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同學們好,古代汉语知识,与文言文教学,龙異腾 教授,古代汉语的两个系统,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为後仿 古作家所使用的古代书面语,即通常 所说的文言文,六朝以後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语,课程教学意义上的古代汉语指文言文,这是因为,文言文难度大於古白话,古典文献大都用文言文写成,无论从语言学习角度看还是从继承文化传统角度看都应该具备文言文知识,因此,小学生要接触到文言文,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通过文言 教学使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 文,文言文的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文言文在词汇语法等方面都与学生熟悉的现代汉语存在一定的差異,要实现读懂文言文这个教学目的,必 然要求学生,掌握一定数量
2、的文言词,了解文言句式的一般特点,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因而文言教学的重点,在於词汇与句法的教学,特别是词汇与句法中与现代汉语存在差異的地方的教学,包括实词和虚词,一、实词的教学,文言文阅读水平的高低,起决定作用的 因素是实词掌握的多寡,学习文言,掌握实词词义是关键,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文言实词亦有其多样性和多维性,历史发展,本义,引申义,古义,今义,词与词的联系,同义词,反义词,同源词,词的语音形式,单音词,复音词,词的构成形式,合成词,联绵词,偏义复词,教师应该对实词有全面的了解,在教师全面了解实词的基础上,文言实词教学应遵循下面几个原则,1、突出常用词和常用义,文言词汇相当
3、丰富,要想全部掌握既无 可能也没必要,因而实词教学的重点应有选 择性,区分常用词和非常用词,非常用词在文言文中出现的频率不高,偶尔遇到,翻翻字典辞书不会太费事,因此这类词或义项只须一般性讲解即可,实词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常用词、特别是常用词的常用义上,因为其使用频率高,在文言文中随处可见,需熟练掌握,如果能让学生比较多地掌握常用词及常 用义,学生就能够扫清一般障碍,比较顺利 地读懂古书,因此,我们主张教学的各个环节讲课文、分析句子、提问、作业、测验等都结合常用词进行,想方设法使学生尽可能多、尽可能快地掌握常用词,2、侧重差别,谨小慎微,而異的一面又有其千差万别的表现形 式,既有迥别,又有微殊,教师
4、应根据对象 区别对待,同異中侧重於異,異中又侧重於 微殊,总的说来,古今词义有同有異,词的角度和义项的角度,意义古今相同的词,如山、水、风、雨之类,不会造成文言文阅读的困难,只须开始时给学生讲明有这种情况即可,不必多费唇舌,多义词的几个义项,应区别对待,1)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信陵君窃符救赵,2)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隆中对,3)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荆轲刺秦王,4)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左忠毅公逸事,上面句子中的“微”字,各句使用 的义项不同,其中第二句(名微而众 寡)与现代汉语常用义一致,学生并 不陌生,可以少讲或不讲,其他现代 汉语不再保留的义项则应着重讲,古今词义的差
5、異有明显与细微的区别,差異明显的如,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曹刿论战,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睢不辱使命,祭祀用的纯正全体牲畜,碰撞,这种意义差異明显的词固然是阅读文 言文的障碍,但只要稍加注意,一般不会 引起误解,教师在指出它们与现代汉语同 一个词不是一个意义后作一般性讲解,必 要时提请学生看注释或查字典即可,没有 反复强调的必要,意义古今差異不明显或差異较大却容易被忽略的词,如,1)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过秦论,2)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口技,3)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隆中对,4)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指南录后序,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鸿门宴,这
6、些词学生往往会觉得认识并且会解释,很容易忽略其古今意义的差異而轻易用今义往上套,某些句子用今义似乎也能讲通,其实是对古人意思的误解,像这样的词文言文中很多,教师应特 别注意指出这些不明显的差異和容易被忽 略的地方,3、以今驭古,温故知新,由於语言的发展,不少词的古义并不是 该词今天的常用义,但语言同时有继承性, 词的古义往往保留在某些词语或成语中,教师对文言文实词的讲解,应将语言继承性原理贯穿其间,努力沟通古今词义的联系,使学生能通过熟悉掌握生疏,温习已知获得新知,1)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岳阳楼记,2)狼奄至,引首顾。中山狼传,3)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惮山记,联系学生熟悉的词语讲解,学生
