。 (四)环境侵权行为 跨国公司将大规模地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发展中国家在环境保护的力度上相对较弱,这样跨国公司在经营活动中就会节省一大笔的环境开支。在著名的印度博帕尔案中就可以看出,跨国公司利用国内外环境保护标准不同,满足自身的逐利需求。在中国,一些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时,除了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也将高污染、高危险的行业或生产环节转移进来了,如橡胶、塑料、印染、制革、电镀、制鞋、电池等行业属于高污染型企业,而钢铁、有色金属、电力、建材、造纸和化工六大产业则是高耗能产业,可以说
22、,中国在迎接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带来的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对环境和资源的空前挑战。 (五)其他行为 跨国公司的其他行为如社会责任承担、劳工保护、 _保障等也属于东道国法律规制的内容。例如,跨国公司利用发展中国家劳动者保护程度低实现经营成本的降低,在本国劳动者与外国劳动者的保护程度上采取双重标准,甚至由于在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普遍未达到国际劳工 _规定的核心标准,致使产品的劳动力成本很低,这种因低工资而形成的出口竞争优势被发达国家称为“劳动力倾销”,导致产品易遭反倾销之诉,值得 _。 三、跨国公司法律规制的对策 跨国公司法律规制目的的实现,不能一味地要求跨国公司承担过多的义务或者对其进行道德指责,更
23、不能因为跨国公司经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违法违规现象而拒绝跨国公司进入本国经营而设置不合理的准入壁垒。相反,跨国公司的法律规制,需要加强本国的法律制度建设,优化法律环境,加强执法能力,促使跨国公司在经营中遵守东道国的法律法规和。 (一)完善法律制度 东道国需要加强相关法律制度建设,使跨国公司的经营行为有法可依。如针对跨国公司的避税行为,需要加强税收法律制度建设;针对跨国公司的商业贿赂行为,需要完善反商业贿赂法律体系;针对跨国公司的并购行为,需要完善与并购相关的法律制度,尤其需要完善反垄断审查法律制度;针对跨国公司的环境侵权行为,需要完善环境保 _律制度。其他相关法律制度如劳动者权利保护制度等,也需
24、要加以完善。简言之,跨国公司的出现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体现,东道国 _应加强法律制度建设,使本国法制能够与国际接轨,避免国际经济交往中出现双重标准,这将有助于跨国公司经营行为的规范化,同时也有助于东道国本国法律制度在品质上的提升。 (二)加强执法能力 跨国公司法律规制除了需要立法层面的努力之外,还需要在执法层面有所体现。执法是将静态的法律规定转化为现实的法律秩序,从而实现法律的调整目的,在法律秩序的实现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当前跨国公司法律规制之不足,固然存在立法层面的漏洞与缺失,但是与执法机制不够完善也存在密切的关联。建议我国加强跨国公司执法机制建设,提升执法者的执法能力,从而更好地规范跨国公司
25、的经营行为。 四、结语 跨国公司的出现对于全球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们是全球经济中最活跃的部分。但是跨国公司的逐利本性会使跨国公司在经营活动中可能会采取一些损害东道国利益的行为,导致东道国利益受损。鉴于此,需要采用法律规制的方式构建跨国公司规制体系,促使跨国公司合法经营。本文强调,应在避税、商业贿赂、并购、环保等领域加强立法与执法建设,实现跨国公司规制的目的。 论文摘要 中国国际私法的立法模式之争历来已久,是用专章专门立法,还是走法典化的道路,学者们各执一词。随着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颁布,争议本应尘埃落定,由于该法的颁布并未能解决国际私法法律适用的所有问题,从而引起更多争议。根据各 _系
26、的国际私法立法实践和该法颁布后所引发的法律适用的困境以及中国目前的国情,中国国际私法的立法模式应当是采取国际私法法典化的立法模式。 论文关键词 中国国际私法立法模式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 法典化 自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颁布之后,对于中国国际私法的立法模式的选择的争论又有上升的趋势。一部分学者对这部法律赞不绝口,还有一部分对于学者对于这部法律的颁布则表现出担忧,这部法律的颁布意味着中国国际私法法典化在短时期内是不可能的了,而这部法律由于残缺不全导致适用时会产生诸多问题。鉴于此,自 _始学者们就开始不断倡议推进中国国际私法法典化的进程,20多年过去了,学者们的努力换来的是一部让人感情复杂的涉外
27、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由于这部法律颁布时间仓促,内容有限,法律体系不够全面系统,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必然遭遇诸多尴尬。尽管已经有专门的国际私法立法,但又不能解决所有涉及国际私法的相关法律问题,甚至很多学者也认为,这部法律就是中国的国际私法法典,无需另外再进行编纂中国的国际私法法典,包括立法机构也基本持该种观点。在这种情形下,论证中国国际私法法典化就很有必要,一方面纠正一部分学者错误的认识,以正视听,另一方面就法典化的紧迫性、必要性、可行性进行论述,给我国的立法机关提出可行的立法建议,对于中国推进国际私法法典化起到一个推动作用。 因此,本论文重点不在于如何完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而在于着手推进中国
