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先周单元备课及教材分析全册_第1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先周单元备课及教材分析全册_第2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先周单元备课及教材分析全册_第3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先周单元备课及教材分析全册_第4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先周单元备课及教材分析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教版数学第十一册教材分析单元共十单元教 材 说 明方程:精心选择能够承载教学内容的现实素材。突出实际问题的等量关系。继续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重视培养自觉检验的意识和习惯。有层次地组织练习。长方体和正方体: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组织探索长方体物特征的活动。抽象图形,修正表象。自主活动,发现特征。通过自主的活动,发现正方体的特征。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做好课前准备。突出实物和展开图中面的对应关系。变中求同,感悟规律。联系生活实际,自主探索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题意。让学生自主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通过比较和交流, 理解求长方体表面积的基本方法。

2、通过实例 , 初步建立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感受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在比较体积大小中引入体积单位。在语言描述、实物比拟、动作比划中感受体积、 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在类比推理中认识 1 立方米。在摆长方体的活动中,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在观察、比较和推理中,自主发现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实践活动 “ 表面积的变化 ”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发现表面积的变化规律。分数乘除法 :分数乘法意义的教学要强调三点: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循序渐进地组织探索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安排倒数的认识,为分数除法的教学作准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高学习和探索活动的

3、有效性。借助直观图示,理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列方程解简单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沟通分数乘、除法的联系。安排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精心设计练习,促进学生发展 .认识比:结合已有知识和经验理解比的意义。 加大探索的空间,自主发现比的基本性质。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 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数学素养。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联系现实的情境和已有知识,引导学生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运算律迁移到分数中来。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当把握教学要求 , 为教学相应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作准备。 引导学生借助线段图理解

4、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加强比较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解题思路。解决问题的策略:从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引入 , 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引导学生借助示意图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切入点提出假设,找出问题的答案,充分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重视检验过程,培养自觉检验的习惯。可能性: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结合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认识百分数: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互相改写的方法。应用百分数的意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经历调查活动的全过程,学会收集、整理、加工、描述数据的方

5、法,积累统计活动的经验教 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让学生练习已有的知识经验,经理讲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和方法,增强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经历探索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完善对乘、除法运算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增和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2. 让学生通操作、试验、观察和思考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了解体积(容积)的意义,探索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积累学习空间与图形内容的经验。3. 让学生练习分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分数表示具体情境中简单

6、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能根据指定的可能性(分数)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数学思考方面1. 在解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和价值,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2. 在探索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比的基本性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过程中,能够主动练习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观察和操作、比较、分析、猜想、炎症、归纳和类推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3. 在应用分数乘法和加、 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以及应用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合乎逻辑的进行思考,清除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4. 在认识比和百分

7、数,学习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的发生的可能性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提高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不断发展、增强数感。5. 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了解体积(容积)的意义,以及学习常用的体积单位的过程中, 进一步丰富对现实空间的感知,初步建立 1 立方米、 1 立方分米、 1 立方厘米实际大小的表象,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解决问题方面1. 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主动应用所学方程、分数运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比、百分数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应用意识。2. 在列方程解决量、色淡不计算实际问题,以及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

8、这个数 ”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体会其特点和价值。3. 在应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以及根据指定的可能性(分数)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体会与他人交流的重要性,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4. 在应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应用比和分数的关系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 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5. 能应用 “替换和假设 ”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反思意识,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根据实际问题的特点选择相应策略的能力。情感态度方面1.

