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交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理科)(解析版)_第1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1-2/25/eea8277c-7881-44ce-9adb-c9aba601b6c5/eea8277c-7881-44ce-9adb-c9aba601b6c51.gif)
![陕西省西安交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理科)(解析版)_第2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1-2/25/eea8277c-7881-44ce-9adb-c9aba601b6c5/eea8277c-7881-44ce-9adb-c9aba601b6c52.gif)
![陕西省西安交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理科)(解析版)_第3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1-2/25/eea8277c-7881-44ce-9adb-c9aba601b6c5/eea8277c-7881-44ce-9adb-c9aba601b6c53.gif)
![陕西省西安交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理科)(解析版)_第4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1-2/25/eea8277c-7881-44ce-9adb-c9aba601b6c5/eea8277c-7881-44ce-9adb-c9aba601b6c54.gif)
![陕西省西安交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理科)(解析版)_第5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1-2/25/eea8277c-7881-44ce-9adb-c9aba601b6c5/eea8277c-7881-44ce-9adb-c9aba601b6c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5-2016学年陕西省西安交大附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各项叙述不准确的是( )A乙烷、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B“酸能够除锈”,“洗涤剂能够去油”都是发生了化学变化C被蜂蚁蜇咬会感觉疼痛难忍,这是因为人的皮肤被注入了甲酸的缘故,此时若能涂抹稀氨水或碳酸氢钠溶液,能够减轻疼痛D苯酚皂溶液可用于环境消毒,医用酒精可用于皮肤消毒其原因均在子可使蛋白质变性凝固 2右图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
2、和,杯内食物温度逐渐上升制造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 )A硝酸铵B生石灰C氯化镁D食盐 3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血红蛋白、牛胰岛素、蚕丝、人造奶油充分水解后均可得到氨基酸B李比希燃烧法、钠熔法、铜丝燃烧法、纸层析法都是元素定性分析法C测定有机物结构方法较多,如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谱、同位素示踪法等D色谱法通常用于分离结构相近、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相似的物质纸层析法就是一种简单的色谱分析法 425、101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kJ/mol、285.8kJ/mol、890.3kJ/mol、2800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准确的是( )AC
3、(s)+O2(g)=CO(g);H=393.5 kJ/molB2H2(g)+O2(g)=2H2O(g);H=+571.6 kJ/molCCH4(g)+2O2(g)=CO2(g)+2H2O(l);H=890.3 kJD C6H12O6(s)+3O2(g)=3CO2(g)+3H2O(l);H=1400 kJ/mol 5只用一种试剂,区别甲苯,四氯化碳,己烯,乙醇,碘化钾溶液,亚硫酸6种无色溶液,应选用( )A酸性KMnO4溶液B溴水C碘水D硝酸银溶液 6在探究下列物质性质或组成的实验中,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均准确的是( )选项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将几滴水加入蔗糖中并搅拌,再加入浓硫酸,迅速搅拌
4、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物质只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B将铜片放入浓硝酸中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溶液变为蓝绿色体现了浓硝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C溴乙烷和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用足量稀硝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淡黄色沉淀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D将溴水加入苯中并充分振荡溴水褪色下层有机层为橙红色苯与溴发生了萃取作用AABBCCDD 7分子式为C10H20O2的有机物A,能在故性条件下水解生成有机物C和D且C 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成D,则A的可能结构有( )A4种B6 种C3 种D5 种 8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为2,4 一二乙基6丙基辛烷B月桂烯 ()所有碳原子一定在
5、同一平面上C向浓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碳酸钠溶液,将产生气体通入苯酚钠溶液,苯酚钠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说明酸性:醋酸碳酸苯酚D在盛有试粉溶液的试管中加入70%的硫酸边搅拌边加热5分钟,冷却至室温,再加入氢氧化钠中和至碱性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产生银镜说明淀粉水解能产生还原性糖 9两种气态烃以任意比例混合,在105时1L该混合烃与9L氧气混合,充分燃烧后恢复到原状态,所得气体体积仍是10L下列各组混合烃中不符合此条件的是( )ACH4、C2H4BCH4 、C3H6CC2H4、C3H4DC2H2、C3H6 10已知:2CO(g)+O2(g)=2CO2(g)H=566kJ/mol;Na2O2(s)+CO
