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生物科技與生活,大仁科技大學生物科技系 何婉清,2,前言,一、生物技術(biotechnology)是結合了遺傳學、微生物學、醫藥、化學、物理、數學、電子等,所形成的一種整合性的科學與技術。 二、生物技術的應用範圍極為廣泛,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如疾病治療、藥物開發、工業生產、食品改良、環保、能源等。,3,三、二十一世紀毫無疑問的是生物技術的時代,中華民國也於民國七十三年將生物科技列為國家科技發展的重點之一。 四、本課程將探討生物技術的發展以及對人類的貢獻和衝擊。,4,表一、生物技術發展史,1953James Watson和Francis Crick 發現DNA結構為雙螺旋體並發表在Nat
2、ure雜誌上。,James Watson1928-,Francis Crick 1916-2004,5,1971 Herbert Boyer和Stanley Cohen發明基因重組技術(Recombinant DNA) 1975 Georges Kohler發明細胞融合瘤技術(Hybridomas) 1977 第一個利用微生物產生的蛋白質 1985 Kary Mullis在Cetus Corp.發明基因藥物 Somastatin(生長激素抑制劑) 誕生放大儀器聚合酶連鎖反應器(PCR),6,1987 人類基因圖譜計劃(Human Genome Project)基金成立 1996 複製羊桃麗誕生
3、 2000 人類基因輿圖初稿公佈 2001 HGP和Celera分別在Science和Nature公佈基因輿圖完稿 2003 人類基因定序完成 2006 人類第一對染色體基因定序完成,7,肉毒桿菌 (Clostridium botulinum),肉毒桿菌素,肉毒桿菌的型態,8,9,(二)新聞案例的討論,複製豬酷比(2002) 、複製牛如意家族(2004) 複製羊之死(2003) 稻米基因定序完成(2005) 人類第一對染色體完成基因定序(2006) 胚胎篩檢 訂做救人寶寶治病兒(2006),10,案例一、人類第一對染色體完成基因定序,2006.5.【法新社 劉學源】 (法新社巴黎十七日電) 科
4、學家今天宣布,已完成人類第一對染色體(Chromosome 1)的基因定序,耗時十六年的人類基因組計畫大功告成,旨在解讀生命之書的人類基因圖譜解碼,終於完成最後一章的解析。,11,案例二、複製羊之死,活了六歲桃莉羊 安樂死,2003年2月14日,12,案例三、台灣複製牛家族,2004.5.24【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紀錦玲傳真 如意二、三、四、五號,他們都來自同一媽媽的耳朵細胞複製 ,皮毛花色都很相似 。 (農委會畜產試驗所提供),13,案例四、胚胎篩檢 訂做健康寶寶,2006.7.2 【東森電子報】 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主治醫師蘇怡寧表示,台大發展的胚胎著床前基因篩檢技術,可以替這對父母篩檢出健
5、康而且組織配對吻合的胚胎,在去除突變基因後,將胚胎植入母體內,可獲得健康的新生兒。,14,案例五、水母基因轉植 台大培育螢光豬,15,生物技術的定義,生物技術(biotechnology)乃利用生物程序、生物細胞或其代謝物質來製造產品、改進傳統生產程序及提升人類生活素質的科學。,16,生物技術的發展過程,一、生物技術雖然是現代尖端科技之一,但其發展歷史可追溯到人類釀酒、製造乳酪、醬油、醋等相當久遠的時代。 二、1970年代以後,人類發展出基因操作及細胞融合技術後,才結合傳統的醱酵技術,來發展出以遺傳工程為主的生物科技。,17,三、DNA限制酶、DNA黏合酶(DNA連接酶)、載體是基因工程不可或