9、 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 感受那种进步与收获, 增强求知欲,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2. 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与结论的确定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3. 感受数学价值,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4. 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以及发现错误及时订正的良好习惯。5. 通过阅读 “你知道吗 ”以及参与 “时间与综合应用 ”等活动,了解数学的知识背景,体会数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实践能力。教 学 重 难 点1. 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去解答这类应用题;分数乘法计算法则的推导。2. 通过应

10、用题从整数乘法中常见的数量关系,结合示意图进行教学。3. 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的推导。4. 利用直观图,推导分数除法法则时,要把计算与分数乘、除法的意义紧密联系起来。5. 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复合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答方法。6. 充分利用学过的简单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结合示意图进行教学;讲清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解题方法。7. 百分数的意义,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比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通过实例,讲清百分数的意义。课 时 安 排1、方程 -7 课时6、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 7 课时2

11、、长方体和正方体 -14 课时7、解决问题的策略 - 3课时3、分数乘法 -9 课时8、可能性 -2课时4、分数除法 -8 课时9、认识百分数 -9课时5、认识比 -6 课时10、整理与复习 -5课时单 元 分 析单元第一单元内容方程教 材 说 明四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教学含有字母的式子,学生初步学会了写式子的方法。五年级(下册)“方程”教学了方程的意义、用等式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学生能够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继续教学方程, 要解类似于 axb=c、axbx=c的方程,并用于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的编排有以下特点。第一,把解方程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融为一体

12、,同步进行,这是和以前教材的不同编排。在例1 里,解 2x-22=64 这个方程是新知识,用它解答实际问题也是新知识。在例2 里,解方程x+3x=290 是新授内容,解决的实际问题也是新授内容。 这两道例题,既教学解方程的思路与方法,又教学列方程的相等关系和技巧。这样编排,能较好地体现数学内容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一方面分析实际问题里的数量关系,抽象成方程,形成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使知识技能的教学具有现实意义,成为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有效发展的载体。第二,突出思想方法,通过举一反三培养能力。全单元编排的两道例题、两个练习,涵盖了很宽的知识面。先看解方程。例

13、1 教学 ax-b=c 这样的方程,练习一里还要解 ax+b=c、a+bx=c 这些形式的方程。从例题到习题,虽然方程的结构变了,但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是不变的。也就是说,解方程的策略是一致的,知识与方法的具体应用是灵活的。再看列方程。例 1 把“一个数比另一个数的 2 倍少 22”作为相等关系,“练一练”和练习一里陆续出现一个数比另一个数的几倍多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以及其他的相等关系。实际问题变了,寻找相等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步骤始终不变。在例 2 和练习二里也有类似的安排。无论教学解方程还是列方程,例题讲的是思想方法,以不变的思想方法应对多变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创新精

14、神和实践能力。全单元内容分成三部分,例 1 和练习一教学一般的分两步解的方程;例 2 和练习二教学特殊的需两步解的方程;“整理与练习”回忆、整理、应用全单元的教学内容,反思、评价教学过程和效果。教 学 目 标1、能解稍复杂方程的策略转化成简单的方程2、懂得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找出相等关系。3、精心选择能够承载教学内容的现实素材。突出实际问题的等量关系。继续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重视培养自觉检验的意识和习惯。有层次地组织练习。课 时 安 排7 课时1、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 2课时2、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 2课时3、整理和练习 -3 课时单 元 分 析单元第二单元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

15、教 材 说 明学生在一年级教材中直观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在数学学习中多次把长方体、 正方体木块作为学具, 对它们的形状有了初步的、整体的感受。知道生活中许多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能够识别一些常见的物体是什么形状。本单元系统、深入地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内容很多。本单元教学内容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第一,有一条合理的编排线索。先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再教学它们的表面积,然后教学体积,是一条符合知识间的发展关系,有利于学生认知的线索。 把形体的特征安排为第一块内容,能为后面的表面积、体积的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如果不理解长方体的 6 个面都是长方形,且相对的面完全相同,就不可能形成长方

16、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如果不建立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概念,体积公式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把表面积安排在体积之前教学,是因为学生已经有了面积的概念,掌握了常用的面积单位,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教学表面积的条件比体积充分。而且通过表面积的教学,更深一层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对教学体积是有益的。在体积这部分知识里,先教学体积的意义和常用单位,这些都是重要的基础知识。建立了体积概念和体积单位概念,才能探索体积计算公式。把体积单位的进率安排在体积公式之后教学,就能通过计算获得进率。这样,体积单位的进率就是意义建构的,而不是机械接受的。第二,加强了空间观念。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历来都很重视发展空

