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主要的治疗方法_第1页
鼻咽癌主要的治疗方法_第2页
鼻咽癌主要的治疗方法_第3页
鼻咽癌主要的治疗方法_第4页
鼻咽癌主要的治疗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鼻 咽 癌,概述 鼻咽癌(carcinoma of nasopharynx)是指发生在鼻咽部的以血涕、鼻塞、耳鸣耳聋、头痛、颈部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症状的恶性肿瘤。 祖国医学对鼻咽癌的认识: 鼻咽癌是西医的病名。 属于中医学的“颃颡岩”范畴。 “失荣”、“上石疽 ”、“真头痛,鼻咽癌的发病情况: 鼻咽癌是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为我国多发肿瘤之一 ,它的发病率居耳鼻咽喉恶性肿瘤之首。 1、地区分布:据统计,全世界鼻咽癌的病例有80%在中国,而我国尤以广东、广西、湖南、福建、台湾等省为高发地区。 2、人群分布: 性别:男女=31 年龄:国内报道最小3岁,最大90岁,以4060岁为多见,中医病因病机,鼻咽

2、癌的发生与机体内、外各种致病因素有关。每因正气虚弱,脏腑功能失调,邪毒乘虚而入,逐渐结聚成癌。 内因:脏腑功能失调,肺、脾、肝、肾。 外因:气候、环境、不良嗜好、不良刺激等,一、气血凝结 二、痰浊结聚 三、火毒困结 四、正虚毒滞,气滞血瘀 脉络瘀阻 肝受伤:肝气郁结 郁久化火 痰火互结 肝气犯脾 痰气交结 气滞 情志不遂 血瘀交结 痰浊 成块 脾受伤:运化失健水湿内停 痰浊困结 过食辛辣炙煿 饮食内伤 脾胃受伤热毒蕴结上结孔窍 发霉腐败有毒 正气不足 正不胜邪 邪毒结聚 日久成块,掌握:重点掌握鼻咽癌的主要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 熟悉:熟悉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了解:了解鼻咽癌的基本摡念及其发病

3、的主要病因病机,病因与发病机制,鼻咽癌的病因未完全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环境因素及遗传因素等有关。 1病毒感染:主要为EB病毒感染。 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是诱发鼻咽癌的一种因素。 3遗传因素:鼻咽癌具有一定的种族易感性和家族聚集性。 4、其他,病理,1原位癌(carcionma in situ) 上皮细胞已有癌变,但基底膜完整,鳞状和柱状上皮均可发生原位癌,但也可源于大圆型细胞。 2 浸润癌(invasive carcinoma) 分为微小浸润癌,鳞状细胞癌,腺癌,泡状核细胞癌和未分化癌。 ()微小浸润癌(invasive micarcinoma)基底膜受癌细胞侵袭出现断裂,但浸润范围不超过

4、光镜下(400倍)的一个视野。 (2)鳞状细胞癌 (squeamous cell carcinoma,1) 高度分化鳞状细胞癌腺癌 (well-differentiated squeamous cell carcinoma) 2)中度分化鳞状细胞癌 (moderately-differentiated squeamous cell carcinoma) 3)低度分化鳞状细胞癌 (poorly-differentiated squeamous cell carcinoma) (3) 腺癌(adenocarcinoma):极为少见,尤其在鼻咽癌的高发区。 1)高度分化的腺癌(well-differ

5、entiated adenocarcinoma) 2)中度分化的腺癌(moderately-differentiated adenocarcinoma) 3)低度分化的腺癌(poorly-differentiated adenocarcinoma,4) 泡状核细胞癌(vesicular nucleus cell carcinoma):由于形态较特殊,且放射治疗后预后较好等特点,而列为独立的类型。 (5)未分化癌(undifferentiated carcinoma)。 鼻咽癌好发于咽隐窝、鼻咽顶后壁及鼻咽侧壁,早期可见鼻咽部局部粘膜粗糙不平,呈肉芽组织状或小结节状肿物。肿瘤逐渐发展可呈菜花型、

