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 point版】议论文阅读.ppt_第1页
【power point版】议论文阅读.ppt_第2页
【power point版】议论文阅读.ppt_第3页
【power point版】议论文阅读.ppt_第4页
【power point版】议论文阅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议论文阅读复习建议,一、储备相关的议论文知识,1、论题:文章所论述的主要问题。 2、论点:作者对论题所持有的观点。是 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 何一篇 文章 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 可以有分论点。 3、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 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4、论证: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包 括论证的结构、论证的方法等内容,5、论据的种类: 1、事实论据:指具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史实或有 典型意义的故事。 2、道理论据:指经过人们的实践检验的、为社会所公 认的正确理论,包括社会科学理论,如哲学理论; 也包括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及广为流传的 谚语、名言、警句等,6、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2、: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 证明论点; 道理论证: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 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 定理、公式、谚语等来证明论点; 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 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 点,二、议论文考点分析,课标中关于议论文阅读要求的表述: “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 (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 发现观 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 作出判断。,中考说明中关于现代文阅读要求,1、能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 容,把握文章的中心。 2、了解文章段落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的思路。 3、能够根据需要提取文章中的重

3、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 4、理解重要的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作用。 5、理解并能够说明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 6、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对议论文阅读要求的相对应理解,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准确判断或 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2、分析文章结构,理清论证思路。 3、理解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 4、辨识论证方法,分析论证方法的 作用,5、概括论据、文段主要内容。 6、结合语境理解、品析词语、句 子的含义、文章的语言特色。 7、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社会生活、 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谈看法、感 想、评价,三、议论文考试题型与解题方法,一)对文章整体

4、感知的考查题型。 1、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读书是一种 德行”的?(用文中的话简要回答) (2005年贵州省六盘水市课改区中考试题) 答案:读书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选择;读书作为一 中生活习惯;阅读是一种内在的精神仪式。 2、作者在本文中阐述的生命道理是 。 (2005年日照市中考语文试题不能省略的历程 ) 答案:艰辛是生命无法省略的过程。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辨识文章的中心论点的方法,1、中心论点出现的空间位置,2、通过分析各段作者的观点(或分论点), 从中归纳出文章的中心论点,3、从“论据”到“论点”反推法,二)对文章结构,论证思路考查题型。 1、全文共5段,按论证结构划分层次,正确的一

5、 项是( B ) A/ / B. / / C. / D. / / (心系一处) 2、结合上下文,分析第段第一句话在结构上的 作用是 ,在内容上的作用是 。 (2005年南京市中考试题给女儿的一封信) 答案:承上启下(过渡);点明文章的中心论点,对于文章结构的把握注意从以下几 个方面复习: 首先是议论文的两种主要结构类型: (1)纵式结构 :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 (2)横式结构 :并列展开的论述结构。 其次是段间关系: (1)证明与被证明关系。 (2)并列关系。 (3)对比关系。 (4)层进关系。 第三是对过渡句、段的把握,3、“惜时,时间会给予意想不到的馈赠”是第(4) 段的一个结论,结合第(

6、4)段说出这个结论得出 的过程。 (2005年北京市中考试题 新年话惜时 ) 答案: 首先指出惜时是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有效地 利用时间是把所有有利条件发挥出来的决定性因 素),然后以残疾人成功的事例证明即使天资等 条件不利,只要惜时,也会获得成功,对于论证思路的把握注意从以下几 个方面复习: 首先要明确问题中所提及的中心论 点或分论点是什么; 其次是结合文章对论点论证的具体 内容,分析先说了什么,后说了什么; 第三明确论证中使用了什么论证方 法对论点进行论证的; 第四,要考虑论证的角度,是正面 论证还是反面论证,三)对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的考查题型。 1、下面的两个例句能否作为本文的论据? 谈

7、谈你的理解。 司马迁遭受“宫刑”摧残,含羞忍辱,埋头 苦修,终有史记赫然问世。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005云南曲靖中考试题凹凸的启示) 答案:第句可以。因为它叙述了司马迁在逆境 中奋斗,终于写成史记的史实,能证明“战胜 逆境终成才”的观点。第句不可以。因为这句引 言强调的是向他人学习的重要性, 而本文观点 是 “战胜逆境终成才“,因而不能作论据,2、将下面列举的三则表现人物谦卑的材料与文中 画波浪线的三句话分别对应。 链接材料: A、战国时期,赵国功绩显赫的名相蔺相如面对武 将廉颇咄咄逼人的为难,坚持避让,“不与争列”, 化解了矛盾,维护了国家的安宁。 B、从朝鲜战场载誉回国