17、间观念。本单元不仅在传统的基础知识的教学时加强培养,还充实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展开的内容。过去教材里讲长方体的表面展开是为了教学它的表面积及计算,现在教学表面的展开,更是为了发展空间的观念。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把几何体与其展开图之间的转化作为空间观念的一个内容,把能进行这些转化作为空间观念的一种表现。 教材一方面把正方体、 长方体纸盒展开,在展开图里找到原来形体的每个面;另一方面又提供一些图形,把它们折叠围成立体,感受图形的各部分在立体上的位臵,让学生的空间观念在这些活动中实实在在地获得发展。另外,设计的五道思考题和实践活动表面积的变化,加大了空间想像的力度,都以发展空间观念为主要目的。第三

18、,注重知 的 用。 本 元教学的知 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密切的 系。在 的 情境中能 和 数学知 , 得的概念和方法能 用于解决 。教材尽力从数学的角度提出 、解 ,引 学生 合 用数学知 、技能解决 , 能看到数学与生活的有机 合。如 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后,收集 的 物并量出 、 、高或棱 ;在做 盒和 缸的 中教学表面 的 算和 用; 用初步建立的体 (容 )概念比 物体的大小;用学到的体 位 量常 物体的体 、常 容器的容量;灵活 用体 公式 算沙坑里沙的厚度、塑胶跑道的用料 教 学 目 标1、从学生已有知 和 出 , 探索 方体物特征的活 。抽象 形,修正表象。自主活 , 特征。通 自

19、主的活 , 正方体的特征。2、在具体的操作活 中, 方体、正方体的展开 。做好 前准 。突出 物和展开 中面的 关系。 中求同,感悟 律。 系生活 ,自主探索表面 的 算方法。 系生活 理解 意。3、 学生自主探索 方体表面 的 算方法。 通 比 和交流,理解求 方体表面 的基本方法。 通 例 , 初步建立体 和容 的概念 , 感受体 和容 位的 意 。 在比 体 大小中引入体 位。4、在 言描述、 物比 、 作比划中感受体 、容 位的 意 。在 比推理中 1 立方米。5、在 察、比 和推理中,自主 体 位之 的 率。 践活 “ 表面 的 化 ”的重点是引 学生 表面 的 化 律。课 时 安

20、排14 课时1、 方体与正方体的 -2课时2、 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 -2课时3、体 和体 位 -2课时4、 方体与正方体的体 -2课时5、体 位之 的 率 -2课时6、整理和 -3课时7 表面 的 化 -1课时单 元 分 析单元第三单元内容分数乘法教 材 说 明本单元教学分数乘法, 是在理解了分数的意义, 掌握了分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编排的。能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为教学分数除法打下基础。教学内容以计算为主,包括分数与整数相乘、分数与分数相乘。教学要求是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能应用于分数连乘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在探索算法、总结法则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第一,以计算法则的教学为编排主线

21、,把运算的意义、方法以及实际应用的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优化了全单元的内容结构。第二,知识发展线索清晰,前后联系紧密,各道例题的教学任务明确。下图是本单元教材里的计算知识结构图。先教学整数乘分数,后教学分数乘分数,符合简单到复杂的编排原则。而且,整数乘分数还能与整数乘法建立联系,应用整数乘法知识,为分数乘法的教学开好头。整数乘分数先是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再是求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前者在运算意义上与整数乘法一致,算法是例1 的重点。正由于运算意义和整数乘法一致,可以把整数乘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相同,体会并得出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后者在运算意义上有很大的扩展,乘法不仅能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还

22、能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是例2 的教学重点。而例2 的算法,在前面已经解决了。分数乘分数先教学基础知识,再培养计算技能。例4 和例 5 要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认识迁移到分数乘分数,深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还要解决分数乘分数的算法,并形成统摄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所以,这两道例题着重教学基础知识。例 6 教学分数连乘,巩固计算法则的同时,培养分子、分母交叉约分的技能。第三,编排“倒数”知识,为分数除法作准备。分数除法经常要转化成分数乘法进行计算,转化需要倒数的知识。因此,本单元在分数乘法的教学基本完成以后,编排了有关倒数知识的一节教材和一个练习,为下一单元的教学提前