28、国际私法法典化,尽管这个选题自上个世纪90年代就已经有人研究,但20多年的时间没有任何实质的推进,在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颁布的新形势下,再次研究该选题就具有相当重要的实践性意义。 一、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颁布前中国的国际私法立法现状与不足 自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颁布后,对于各种立法模式之争渐趋于平静,中国的国际私法立法进程也暂告一段落。但这也只是表面的平静,这部法律的 _意味着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不会制定国际私法法典,许多赞同中国国际私法立法应走国际私法法典化的道路的观点的学者在失望之余,依然 _的国际私法法典化抱有一线希望。而这希望正是于这部法律的颁布。虽然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以
29、下简称法律适用法)在立法模式上向前迈进了一步,但它并不代表我国国际私法已实现法典化,因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私法法典化应是将我国现行有效的分散在各种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中的冲突规则进行统一编纂,最终形成一部国际私法法典。这一法典编纂过程意味着和废止旧的、不合时宜的冲突规则,同时使新的更为合理、全面和完善的冲突规则变成制定法规则,因而也是冲突规则的现代化过程。很显然,目前的这部法律适用法并没有真正实现我国的国际私法法典化的目标。 在法律适用法 _之前,为与我国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立法体系相适应,我国国际私法采取专章、专篇系统规定国际私法为主,以有关单行法中列入相应国际私法为辅的分散式立法模式。即有关国
30、际私法的立法如以专章、专编的形式的通则第8章、民事诉讼法第4编中的规定,以及涉及不动产、合同、侵权行为、结婚与离婚、扶养、遗产继承等领域的法律,同时也包括诉讼法与仲裁法,而这些立法的形式均是以单条规范的形式分散在合同法、继承法、收养法、 _法、民用 _法、海商法海事特别程序法等单行法中的国际私法的规定。这一立法模式导致中国的国际私法立法体系不完整、不系统,且存在明显的缺陷与不足,即如同黄进教授指出的有关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的法律规定不系统,不全面,不具体,不明确,不科学。 不系统,是指有关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的法律规定散布在不同的民事法律法规之中,不仅分散而且不便于统筹兼顾,难于作出统一的规定
31、。不全面。是指由于有关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的法律规定散布在不同的民事法律法规之中,所以,它们不可能突破该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去规定其他的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问题,只可能在该法律法规适用的范围作出有限的规定。同时,由于在一些民事领域,中国即使有比较系统的专门立法,对相关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也未作规定,如侵权法、物权法。不具体。是指尽管有关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的法律规定已涉及到民事关系的大的方面,但对许多具体问题没有加以规定。比如说,在现行的规定中,有不动产所有权法律适用的规定,但没有动产所有权法律适用的规定;有中国人和外国人结婚法律适用的规定,但没有中国人之间在国外结婚以及外国人之间在中国结婚
32、的法律适用的规定。不明确。是指部分规定不精准、不周延、不严密,容易引起歧义不科学。是指其中有一些规定不科学。比如说,民法通则关于公共秩序保留的规定,不仅将外国法律,而且也将国际惯例作为可依公共秩序保留原则排除的对象。 由此可见,在法律适用法 _以前,多层次的立法体系、分散式的立法模式导致我国在涉外民事关系立法上存在诸多缺陷与不足。而这种不足与缺陷是无法与我国日益增多的涉外民商事交往相适应的,尤其是我国在加入世贸 _后,问题就更多的凸显出来。因而,制定一部统一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就显得尤为迫切。 二、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主要内容及颁布后的中国国际私法面临的困境 xx年10月28日,第十一