6、2(g)=Na2CO3(s)+O2(g)H=226kJ/mol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CO的燃烧热为283 kJB如图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C2Na2O2(s)+2CO2(s)=2Na2CO3(s)+O2(g)H452 kJ/molD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09 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6.021023 111,4二氧六环是一种常见的溶剂,它能够通过下列合成路线制得:则烃A应是( )A乙烯B乙醇C乙二醇D乙酸 12在有机物分子中,若某个碳原子连接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则这种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凡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物质一定具有光
7、学活性已知某有机物结构如下:具有光学活性,当它发生下列反应后生成的有机物仍然一定具有光学活性的是()A与甲酸发生酯化反应B与NaOH溶液共热C与氧气发生催化氧化D在催化剂存在下与H2作用13可逆反应:2NO2(g)2NO(g)+O2(g)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2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用NO2、NO、O2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BCD14化合物A经李比希法和质
8、谱法分析得知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36,分子式C8H8O2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个峰且面积之比为1:2:2:3,A分子中只含一个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其核磁共振氢谱与红外光谱如图关于A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分子属于酯类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B符合题中A分子结构特征的有机物有两种CA在一定条件下可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D分子式为C8H8O2且分子中含苯环和COOR(R为烃基)的物质共有6种15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P4+5O2P4O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a kJmol1、PO:b kJmol1、P=O:c kJmol1、O=O:d kJm
9、ol1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H,其中正确的是()A(6a+5d4c12b)kJmol1B(4c+12b6a5d)kJmol1C(4c+12b4a5d)kJmol1D(4a+5d4c12b)kJmol116有关如图所示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说法不正确的是()A既可以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在光照下与Br2发生取代反应B1 mol 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3 mol NaOH反应C既能催化加氢,又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既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17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盛有适量的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
10、+3B2C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升,其中C气体的体积占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原混和气体的体积为1.2V升;原混和气体的体积为1.1V升;反应达平衡时气体A消耗掉0.05V升;反应达平衡时气体B消耗掉0.05V升ABCD18某烃的组成为C15H24,分子结构非常对称有关实验证明该烃中仅存在三种基团:乙烯基(CH=CH2),亚甲基(CH2)和次甲基(),并且乙烯基和次甲基之间必须通过亚甲基相连当该烃含有单环结构时,分子中的乙烯基和亚甲基数依次为()A4、6B2、3C3、6D3、319已知:4NH3+5O2=4NO+6H2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NH3)、(O2)、(
11、NO)、(H2O)(摩/升分)表示,则正确的关系是()A(NH3)=(O2)B(O2)=(H2O)C(NH3)=(H2O)D(O2)=(NO)20某高聚物的结构片段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它是缩聚反应的产物B其单体是CH2=CH2和HCOOCH3C其链节是CH3CH2COOCH3D其单体是CH2=CHCOOCH321已知:NH3(g)+HCl(g)NH4Cl(s)H1=176kJmol1NH3 (g(aq)H2=35.1kJmol1HCl(gHCl(aq)H3=72 3kJmol1NH3 (aq)+HCl(aq)NH4Cl(aq)H4=52 3kJmol1则反应NH4Cl(s)NH4Cl(
12、aq) 的H5为()A+16.3B16.3C+335.7D335.722间二甲苯的二氯取代物种数为()A8B9C10D1223三位科学家因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中的杰出贡献而荣获2005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烯烃复分解反应可示意如图:下列化合物中,经过烯烃复分解反应可以生成的是()ABCD二、非选择题(满分54分)24(1)写出甲苯制TNT的化学方程式;(2)某烷烃A的蒸气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氧气密度的4倍,经测定得知该分子中共含有6个甲基若A不可能是烯烃与氢气的加成产物,则A的结构简式为;若A是炔烃与氢气的加成产物,则A的结构简式为(3)某烃1mol与2molHCl完全加成,生成的氯代烷最多可以与4
