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岳麓版必修_第1页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岳麓版必修_第2页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岳麓版必修_第3页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岳麓版必修_第4页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岳麓版必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 岳麓版必修1 (必修一第四单元)(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2016乐山)鸦片战争之初,英国向中国提出直接正式平等交往的要求,没有任何结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外国公使要求驻京,咸丰欲以全免英国商品关税为条件,换取英法撤销这项要求。这反映出当时的清政府(B)A极度反感英国的侵略行径B固守传统的天下观C了解英国来华的真实意图D被迫接受自由贸易解析材料中不能得出清政府极度反感英国侵略行径的结论,故A项错误;第一次鸦

2、片战争之初,清政府不同意与英直接正式平等交往,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以全免英国商品关税为条件,换取外国公使撤销驻京的要求,可以看出清政府固守传统的华夷天下观,故B项正确;两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不同做法不是出于了解英国来华的真实意图,而是为了维护传统的天朝上国的尊严,故C项错误;材料“咸丰欲以全免英国商品关税为条件,换取英法撤销这项要求”,没有体现被迫接受自由贸易,故D项错误。2(2016锦州)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款规定:“任凭总理大臣邀请英(美)人帮办税务, 毋庸英(美)官指荐干预”, 并“各口划一办理”。据此,1859年 海关英籍税务监督李泰国被派为总税务司。 负责

3、募用外国人在各口岸任税务司。 这表明(C)A洋务运动正式展开B清政府加强了对海关的管控C中国关税自主权进一步丧失D. 对外贸易完全被英国控制解析本题主要考查18401900年间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并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1859年海关英籍税务监督李泰国被派为总税务司,负责募用外国人在各口岸任税务司”可知中国的关税自主权进一步丧失,故排除B项,选择C项;洋务运动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晚于题目中的时间“1859年”,故排除A项;D项中“完全被”的表述过于绝对化,故排除。3(2016张家界一中)太平天国将领杨秀清说“中国有中国之制度,今满洲造为妖魔条律,使我中

4、国之人无能脱其网罗。”邹容在革命军中说“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人之羁缚,不可不革命。”两者都主张(B)A推翻封建制度,建立共和国B反对满清贵族的封建统治C实现国内各民族的平等D实现主权在民原则解析杨秀清和邹容的论调旨在强调反对满清贵族政治统治的合理性,太平天国时期没有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今满洲造为妖魔条律”“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人之羁缚,不可不革命。”等信息可知两者主张以武力形式推翻满清贵族的统治,故B项正确;实现国内各民族的平等材料论据不足,故C项错误;主权在民材料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4(2016沈阳) 1906年,英国自由党在大选中获胜,英国议会主动提议逐年削减并最终

5、停止对中国鸦片出口。在此基础上,两国政府磋商谈判,并最终于1907年签订了禁烟条件,公开由政府支持的鸦片贸易终于成为历史。这体现了(A)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B中国禁烟运动收到实效C鸦片贸易罪恶被深刻认识D鸦片贸易不再有利可图解析英国对中国的鸦片贸易是近代以来西方殖民者主导的罪恶贸易之一,它的最终结束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本题从英国自身的角度为切入点,从“自由党”“主动提议”“磋商”等关键词,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可以做出正确判断。5(2017安徽师大附中)有学者指出:“对慈禧太后来说,义和团事件是一场痛苦的经历。基于对政治的敏锐和精明的本能使她意识到,除非自己表露出某些后悔的样子和制定

6、政治改革的措施,否则就难以重新得到外国的尊敬和国人的敬仰。”这反映了慈禧太后(D)A对义和团的痛恨B对侵略者的依赖C推行改革的决心D实施新政的目的解析本题考查清政府实行新政。材料中“对慈禧太后来说,义和团事件是一场痛苦的经历”指的是其支持利用义和团抗击外来侵略,不是对义和团运动的痛恨,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对外的态度,不是对侵略者的依赖,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其改革的决心,故C项错误;材料中“除非自己表露出某些后悔的样子和制定政治改革的措施,否则就难以重新得到外国的尊敬和国人的敬仰”反映了清政府推行新政的主要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赢得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故D项正确,故选D。6太平军进入湖

7、南省后,巡抚骆秉章在其幕僚左宗棠的支持下,采取湘潭举人周焕南的减税方案,未经朝廷允许私自免征厘金和盐茶税、减征地丁银,由是军民大悦。“在出口货方面,它们的数量和价值都大为增加,湖南成为我国首要的茶叶输出大省,而上海则成为首要的市场。”由此可见(C)A太平天国的领导人十分重视商品经济发展 B清政府逐步认识到赋税沉重的消极影响C湖南省进行财政改革的主要目的是镇压内乱D内地及沿海的各通商口岸在中国的贸易地位日趋重要解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以及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A项错误,题干信息为湖南巡抚进行的财政改革;B项错误,题干是湖南省而非清政府;D项与材料无关;湖南省的财政改革是针对太平军进入湖南后