6、缺的三要素。 四、聚合酶鏈鎖反應(PCR)、DNA重組技術、細胞離體培養技術、細胞核轉移技術以及DNA微陣列技術(DNA晶片)為生物科技的核心技術。,18,生物技術的範疇,一、醱酵及酵素技術 二、基因工程技術 三、細胞及組織培養技術 四、胚及細胞核移植技術,19,生物技術的關鍵技術,一、DNA重組技術 二、細胞融合 三、生體反應技術-醱酵、酵素及生物 反應器 四、細胞培養技術 五、組織培養技術 六、胚移植技術及細胞核移植技術 七、DNA微陣列技術(DNA晶片),20,21,遺傳工程(基因工程或DNA重組技術),遺傳工程技術即所謂的基因重組技術,此技術賦予生物新的重組基因,因此表現新的特性及功能
7、。,22,遺傳工程的基礎,一、細胞及遺傳學 二、遺傳的基本單位 DNA 三、DNA的複製 四、基因工程,23,24,25,26,27,細胞融合的技術,以人為的操作,將兩種不同生物細胞的染色體及細胞質互相融合,使成為一個雜種細胞(hybrid cell)的技術,如利用融合瘤細胞(hydridoma)製造單源抗體。,28,29,生體反應利用技術,一、酵素技術 二、醱酵技術 三、生物反應器,30,31,細胞培養技術,一、微生物細胞培養技術 二、植物細胞培養技術 三、動物細胞培養技術,32,植物培養技術,1.莖頂培養 2.花藥培養 3.體細胞或組織培養 4.胚培養,33,34,35,36,胚移植及細胞
8、核移植技術,1.胚移植技術 2.細胞核移植技術桃莉羊,37,生物技術在醫學上的應用,生物技術已大量應用在醫學及藥學的各個領域上,包括疾病的診斷、基因診斷、基因治療、藥物及疫苗的製造、組織工程及試管嬰兒等,已為醫療事業帶來革命性的發展。,38,一、藥物的製造 二、疫苗的製造 三、單株抗體(monoclonal antibody) 四、基因治療 五、親子鑑定 六、組織工程和器官移殖 七、試管嬰兒,39,一、藥物的製造,遺傳工程能將各種生物(包括人類)的基因轉殖到可大量繁殖的細胞,如細菌、酵母菌、動物及植物細胞,以製造藥物。其中細菌是最為普遍應用的生物工廠,可以大量生產藥物。,40,已經在使用的遺傳
9、工程藥物,41,二、疫苗的製造例如B型肝炎表面抗原病苗的開發,(一)將B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基因轉殖到酵母菌以生產B肝表面抗原病苗。 (二)以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基因轉殖至香蕉以生產表面抗原。,42,三、單株抗體,由單一B淋巴球與骨髓瘤細胞融合而成的融合瘤細胞,所產生的單一抗體稱為單株抗體,可用於治療或檢驗特定蛋白質。,43,四、基因治療,治療遺傳疾病時,可以設法以健康的基因替換缺陷的基因,或者改變受精卵的基因組成,以達到治病的目的。,44,五、DNA鑑定,DNA鑑定亦稱為DNA指紋,已廣泛應用在親子及刑事醫學的鑑定。,45,DNA指紋,46,六、組織工程和器官移殖,器官移殖的問題主要是器官來源
10、缺乏及排斥的問題。利用組織工程培養器官是解決器官移殖的方法之一。,47,七、試管嬰兒,將精卵在體外受精,培養成為初期胚胎,再殖入子宮中發育成嬰兒的技術。,48,生物技術在工業上的應用,一、食品工業:以微生物生產人工甜味劑(代糖,如阿斯巴甜) 、果寡糖、甲殼素等。 二、化妝品工業:如含紫草紅色素的口紅,以取代人工色素。 三、能源工業:生質能源如以發酵的方法生產酒精、甲烷。,49,四、清潔工業:清潔劑中含蛋白酶、澱粉酶和脂肪酶等酵素,藉以清除油汙。 五、皮革工業:利用蛋白酶、脂肪酶除去除毛髮、油脂。 六、生產化學原料:如胺基酸、乙醇、丙酮、乳酸、醋酸、澱粉等。,50,植物生物技術在農業上的應用,1
11、.抗殺草劑基因轉殖作物 2.利用生物技術增加作物之固氮能力 3.抗蟲基因轉殖作物 4.抗寒作用 5.抗逆境作物,51,6.改進作物品質,(1)高蛋白質含量 (2)增加植物組織中人體必需氨基酸的含量 (3)增加飼料作物之營養價值 (4)增加飼料的消化性能 (5)藥用植物之發展,7.植物成熟期調整及增加收獲後之耐貯藏性等,52,傳統育種與基因工程改造植物之差別,1.耗時 2.有遺傳學上的限制 3.育種結果不可有效控制,1.省時 2.可從任何生物取得選殖基因 3.可精確的殖入所需要的遺傳基因,53,動物生物技術對動物及其畜產物生產的影響,1.增加牛乳、肉、蛋及飼料作物的產量 2.禽、畜牧的預防及治療