13、molCl2发生光取代反应,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已知烯烃在氧化剂作用下,可按下式断裂其双键分子式为C10H18的有机物A催化加氢后得化合物B,其分子式为C10H22,化合物A跟过量的酸性高锰酸钾作用可以得到三种化合物:由此判断A的结构简式为或25(1)某些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可用“键线式”表示,如异 丁烷的结构简式可写为某油田开采的石油中溶有一种碳氢化合物金刚烷,它的分子立体结构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其分子式为金刚烷分子中有个“”结构其一氯代物有种(2)下列实验操作及结论或有关说法一定正确的是(填序号)A石油采用分馏的方式可以得到汽油、煤油、柴油、重油等,石油的分馏为化学变化B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可加
14、饱和Na2CO3溶液,然后分液除去C除去蛋白质中混有的少量NaCl,加入AgNO3溶液后过滤D向盛有苯的试管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没有褪色,说明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3)A、B、C、D、E均为有机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提示:RCH=CHR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反应生成RCOOH和RCOOH,其中R和R为烷基)回答下列问题:直链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90,A分子中碳、氢元素的总质量分数为0.814,其余为氧元素,则A的分子式为;已知B与NaHCO3溶液完全反应,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在浓硫酸的催化下,B与足量的C2H5OH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可以与金属钠作用放出氢气,能
15、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则A的结构简式是(4)某有机物C4H6O5广泛存在于许多水果内,尤以苹果、葡萄、西瓜、山楂内为多为了获得该有机物的结构,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以下实验:该化合物与NaOH溶液反应会生成正盐和酸式盐两种产物;该化合物既能与羧酸反应产生有香味的物质,又能与醇反应产生有香味的物质;1mol该有机物与足量金属钠反应产生1.5molH2;该化合物在一定温度下的脱水产物(不是环状化合物)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对该化合物的结构可作出的判断是(多选扣分)A肯定有碳碳双键 B有两个羧基 C肯定有羟基 D有COOR官能团26有关催化剂的催化机理等问题可以从“乙醇催化氧化实验
16、”得到一些认识,某教师设计了如图装置(夹持装置仪器已省略),其实验操作为:按图安装好装置,先关 闭活塞a、b、c,在铜丝的中间部分加热片刻,然后打开活塞a、b、c,通过控制活塞a和b,而有节奏(间歇性)通入气体,即可在M处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的作用:; C的作用:(2)M处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从M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从中可认识到该实验过程中催化剂(填“参加”或“不参加”)了化学反应,还可以认识到催化剂起催化作用需要一定的(4)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取F中液体1mL加入到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7(1)如图是NO2和CO反应
17、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我国实施“嫦娥探月”行动的长征火箭中使用偏二甲肼(CH3)2NNH2作为燃料,其与过氧化氢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热量:C2H8N2(l)+8H2O2(l)N2(g)+2CO2(g)+12H2O(g)H=2500kJ/mol 如果1mol偏二甲肼与过氧化氢发生上述反应生成液态水,则反应中放出的热量Q2500kJ(填“”、“”或“=”)(3)恒温恒容下,2mol H2与2mol N2反应达到平衡时,N2为1.8mol,则H2的转化率为:;若该反应在恒温恒压条件下进行(其他条件相同),反应达平衡时,H2的转化率比上述条件(恒
18、容)下H2的转化率(填“大”、“小”或“相等”)(4)由甲烷、氧气和KOH溶液组成的新型燃料电池中,正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三、附加题28如图1有机物A为茉莉香型香料(1)A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是、(2)C的分子结构可表示为(其中R和R代表不同的烃基)(图2)A的化学式是,A可以发生的反应是(填写序号字母)a还原反应 b消去反应 c酯化反应 d水解反应(3)已知含有烃基R的有机物ROH与浓溴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烃基R的有机物ROH的类别属于(4)A分子结构中只有一个甲基,A的结构简式是(5)在浓硫酸存在下,B与乙醇共热生成化合物C16H22O2的化学方程式是(6)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有机
19、物RCH=CHCH2COOH的同分异构体有种(不考虑物质的稳定性)a能发生银镜反应b能在无机酸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c该有机物中羟基R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d除苯环外不含其它环状结构2015-2016学年陕西省西安交大附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理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各项叙述不正确的是()A乙烷、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B“酸可以除锈”,“洗涤剂可以去油”都是发生了化学变化C被蜂蚁蜇咬会感觉疼痛难忍,这是由于人的皮肤被注入了甲酸的缘故,