7、的思路会豁然开朗,印象也会大大加深,大量今天还用的成语保留着词的古义,可以用来作讲解文言实词的桥梁,日薄西山,左顾右盼 回顾,贵阳 衡阳 洛阳,1)不如因善遇之。(鸿门宴,2)成视之,庞然修伟。(促织,3)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卖油翁,待遇,修长,伟大,释放,这种学生并不陌生而可以用来驾驭文言词义的材料还不是少数,教师遵循以今驭古的原则,不仅能帮助学生摆脱死记硬背的困扰,提高学习文言词义的兴趣和效率,而且对学生牢固掌握和自如运用现代汉语词汇大有裨益,4、因词而異,灵活多变,实词数量多,意义千差万别,没有什 么现成条款的讲解公式可资利用,而是要 求教师充分利用词与词之间、义项与义项 之间的种种
8、内在联系以及实词自身的物质 外壳形式,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针 对不同对象选取最简单明了而又能使学生 留下深刻印象的角度进行讲解,1)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 童区寄传,2)径造庐访成。促织,3)父子相疑,上下乖离。天论,从戈,则声,从辵,告声,违背不合,对称的线条 非常直观,4)作而言曰:“此疫作也。” 狱中杂记,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6)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师说,讲这些词用词义引申原理比较合适,作”的形符是“人”,本义指人由卧而坐起或由坐而站起,本句前一“作”即用本义,用于事物则是兴起、发作的意思,鄙”字从邑,意义与地点有关,本指边远地区,因边远地区的人见世
9、面少而引申为见识短浅,齿”本指门牙,由于门牙排列整齐而 引申为并列,“不齿”即不(与之)并列,所 以教材注释说“不齿”是看不起的意思,为学:“蜀之鄙有二僧。,唇亡齿寒,7)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石钟山记,8)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9)人穷则反本。 屈原列传,这一类的词用比较的方式讲解可使学生印象深刻,罅,缝,同义词,与动词“缝”同源,是经过裁剪过後的拼合,较为整齐规范,字从“缶”,本指陶器上的裂缝,有猛然出现且不规则的意味,通过同义词对比,可使学生对词义及句子描绘的生动性都会留下较深印象,卑,鄙,与现代汉语的“卑鄙”不是一回事,同义词 都表示低下之义,就见识而言,就地位而言,与古代文
10、化有关,从甲(像人头)从(左,古人观念右尊贵而左低贱,故用左在人头之下来表示地位低下,穷,其反义词不是“富”而是“通”或“达,句中指境遇艰难而不指钱财缺乏,针对不同的讲解内容而采用灵活多变的讲解方式,可以避免依句直解的平淡枯燥,使学生能在了解词语特色的趣味中较为轻松地学习和掌握实词,从而对所学知识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二、虚词的教学,虚词在文言文中使用频繁且用法比较复 杂,而这些用法在现代汉语中保留得不多, 古今汉语虚词差别比较大,因此,虚词历来 被当作文言教学的重点难点,专门讲解虚词的著作很多,这里只就虚词讲解的一般原则略加讨论,1注重实用性,文言教学的目的是读懂文言文,而读 懂的标准,不外乎一
11、是正确理解文意,二 是能准确地翻译为现代汉语,根据教学目的,虚词教学中对一些语法学界存在分岐看法的问题,即使教师自己有所研究,也应把握好学术与教学的关系,一般不宜展开讨论,而应以理解翻译为中心,避繁就简,例如,代词究竟是实词还是虚词 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之”的词性问题 副词的虚实 “所”、“者”的词类名称,1)君美甚,徐公何能及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在文言教学中,有时为了使学生更好 地理解文意而进行词性辨析是必要的,但 应坚持实用的原则,词性的辨析为理解和 翻译服务,不可喧宾夺主,讲成纯粹的语 法课,更没有必要为了强求与现代汉语语 法教学的一致而把词类分得过于琐细,2)余闻而愈悲。 捕蛇者说,
12、3)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石钟山记 4)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 屈原列传 5)黄髪垂髫,並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6)余人各延其家,皆出酒食。(同上) 7)既克,公问其故。 曹刿论战 8)尝问衡天下所疾恶者。 张衡传 9)素善留侯张良。 鸿门宴,10)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起义,11)姑视異日观云尔。黄生借书说 12)太守即遣人随其往。桃花源记,给学生点明这些词都是副词未尝不可,然而一定还要细分,甚,愈,尤,程度副词,悉,並,各,范围副词,既,尝,素,会,姑,即,时间副词,则已嫌琐碎,如果再往下又各自分出若干类来,不 仅於理解翻译无补,反而会使学生觉得条 款过多难以把握,远不如直接指明某词