33、届全国人大会审议通过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自xx年4月1日起施行。该法是我国关于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的首部单行立法,是解决涉外民商事法律冲突和法律适用问题的基本法,在立法结构上,法律适用法采用了民商分立的模式,结构相对来说比较完整。该法设总则、分则、附则,共有8章52条。其中第1章总则部分是一般规定,包括立法宗旨、调整范围、意思自治原则、强制规定的适用、公共秩序保留、最密切 _地、诉讼时效、涉外民事关系的识别、外国法律的范围及外国法律的查明等方面的内容;第2-7章是分则部分,分别对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作出规定,比如涉外婚姻家庭关系、涉外继承关系、涉外物权关系、涉外债权关系以及涉外关系等,第
34、2章为民事主体的规定,主要规定了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宣告失踪、宣告死亡、人格权、法人、代理、信托、仲裁、人的国籍、经常居所地法律等法律适用的规则;第3章是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适用规则,分别有结婚的条件、结婚的手续、夫妻人身关系、夫妻财产关系、父母子女关系、协议离婚、诉讼离婚、收养、监护等方面的法律适用规则;第4章规定的继承的法律适用规则,有法定继承、遗嘱效力、遗嘱方式、遗嘱管理、无人继承遗产的归属等方面的法律适用规则;第5章为物权的法律适用规则,有不动产物权、动产物权、运输中动产物权、有价证券、权利质权等方面的规定;第6章为债权的法律适用规则,规定了合同、消费者合同、侵权责任、产品责任、
35、网络侵权、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等方面的法律适用规则;第7章规定的知识产权的法律适用规则,主要有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内容、知识产权转让和许可使用、知识产权的侵权责任等方面的内容;第8章也是最后一章是附则部分,规定与过去法律的关系和施行时间的规定。 由此可见,该法对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做出了相对来说比较完备的规定,分别涉及到外婚姻家庭关系、涉外继承关系、涉外物权关系、涉外债权关系以及涉外知识产权关系等方面的相关规定,同时还整合了其他法律的相关规定,将有关国际私法的立法如以专章、专编的形式的民法通则第8章的规定,以及散落在合同法、继承法、收养法等单行法中散见的单条规范的形式的国际私法的规定整合在涉外民事
36、关系法律适用法中。这些立法涉及结婚与离婚、扶养、遗产继承等方面的婚姻家庭关系以及不动产、合同、侵权行为等物权、债权及侵权关系领域。但是对于民事诉讼法第4编中对于涉外民事诉讼的规定及仲裁法中的涉外仲裁的规定并没有整合在该部法律中;同时也没有将 _法民用 _法、海商法中的有关国际私法的规定统一收纳进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因此让大家感到很遗憾的是,该法并没有规定在涉外民商交往中非常重要的涉外商事关系的法律适用问题,如涉外 _关系、涉外保险关系、涉外海事海商关系以及涉外民用 _关系等方面的法律适用问题依然还是缺失,这样在适用过程中依然还是存在诸多问题。从该法颁布后,可以发现,黄进教授提出的我国国际私
37、法立法不系统、不明确、不全面、不科学、不具体的缺陷依然没有完全消除。如没有把海商法、民用 _法、 _法等三部商事法律有关法律适用的规定纳入到该法中来;未将同属国际私法规范的管辖权、外国判决、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等程序性规范纳入其中等。黄进教授也指出,在结构体系和逻辑顺序方面有不当之处,如“知识产权”一章不应放在“债权”之后,而应放在“物权”一章之后,“债权”一章之前。又如,将仲裁协议的法律适用放在“民事主体”一章内规定也是不恰当的。而且,章内条文顺序安排、逻辑结构也有问题,有调整的空间。 本来寄希望于这部法律的学者们也发现,这部法律也没有解决它 _前中国国际私法的立法的问题,反而是让 _国际私
38、法立法应走法典化的道路的学者们更加失望,一方面是对这部法律的失望,因为它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立法问题和适用问题,另一方面是 _国际私法立法走法典化的道路的梦想 _破灭。因为这部法律是一部专门立法,且在中国国际私法的立法史上前所未有,即使就是这部法律 _,都已经是费尽周折,才最终 _,如果想要在这部法律之外,另行再编纂中国国际私法法典,不说不可能,但在短期内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和实现的目标。更何况还有学者及国家立法机关认为这部法律就已经是可以作为中国的国际私法法典了。 三、国际私法立法模式、中国国际私法立法模式应走法典化的道路及相应的体例设计 国际私法立法的第一阶段是分散式立法。这是国际私法立法技
39、术发展的第一阶段。采用这种模式的立法以法国1804年制订的法国民法典为代表。法国民法典的分散式立法虽然有着适用简单的优点,但是也有着天然的缺点,如系统性欠缺、缺乏国际私法立法的总则的原则性规定和分则的具体性规定,而且这种规范调整的范围受限,规范数量也不多,无法完全满足不断增长的涉外民商事交往的需求。 国际私法立法技术发展的第二阶段是专章式立法。德国民法施行法是这种立法模式的代表。其他国家的代表包括 _联邦家庭法典(1998年)及白 _ _民法典(1999年)中的法律适用规范所采用的立法模式同样都是专章式的立法模式。但是它依然有着调整范围受限、规范数量不多、规定不明确、不具体、不系统等缺点,依然