23、作准备。教 学 目 标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乘法计算。2理解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会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3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4会运用分数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课 时 安 排9 课时1、分数与整数相乘 -3课时2、分数与分数相乘,分数连乘-3课时3、倒数的认识-1课时4、整理和练习-2 课时单 元 分 析单元第四单元内容分数除法教 材 说 明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和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可以看到教材在编排上有三个特点。第一,计算内容编排成两段: 一是计算法则,二是乘除

24、两步计算。两段之间穿插解决实际问题,留出了巩固法则、形成计算能力的时空。这是考虑到从理解法则到掌握法则需要一段过程,教学应遵循这个规律。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应用计算知识,能起巩固知识、熟练技能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才能比较轻松地进行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第二,计算法则的教学编排细致,从分数除以整数到整数除以分数,再到分数除以分数,最后才形成包摄性强的法则。分数除法是转化成分数乘法计算的,转化的方法是乘除数的倒数,例1 至例4 都教学这样的转化。前两道例题在操作中开展形象思维,体会转化是合理的;后两道例题通过猜想与验证,理解转化是必然的。这样的编排循序渐进,使法则的教学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不仅是形成

25、知识技能,还是发展数学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策略的载体。第三,单独编排例题教学应用题。 本单元教学分数除法应用题,是在分数乘法概念的基础上列方程解答的。它与分数乘法应用题,在数量关系上有一致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有许多可以比较、需要区分的内容。由于解法比较特殊以及教学内容比较多,单独编排有利于教学。一、 在图画上分感悟算法。二、 验证猜想确认算法。三、 找数量关系式列方程解题的关键。教 学 目 标1 、使学生具体情景,感知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用口算或笔算的方法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2、使学生学分用分数除法来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3、理解比

26、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质,知道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地求比值和化简比,能运用比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景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课 时 安 排8 课时1、分数除以整数和一个数除以分数-3课时2、分数除法的简单应用,分数连乘和乘除混合运算-3课时3、整理与练习-2课时单 元 分 析单元第五 元内容 比教 材 说 明在掌握了除法和分数意 的基 上,教学一些关于比的基 知 ,能 展 除法和分数的 , 一步沟通知 的 系, 以后教学比例打好基 。数学 程 准( 稿)要求“在 情境中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并能解决 的 ”。达到 个要求需要以比的知 基 。因此,本 元教材十分重

27、 基 知 的教学,在 排上有三个特点。第一, 排四道例 教学比的基 知 。前两道例 循序 地教学比的意 ,先 两个同 量的比,再 两个不同 量的比,逐 建立比的概念。后两道例 教学比的基本性 ,从化 整数比到化 分数比、小数比,使比的概念得到深化。有了 些扎 的基 知 ,就能解决不同情境里的、不同方式呈 的按比例分配 。第二, 系生活和已有 ,建构比的知 。教学比的意 和性 ,有大量 源可以利用。例如几种物体的份 关系、常 数量关系等。教材用比表示果汁和牛奶的杯数关系,表示白色方格与 色方格的个数关系;利用路程除以 等于速度、 价除以数量求 价,理解路程与 的比、 价与数量的比; 系分数基本性

28、 得出比的性 学生在 用已有知 的 程中形成新知 ,在建立新概念的同时深化原有认识。第三,应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解答按比例分配问题,要把已知的各部分的比看成各部分的份数,转化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测量大树、旗杆、楼房的高,要发现并理解“同一时间、相近地点,杆长与影长的比是一定的”。可见,比的概念是解决实际问题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教材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具体应用比的知识,加强了基础知识的教学。一、 写比感悟意义。二、 求比值发现比的基本性质。三、 转化解答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策略。四、 发现、应用规律实践活动的重心。教 学 目 标1 、结合已有知识和经验理解比的意义。加