13、相 当于现代汉语哪一个词来得直接了当,效 果的优劣显而易见,2联系句子讲解,虚词的词汇意义不太具体,只是语法意义 比较实在,因此虚词的讲解必须置于具体的句 子中进行,这本来是不言而喻的道理,这里还 提出来,意思是应该特别提请学生注意虚词所 在句子的语气和内容,试看几例,1)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2)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3)安陵君其许寡人。唐睢不辱使命 4)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 5)吾村十里皆平原,而与之竟火器,其何能胜? 冯婉贞,这些词不能简单地冠以“语气词”了事,而应联系它们所在句子的类型和内容,讲清它们在句子中的作用,1)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14、,2)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这是判断句的典型格式,主语後面表提顿,句子末尾帮助判断,这是陈述句,用在句子末尾 对事物进行动态的陈述,3)安陵君其许寡人。唐睢不辱使命,这是祈使句,向别人提出要求,这种句子中的“其”字,作用是使句子的命令语气减缓,听起来稍微客气点,4)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5)吾村十里皆平原,而与之竟火器, 其何能胜? 冯婉贞,由“乎”和“何”得知都是疑问句,有疑而问,无疑而问,但作者已有一定主见,并非完全有疑,其”的作用在于使疑问意味减弱,反问,其”的作用是加强反问语气,联系句子讲解,有时还得提到结构,1)杀之以应陈涉。陈涉起义 2)故为之说,
15、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 3)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出师表 4)予与友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5)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作为虚词,“以”有时用作介词,有时用作连词,而要讲清它在具体的句子中究竟是介词还是连词(这牵涉到理解和翻译),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个词,就得联系它所在句子的结构,联系它前后的词语进行讲解,6)余船以次进。赤壁之战 7)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 黄生借书说 8)以区区百人,投身大敌。冯婉贞,一般说,连词具有双向性,结构上它与前後的两部分都有直接的紧密联系,而介词只有单向性,只与它的宾语有直接联系,1)杀之以应陈涉。陈涉起义,动宾短语,动宾短语,两个动宾短语同时与“以”
16、字发生结构关系,“以”是连词,作“以便”讲,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3)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分句,分句,以”字与两个分句同时发生结构关系,连词,相当於“以便,分句,分句,以”字与两个分句同时发生结构关系,连词,相当於“以致,5)而吾以捕蛇独存,4)予与友拥火以入,动宾短语,动词,找不到“以”的宾语,以”是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大致相当於“而,以”只与它後面的词语“捕蛇”发生直接结构关系,是介词,6)余船以次进,7)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8)以区区百人,投身大敌,适当的结构分析在虚词的讲解中有时是 必要的,只是这需要教师很好地把握,因为 结构分析的目的是举一反三,使学生能用其
17、法去正确理解文意,翻译句子,因而不能进 行得过于频繁琐细,不可上成语法分析课,3注意发掘与现代汉语之间的共同点,文言虚词的用法有些在现代汉浯中已经 消亡,有些则被现代汉语继承下来。发掘出 古今汉语虚词用法的共同点,联系学生熟悉 的现代汉语虚词用法来讲解学生陌生的文言 虚词用法,可以使学生消除恐惧感,提高学 习兴趣,增强学好的信心,试以文言中使用最广泛,用法最灵活的“而”字为例,1)性贪而狠。中山狼传 2)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过秦论,这两个“而”连接的词或词组之间都是并列关系,“而”大致相当于“并且”,今有“伟大而艰巨”、“宝贵而丰富”等说法与之相当,其他如,3)王怒而疏屈平。屈原列传,今
18、:牵一髮而动全身,4)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今:望而生畏 不言而喻,5)後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今:三思而行,6)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起义,今:择善而从 待价而沽,7)贿秦而力亏。六国论,8)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冯婉贞 9)视之,非字而画。促织 10)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 隆中对,今:乐而忘返 显而易见,今:华而不实 似是而非,心有餘而力不足,11)诸君而有意,瞻余马首可也。 冯婉贞,12)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愚公移山 13)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今:人而无信,今:侧目而视 侃侃而谈,这里限於篇幅,现代汉语只举了少量短 语或成语,实际上在一般句子中也还存在这 些用法。