6、结节型、溃疡型或粘膜下型等不同类型,鼻咽癌对机体的破坏示意图: - 颅神经受累 颅内 颅内占位性病变 颅底骨质破坏 鼻部破坏 咽部间隙 眼部破坏 鼻咽癌对鼻咽本部的破坏 -颅神经受累 耳部破坏 颈淋巴结转移 远处转移,临床表现,一、鼻出血:鼻咽癌早期即有易出血倾向,常表现为回吸性痰中带血或擤鼻时鼻涕带血,晚期表现为大出血。 二、鼻塞:肿瘤阻塞后鼻孔而出现鼻塞,多为单侧性。当肿瘤增大而阻塞双侧后鼻孔时,可出现双侧性鼻塞。 三、耳鸣、耳阻塞或听力障碍:肿瘤压迫咽鼓管口所致,常引起该侧耳鸣、耳闷阻塞及听力障碍或伴有鼓室积液,四、颈淋巴结肿大: 鼻咽癌患者以颈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的约占l2。 (1)部

7、位:胸锁乳突肌前缘上1/3段。 (2)肿块特点:无痛,质较硬,活动度差。 颈淋巴结转移率高达7080,五、头痛:多为偏头痛,是由于肿瘤破坏颅底,累及三叉神经或其他颅神经所致。早期为间歇性头痛,晚期为持续性剧痛,部位固定,头痛偏向患侧,多见于颞部、顶部或枕部。 六、眼部症状:是鼻咽癌侵犯眼眶或累及三叉神经眼支或视神经所致,可出现眼球突出、活动障碍、复视、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七、脑神经症状: 肿瘤经破裂孔进入颅内或破坏颅底骨质进入颅中窝,压迫邻近组织,出现各种脑神经症状,常见侵犯第V脑神经、第VI脑神经,继而可累及第IV、第III及第II脑神经。肿大的颈深部淋巴结也可能压迫穿出颅底的第IX、第X

8、、第XI及第XII脑神经,出现软腭麻痹、吞咽困难、声嘶、伸舌偏斜等。而第I、第VI、第VIII脑神经受损甚少,八、远处转移: 是鼻咽癌患者治疗失败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远处转移主要以骨、肺、肝较多见,且常为多个器官同时发生。鼻咽癌远处转移后可出现受损器官的相应症状,实验室和其它检查 一、间接鼻咽镜检查: 可在鼻咽部发现病灶。 (1)好发部位:鼻咽侧壁(咽隐窝)、顶后壁。 (2)外型:结节型、菜花型、溃疡型、浸润型、 粘膜下型。 二、纤维鼻咽镜检查:能全面仔细地观察鼻咽部,可行照相、录像及活检。 三、X线检查 四、CT检查 五、MRI检查,六、血清学检查 鼻咽癌患者EB病毒特异性抗原的抗体水平

9、明显高于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及健康人,在鼻咽癌的诊断上有实用价值。 (一)IgAVCA抗体检测: 1作为辅助诊断指标、人群筛查手段及早期诊断。 2可作为复发与转移追踪观察的指标之一,二)IgAEA抗体检测: EA抗体在鼻咽癌患者主要是抗D成分抗体,罕见于正常人,而在鼻咽癌患者则有特异性。 (三)癌细胞的EBNA检测: 应用抗补体免疫酶法检测鼻咽癌细胞和鼻咽脱落细胞中的EBNA,阳性率达100,七、组织病理学检查 (一)鼻咽活检: 1经口腔的鼻咽活检法。 2经鼻腔的鼻咽活检法。 3鼻内窥镜下鼻咽活检法。 (二)穿刺活检: 1鼻咽穿刺活检。 2颈淋巴结穿刺活检:在1的Pmcain局部浸润麻醉下,用细针