29、大探索的空间,自主发现比的基本性质。2、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 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3、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数学素养。课 时 安 排6 课时1、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3课时2、按比例分配问题 -2课时3、大树有多高 -1课时单 元 分 析单元第六单元内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 材 说 明本单元在分数四则计算和简单应用的基础上,主要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这部分内容是五年级教学的分数知识的综合、提高和总结,对掌握和应用分数知识有很大的影响。在内容的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教学计算,例题的内容容量很大。例 1 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

30、算,包括按运算顺序计算和应用运算律简便计算。在这道例题中,既要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迁移过来,还要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把按运算顺序计算和应用运算律简便计算有机结合起来,把口算和笔算结合起来,组建四则混合运算的认知结构,有益于理解和掌握计算知识,形成实实在在的计算能力。第二,教学解决实际问题,例题的编排细致。本单元解答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一般列综合式计算。提出这个要求有两点原因:首先是前面刚教学了四则混合运算,学生具备列综合算式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六年级(下册)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要以现在的综合算式的数量关系为依托。教材里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

31、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都是两步计算的问题,这些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第三,不教学稍复杂的分数除法问题。传统教材教学分数乘法应用题之后还教学分数除法应用题,而且把除法应用题与乘法应用题对称编排。本单元只编排分数乘法问题,不教学除法问题,要突出“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因为分数乘法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它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能迁移到稍复杂的百分数问题中去。一、 一题两解既含运算顺序,又含运算律的内容。二、 数形结合教学较复杂问题的数量关系。路。其次让学生理解,男运动员是运动员总人数的一部分,可以表示在运动员总人数的线教 学 目 标1 、联系现实的

32、情境和已有知识,引导学生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运算律迁移到分数中来。2、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当把握教学要求 , 为教学相应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作准备。3、引导学生借助线段图理解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加强比较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解题思路。课 时 安 排7 课时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课时2、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 -3课时3、整理与练习 -2课时单 元 分 析单元第七 元内容解决 的策略教 材 说 明本 元教学用替 的方法解决 。 “替”即替代, “ ” 更 ,替 能使复 的 得 。本 元的教学要求是, 学生在解决 的 程中初步体会替 ,充 思想方法

33、, 展解 策略。教材在 写上有以下特点。第一, 学生能 接受的素材 情境。 我国有 典的、 用替 方法解决的 ,如果用 些 来教学,学生只能被 接受解法,潜在的学 能力得不到开 。 些离开生活 的 目 然能引起学生短 的好奇,却 以 持学 情,更不会 生学 需要。教材 系生活 需要用替 方法解决的 ,如把果汁倒入大杯与小杯、在公园租用大船和小船、布臵展板、 罐里的硬 、 球比 的 打和双打利用情境的趣味性, 起 极性;利用 的挑 性, 主 性;利用素材的 性,激活已有 , 被 接受 主 探索。教材在“你知道 ”里介 古代名 , 学生了解我国很早就有替 思想。 代与古代的 目合理配臵,使本 元教

34、学更有价 。第二,着眼于 累思想方法, 展解 策略。替 作 一种思想方法, 学生的 展很有好 。用替 方法解决的 ,比大纲教材里教学的应用题稍复杂些,解答那些题目很少应用替换方法。编排本单元,不是为了增多题型、增加学习难度,而是为学生创造替换的机会,提供进行替换的载体。因此,两道例题只指点思路和方向,不出现题目的解法。两次“练一练”都提示可以怎样想,应该做些什么。练习十七的题量不多,控制了难度。尤其是例 1 里“说说为什么这样替换” “说说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 ,例 2 里“你准备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都是着眼于体会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方法,感受解题策略。一、 直观的情境引发替换。二、 用多种形