20、此时若能涂抹稀氨水或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减轻疼痛D苯酚皂溶液可用于环境消毒,医用酒精可用于皮肤消毒其原因均在子可使蛋白质变性凝固【考点】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羧酸简介;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专题】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有机反应;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糖类与蛋白质专题【分析】A乙醇含有羟基、乙酸含有羧基,乙酸乙酯含有酯基,都可发生取代反应,乙酸可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B洗涤剂去油是利用物质的相似相溶原理;C甲酸能和碱性物质反应生成盐;D强酸、强碱、重金属盐、乙醇等都能使蛋白质变性【解答】解:A乙醇含有羟基、乙酸含有羧基,乙酸乙酯含有酯基,都可发生取代
21、反应,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酸可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故A正确;B酸除锈是酸和铁锈反应生成盐,属于化学变化,涤剂去油是利用物质的相似相溶原理,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甲酸是酸性物质能和碱反应生成盐,所以甲酸和氨水、碳酸氢钠等碱性物质反应生成盐,从而减轻疼痛,故C正确;D强酸、强碱、重金属盐、乙醇等都能使蛋白质变性,病菌属于蛋白质,酒精能使病菌变性,从而达到消毒目的,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侧重考查了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注意化学与生活的联系,试题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2右图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当水袋破
22、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和,杯内食物温度逐渐上升制造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A硝酸铵B生石灰C氯化镁D食盐【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分析】根据常见的放热反应有:大多数的化合反应,酸碱中和的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水的反应,燃烧反应,爆炸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大多数的分解反应,C、CO、H2还原金属氧化物,铵盐与碱的反应;结合题意可知水与固体碎片混合时放出热量,即为放热反应来解答【解答】解:A、硝酸铵与水混合时,吸收热量,故A错误; B、生石灰(CaO)与水反应时放出热量,故B正确;C、氯化镁溶于水没有明显的热效应,故C错误; D、食盐溶于水也没有明显的热效应,故D错误;故选:B【点评
23、】本题考查常见的放热和吸热反应,明确物质的性质、掌握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是解决该类题目的关键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血红蛋白、牛胰岛素、蚕丝、人造奶油充分水解后均可得到氨基酸B李比希燃烧法、钠熔法、铜丝燃烧法、纸层析法都是元素定性分析法C测定有机物结构方法较多,如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谱、同位素示踪法等D色谱法通常用于分离结构相近、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相似的物质纸层析法就是一种简单的色谱分析法【考点】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及作用;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分析】A人造奶油主要成分是油脂;B李比希燃烧法是元素定量分析法,钠熔法定性鉴定有机化合物所含元素(氮、卤素、硫)的方法,铜丝燃
24、烧法可定性确定有机物中是否存在卤素;C质谱仪其实是把有机物打成很多小块,会有很多不同的分子量出现,其中最大的那个就是该有机物的分子量;D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物质分离分析方法,常用于分离结构相近、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相似物质【解答】解:A人造奶油主要成分是油脂,水解产物为高级脂肪酸(或盐)和甘油,故A错误; B李比希燃烧法是元素定量分析法,故B错误;C质谱仪其实是把有机物打成很多小块,会有很多不同的分子量出现,其中最大的那个就是该有机物的分子量,不能测定结构,故C错误;D纸层析法是一种物质分离的简单方法,是色谱分析法的一种,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机物的性质与结构、化学研究方法等知识,
25、比较基础,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425、101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kJ/mol、285.8kJ/mol、890.3kJ/mol、2800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s)+O2(g)=CO(g);H=393.5 kJ/molB2H2(g)+O2(g)=2H2O(g);H=+571.6 kJ/molCCH4(g)+2O2(g)=CO2(g)+2H2O(l);H=890.3 kJD C6H12O6(s)+3O2(g)=3CO2(g)+3H2O(l);H=1400 kJ/mol【考点】热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
26、变化【分析】燃烧热是指1mol纯净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根据燃烧热的定义判断热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解答】解:AC完全燃烧应生成CO2,生成CO,反应热小于393.5kJ/mol,故A错误;BH2完全燃烧生成的稳定的氧化物为液态水,故B错误;CCH4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为CO2和液态水,故C正确;D.1mol葡萄糖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燃烧热为2800kJ/mol,则mol葡萄糖完全燃烧放出1400kJ热量,故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把握燃烧热的概念,特别是水,稳定状态为液态5只用一种试剂,区别甲苯,四氯化碳,己烯,乙醇
