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推荐电大建筑测量期末重点复习试题小抄_第1页
2019年推荐电大建筑测量期末重点复习试题小抄_第2页
2019年推荐电大建筑测量期末重点复习试题小抄_第3页
2019年推荐电大建筑测量期末重点复习试题小抄_第4页
2019年推荐电大建筑测量期末重点复习试题小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大建筑测量期末复习题、单选题A . 1 30 B . 178 30 C.181 30D .358 32.望远镜视准轴指(B)。A 、物镜光心与目镜光心的连线B、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交点的连线C 、目镜光心与十字丝交点的连线D、物镜光心、目镜光心与十字丝交点的连线3.如图1所示,水准尺黑面读数为(B)A.1520B.1608C.1692D.17921直线AB的象限角南东1 30,则其坐标方位角 a AB ( B )。4 观测竖直角时,要求使竖盘水准管气泡居中,其目的是(D )。图1A、整平仪器 B、使竖直度盘竖直 C、使水平度盘处于水平位置D、使竖盘读数指标处于正确位置5 .将经纬仪安置于 A点且

2、瞄准B点时,水平度盘读数为 30 ,欲测设45的水平角值于 AB直线的左侧,则水平度盘的读数应为(A )。 A . 345 B . 75 C . 165 D . 156. 地面两点间的水平距离是指(C )。A 、该二地面点间连线的长度;B、该二地面点之连线投影于水平面上的线段长度;C 、该二地面点之连线铅垂投影于水平面上的线段长度;D、过该二地面点的铅垂线之间的距离。7. 尺长误差和温度误差属(B )。A、偶然误差; E、系统误差;C、中误差 D 、闭合差&设AB距离为200.23m,方位角为121 23 36,贝U AB的x坐标增量为(D )m 。A -170.92 B 、170.92 C

3、、104.30 D 、-104.309. 欲选择一条纵向坡度不超过2%的路线,设图上等高距为2m,地形图的比例尺为1 : 1000,则路线通过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最短距离为(B )。 A 、50m B 、100m C 、150m D 、200m10. 用角度交会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所需的数据是(C )。A、一个角度,一段距离B 、.纵横坐标差 C 、两个角度D 、两段距离11. 坐标方位角是以(C )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夹角。A.真子午线方向B .磁子午线方向C .坐标纵轴方向D.指向正北的方向12. 消除视差的方法是( C )使十字丝和目标影像清晰。A.转动物镜对光螺旋 B .转动目镜对光

4、螺旋 C .反复交替调节目镜及物镜对光螺旋D .调节微动螺旋13. 在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传递( B)。A.方向 B .高程 C .距离 D .水平角14. 经伟仪对中的目的是(A )。A .使仪器中心与测站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B .使望远镜对准目标C .使水平度盘读数为0 D.使竖直度盘读数为 015. 当竖盘读数为:81 38 12,278 21 24,则指标差为(D )。A . +0 24 B . -0 24C . +0 12 D . -0 1216.当盘左、盘右竖盘读数为:81 38 12,278 21 24,则指标差为(D )。A. +24B.-24C.-12 D. -1217A B

5、的往测为213.41m,返测为213.35m,其相对误差为(B)。1/3000B . 1/3500 C1/4000D1/500018导线角度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反符号后(C )。19.20.A.按角度大小成正比例分配C.按边长成正比例分配在距离丈量中,衡量其丈量精度的标准是(A.相对误差B .中误差B.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D 按边长成反比例分配A )。C .往返误差D.闭合差已知线段AB的两端点坐标,可计算tg a AB= y/ x,R= arctg y/ x ,R 0,若使 a AB= R+ 180 则(C )。A x 0 , y 0 B x 0 C. x 0 , y 0, y021.在

6、一地面平坦,无经纬仪的建筑场地,放样点位应选用(D )方法。22.23.24.25.26.27.28.A .直角坐标B .极坐标C .角度交会D .距离交会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A. 真实高程 B. 指定高程水准仪的使用步骤为 ( B ) 。A. 安置- 一精平一一照准一一读数C. 安置一一照准一一精平一一读数经纬仪视准轴检验和校正的目的是A. 使视准轴平行于水准管轴C. 使视准轴垂直横轴钢尺量距时,量得倾斜距离为A. 一0.016 B. 0.016C.D.B.123.456C.绝对高程 D.相对高程B.D.粗平一一照准一一精平一一读数粗平精平一一照准一 - 读数使横轴垂直于竖轴使竖