35、式解决问题突出替换策略。教 学 目 标1 、从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引入, 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2、引导学生借助示意图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3、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切入点提出假设,找出问题的答案,充分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重视检验过程,培养自觉检验的习惯。课 时 安 排3 课时1、用替换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1课时2、用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1课时3、整理与练习 -1课时单 元 分 析单元第八单元内容可能性教 材 说 明学生在第一学段,初步认识了确定性事件和不确定现象。知道在确定的事件里, 事情一定发生或者不可能发生; 在不确定事件里,事情有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而且,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有些事

36、情发生的可能性小。在这些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本单元继续教学可能性,用分数表示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从感性描述可能性到定量刻画可能性,对可能性的体验深入了一步。当然,现在的量化只能是初步的,为以后学习概率略作准备。教材编排有两个特点。第一,把熟悉的素材,尤其是第一学段进行过的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学生对在口袋里摸球、桌面上摸牌、抛小正方体、旋转转盘等活动里的可能性已经有所感受,再现这些活动,容易回忆知识,唤醒已有体验。再联系分数的意义和计算,就能顺利地用分数表示可能性有多大。第二,本单元篇幅不多,教学内容还是比较丰富的。从选择的素材看,例 1 是十分简单的随机事件,事情的可能性是 1/2 ;例 2

37、 的情境复杂一些,要用其他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从研究的可能性看,两道例题都是等可能性,可以用相同的分数表示; “试一试”和练习出现可能性不相等的现象,要用不同的分数分别表示。从问题的难度看,先是摸到某只球、某张牌的可能性,然后是摸到某种花色的牌、某种颜色的球以及转到某种颜色区域的可能性。显然,教材从学生实际和有利于教学出发, 编排成一个动态发展的结构。一、 低起点、小步伐教学猜一次、摸到一个球或一张牌的可能性。例 1、第 94 页“试一试”、例 2 的第( 1)个问题,分别用 1/2 表示猜对与猜错的可能性,用 1/2 或 1/3 表示摸到红球的可能性,用 1/6 表示摸到某张牌的可能性。

38、它们是同一认知层次的教学内容,教材预设的教学策略是,着力教学用 1/2 表示可能性,把其中的思想方法向其他问题情境迁移,带出用其他分数表示可能性。例 2 的第( 1)题延伸例 1 和“试一试”,连续提出三个问题,从摸到红桃 A 的可能性是 1/6 、摸到黑桃 A 的可能性是 1/6 ,联想摸到其他每张牌的可能性也是 1/6 ,从而得出摸到每张牌的可能性都是 1/6 。这个结论包含了三个问题的答案,在认识上是一次概括。教学这道题要注意两点:一是帮助学生得出概括性的结论,正确理解摸到每张牌的可能性都是 1/6 的含义;二是引导学生回忆例 1 和“试一试”里用 1/2 、1/3 表示可能性,以及现在

39、用 1/6 表示可能性,小结这一阶段的教学。二、 在迁移中提升教学摸到一类牌、 一类球以及一类数的可能性。例 2 的第( 2)题,在 3 张红桃、 3 张黑桃共 6 张牌里任意摸 1 张,求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第 95 页“试一试”在 3 个红球和 2 个黄球里任意摸 1 个球,求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这些问题是本单元第二层次的内容,与前一层次的不同在于,求的是一类对象(红桃牌、红色球)的可能性。既与前一层次的知识有联系,又发展、提高了前一层次的认识。教 学 目 标1 、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结合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

40、方法。课 时 安 排2 课时1、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2课时单 元 分 析单元第九单元内容认识百分数教 材 说 明本单元在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意义、性质和实际应用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教学百分数的意义、表示方法以及简单应用。教学百分数与小数、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能沟通不同形式的数之间的联系,便于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在编排上还有以下特点。第一,把百分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列为全单元的教学重点。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解答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是应用百分数的意义,理解概念是正确应用的前提。因此,把百分数的意义作为教学重点之一,是毫无疑义的。第二,把“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两个领域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有关百分数的基础知识,包括意义、表示方法以及与小数、分数的改写,都是“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百分数又经常出现在统计表或统计图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