27、,碘化钾溶液,亚硫酸6种无色溶液,应选用()A酸性KMnO4溶液B溴水C碘水D硝酸银溶液【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专题】物质检验鉴别题【分析】从物质的物理性和化学性质的差异性的角度分析,甲苯和四氯化碳都不溶于水,但二者的密度不同,乙醇与水互溶,己烯含有C=C官能团,可发生加成反应,碘化钾和亚硫酸都具有还原性,但生成的单质碘为紫色【解答】解:A甲苯、己烯、乙醇、碘化钾溶液、亚硫酸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所以无法鉴别,故A错误;B苯和四氯化碳都不溶于水,加入溴水,苯的有色层在上层,四氯化碳的有色层在下层,己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溶液褪色,且生成难溶于水的有机物,在溶液的下
28、层,乙醇和溴水互溶,溴水加入到碘化钾溶液中,生成单质碘,溶液变为紫色,亚硫酸和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溶液无色,以上现象各不相同,故B正确;C碘水与乙醇、碘化钾均不反应,无法鉴别,故C错误;DAgNO3溶液与苯、四氯化碳、己烯、乙醇都不反应,无法鉴别,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常见有机物的鉴别,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常见有机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特性,侧重于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6在探究下列物质性质或组成的实验中,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将几滴水加入蔗糖中并搅拌,再加入浓硫酸,迅速搅拌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物质只体现了浓硫酸的脱
29、水性B将铜片放入浓硝酸中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溶液变为蓝绿色体现了浓硝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C溴乙烷和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用足量稀硝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淡黄色沉淀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D将溴水加入苯中并充分振荡溴水褪色下层有机层为橙红色苯与溴发生了萃取作用AABBCCD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专题】实验评价题【分析】A体积膨胀,发生C与浓硫酸的反应生成气体;B铜片放入浓硝酸中,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C溴乙烷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水解反应,在酸性溶液中可检验溴离子;D苯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有机层在上层【解答】解:A体积膨胀,发生C与浓硫酸的反应生成气体,由现象可知,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
30、、强氧化性,故A错误;B铜片放入浓硝酸中,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则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溶液变为蓝绿色,可知浓硝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故B正确;C溴乙烷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水解反应,在酸性溶液中可检验溴离子,由生成淡黄色沉淀可知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故C正确;D苯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有机层在上层,则溴水褪色上层有机层为橙红色,故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萃取等,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原理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7分子式为C10H20O2的有机物A,能在故性条件下水解生成有
31、机物C和D且C 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成D,则A的可能结构有()A4种B6 种C3 种D5 种【考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专题】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及其判定【分析】分子式为C10H20O2的有机物A,它能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C和D,说明有机物A为酯,根据分子组成可知应为饱和一元酸和饱和一元醇形成的酯,且C 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成D,说明C和D的碳原子数相同,C为醇、D为羧酸,且C的结构为C4H9CH2OH,根据烃基C4H9异构体数目判断【解答】解:分子式为C10H20O2的有机物A,它能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C和D,说明有机物A为酯,根据分子组成可知应为饱和一元酸和饱和一元醇形成的酯,且C 在一定条
32、件下可转化成D,说明C和D的碳原子数相同,C为醇、D为羧酸,且C的结构为C4H9CH2OH,烃基C4H9有:CH2CH2CH2CH3、CH(CH3)CH2CH3、CH2CH(CH3)2、C(CH3)2,故符合条件的A有4种,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书写、官能团的结构与性质等,关键是确定醇的结构特点,也利用取代法确定醇的同分异构体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为2,4 一二乙基6丙基辛烷B月桂烯 ()所有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C向浓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碳酸钠溶液,将产生气体通入苯酚钠溶液,苯酚钠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说明酸性:醋酸碳酸苯酚D在盛有试粉溶液的试管中加入70