8、而采取的应对之策,故本题选C项。7(2016岳阳)以下是张海鹏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通史前五卷的目录,其中第三卷的卷名最有可能是(D)第一卷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第二卷近代中国的开端(18401864)第三卷(18651895)第四卷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51901)第五卷新政、立宪与辛亥革命(19011912)A从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B制夷、自强与实业救国C从太平天国到洋务运动D早期近代化的尝试解析本题时间“18651895”,北京条约是1860年签订的,不符合时间要求,故A项错误;制夷是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的,不符合时间要求,故B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在1864年就被镇压了,故C项错误;

9、依据所学可知此时民族工业产生,进行了早期现代化的尝试,故D项正确。8(2016揭阳)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负责有关外交事宜的机构出现了从“理藩院”到“总理衙门”到“外务部”的演变。这些变化(D)A说明原有的整个官僚体系遭到否定B充满屈辱,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C是中国社会半封建化的表现D反映了中国外交制度的近代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政府时期中国外交,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鸦片战争后,中国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侵略的需要,设置专门对外机构,但是其客观上也推动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符合题意的是D项,A、B两项表述错误,外交机构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带有半殖民地的性质,不是半封建化,排除C项。

10、9(2016德州)清政府于1909年和1910年分别颁布了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府厅州乡地方自治章程等地方自治章程,规定地方自治机关具有相对独立的权限,可以行使一定程度上的立法权和行政权。这反映了(B)A专制皇权体制走向崩溃B对地方制度改革的尝试C地方实力派的离心倾向D地方自治改革成效显著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地方自治,未涉及专制皇权体制,故A项错误;从封建的中央集权到具有近代色彩的地方自治,反映出清政府对地方制度进行了改革,故B项正确;实行地方自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拉拢地方实力派,故C项错误;材料所反映的仅仅是清政府颁布的地方自治章程,实施效果如何不得而知,故D项错误。10(2016潍坊)孙中山在最初

11、开展革命活动时,主要赢得了秘密会社、下层阶级和海外华侨的支持,却没有得到士大夫阶层的拥护,他们普遍支持康有为和梁启超。l900年后,越来越多的士人加入了孙中山的事业,孙的形象由原先“犯上作乱者”一变而成为爱国志士。促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因素是(C)A列强加剧侵略扩张B革命思想的不断传播C清廷日益腐朽反动D孙中山个人声望提高解析列强加剧侵略扩张在甲午战后,不是在1900后,故A项错误;革命思想的不断传播没有被士大夫阶层所接受,他们接受的是康梁的维新思想,故B项错误;1900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失败,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人们对清政府彻底绝望,促成了孙中山形象的转变,故C项正确;

12、孙中山个人声望提高是因素之一,但不是主要因素,故D项错误。11(2016宜昌)清末民初国人学习西方建立国会政制,然当国会政制实践已逾十年之际,废除国会成为各界近乎一致的诉求;到20世纪中期,召开国民会议又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这一过程说明(B)A国会政治符合中国国情B代议制的实践遇到挑战C中国盲目学习西方政治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解析废除国会成为各界近乎一致的诉求,反映出国会政治并不符合中国国情,故A项错误;国会政治是代议制的形式,社会各界要求废除国会,代议制的实践遇到挑战,故B项正确;中国学习西方政治是为了救亡图存,并非盲目学习,故C项错误;对国会政治的质疑,反映出民主共和观念还未完全深入人心

13、,故D项错误。12(2016乐山)孙中山在解除临时大总统时表示“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将此作为“效力”的方向。黄兴也曾表示“吾党以后当纯带一种建设性质”。这些主张(A)A对民国形势的评判过于乐观B直指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C加速了国内和平时期的到来D指明了民主革命的新方向解析孙中山在解除临时大总统(1912.4)时,表示将民生主义作为“效力”的方向,“黄兴也曾表示吾党以后当纯带一种建设性质”,表明孙、黄二人都认为革命后,国家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中华民国的建设,而没有认识到中国社会性质尚未真正改变,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指出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中国很快进入

14、黑暗、动荡的北洋军阀时期,C项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孙中山在解除临时大总统时表示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将此作为效力的方向”, “黄兴也曾表示吾党以后当纯带一种建设性质”没有指明民主革命的新方向,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13题25分,14题12分,15题15分,共计52分)13(25分)(2016湖南师大附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党,原为周代乡下基层组织,“五族为党”。后延伸为以类相从之意。尚书把“无偏无党”“无党无偏”作为政治标准;孔子提出:“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东汉后期,宦官以“党人”罪名禁锢士大夫,引发党锢之祸,东汉衰败。唐代后期出现“牛李党争