19、其他常用虚词“於”、“以”、“则” 等等的常见用法在现代汉语中都有保留,教 师可适当选些例子进行对比讲解,让学生通 过自己熟悉的语言现象去理解、掌握看似相 去遥远的语言现象,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三、句法的教学,句法有较强的和稳定性。古今汉语之间 有很多句法现象是相同的,而句法是抽象的 规律,内容显得比较枯燥。根据句法的这些 特点,文言句法教学应坚持的原则是,去同存異以趋约易,简单明了以求直观,举一反三以识规律,1 去同存異,语言诸要素中,句法的继承关系表现得 特别明显,现代汉语句法和文言句法之间,有很多基本规则是一致的,换句话说,文言句法中的很多现象,就是学生熟悉的现代汉浯中的句法现象,一般的句
20、法现象如,都是现代汉语课已经或将要讲的内容, 完全没有必要拿到文言句法课中来重复,主谓宾,连动式,兼语式,偏正復句,联合复句,定状补,文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教学内容必须与这个目的相适应,因此,文言句法的教学,无须考虑文言句法本身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通过去同存異,可以简化教学内容,减轻学生负担,也无损於教学目的的实现,文言句法教学应以是否实用为准绳筛选内 容与现代汉语相同的句法现象不会造成阅读 文言文的障碍,就应少讲或不讲,与现代汉 语不同的句法现象,有可能造成阅读文言文 的障碍,则应反复讲,扎实练,使学生牢固 掌握,一般说,古今句法的差異主要表现在,这些差異是需要教师认真讲、反
21、复讲 的内容,判断句,数量表示法,某些词序,被动表示法,某些成分省略主要是主语省略,某些习惯说法,词类活用,等等,主要是一些句子的宾语和介宾短语的位置,2简单明了,句法教学的直接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句型 并由此能正确理解句意和准确翻译句子,因 此教师的讲解应直接从句型的辨认入手,主 要讲清该句型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与现代汉语 同类句型的差别,例句的多寡以能够讲清其 特征与差别为尺度,不宜旁征博引,所用例 句应考虑词义浅显,不宜因词义解释而分散 学生的注意力,与该句型有关但不影响句型辨认的枝节问题则不必纠缠,例如讲解否定句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前 这一句法现象,1)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2)时人莫之许也
22、。隆中对,这两个例子出自学生已学过的课文,词义理解上不存在什麽问题而又足可讲请这一句型的,基本特征,与现代汉语的不同,由於例句少且词义浅显,可要求学生务必集中精力记熟记牢,与本句型相关的问题,可作宾语的代词还有“我”、“吾”、“尔,适用这类句型的否定词还有“未”和“毋,但学生只要掌握了本句型的两个基本条件,遇到时往往能够类推,不一定要教师一一提及才算全面,至於用“弗”、“勿”、“无”为否定词的句子则完全可以避而不谈,因为,学生基本上不会遇到以它们为否定词 又有代词作宾语的情况,因而根本就不影 响句型辨认,弗”和“勿”后面的动词不带宾语,无”本身是动词,後面接的是名词,适当徵引课外材料未尝不可,
23、但应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特别应讲究材料的典型性,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 未之见也,例如讲解上述内容引论语里仁,引本条材料以资对比是可行的,因为此句无生僻词且极具典型性,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2)两个分句是代词作宾语,一个放在 动词后一个放在动词前,本句的典型性,1)两个分句是否定句,一个宾语不前置一个宾语前置,不我遐弃犹云不遐弃我,古人之语多倒,诗之此类众矣,这样的比较有助于说明句型特点,加 深学生的印象,从而帮助理解记忆,但如 果要引诗经召南汝坟孔疏,则颇费唇舌,不符合简单明了之原则而有漫无目的地旁征博引之嫌了,3举一反三,句法具有较强的规律性,句法教学应 使学生懂得通
24、过现象认识规律,再运用规 律解释现象的科学方法,这个过程离不开 教师的正确引导。句法教学中,教师应围 绕认识规律、掌握规律来设计练习,让学 生通过练习举一反三,1)粟者,民之所种。论贵粟书,例如对判断句,教师通过一两个典型 例子讲清其主要特征后叫学生翻译下面一 类的句子,2)视之,非字而画。促织,3)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5)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6)是吾剑之所从坠。刻舟求剑,为了认清文言判断句的规律,教师在讲解例句时向学生说明翻译过后的句子判断词是补出来的,做练习时规定学生补出的词语应加括号表示,通过练习以及教师的练习评讲,学生 对判断句的肯定、否定、