8、的彭德怀在一次参加的招 待会时,有记者说:“您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 他纠正说:“我是伟大的中国人民的儿子。” C、有人问球王贝利:“你对自己踢进的哪一个球 最满意。”他回答:“下一个。” 句(C) 句(A) 句(B) (中考说明2005年江西省中考试题,3、孟子在选文第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 历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必须经受磨炼。 下面列出的名言中,与之意思相近的是哪两 句?选择答案,将它们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 的括号内。(A、D) A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 B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2005年海淀中考文言

9、文试题,4、下列名言中,与文中“女学生”一例所要表达的 意思相一致的一项是 ( B ) A才能是长期努力的报酬。一一福楼拜 B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孙子 C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诀。爱默生 D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 (2005年南京市中考试题给女儿的一封信,5、第3段中作者列举周瑜和庞涓这两个事 例说明了什么道理? (2005年盐城市中考试题 ) 答案:不能及时调整心态,很可能会害人害 己。(或:从反面论证了调整心态的重要性) 6、 第段中的事例论证了什么?作者为什 么要列举四个事例进行论证? (2005浙江温州中考试题多好的草地也有瘦马) 答案:(1)论证了“一个人若要有所成就, 努力奋斗是必不

10、可少的”观点 (2)四个事例分别从古今中外全面进行了 论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解题方法: 首先是让学生知道“论据证明论点”的 基本作用; 其次要使学生明确论据直接证明的是 中心论点还是分论点,提高答题的针对性。 第三要让学生知道使用“论据”是为了 使论证更充分、有力,7、选文要阐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补充 一个事例论据(可以是历史的,也可以是现 实生活中的),并作简要分析来证明这一论 点。 (2005年四川省成都市课改实验区,补充论据一定要: 根据题目要求“事例”事实论据,写 出符合要求“历史的”或“现实的”论据,四)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考查。 1、文章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简要分析它的作

11、用。 (2005年河北省中考试题 心系一处) 答案:运用了事实(事例、举例)论证的方法。文章列举苏童、张炜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做到“心系一处”需要守住内心的一片宁静。 2、选文第段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是从哪个角度进行论证的? (2005年辽宁省中考试题 ) 答案:举例论证 正面(信仰的作用,四种论证方法作用分析如下: 举例论证:“以(事实)作论据,有力 地证明了论点,增强了说服力。” 比喻论证:“作者将比作,非常生动 形象地证明了本文(段) 的论点,便 于读者理解。” 对比论证:“作者把与对比,使正确 与错误形成鲜明对照,很好地证明了 的论 点,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道理论证:

12、作者引用权威性的话语,使说理更 深刻、透彻,更有说服力,五)概括论据、文段主要内容。 1、读读文中引用的曾国藩的一段话,用一句话 概括其内容。 (2005年六盘水市课改区中考试题读书是一种德性) 答案:发奋读书者不择时地。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三个正面事例的 内容。 (九上AB卷说“宽容”) 答案: (1)蔺相如“引车避匿”感化廉颇; (2)张英“让地三尺”感化邻居; (3)女售票员“用纸擦痰”感化乘客。 2、阅读第二至第六自然段,概括本文的要点 。 : : : : ( 2005年荆州市中考试题) 答案: 我们的母语充盈着浓浓的人文气息 我们的母语有着表情达意的工具价值 社会上出现了比较严

13、重的冷落母语的情形 呼吁关爱重视母语、学好用好母语,2、阅读第二至第六自然段,概括本文的要点 。 : : : : ( 2005年荆州市中考试题) 答案: 我们的母语充盈着浓浓的人文气息 我们的母语有着表情达意的工具价值 社会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冷落母语的情形 呼吁关爱重视母语、学好用好母语,3、第段中的“戏剧性”在文中指什么? (2005年南京市中考试题 ) 答案:“戏剧性”指最后关头反败为胜。 4、根据第 段内容,分条概括“必读的书”所具 有的两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 (期中考试试题) 答案: (1)是人类共有的,越了时间、空间的界限。 (2)表现了人类精神的某些永恒的价值,此类