15、”,科举出身的庶族官僚和士族出身的世家官僚为如何选官和对待藩镇斗争不休,加剧唐朝政局混乱。北宋欧阳修作朋党论,指出君子因志趣一致结合,相互补益,共同为国做事,这是真朋党,而小人则因利益结合,彼此勾心斗角,是假朋党,因此建议君王支持真朋党安定天下。不久北宋出现以是否支持王安石变法为区分,彼此相争相互打击的熙丰党人与元祐党人。而明末曾出现崇尚气节实学,主张开放言路、反对阉党专权的东林党人。清朝雍正皇帝亲自写御制朋党论批评欧阳修观点为邪说,其道是小人之道,指出朋党培植党羽以营私利,不惜损害公义,达到互相扶植、提携,有事相互关照之目的,暗地干扰皇帝决策。摘编自杜秀芳“ 圈子”与“朋党”等材料二1913

16、年,北洋政府推动制定正式宪法,引发了一场大讨论。国民党主张进一步加强议会权,以便通过多数党组阁制,同掌行政、立法两权;而倾向总统制的进步党等与北洋集团强调,在当时情况下需增强行政权。国民党主导的国会推出一个议会权比同期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更强的天坛宪法草案。袁世凯反对,谓“民党议员,干犯行政,欲图国会专制”。11月,袁世凯解散国民党,剥夺国民党籍议员资格438人。南方国民党人匆忙起兵反袁,遭全面镇压;舆论上,政权过渡刚完成,人心思定,多数人不愿支持国民党。摘编自章永乐近代中国宪政建设中的政治吸纳、整合、缺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朋党”屡遭打击的原因,并比较欧阳修与雍正观点的异同

17、。(1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年“党”的变化并简要评述其“党争”。(10分)答案(1)原因:违背儒家传统观念;宦官专权,打压士大夫的抗争;官僚集团政治主张彼此尖锐对立;君主专制的强化与腐朽。比较:同:抨击为私利勾心斗角的朋党现象。异:欧阳修从国家利益角度出发;希望皇帝选贤任能,“朋党”反而有利朝政;雍正从巩固皇权角度出发;坚决打击一切为私利抱团,阻碍政令通行的行为。(2)变化:从共同利益观念的朋党,到近代化政党政治下的党派;从植根于专制集权制度,到立足于民主选举的代议制。评述:国民党力主扩大议会权力,强化责任内阁制;进步党主张加强行政权力,强化总统制;国民党与袁世凯矛盾尖

18、锐,政党政治破裂失败。辛亥革命后临时约法颁布,国会选举;各方力量缺乏有效整合和妥协,行政权力缺乏有效制约;政党政治脆弱,民主宪政道路坎坷。14(12分)(2016广东六校联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有研究近代中国历史的学者认为:近代中国的历史是屈辱的历史,就是“沉沦”;半资本主义的存在,就是“上升”。1901年到1920年间二十年的历史,是近代中国“沉沦”到谷底的时期,也是黑暗到黎明的转折期,是“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期。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选取中国近代19011920年间的主要史实,对上述材料结论进行论证。(说明:可以对上述材料结论进行论证;也可以提出新的结论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

19、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答案观点:19011920年是近代中国“沉沦”到谷底的时期,也是由“沉沦”到“上升”的过渡和转折期。论证:(1)“沉沦”是指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其原因在于西方列强对华侵略不断加剧并与中国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其表现包括: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中外反动势力汇流;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复辟帝制,革命党人维护民主共和斗争失败;军阀割据混战,对内独裁,民众生活困苦等。(2)“上升”是指中国向半封建半资本主义方向发展,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思想文化日益近代化,其原因在于西方近代文明的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主革命的影响。其表现包括

20、: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进一步动摇封建思想,民主科学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广泛传播等。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结合材料可知,其观点为19011920年是近代中国“沉沦”到谷底的时期,也是由“沉沦”到“上升”的过渡和转折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沉沦”指的是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论证时,可结合辛丑条约的签订、袁世凯复辟帝制、革命党人维护民主共和斗争的失败和军阀割据混战进行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升”指的是中国向半封建半资本主义方向发展,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思想文化日益近代化,其原因在于西方近代文明的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主革命的影响。论证时可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思想文化近代化的表现回答。15(15分)历史分期是通过划分历史时期研究史学的一种方法,旨在揭示不同历史时期或阶段之间的质的差别,从中发现历史发展的特点及规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关于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分期,是确定中国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