7、轴垂直于水准管轴米,直线两端高差为 1.987 米,则高差改正数为 ( A )m 。0.032 D. 1.987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反符号后A. 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C. 按边长成反比例分配用一般方法测设水平角,应取B.D.(D ) 。按导线边数平均分配按边长成正比例分配( C ) 作放样方向线。A. 盘左方向线 B. 盘右方向线 C. 盘左、盘右的 1/2 方向线D.标准方向线等高线越密集说明 ( B ) 。 A. 坡度越小 B. 坡度越大 C. 地面越低D.地面越高29.( B ) 的基准面是大地水准面。A. 竖直角 B. 高程 C. 水平距离D.水平角30. 水准测量中,

8、 用于对标尺截取读数的是十字丝A. 竖丝 B. 中横丝 C. 上丝 D. 下丝C=DXFh32. 下图为某经纬仪读数视窗,则读数为(B )A. 215 56 30”B.214 56 30”C.215 03 30” D.214 03 30”33. 用视距法测量水平距离和高差时,需要用经纬仪观测的数据是(望远镜中丝瞄准便利高,仪器高已知)(D )A.上、下丝读数及竖盘读数B.中丝读数及竖盘读数C.上、中、下丝读数 D.上、中、下丝读数及竖盘读数34. 用测回法测水平角,各测回间改变度盘起始位置是为了消除(D)误差。A.视准轴 B. 横轴 C. 指标差 D.度盘刻划不均匀误差35. 设AB距离为20

9、0.00m,方位角为120 0000 ”则AB的x坐标增量为(D )m。A.-173.20B.173.20C.100.00D.-100.0036. 在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纵轴为 (C )。A. x 轴,向东为正 B. y轴,向东为正C. x轴,向北为正D. y 轴,向北为正37. 竖直角的最大值为(A ) o A. 90 B. 180C. 270 D. 36038. 用一把名义长度为30M实际长度为30.0025M的钢尺量得某段距离为 221.756M,则该距离的尺长改正为 (A )。A. 0.0185 B. -0.0185 C. 0.5544 D. -0.5544123.040m、123.

10、038m,则其观测值中误差为39. 对某一边长观测四个测回,其结果分别为 :123.041m、123.045m、(C )m o A. 0.001 B. 0.002 C. 0.003 D. 0.00440.地形图上加粗描绘的等高线称为A.首曲线 B.间曲线C.记曲线 D.山脊线41.42.由一个水平角和一条水平距离测设一个点位的方法是A.直角坐标法B.极坐标法C.角度交会法D.距离交会法43.( B )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A.水平线 B. 铅垂线 C. 坐标线D. 方向线44.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 A的读数大,前视点B的读数小,则有(A )A.A点比B点低B. A点比B点高C.A 点与B点可能

11、同高D.A,B0:L= 76 3400,R=点的高低取决于仪器高度45.已知经纬仪盘左、盘右测得某目标的竖盘读数分别为0283 2400(注:竖盘的刻划注记形式为要将O.1m宽的地物在地形图上表示出来,所选的测图比例尺不宜小于A. 1:500 B. 1:1000 C. 1:2000D.1:5000顺时针,盘左望远镜水平时竖盘读数为900),则一测回竖直角为(C ) o2500 D. - 132500A. 13 2600 B. -13 2500 C. 1346. 经纬仪对中的目的是(A ) oA. 使仪器中心与测站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B. 使望远镜对准目标C. 使水平度盘读数为 0 D. 使竖直度