33、%的硫酸边搅拌边加热5分钟,冷却至室温,再加入氢氧化钠中和至碱性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产生银镜说明淀粉水解能产生还原性糖【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有机化合物命名;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实验方案设计【专题】物质检验鉴别题;化学用语专题;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分析】A主链选择不合理,最长碳链含有10个C;B分子中含2个亚甲基,均为四面体结构;C醋酸易挥发,醋酸能与苯酚钠反应;D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在碱性溶液中葡萄糖可发生银镜反应【解答】解:A为烷烃的键线式,最长碳链含有10个C,主链为癸烷,编号从右边开始,在3号C含有一个甲基,在5、7号C各含有一个乙基,该化合物的名称应为:3甲
34、基5、7二乙基癸烷,故A错误;B分子中含2个亚甲基,均为四面体结构,则所有C原子不一定共面,故B错误;C醋酸易挥发,醋酸能与苯酚钠反应,则该实验不能比较碳酸、苯酚的酸性,故C错误;D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在碱性溶液中葡萄糖可发生银镜反应,则冷却至室温,再加入氢氧化钠中和至碱性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产生银镜说明淀粉水解能产生还原性糖,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较综合,涉及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酸性比较等,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9两种气态烃以任意比例混合,在105时1L该混合烃与9L氧气混合,充分燃烧后恢复到原状态,所得气体体积
35、仍是10L下列各组混合烃中不符合此条件的是()ACH4、C2H4BCH4 、C3H6CC2H4、C3H4DC2H2、C3H6【考点】有关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计算【专题】压轴题;计算题【分析】有机物燃烧前后体积不变,可设有机物的平均式为CxHy,根据燃烧的方程式计算分子组成特点,进而进行推断【解答】解:设有机物的平均式为CxHy,则有:CxHy+(x+)O2xCO2+H2O,有机物燃烧前后体积不变,则1+x+=x+,y=4,即混合气中平均含有H原子数为4,ACH4、C2H4中H原子数都为4,平均值为4,符合题意,故A不选;BCH4、C3H6中H原子数分别为4、6平均值不可能为4,故B选;CC2H4
36、、C3H4中H原子数都为4,平均值为4,符合题意,故C不选;DC2H2、C3H6H原子数分别为2、6,只有1:1混合才能使平均值为4,不符合以任意比例混合的要求,故D选故选:BD【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确定,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根据有机物燃烧的方程式,用平均值法计算10已知:2CO(g)+O2(g)=2CO2(g)H=566kJ/mol;Na2O2(s)+CO2(g)=Na2CO3(s)+O2(g)H=226kJ/mol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的燃烧热为283 kJB如图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C2Na2O2(s)+2CO2(s)=2Na2CO3(s
37、)+O2(g)H452 kJ/molD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09 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6.021023【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压轴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依据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热量;B、依据热化学方程式,2CO(g)+O2(g)=2CO2(g)H=566kJ/mol;分析图象中物质的量不符合反应物质物质的量;C、固体二氧化碳变化为气体二氧化碳需要吸热,焓变放热是负值;D、依据热化学方程式,结合盖斯定律计算得到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分析;【解答】解:A、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热量;已知:2CO(g)+O2(
38、g)=2CO2(g)H=566kJ/mol;一氧化碳的燃烧热为283KJ/mol;故A错误;B、依据热化学方程式,2CO(g)+O2(g)=2CO2(g)H=566kJ/mol;分析图象中一氧化碳和氧气物质的量为1、物质的量不符合反应物质的物质的量;故B错误;C、固体二氧化碳变化为气体二氧化碳需要吸热,焓变放热是负值;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判断,2Na2O2(s)+2CO2(g)=2Na2CO3(s)+O2(g)H=226kJ/mol;所以反应2Na2O2(s)+2CO2(s)=2Na2CO3(s)+O2(g)H452 kJ/mol,故C正确;D、已知:2CO(g)+O2(g)=2CO2(g)H=5
39、66kJ/mol;Na2O2(s)+CO2(g)=Na2CO3(s)+O2(g)H=226kJ/mol依据盖斯定律2+得到:2Na2O2(s)+2CO(g)=2Na2CO3(s)H=1018KJ/mol;即Na2O2(s)+CO(g)=Na2CO3(s)H=509KJ/mol;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09 kJ热量时,反应的一氧化碳物质的量为1mol,电子转移数为26.021023,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应用,盖斯定律的应用,燃烧热概念计算分析,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计算应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11,4二氧六环是一种常见的溶剂,它可以通过下列
40、合成路线制得:则烃A应是()A乙烯B乙醇C乙二醇D乙酸【考点】乙烯的化学性质【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根据逆合成分析法可知,由于C是脱水生成了1,4二氧六环,故可知C为HOCH2CH2OH,而C是B通过和氢氧化钠水溶液作用得到的,故可知B为卤代烃,由B到C发生的是卤代烃的水解,又结合B是烃A和溴反应得到的,故B为BrCH2CH2Br,继而可推知A的结构【解答】解:根据逆合成分析法可知,由于C是经浓硫酸做催化剂、脱水生成了1,4二氧六环这种醚类,即可知由C生成1,4二氧六环发生的是醇分子间的脱水,即C为HOCH2CH2OH,而C是B通过和氢氧化钠水溶液作用得到的,故可知B为卤代烃,即