14、题目需注意: 1、明确题目要求概括的具体内容,有针 对性答题。 2、概括事实论据要注意从服务于论点 的角度出发。 3、概括文段内容要抓住该段的中心句,六)结合语境理解、品析词语、句子的含 义、文章的语言特色。 1、本文标题“不能省略的历程”和“古往今来,有 多少父母用自己的爱省略了该由孩子自己承受 的艰辛。”中的“省略”一词是否相同,为什么? (2005年日照市中考语文试题不能省略的历程 ) 答案:不相同。标题中的“省略”是指过程的减缩、 免掉、除去;句子中的“省略”是包办代替的意思。 2、第(2)段作者说的“七扣八扣”,所“扣”的 是_、_、_。 (2005北京市卷) 答案:天真年少的岁月

15、年老体衰的时光 三分之一的睡眠时间,3、说说你对文中画横线句的理解。 人在自然环境中是一员而不是一霸。 。 (牛顿说)在科学面前,我只是一个在岸边捡 石子的小孩。 。 答案: 人只是大自然机体普通的一部分,不应该把自 然环境当作征服的对象。或:人要善待自然环境, 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 科学领域博大深邃,一个科学家的再多发现, 也只是其中的点滴,对科学的认识还很幼稚,4、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请写出你最欣赏的一句, 说说你的感受。 (2005年山东泰安市中考试题心存感激) 答案:如:蓝天给你以自由遐想,大海给你以深 沉雄浑,草原给你以宽广渺远,高山给你以坚毅 勇敢,流水给你以柔情缠绵。 感受:运用排

16、比句,表达了人对自然的感悟,抒 发了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感激之情;局势整齐划 一,读来朗朗上口,增强了语势和表达效果。 5、你最喜欢文中哪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请写出并 简要说说理由。 (2005年六盘水市课改区中考试题读书是一种德性,对议论文语言的理解品味: 一、“准确严密”特点品析角度。 1、从限制性词语(状语、定语)的使用分 析议论文语言的“准确严密”的特点。 2、利用关联词语间的逻辑关系,增强语言 的逻辑性,内在联系密切, 论述的道理更 严密、准确,富有说服力。 3、判断和推理严密 ,语言表达周密,逻辑 性强。 4、明确代词的指代范围,正确理解代词的 指代作用,二、“鲜明生动”特点品析角度。

17、 1、从修辞(比喻、拟人、排比等)的角度 品析语言的生动性特点。 2、从句式的多样与变化所体现的论辩力量 和表达的语势方面加以品析。 3、从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动词、形容词、 副词)的角度品析语言的鲜明、生动和感 情的色彩。 三、语言“概括简洁”的角度。 从叙述事实不细致,较笼统, 品析语言 简练扼要,七)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现实生活谈看法、感想。 1、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简要谈谈你的理由。 (2005年随州市中考试题读“死”书与读“活”书) 2、对于人的价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平平淡淡才是真”,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请说出理由 。 (2005金华市中考试题人的价值) 3、生活

18、中,你对成功的感受是什么?请简要地谈谈你对成功的感受。 (2005烟台市中考试题成功是一种感受,此类开放性题目答题原则: 1、明确问题层次,做到有问必答。 2、明确问题的具体内容,有针对性答题。 3、说理要有理有据,能够自圆其说。 4、语言简练,语意连贯,议论文整体阅读思路方法: 第一步:认真通读全文,要求边读边划出 各段的中心句或概括每一段的内容。 第二步:理清文章的思路。 第三步:把握作者所表达的主要观点(中 心论点)。 第四步:认真阅读题目,明确问题关键, 回读相应文段,全面准确作答,示例:2005年北京市中考试题 新年话惜时 (1)对个人来说,岁末大盘点,其实是在时间支出和工作收获 之间衡量损益。支出都一样,收获大不同。撕去最后一张日历,往 日已不可再追,更感到时间是最稀缺的资源,最昂贵的消费。所以, 珍惜时间,才是最重要的。 (中心论点) (2)人们很容易忽视一天的价值。以人均预期寿命70余岁计, 除去天真年少的岁月,刨去年老体衰的时光,能用来工作的光阴已 减去少半。苏东坡说的“睡眠去其半”,虽有些夸张,但三分之一总 是有的。七扣八扣,时间已屈指可数。即使如此,抖擞精神做事, 时间的效益当可培增。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曾被处宫刑又坐过大牢, 但他却以不舍昼夜的精神完成了被后人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