12、盘读数为 047. 在地形图上有高程分别为 26m,27m,28m,29m,30m,31m,32m等高线,则需加粗的等高线为(D )m 。A. 26 、31B. 27、32C.29D.3048. 高差与水平距离之 ( C ) 为坡度。 A. 和 B. 差 C. 比 D. 积49. 水准点高程为 24.397 米,测设高程为 25.000 米的室内地坪。设水准点上读数为 1. 445米,则室内地坪处的读数 为( B ) 米。 A.l.042 B. 0.842 C. 0.642 D. l.04850. 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 ( A ) 。A. 绝对高程 B. 相对高程 C. 假定高程

13、D. 指定高程51. 普通水准测量中,在水准尺上每个读数应读 ( D ) 位数。 A.5B.3C.2D.452. 视距测量可同时测定两点间的 ( B ) 。A. 距离和高差 B. 水平距离和高差 C. 距离和高程 D. 水平距离与高程53. 水准测量时,一测站读完后视读数发现圆水准器不居中,观测者整平后接着观测前视,这种操作程序( 或处理方法)是( B ) 。 A. 允许的 B. 绝对不允许 C. 有时是可以的 D. 必须的54. 在进行水准测量时,由 A点向B点进行测量,测得 AB两点之间的高差为0.698m,且B点水准尺的读数为1.376m , 则A点水准尺的读数为(B )m。A. 0.6

14、78 B. 2.074 C. 0.698 D. 1.37655. 在进行水准测量时,由 A点向B点进行测量,测得 AB两点之间的高差为0.698m,且B点水准尺的读数为2.376m, 则A点水准尺的读数为(B )m。A. 1.678 B. 3.074 C. 0.698 D. 2.37656. 用经纬仪测竖直角时,每次读数前必须转动 ( D ) 使水准管气泡居中。A. 望远镜微动螺旋 B. 水平微动螺旋 C. 脚螺旋 D. 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57. 1:2000 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为 ( C ) 。 A. 0.05m B. 0.lm C. 0.2m D. 0.5m58. 经纬仪视准轴误差是指 (

15、 D ) 。A. 照准部水准管轴不垂直于竖轴的误差 B. 十字丝竖丝不垂直于横轴的误差C. 横轴不垂直于竖轴的误差D.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的误差59. 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 ( A ) 。A. 水平距离 B. 斜线距离 C. 折线距离 D. 铅垂距离60. 在地形图上,量得 A,B两点的坐标为:XA=100.01m,YA= 200.04m; X B= 150.Olm,Y ef 150.04m,则AB距离为(B )。A. 50.00 B. 70.70 C. 100.00 D. 141.4261 .1:2000 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为 ( C ) 。 A. 0.05m B.0.lm C. 0.

16、2mD.0.5m62. 相对高程是由 ( C ) 起算的地面点高度。A. 大地水准面 B. 水平面 C. 任意水准面 D. 竖直面63. 直线的正、反坐标方位角相差 (C ) 。A.0 B.90C.180 D.270 64. 下面选项中 ( A ) 不是确定地面点位关系的基本元素。A. 竖直角 B. 水平距离 C. 水平角 D. 高差65. 先在A,B两点中间C安置水准仪,对A,B两水准尺进行读数,然后再将仪器安置于A或B点附近,再对A,B两水准尺进行读数。这是检验水准仪的 ( B ) 。A. 水准管轴与竖轴是否垂直B. 水准管轴与视准轴是否平行C. 水准管轴与圆水准器轴是否垂直 D. 视准轴

17、与竖轴是否垂直66. 在同一张地形图上,等高线越稀疏,说明 ( B ) 。A. 等高距越大 B. 坡度越缓 C. 坡度越陡 D. 等高距越小67. 在一个测站上同时有两个方向,水平角的观测一般采用 ( A ) 。A. 测回法 B. 全圆测回法 C. 复测法68. 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和 ( C ) 。 A. 错误 B. 中误差 C. 偶然误差 D. 相对误差69. 根据某站水准仪测得地面四点的水准尺读数,可以判断出最高点的读数为( A )A. 0.688m B. 1.246m C. l.182m D. 2.324m70. 直线定向的目的是 ( C )C. 确定该直线的方位D. 确定直