41、B到C发生的是卤代烃的水解,又结合B是烃A和溴反应得到的,故B为BrCH2CH2Br,而B是由烃A和溴反应生成的,故此烃最好是乙烯,是和溴通过加成反应能生成纯净的BrCH2CH2Br,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乙烯的性质,应注意逆合成分析法的运用是考试的常考点,难度不大12在有机物分子中,若某个碳原子连接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则这种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凡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物质一定具有光学活性已知某有机物结构如下:具有光学活性,当它发生下列反应后生成的有机物仍然一定具有光学活性的是()A与甲酸发生酯化反应B与NaOH溶液共热C与氧气发生催化氧化D在催化剂存在下与H2作用【考点】有机物的结构
42、和性质【分析】根据题意知,手性碳原子连接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如果反应后的生成物的碳原子上连接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则其生成物就含有手性碳原子,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与甲酸发生酯化反应,C原子仍连接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具有光学活性,故A正确;B与NaOH溶液共热发生水解,反应后生成的物质中C原子上连接两个相同的CH2OH原子团,不具有光学活性,故B错误;C铜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被氧气氧化,CH2OH生成CHO,有2个相同的原子团,不具有光学活性,故C错误;D在催化剂存在下与H2作用,CHO生成CH2OH,反应后生成的物质中C原子上连接两个相同的CH2OH原子团,不具有光学活性,故D错误
43、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手性碳原子的判断,明确“手性碳原子连接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是解本题的关键,根据有机物的结构来分析解答即可,难度不大13可逆反应:2NO2(g)2NO(g)+O2(g)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2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用NO2、NO、O2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BCD【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分析】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
44、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解答】解: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同时生成2n molNO2,说明反应v正=v逆,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当体系达平衡状态时,NO2、NO、O2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可能为2:2:1,也可能不是2:2:1,与各物质的初始浓度及转化率有关,故错误;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说明NO2气体的浓度不
45、变,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容器的体积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不相等,当达到平衡时,气体的压强不变,故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做题时注意分析化学方程式的前后计量数大小的关系14化合物A经李比希法和质谱法分析得知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36,分子式C8H8O2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个峰且面积之比为1:2:2:3,A分子中只含一个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其核磁共振氢谱与红外光谱如图关于A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分子属于酯类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46、B符合题中A分子结构特征的有机物有两种CA在一定条件下可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D分子式为C8H8O2且分子中含苯环和COOR(R为烃基)的物质共有6种【考点】有机物结构式的确定【专题】有机化学基础【分析】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分子式C8H8O2,不饱和度为=5,A分子中只含一个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其核磁共振氢谱有四个吸收峰,说明分子中含有4种H原子,峰面积之比为3:2:2:1,则四种氢原子个数之比=1:2:2:3,结合红外光谱可知,分子中存在酯基等基团,且苯环与C原子相连,故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含有苯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含有酯基,具有酯的性质【解答】解: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分
47、子式C8H8O2,不饱和度为=5,A分子中只含一个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其核磁共振氢谱有四个吸收峰,说明分子中含有4种H原子,峰面积之比为3:2:2:1,则四种氢原子个数之比=1:2:2:3,结合红外光谱可知,分子中存在酯基等基团,且苯环与C原子相连,故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AA含有酯基,属于酯类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故A正确; B符合题中A分子结构特征的有机物为,只有一种,故B错误;C1mol有机物A含有1mol苯环,可以与3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C正确;D含有酯基、苯环,若为羧酸与醇形成的酯有:甲酸苯甲酯,苯甲酸甲酯,若为羧酸与酚形成的酯,可以是乙酸酚酯,可以是甲酸与