25、强调以及“是”字 作主语等各种形式都有了较深刻的印象, 同时对文言判断句与现代汉语判断句的差 别前者一般不用判断词有了较深 刻的认识,尽管中学生学习文言知识不是为了写文言文,然而为了掌握文言句式,特定的今句古译训练依然是必要的,秦者,千乘之国也。 秦,千乘之国也。 秦者,千乘之国。 秦,千乘之国,仍以判断句为例,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将“秦国是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译为,收获显然比再听教师强调一次判断句有何种特征几种类型更大,亦可用课文中现成的句子或略加变更,有时应加上特定条件或要求,例如,只是这类练习教师应始终把握住不是为 写文言而是为掌握句式而作,因而要充分考 虑学生的词汇掌握情况,不要让学生为寻
26、找 对应的文言词耗费过多精力以至忽略句式特 征,必要时可提示用词,廉颇蔺相如列传有“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截取“臣下害怕(恐)被大王欺骗”让学生按下列要求译出,1)用“於” 2)用“见”,不出现主动者 3)用“见”,出现主动者 4)用“为”和“所” 5)用“为”不用“所” 6)用“被,当然,有些学生可能会从课文中找到原句,但这并不妨碍练习效果,因为,首先,练习的目的是为了掌握文言句式, 能够找到原句,说明学生已能辨认出原句是 被动句; 其次,对照原句训练写出被动句的各种 类型,正是举一反三全面认识文言被动句的 过程,四、几个有关的问题,1关於背诵,过去的文言教学,都必然让学生大量背诵。学童从
27、不知所云开始,经过半懂不懂和大致能懂阶段,到顺利读懂并能写一些文言,背诵几乎是唯一的方法,现在我们不应该也不可能只采取这种方法,但也不宜将此法生硬地斥以死记硬背而全面否定,因为任何知识的获得都不能离开感性材料,都不能离开记忆方式,愿尽管我们今天有现代语言学理论和方法作理 性指导,但离开感性认识只能是空头理论,而背诵 有其合理的一面,就是可以增强文言语感,扎实地 积累感性认识,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在此 基础上的理性指导与空对空的理性指导是不可同日 而语的,因此,我们认为,中学生应背诵一定数量 的文言文,2关於字字落实,文言教学是讲究宇字落实,还是只选择 学生可能不懂的词语或语言现象讲解,
28、以更 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在语文教学 界有不同看法,我们认为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而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对待,在最初阶段,学生对文言完全陌生,同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因而应特别强调字字落实;在学生稍具文盲知识後,则可逐渐向选择讲解过渡,但对学生的水平应有恰当的评估,而对 学生的要求,任何时候都应是字字落实,因 为如果字词方面的要求有所松动,很容易助 长学生以懂大意为满足的情绪,其结果往往 是囫囵吞枣似懂非懂,例如触龙言说赵太后“长安君何以自托於赵”,学生将“何以”讲成“怎么”好像句子也通,但並没达到字字落实的要求,因为“何以”是一个宾语前置的介宾结构,讲成“怎么”并不正确,又如中山
29、狼传“不祥莫大焉”看似并无难解 的词,学生讲成“没有更不详的事了”意思也对,但 “莫”、“焉”的解释则不甚了了,如果始终以字字落 实为要求,再遇到“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论贵 粟疏)、“自王侯以下莫不踰俊”(张衡传) 等句子,“莫”字的解释就不会稀里糊涂了,所谓字字落实并不是指每个字都必须由 教师讲解,而是指每个字学生都应该懂, 因此,选择性讲解不宜过粗,并制定比较 有效的检查措施,经常检查学生是否每个 字都能讲能释,这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 能动性是可以并行不悖的,3音韻问题,古代音韻比较复杂,拿来对中学生讲 显然不适宜,但有关音韻的问题在文言教学中有时难以回避,因此,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音韻学
30、素养,碩鼠碩鼠,無食我麥。 三歲貫女,莫我肯德。 逝將去女,適彼樂國。 樂國樂國,爰得我直,詩經魏風碩鼠第二章,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泣下,zh,xi,韻不同,聲調不同,者,下,馬韻,聲調同,韻同,二等,三等,介音不同,清聲母,全濁聲母,聲母不同,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学一点音韻学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餘,例如讲到古代诗歌的平仄必须面对古入 声字问题,硕鼠中为什么“所”与“黍”、 “顾”、“土”押韵,登幽州台歌是不是 有韵,论积贮疏“罢”和“疲”为什么能 通假等等,都必须接触古音韻,4 课文注释问题,课文注释是教师讲解和学生自学的依据,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对课