18、线的角度A. 确定直线的长度 B. 确定直线在图上的位置、判断题1在半径为10km的区域,地球曲率对水平距离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V )2在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传递距离的。(V )3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是水准仪应满足的主要条件。( V )4. 水平角观测时当偏心角和水平角是定值时,边长愈长仪器对中误差的影响愈大。(X )5. 指标差x对盘左、盘右竖角的影响大小相同、符号相反。(V )6视距测量可同时测定两点间的高差和水平距离。(V )7. 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处表示地形坡度小,等高线稀疏处表示地形坡度大。( X )8. 观测值中误差越大,观测精度越高。 ( X )9. 同一等高线上的点高差相等

19、。 ( X )10. 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反符号后按导线边数平均分配。( X )11. 在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 轴向东为正。( X )12. 自由静止的海水面向大陆、岛屿内延伸而形成的封闭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V )13. 望远镜视准轴指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交点的连线。( V )14. 采用盘左、盘右取平均的方法可以消除指标差对竖直角的影响。( V )15. 测水平角的误差与观测点的距离成反比。( V )16. 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用以指示坡度上升方向。( V )17. 水准测量中对水准尺读数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X )18. 水平角就是地面上两直线之间的夹角。(

20、 X )19. 导线测量的外业包括踏勘选点、高程测量、边长测量和连接测量。20. 观测条件相同时所进行的各次观测为等精度观测。(V )21. i角误差即水准仪的水准管轴与视准轴不平行产生的误差。(V )22. 水准测量的外业包括现场的观测、记录和必要的检核。(V)23. 水准测量手簿的校核是为了检查测量结果的精度。(X )24. 测量水平角时应以十字丝中横丝与目标的顶部标志相切。(X )25. 算术平均值是等精度观测值的最可靠值。 ( V )26. 精密量距时对丈量结果应进行尺长、温度和倾斜三项改正。( V )27. 导线内业计算的目的是确定导线点的高程值。 ( X )28. 图上0.1mm所

21、代表的实际距离即为比例尺精度。(V )29. 直角坐标法测设点位适用于以方格网或建筑基线为施工控制的场地。30. 方位角就是自某标准方向起始逆时针至一条直线的水平角。(X )31. 象限角是指从坐标纵轴至直线的锐角。( V)32. 测站检核的方法有仪高法和高差法。 ( X )33. 经纬仪整平的目的就是使望远镜处于水平位置。 (X )(V )(X )34. 用盘左及盘右两个位置测角,可以消除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的误差。35. 望远镜视准轴应垂直于它的水平轴。 (V )36. 测量误差来源于仪器误差、观测者本身及外界条件的影响。(V )37.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线平距。 (X )38.

22、以方格网或建筑基线作为施工控制,适于用交会法测设点位。(X )39. 产生视差的原因是十字丝分划板位置不正确。(X )40. 水准尺红面尺底自O.OOOr起算。(X)41. 水准仪粗略整平就是转动脚螺旋使管水准器气泡居中,使仪器竖轴竖直。42. 水平度盘按顺时针刻划。 (V)43. 钢尺精密量距时应采用经纬仪定线。 ( V )44. 倾斜改正值为负数。 ( V )45. 图根控制网是直接用于地形测图的控制网。 (V)46. 以导线测量作为施工控制的场地适合用极坐标法测设点位。(V )47. 同一直线的正反方位角相差 900。 (X)48. 高差闭合差的分配原则为与距离或测站数成反比例进行分配。

23、(X )49. 竖直角是同一水平面内水平方向转向目标方向的夹角。(X)50. 高程的测设就是将设计所需的高程在实地标定出来。(V)51. 测量的基本工作是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X)52. 测站检核的方法有变仪器高法和双面尺法。(V)53. 评定角度测量的精度用相对误差。(X)54. 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夹角称为直线定线。(X )55. 水准仪的仪器高是指望远镜的中心到地面的铅垂距离。(V)56. 在不宜到达的场地适于用交会法测设点位。(V )57. 所谓视差是当眼睛在目镜端上下微动时,看到十字丝与目标的影像相互位移的现象。(V)58. 在对水平度盘读数前,应使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