48、酚形成的酯,甲基有邻、间、对三种位置,故6种异构体,故D正确故选ACD【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的推断、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图、官能团性质、同分异构体书写等,难度中等,推断A的结构是解题的关键,注意结合分子式与红外光谱含有的基团进行判断15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P4+5O2P4O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a kJmol1、PO:b kJmol1、P=O:c kJmol1、O=O:d kJmol1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H,其中正确的是()A(6a+5d4c12b)kJmol1B(4c+12b6a5d)kJmol1C(4c+12b4a5d)kJmol1
49、D(4a+5d4c12b)kJmol1【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反应热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据此计算判断注意每摩尔P4中含有6molPP键【解答】解:各化学键键能为PP a kJmol1、PO b kJmol1、P=O c kJmol1、O=O d kJmol1反应热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所以反应P4+5O2=P4O10的反应热H=6akJmol1+5dkJmol1(4ckJmol1+12bkJmol1)=(6a+5d4c12b)kJmol1,故选:A【点评】考查反应热与化学键键能的关系,难度中等,注意从物质能量、键能
50、理解反应热16有关如图所示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说法不正确的是()A既可以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在光照下与Br2发生取代反应B1 mol 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3 mol NaOH反应C既能催化加氢,又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既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分析】有机物含有酯基,可发生水解反应,含有酚羟基,可发生取代、氧化和显色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加聚和氧化反应,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含有碳碳双键,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含有烃基,可以在光照下与Br2发生取代反应,故A正确;B能与氢
51、氧化钠反应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和酚羟基,则1 mol 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3 mol NaOH反应,故B正确;C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和氧化反应,故C正确;D酚羟基酸性比碳酸弱,与碳酸氢钠不反应,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球棍模型与结构简式的关系、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酚、烯烃性质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7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盛有适量的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3B2C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升,其中C气体的体积占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原混和气体的体积为1.2V升;原混和气体的体积为1.1V升
52、;反应达平衡时气体A消耗掉0.05V升;反应达平衡时气体B消耗掉0.05V升ABCD【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等效平衡;化学平衡的计算【专题】压轴题;差量法;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在反应A+3B2C中,A、B的消耗量和C得生成量之比为1:3:2,反应后,C体积变化量为0.1V,可以获得A、B的消耗量;根据C的体积增加量确定原来混合气体体积【解答】解:根据反应:A+3B 2C各物质体积变化量 0.05V 0.15V 0.1V则生成气体C的体积等于反应中混合气体减少的总体积,即为0.1V,气体A所消耗的体积等于混合气体减少的总体积的一半,气体B所消耗的体积等于混合气体减少的总体积的1.5 倍,由于平衡时总体积减少10%V L,则原混合气体的体积应为1V L+10%V L=1.1V L,建立平衡时,气体A的消耗为:0.510%V L=0.05V L,气体B的消耗为:1.510%V L=0.15V L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气体差量法的有关计算,难度较大,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8某烃的组成为C15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23649:2025 EN Chemicals for the leather tanning industry - Determination of cyclosiloxanes
- 【正版授权】 ISO 3518:2025 EN Essential oil of sandalwood (Santalum album L.)
- 【正版授权】 ISO 18162:2024 EN Biotechnology - Biobanking - Requirements for human neural stem cells derived from pluripotent stem cells
- 2025年度标准托盘租赁及全程跟踪服务协议
- 二手机械二手交易与环保处理服务合同(2025版)
- 2025年度二手房购房贷款保险合同范本
- 2025年办公设备升级改造项目合作协议
- 生产计划的周期性评审与调整
- 农业生产的安全防护措施计划
- 如何制定子女的教育基金计划
- 全套教学课件《工程伦理学》
- 8.3 摩擦力 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Word版含答案)
- 级本科诊断学绪论+问诊课件
- 初中足球选拔测试标准
- 《现代汉语词汇》PPT课件(完整版)
- 法社会学(上课)
- 沉积学与古地理
- 生理学教学大纲
-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换热器)
- 环保铁1215物质安全资料表MSDS
- “君子教育”特色课程的探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