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工作三年规划目录稿_第1页
课改工作三年规划目录稿_第2页
课改工作三年规划目录稿_第3页
课改工作三年规划目录稿_第4页
课改工作三年规划目录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一、课程改革总体目标 1二、课程改革主要任务和措施 1(一)优化教学改革 打造专业特色 1(二)开展岗位课程研训提高师资整体素质 . 3(三)加快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实训课程 4(四)改革评价机制 推进有效教学 4三、专业课程改革的保障 5(一)组织保障 5(二)制度保障 5(三)经费保障 5(四)宣传保障 5(五)设备保障 5余姚市职成教中心学校课改工作三年规划 ( 摘要)( 2011.03-2013.08 )一、课程改革总体目标在三年中, 学校课程改革基地将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两个重点,形成三大专 业课程体系,强化四项建设,达到五个转变,把学校打造成为教学理念先进、教 育质量上乘、师资力量雄

2、厚、专业特色鲜明的课改基地学校。一个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实现全面、协调、持续发展。两个重点: 课改重点之一是在电工电子、 财会和外贸英语三大专业进行课程 改革试点,打造三大专业现代化建设;重点之二是积极探索课改评价机制。三大课程体系: 形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电子电工专业项目课程体系、 以情 景为导向的外贸英语专业项目课程体系、 以做中学为导向的财会专业项目课程体 系。四项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加强校本教研建设,提 升教改质量和效益;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提高 7S 管理水平;加强数字资源 库建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五个转向: 课程体系从学科体系转向工作体系; 课程内

3、容从知识导向转向行 动导向;课程目标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 课程环境从课堂情境转向工作情境; 课程实施从教师为主导转向学生为中心。二、课程改革主要任务和措施(一)优化教学改革 打造专业特色确定专业课程模式, 制定专业课程标准。学校组织骨干教师下企业、 进行业、 访专家等途径掌握专业岗位对职业能力需求的变化, 制定课程标准, 调整课程结 构,实现“公共课程 +核心课程 +教学项目”的课程模式。研发具有学校特色的公共课程的教学模块。以学生实际和企业需求为基点, 结合专业要求和社会通用技能标准,适当调整、优化语、数、英、信息技术四门 公共基础学科的教学内容,把公共课程研发为基础模块、专业模块和拓展

4、模块, 实施分层教学。开发创业教育课程。 学校把创业教育融入课程计划,培训创业指导老师,构 建创业课程体系。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包括专业能力类、人文素养类、 职业能力 类、创业知识类、意志品质类、创业实训类等课程,同时学校将为创业学生提供 创业平台,在实际创业中安排相关指导教师、 提供场地和设备、 并在企业和学生 之间做好牵线搭桥的作用。重视校本课程和精品课程的研修开发。 确立课程研发流程,遵循“行业领域 工作岗位领域课程领域 的基本程序研发专业课程。学校校本教材开发 做到四个结合,即“与地方、学校相结合” ,与“选修课相结合” 、“与项目教学 课程相结合”、“与创业教育相结合”。三年将开发具有

5、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 3 本, 每一个专业开发 12本的专业教学项目, 每一本教学项目一般有 40个教学项目, 其中 30 个为必修教学项目, 10个为选修教学项目,同时积极打造精品课程,编 写 12 本由教育部牵头编撰的专业课程。加强网络课程及网络精品课程建设。 建设网络课程平台, 形成网络课程开发 和资源共享机制。打造电工电子、财会、外贸英语三大专业网络精品课程。网络 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包括课程介绍、 教师介绍、教学大纲、授课教案、教学课件、 教学录像、教学案列、课程测试(在线测试及题库) 、实践教学、学习指南、参 考文献等相关资料。推进校企合作, 建设工学结合课程。建立企业人员参与课程开发

6、制度,提高 课程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建立学生工学结合和半工半读制度, 借助企业人才和设 备资源进行课程实施;积极探索企业冠名班工学交替培养模式,引进企业文化, 完善课程设置;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社会培训机构的合作力度,全力推进“校企 合作项目”,完善合作项目校本教材的研发。推进学分制,完善选修课。学校继续推进学分制,开设更多任意性选修课, 鼓励开设网上选修课程。加快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开发。 学校将开展电子教案、电子课件、上课录像 等系列数字化资源的积累工作。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根据专业特点和教学需要, 电工电子专业继续探 索“先会后懂”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财会专业继续探索“做中学”理实一体

7、化 教学模式,外贸英语专业构建边听、边看、边想、边做、边讲、边议“六边”融 合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动员全体教师遵循工作过程、情景演示、任务引领新 型课程的设计原则,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本位, 以工作任务为引领, 以岗位技能为 导向,以实践教学为主体,积极采取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和模拟教学 等多种教学方式。搭建新课程实施交流平台。 通过校园网、新课程论坛、博客等各种形式和途 径进行在线研讨、咨询释疑, 为广大教师提供新课程实验交流与研讨的平台, 切 实解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促进校本教研工作开展和教师专业发展。 同时,要建设新课程资源中心,为广大教师共享优质的新课程资源提供服