24、X )59. 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的高稳控制点称为水准点。(V )60. 在一般的测量工作中是以大地水准面为基准面,以铅垂线为基准线,来确定地面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V )61. 附合导线坐标计算与闭合导线坐标计算的不同点是坐标方位角的计算和坐标增量计算。(X )62. 用经纬仪盘左、盘右两个位置观测水平角,并取其观测结果的平均值,则可消除水准管轴不垂直于竖直轴对水平角的影响。(X )63. 用视距法测量水平距离和高差时,需要用经纬仪观测的数据是仪器高。(X )64. 在水准测量中,注意前、后视距离相等可以消除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和地球曲率及大气折光对高差的影响。(V)65. 若将原地形改造成

25、同一坡度的倾斜平面,则该平面上的设计等高线的特点为等高线平距相等,且互相平行。(V)266. 在D =KICOS a公式中,K1是视距,a是竖直角。(V )67. 地形图上的普通地貌通常是用等高线来表示的。(V)68. 衡量距离测量的精度是用中误差。(X )69. 导线测量外业工作包括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测距、测角。(V )70. 大地水准面和铅垂线是大地测量作业的基准面和基准线(V )71. 高程是指地面点沿铅垂线到一定基准面的距离。(V)72. 所谓象限角是指从坐标纵轴的指北端或指南端起始,至直线的锐角,用R表示,取值范围为0;90l (V)73. 测量的基本工作包括高程测量、距离测量和角

26、度测量。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程序上“由整体到局部”;步骤上“先控制后碎部”;精度上“从高级到低级” 。(V)74. 测量工作的本质就是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V)75. 水准仪的使用步骤是:粗略整平、瞄准标尺、精确整平、标尺读数四个步骤。(V)76. 粗略整平就是通过旋转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从而使仪器的竖轴竖直。(V)H B = H A + hAB 。另一种仪器误差有:剩余的i角误差、外界条件影响的误差有:仪器下沉77. 计算高程的方法有两种。一种称为高差法,即由两点之间的高差计算未知点高程: 称为仪高法,即由仪器的视线高程计算未知点高程。(V)78. 水准测量误差一般由仪器误差、观测误差

27、和外界条件影响的误差三方面构成。水准尺误差。观测误差有:整平误差、照准误差、估读误差、水准尺倾斜误差。的误差、尺垫下沉的误差、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误差、温差的影响。(V)79. 水平角是空间任两方向在水平面上投影之间的夹角,取值范围为0 360。竖直角(简称竖角)是同一竖直面内目标方向和水平方向之间的角值:,其绝对值为0 90,仰角为正,俯角为负。(V)80. 视距测量是使用经纬仪和标尺同时测定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高差的一种方法,简便易行,但精度较低,常应用于碎部测量。(V)81. 系统误差是指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作一系列的观测,其数值和符号均相同,或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偶然误差是指在相同

28、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作一系列的观测,其数值和符号均不固定, 或看上去没有一定规律的误差。系统误差的影响采取恰当的方法可以消除;偶然误差是必然发生的,不能消除,只能削弱偶然误差的影响。(V)82. 测量中最常用的评定精度的指标是中误差,其绝对值越大精度越低。当误差大小与被量测量的大小之间存在比例关系时,采用相对误差作为衡量观测值精度的标准。(V)83. 导线的形式有附合导线、闭合导线、支导线。(V)84. 导线测量的外业包括踏勘选点、角度测量、边长测量和连接测量。(V)85. 导线测量的内业就是进行数据处理,消除角度和边长观测值中偶然误差的影响,最终推算出导线点的坐标值。内业计算包括角度闭合差的计

29、算和调整、方位角的推算、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及未知点的坐标计算。(V)三、计算题1、钢尺丈量 AB的水平距离,往测为 357.23m,返测为357.33m;丈量CD的水平距离,往测为 248.73m,返测为248.63m,最后得Dab、DCD及它们的相对误差各为多少?哪段丈量的结果比较精确1、解:AB段:Dab =( 357.23 + 357.33 ) /2 = 357.28mK=(357.33 357.23 ) /357.28 = 10/357.28 = 0.028CD段:Dcd =( 248.73 + 248.63 ) /2 = 248.68mK= (248.73-248.63)/2