40、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涉外民事关系的需要和充分发挥国际私法的法律适用法规范的作用。 国际私法立法技术发展的第三阶段是法典式立法。1978年的奥地利国际私法、1987年瑞士联邦国际私法和1996年列支敦士登关于国际私法的立法是法典式立法模式最具代表性的立法。法典式立法分为总则部分和分则部分。总则部分除了规定有国际私法的基本原则、反致、转致、识别、外国法的查明、住所、国籍、公共秩序保留等内容之外,还规定有国际私法所调整的法律关系的性质和范围。法典化具有确定性、稳定性、内在逻辑性和和谐性等优点。 徐伟功教授认为,中国国际私法立法的理想模式是采取法典形式,这样才能将我国国际私法的立法内容与立法形式有机结合
41、起来,更好地调整国际民商事关系,促进中国对外经济交往。从各国国际私法的发展历史来看,法典化是国际私法立法的必然趋势;从有利于我国对外经济交往来看,法典化是中国国际私法立法的必然要求;从我国国际私法理论与实践来看,法典化是中国国际私法理论与实践的必然结果。 根据国际私法立法的发展趋势,走法典化的道路是大势所趋,中国国际私法从分散式立法到专门立法从一部分学者的观点来看已经是一大进步,如果这部法律能解决涉外民商事法律适用的所有问题,学者们也不会对此提出疑义,但是正是由于这部法律问题多多,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反而带来更多的问题。法律适用法将民法通则的第八章及一系列单行法规和司法解释中的法律适用规范统一归纳
42、在一部法律中,其他未纳入法律适用法的包含法律适用规范的单行法的废止与否是要取决于立法机关的决定。一方面这些法律适用规定的继续存在会产生大量问题:为维 _律的适用的权威性与完整性,立法机关要如何处理这些法律适用规范与法律适用法之间的关系问题,法律实践中,司法机关又将如何处理这两套规范之间的关系问题;另一方面立法机关如要废止这些法律适用规范,又涉及到立法程序的启动的合法性的问题,即在法律依据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随着法律适用法已生效,这些问题已经凸显。可以这么说,在法律适用法对合同法、继承法、收养法中的法律适用条款没有直接做出否定的规定,在我国立法机关未启动废止其他法律、法规中相关法律适用条款的法律
43、程序的情形下,这部法律适用法采取的立法模式本质上来说还是分散式的,相比以前的立法模式并未有多大改观。所以从表面看,似乎是已经比以前的分散式立法更进了一步,实际上可说是还在原地踏步。 当然如果现阶段采用法典化的模式,立法部门也存有疑虑,主要是将有关管辖权、判决、裁决承认与执行等程序性规范纳入国际私法典后,要如何处理民事诉讼法第四编(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仲裁法第七章(涉外仲裁的特别规定)就会让立法机关陷入困境。这些编章如果继续存在,那么中国国际私法立法体系中就会产生两套规范共同作用的现象:国际私法典和民事诉讼法、仲裁法将会共同适用于我国的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但反过来,去除这些编章,缺乏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的民事诉讼法、缺乏涉外仲裁的特别规定的仲裁法就会产生不完整、不完备及不系统的问题。另外,如果将海商法、海事特别程序法及民用 _法中的法律适用规定抽取出来纳入国际私法典,也会产生同样的问题,即上述法律也将会不完整,更为重要的是,立法机关还需另行启动法律修改程序,处理好这些单行法与国际私法典之间的关系,这同样也是费时费力的事情,如不经过严格论证、考虑,确实不敢轻易妄论 _中国的国际私法典。由于立法部门提出的这些疑虑,导致最终没能实现中国国际私法最终走法典化的道路。 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沈阳理工大学《电工与电子技术》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海南省房屋买卖合同
- 合同成立时间有关的案例
- 2024年隔断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专题04 赏析描写或修辞手法-2022-2023学年小升初语文记叙文知识点衔接(部编版)
- 2024报社广告合同范文
- 聚众淫乱罪的迷思与匡正-以南京副教授换偶
- 2024木质框广告制作安装合同
- 2024新委托代理合同样本
- 沈阳城市学院《婚姻继承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2030年船用发动机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农村自建房接受赠与协议书范文
- 2023年温州瑞安农商银行招聘考试真题
- 手术室护理病历临床病案
- 2023-2024学年江西省萍乡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 房屋与市政工程第三方质量安全巡查标准
- 2024年广东省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 工程项目建设程序及审批部门
- 物体打击事故应急求援措施
- 融媒体综艺节目制作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4年中国融通集团子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社会招聘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