8、务。(二)开展岗位课程研训 提高师资整体素质 开展新课改专题培训。学校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新课程专题培训。建立教师培养培训机制。 (1)实施“上挂、横联、外引、内培”制度。所谓 “上挂”就是与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挂钩, 使之教师成为进修和实践的基地; “横 联”就是与企业合作,以“专业教师下企业、能工巧匠进课堂”为途径,提升专 任教师的双师素质和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 “外引”就是引进名特优教师、 引进优秀毕业生、引进能工巧匠; “内培”就是内部培养,强化校本培训,帮助 在职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提高内在素质。 (2)实施青年教师 5111 工程。青年教 师一般是指三年及以下的教师, 5 是指

9、 5 课即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说课, 三个 1 分别代表一项技能、 一次论坛、一个小课题,让青年教师在三年中以反思 为主线,对 5 课进行不断修改、打磨、反思、交流,在实践的过程中转变教学观 念,提升自身的职业教育能力并能得到快速成长。 ( 3)名师梯队培养工程。教坛新秀(专业技术能手)骨干教师名师(专业首席教师)特 级教师。(4)实施“双师”型工程。要求 60%以上的专业课教师具有技师及高级 技师的资格证书,具有“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 85%以上。开展教师新课改教研活动。 学校每年确定一批研究课题, 投入专项研究经费, 使学校的校本课题研究制度化、常态化。 同时,学校构建教学经验和科

10、研成果的 展示和交流平台,通过新课程论坛、名师工作室、教师博客等途径,及时交流、 分享和推广先进教学经验和课改成果。 每学期展示教改实验课, 组织教师参加上 课、说课、听课、评课等活动。要求学校市名教师、市学科骨干教师、校教研组 长”为主体的骨教师在课改活动中践行“三个一” ,即“完成一项实用性课题、5开设一堂探究性或示范性公开课、主讲一个深化课改的专题讲座” 。教师参加课 改观摩、学习等活动,回来后应有学习体会,在一周内上交学校教科室,并挑选 优秀挂在学校校园网上。加强教研组课改研究。 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对教研组长的定期培训, 提高教研 组长的领导力。 学校将加强对教研组的工作指导, 研究制定

11、新形势下的教研组工 作条例和激励机制,定期表彰优秀教研组,定期组织教研组工作经验交流活动。(三)加快实训基地建设 完善实训课程2011 年学校将重点投入建设电子电工、汽修等专业实训室,建好中央财政 扶持的电子电工实训室, 建设好省公共实训基地建设, 建好汽修实训室的第二期 建筑建设,并添置一定的汽修设备,在实验实训室中进一步加强7S 管理,新实验室布置强调理实一体, 建设虚拟实训室,实训室建设形成基本技能、专业核心 技能、专业综合技能的梯次, 同时学校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利用当地著名企 业和行业作为学校实训基地,学校加强实训课, 在走班课的基础上, 推行周实训 制,利用中午和晚上开展技能兴

12、趣小组活动, 组织学生不定期去校外实训基地实 习,组织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 同时教师要针对课程特点, 重点研究“实 训准备”、“实训过程”、“实训结束”的有效结合,形成流程规范、组织有序、评 价有方的实训教学实施方案。 同时在实训教学实施方案中, 要在研究的基础上将 企业共有的职业习惯、 7S 理念等“行为化”,使学生通过在校的专业实训基本养 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形成我校实训教学特色。 各专业要依托学校校内外实训基地, 不断提高职业技能鉴定等级和人数, 不断提高学生职业资格鉴定通过率, 电子电 工学生中级考证、 财会专业学生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会计电算化考证、 外贸英语 专业的学生外贸单

13、证员和公共英语二级工取证率要逐年提高。(四)改革评价机制 推进有效教学 积极探索和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的多元评价体系。 在评价内容上, 注重学 生良好职业道德、必要文化知识、 熟练职业技能等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核; 在评价 方式上,广泛采用现场操作、成果展示、案例分析等形式;在评价主体上,吸收 行业专家、家长、学生参加,建立起以学生素质能力为本位的评价体系。探索建立促进以教学效果评价教师的评价体系。 在评价内容上, 要通过教师 各种能力素质展示, 突出对教师教学创新能力, 教学机智、教学方法、专业素养、 4研究能力、教育能力、基本素质、实践能力的考核; 在评价主体上,教师自我 评价为主,学校领导、

14、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主体,即把自我评 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领导评价结合起来,使教师能从多渠道、 多角度获得信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评价方式上, 注重结果评价与 过程评价的结合、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和自评和他评结合。探索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周期性对学校课程方案的执行情况, 课程实施情况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及时调整内容,改进教学管理, 完善课程 设置。三、专业课程改革的保障(一)组织保障成立课程改革领导小组、 成立课改实施领导小组、 成立课程改革督查领导小 组。(二)制度保障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保证课改工作的制度化、规划化。学校继续完善 学分制实施办法、技能鉴定办法走班制教学实施办法 ,制定兼职教师 管理办法校企合作制度优秀校本课程(网络精品课程) 开发奖励制度课 程改革奖励办法工学结合实施制度 教师下企业实践制度等有关制度。(三)经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