30、48.68= 10/248.68= 0.040AB段丈量的结果较精确。方法为:首先分别求注:此类问题为:已知钢尺丈量的水平距离求相对误差,比较哪段丈量的结果比较精确。出各段测得的平均值,然后用各段测得的长度差除以各自的平均值,得到各段相对误差,再比较相对误差,相对误差值小的段,丈量的结果精确。2测段号点名距离观测高差改正数改正后高程/km/m/mm咼差/m/m1A1.6+2.274+82.282+200.0001+202.28221.7-3.086+9-3.0772+ 199.20531.5+3.842+7+3.8493+203.05441.8-3.063+9-3.054A+200.000E6

31、.6-0.033330辅助计算fh = -0.033m=-33mmfh容= 401 L mm40吋66 mm 102.8注:此为闭合水准路线,计算及调整其高差闭合差,并求各待定点高程。此类题解答方法如下:首先填写点名,从A开始,依次为1,2,3,A闭合。然后根据图中所给数据,填入A,1之间的距离及观测高差,1,2之间。然后计算高差闭合差:垢=刀h- ( H始-H终)。刀h是观测高差项之和 =2.274 3.086+3.842 3.063=-0.033M=-33mm.容=_40 .L mm中L为各点之间距离总和,即L=1.6+1.7+1.5+1.8=6.6Km.改正数确定先计算机 fh/L=-3

32、3mm/6.6=5。然后用5分别乘各段的距离得改正数:第一个5 X 1.6=8 ;第二个3改正数:5X 1.7=8.5 ;第三个改正数:5X 1.5=7.5 ;第四个改正数:5X 1.8=9。观测高差的和刀-33mm,那么改正高 差的和就是+33mm各项改正数都是正数,反之相反。也就是说,改正数之和与观测高差之和相加应为0。调整改正数:8.5变为9, 7.5就变为7,这样仍保证改正数的和为 33mm改正后高差计算:改正后高差=观测高差+改正数(注意单位统一),2.274+0.0088=2.282 ; -3.086+0.009=-3.077 等。高程计算:根据已知 HA=200.000M,第一空

33、直接填入+200.000 ,第二空填入:前一项高程+对应的改正后高差 =200+2.282=202.282,第三空填入:前一项高程 + 对应的改正后高差=202.282+(-3.077)=199.205,依次类推。3.如图所示,已知水准点 BMI高程为10. 648m,闭合水准路线计含4个测段,各段测站数和高差观测值如下所列。按F表完成其内业计算。方法:fh=刀 h行高差出每,拿每以每出每,4=4; 110=10。测段号点名测站数(hi)观测高差/m改正数/mm改正后咼差/m高程/m1BM14+1.240-41.23610.648111.88424-1.420-4-1.424210.46036

34、+ 1.786-61.780312.240410-1.582-10-1.592BM110.64824( n)+0.024-240辅助计算fh = 4+4+6+10=+24mmfh容= 12、斤 mm 12P24 mm 58.81计算高差闭合差:当fh w fh容允许时进2.数:fh/n=24/24=1,在测段的的测站数乘站的改正数即可求由于观测高差为正数,所以改正数都为负数。且两项之和为=+0.024m-(10.648 10.648)=24mm.测段的改正数,1X闭合差调整,先计算站 的 改 正(H始-H终)x =4; 1 x 6=6 ; 1X0。改正后高差计算:各项改正后高差=观测高差 +

35、改正数。+1.240-0.004=1.236; -1.420-0.004=-1.424; +1.786-0.006=1.780; -1.582-0.010=-1.592。计算高程:BM1高程为什么 0.648为已知,直接填入相应项,高程第二空10.648+1.236=11.884 ,高程第三空为11.884-1.424=10.460 ,依次类推。4.如图1所示的附合水准路线,已知 A、B两点的高程为HA= 100.000m、H=101.874m,各测段的测站数及观测 高差,试计算及调整其高差闭合差,并求各待定点的高程,将答案填于下表中。测段号点名测站数观测高差/m改正数/mm改正后咼差/m高程