12、 3.改進畜產品的品質 (1)如利用遺傳工程生產低膽固醇的蛋 (2)利用遺傳工程減少豬肉的脂肪含量等,54,4.利用遺傳工程生產特殊蛋白質,(1)利用動物轉殖基因技術在牛乳中生產胰島素或荷爾蒙 (2)利用羊奶生產人類之凝血因子 5.利用動物胚胎技術加速純系動物之繁殖效率 6.利用生技產品來增加禽畜之生產效能,55,56,(三)醱酵的目的,1.食品保存 2.增加食物之營養價值 3.改進食物之風味 4.生產微生物細胞、酵素、代謝產物等,57,(四)醱酵的種類,1.傳統的醱酵 2.生物反應器,58,各種生物的反應器,59,(五)微生物生物技術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1.生物防治微生物之生產 2.固氮菌之
13、生產 3.反芻動物有益腸內菌的生產 4.動物荷爾蒙或胰島素之生產 5.乳酸菌的生產,60,(六)微生物生物技術在食品工業上的應用,1.改進醱酵食品的品質 2.發展新的加工食品 3.改進食品的安全 4.食品安全檢驗技術的應用,61,(七)微生物生物技術在環境保護上的應用,1.生物分解作用 2.有毒物質之分解,62,其他:與生物技術相關的行業,1.與農業相關的行業 酵素、食品添加、飼料、動植物育 種、農藥、疫苗、植物荷爾蒙、肥 料、病害診斷等。 2.其他相關行業 品質管制、動植物檢疫、製造業、 生產業、資訊系統業、市場行銷、 行政管理。,63,生物技術的生態、法律與倫理問題,生物科技為人類的生活帶來各種方便,也為解決問題帶來美麗的遠景,但其對環境、生態、社會所造成的影響及風險均應仔細評估。有關生物科技在社會、法律、生態、倫理等方面所可能產生的問題均需未雨綢繆,仔細評估。,64,生物科技的潛在危險,一、操作過程的潛在危險 在微生物遺傳工程的操作過程中,可能會製造出危險的有害生物、廢棄物,或者發生微生物逸出事件。 二、遺傳工程產物的潛在危險 1.產物的危險性、副作用及後遺症。 2.基因轉殖食品的食用安全評估。,65,以社會觀點看生物技術,一、商業壟斷 二、工作權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3211-3-2:2025 EN Durability test methods for electronic displays - Part 3-2: Mechanical tests - Static stress
- 2025年职场沟通与表达能力测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现代教育理念与实践考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新媒体传播专业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人类成长与发展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全生产管理与职业健康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全国法律职业考试真题及答案
- 房产公关的社交媒体策略
- 出资合作合同协议书模板
- 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专项考核试题
- 《红高粱》典型人物形象分析与影视比较-课件
- 《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9.1 科学立法教案 部编版必修3
- 2024年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第四单元第7课时 可爱的企鹅
- 烘焙食品厂生产员工手册
- 2023年湖北数学高考卷-理科(含答案)
-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智能种植基地建设方案
- 2024年福建泉州惠安县互联网网格员招考聘用(高频重点复习提升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医院污水处理培训教学
- 机务维修作风课件讲解
- 垃圾清运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