31、文注释,要严格遵循训诂学“原注可通,不烦别出新解”的原则,只有在注释讲不通的情况下才能修改注释,但是,对注释的修改不能凭想象,而应该有充分的根据,谏太宗十思疏,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注:念高危想到(自己的君位)高而险,君位高则高矣,但並不险,因而说君位险明显讲不通,因而可以考虑突破注释作新的解释,作出新解必须有充分的根据,依注释则本文情理不通,念高危,则思谦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此处文例,相同位置都是同义连用,这是文言常例,危” 有高义,且为常用义,1)使子路去其危冠,解其长剑。 庄子盗
32、跖 2)拱木不生危,松拍不生埤。 国语晋语八 3)大寇则至,使之持危城则必畔。 荀子议兵 4)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李白夜宿山寺,高”和“危”作为同义词,在古诗文中经常形成对文,1)尝与汝登高山,履危石。 庄子田子方 2)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李白蜀道难 3)新曦照危峨,亿丈恒高袤。 韩愈南山诗,同义词“高”和“危”不乏连用的例子,1)边江峻险,楼橹高危。 南齐书州郡志下 2)蕃辅贵盛,地实高危,持满戒盈,鲜能全德。 南齐书豫章文献王传 3)忽于满盈之戒,罔念高危之咎,故鬼瞰其室,忧必及之。 隋书外戚列传,联系课文的句子, “满溢”、“盘游”、“懈怠”、“ 雍蔽”、“谗邪”都是
33、同义词连用,可见“高危”也是同义词连用,联系课文内容,如果处境“险”,自然要“谦冲而自牧”,不值得特别提出;正因为只高不险,才需要“谦冲自牧”,谦虚应是明君的基本美德。魏征正是从这个角度给太宗提出了十条为人君的基本准则,5 文言文的用字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的文字规范仅靠字典发 挥了一些有限作用,一字(词)多形是文言 文的常见问题,一字多形集中表现在古今字、異体字、通假字和双音节词的不同书写形式上,这几种表现形式性质本不相同,古今字,不同时代表示同一个词的不同的字,古今字是汉字发展中出现的用字情况,与文字规范无关,喜悦,早先用“说”,後来用“悦,古今字形成的原因是早期汉字“兼职”字多,後来这些“兼职”字分化为“专职”字,古今字之间意义只是部分相同,古汉语教材一般表述为“後来写成某”,異体字,音义完全相同的字,同一个字产生不同形体而没进行规范,遍,徧,泪,涙,嘆,歎,異体字之间由於音义完全相同,本来就是同一个字的不同形体,因而在文字不规范时期可以互相替代,古汉语教材一般表述为“同某”,通假字,古人在有本字可写的情况下写另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有“早”字不写而写成“蚤,有“疲”字不写而写成“罢,所谓通假字实质上是古人在文字不规范的前提下写了别字,其中也不排除约定俗成因素,古汉语教材一般表述为“通某”,双音节词的不同写法一般针对联绵词而言,匍匐”又写成“蒲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京农业大学《商务应用文写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吉利学院《电波传播概论双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东方学院《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新药研发的关键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思维与教育创新创业》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昆玉职业技术学院《混凝土结构与性能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医用红外热像仪项目效益评估报告
- Unit 5 The Monarch's Journey Understanding ideas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一册
-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模式识别技术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化工软件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市黄浦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一模)
- 子女放弃继承房产协议书
-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合理性、科学性与可行性
- 小学体育课件《立定跳远课件》课件
- 《生物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 2018中国技能⼤赛全国选拔赛“3D数字游戏艺术”项⽬技能样题
- 家庭清洁课件教学课件
- 2024-2025学年北师版八年级生物上学期 第18章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知识清单)
- 2024年重庆客运驾驶员考试卷及答案
- API设计与文档规范
- 物流无人机垂直起降场选址与建设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