36、/m1A4+1.748+8+ 1.756100.0001101.75626-2.536+12-2.524299.23233+1.774+6+ 1.1803100.41245+1.452+10+ 1.462B101.87418+1.838+36+ 1.874辅助计算fh = +1.838-(101.874-100)=-0.036mfh容 = 12 n mm12(18mm 50.9mm此为附合水准路线,计算及调整其高差闭合差,并求各待定点高程。测站数和观测高差根据已知图中数据对应填写。并求出总站数为 4+6+3+5=18,填入表中;求观测高差之和刀 h =+1.748-2.536+1.774+1.

37、452=1.838 ,填入表 中。高差闭合差:fh=刀h- (H终-H始)=1.838-(101.874-100)=-0.036mm。求改正数:先求每一站的改正数,fh/n=36/18=2,第一空改正数为 2 X 4站=+8,第二空为2X 6站=+12。因为fh为负36mm所以改正数之和为正的 36mm每一项改正数都为正数。求改正后高差:改正后高差等于对应的观测高差与改正数之和,+1.748+0.008=1.756-2.536+0.012=-2.524;。求高程:第一点为已知 100.000m,第二空为100+1.756=101.756m,第三空为第二高程101.756+对应改正后高差(-2.

38、524 ) =99.232,依次类推。5. 一附合水准路线的高差观测成果及测站数如下表,请在表格内按测站数调整闭合差并求出各点的高程。点号测站数(个)实测高差(m)改正数(m)改正后的咼差(m)高程(m)BM10+8.7500.010+ 8.74060.440 (已知)169.1809-5.6110.009-5.620263.56011-7.2000.011-7.211356.34913+8.0780.013+8.065BMB64.414 (已知)测目竖盘竖盘读半测回扌曰示差一测回备注站标位置数。,角。角。ff43+4.01700.043+3.974辅助计算fh = 4.017 (64.414

39、 60.440) = 0.043 mfh容= 12pn mm= 78.7mm6将右图水平角观测值填入水平角观测手簿,并进行计算。已知0 0:a仁 0 0136,b1 = 1653318,0 0a2=180 0142,b2=3453336。测 站目 标竖盘 位置水平度盘读数GFrr半测回角值GFfr一测回角值QFftOA盘左0 01 36165 31 42165 31 48B165 33 18A盘右180 01 42165 31 54B345 33 36计算方法:1计算半测回角值:3 左=b1 a1=165 33 18 0 01 36 =165 31 423 右=b2 a2=345 33 36

40、-180 01 18 =165 31 54注:计算角值时,总是右目标读数b减去左目标读数 a,若ba,则应加上360。2计算一测回角值3 :3 = ( 3 左 +3 右)/2=(165 31 42 +165 31 54 )/2=165 31 48 7、竖直角观测成果整理:P左94 23 184 23 18214 23 39盘左视线水平 时读数为90 ,视线上斜读数右265 36 004 24 00D减少K左82 36 007 24 00187 23 42右277 23 247 23 24计算方法:半测回角:盘左 a l=90 L=90 94 2318 =-4 23 18 盘右a r=R 270

41、=265 36 00 270 =-4 24 00 同样计算出 K点半测回角。 计算指标差:计算方法 X= ( a r a l) /2 = (-4 24 00 -(-4 23 18 )/2=-2 依次类推。 计算一测回角:a = ( a l+ a r) /2=(-4 23 18 +(-4 24 00 )/2= -4 23 3 依次类推&已知四边形闭合导线内角的观测值见下表,试计算和调整角度闭合差并推算出各边的坐标方位角。点号角度观测值(?(右角)(?改正数1)改正后角值坐标方位角(?)(?”)1112152300005112151812310 21267141200005671407235561

42、435415200000554151514059412615250000512615205525 39000203600000f 3 =刀3测(n 2) 180=20f 3 允= 60n1/2= 60 n1/2= 85解:1)计算角度闭合差E3 i=360 00 202-,匚20(n = 4)_ - _120f医f 3允,精度符合要求。2)调整角度闭合差将角度闭合差按相反符号平均分配于各角:20 /4= 5。计算改正后角值各内角值3 i= 3+ ( 5)3)推算各边方位角因角度观测值为右角,故应用公式-: 推算各边方位角。计算时应注意公式右端,若前两项计算结果 1刖,1刖 前面用牛”号,否则

43、130 前面用”号。已知 a 12= 12302T故 a 23=a 1即B2=12302T 671407180 = 2355614a 34=a 23FB3= 23556 14 5415 1180 = 1059a 4= a 34FB 4= 1 O 59 一 126 15 2180= 555 39 a 12= a 4U B 1= 555 39一 112 15 1180 = 123021 a 12推算结果与已知值 a 12= 100 00 (相同,说明计算无误。9. J6级光学经纬仪竖直角观测成果如下表所示,试进行计算整理测 站目 标竖盘 位置竖盘读 数 半测回 角 扌曰示差一测回 角 备注DP左8

44、2 37 12+7 22 48+3+7 22 51盘左视线水平 时读数为90 ,视线上斜读数 减少右277 22 54+7 22 54K左99 41 12-9 41 12-24-9 41 36右260 18 00-9 42 0010 对某角度等精度观测6测回,观测值如下表 1所示,求该角度的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表1:观测次数观测值LVVV算术平均值x = L/n=82 19 211中误差 m= ( W/n(n-1) 1/2 = 3.4 182 19 18+ 39282 19 2439382 19 301981482 19 12+ 981582 19 12+ 981682 19 301981刀

45、0342方法:L为刀 L 为六个观测值之和,刀 L=829 18+82924+829 30+82912 +82912+82930 因为是六测回,所以n=6 算的 x=829 21 V=x Li v1=x L1 = 82 9 21 8219 18=+31/2 1/2中误差 m=( W/n(n-1)= (342/6(6-1)= 3.4 11.将下图水平角观测值填入水平角观测手簿,并进行计算。已知:a1= 90 01 06 , b1= 180 00 54a2 = 270 00 54 , b2 = 0 01 11测 站目 标竖盘 位置水平度盘读数GFrr半测回角值GFfr一测回角值QFftOA盘左90

46、 01 0689 59 4889 59 46B180 00 54A盘右270 00 5489 59 43B0 01 1112 .现需从A点测设长度为129.685m的水平距离AB,初设B点后,测得温度t=23 C ,AB两点的高差h= 1.168m, 已知尺长方程为lt=30 0.0023+1.2 X 10-5(t 20 C) X 30m,问需沿地面测设多少长度 ?解:尺长改正厶 ld= 0.0023/30 X 129.685= 0.0099 m温度改正厶 l t=1.2 X 105 (23 20)X 129.685=0.0047 m倾斜改正厶 l h= 1.168 /129.685= 0.0

47、1052 m需沿地面测设长度 DAb =129.685 ( 0.0099 ) 0.0047 ( 0.01052 )=129.705m13. 在A点以B点为已知方向用极坐标法测设P点,已知a BA = 210 1800 , a AP = 208 0600,试求测设角值。答:a AB=a BA-180 =30 18003 =a AP 一 a AB = 177 47 0014. 设地面上A、B两点,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A点高程为18. 763m,后视读数为1.523m,前视读数为1.875m,计算A B两点的高差?A点与B点哪点高?B点高程为多少?视线高程为多少?解:AB 两点的高差为:h ab

48、 = a-b=l.523-1.875=-0.352m所以A点高。B点高程:H b= HA+hAB=18.411m视线高程:H i =HA+a=20.286m15. 用钢尺对某段距离进行 6次等精度丈量,观测值列于下表,试计算该线段丈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观测值中误差、算术平均值中误差及相对误差。观测次数观测值L/mV/mmVVX=428.234mm1428.243-9812428.227+749M= 6.5mm3428.231+394428.235-11M= 207mm5428.240-6366428.228+636K=1/158600【 】2569.404021216. 在A点以B点为已知方向用极坐标法测设P点,知a ba=2101800, a aef210O1800,试求测设角值。0a AB = a BA -180 = 30 180003 = a AP- a AB =177 47001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