10、作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三)颈淋巴结活检: 在暂时找不到原发病灶的情况下,为了确定颈部淋巴结的性质(如炎症性、结核性或恶性肿瘤),可作颈部淋巴结活检,以便进一步寻找原发灶,从而确定诊断,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 本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最为重要.但鼻咽癌发生部位隐蔽,早期症状不明显,因此,要结合 1.病史 2.临床症状 3.仔细检查鼻咽部. 4.可疑病例须及时施行活检. 5.影像学检查. 6.血清学检查,鼻咽癌的临床分期,鼻咽癌的临床分期标准迄今国内外尚未能取得统一的标准。现将我国常应用的: 1. 1979年长沙分期标准. 2. 欧洲各国采用的1987年修订的UICC分期标准. 3. 闵华庆19

11、92年提出的鼻咽癌新分期,TNM分期,I期 II期 III期 IV期,长沙分期法(1979年,T原发癌 To 未见原发癌 T1 肿瘤局限于鼻咽腔或两壁交界处的局限性病灶 T2 肿瘤侵犯两个壁以上,但未超腔 T3 原发癌超腔,有颅神经侵犯或颅底骨破坏之一者 T4 有T3的两项以上者,N一颈淋巴结转移 No 未摸到颈淋巴结肿大 Nl 颈深上组有活动的肿大淋巴结,小于33cm N2 颈深上部位以下至锁骨上有淋巴结转移,或肿大淋巴结活动受限或固定 N3 颈肿大淋巴结大于8x 8cm,或锁骨上窝有转移 M-远处转移 Mo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的证据,临床分期组合,I期 Tl N0 M0 II期

12、T2 N0 M0,T02 N2 M0 III期 T3 N0,Tl Nl MO,TO3:N2 MO IV期 T4 NO MO,T0-4 N23 MO,TO4 N3 MO,M1,UICC分期法(1987年,T原发癌 T1 肿瘤局限于鼻咽腔一个壁 T2 肿瘤侵犯鼻咽腔的2个壁或2个壁以上 T3 肿瘤侵犯鼻腔和或口咽部 T4 肿瘤侵犯颅底和或颅神经受累 N-颈淋巴结 NO 未触及颈淋巴结,N1 同侧触及单个淋巴结,直径 3cm N2a 同侧触及单个淋巴结,直径 3cm,但不超过6cm N2b 同侧触及多个淋巴结,直径不超过6cm N2c 触及淋巴结,直径小于6cm或两侧触及有淋巴结 N3 触及淋巴结直

13、径大于6cm M-远处转移 M0 无远处转移 Ml 有远处转移,临床分期组合 I期 Tl NO MO II期 T2 NO1 MO,TO2 N1 MO III期 T3 N02 MO,TO3 MO IV期 T4 NO1 M0,T1-4 N2 M0,T1-4 N03;Ml,闵华庆,鼻咽癌临床新分期(1992年,T原发癌 T1 局限于鼻咽腔内 T2 局部浸润:鼻腔、口咽、茎突前间隙、软腭、颈椎前软组织、颈动脉鞘区部分 侵犯。 T3 颈动脉鞘区肿瘤占据,单前组或后组颅神经损害,颅底、翼突区、翼腭窝。 T4 前后组颅神经同时损害,副鼻窦、眼眶、海绵窦、颅内、颞下窝、直接浸润第1、2颈椎,N-颈淋巴结 NO

14、 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N1 上颈淋巴结,直径4cm,活动 N2 下颈淋巴结,直径47cm或运动受限 N3 锁骨上区淋巴结,或直径7cm,或固定及皮肤浸润 M-远处转移 M0 无远处转移 Ml 有远处转移 临床分期组合: I T1 N0 M0 II T2 N0-1 M0;T0-2 N1 M0 III T3 N0-2 M0;T0-3 N2 M0 IVa T4 N0-3 M0;T0-4 N3 M0 IVb 任何T、任何N、M1,鼻咽癌的临床分型,鼻咽癌的发展过程有一定的倾向性和规律性。按照其扩展途径和播散,临床可分为III型。 I上行型:肿瘤主要侵犯脑神经和(或)破坏颅底骨质,出现脑神经受累的症状,无

15、颈淋巴结转移。 II下行型:主要表现为颈淋巴结转移,无脑神经受累表现,也没有颅底骨质的破坏。 III上下行型:有脑神经受累或颅底骨质破坏及颈淋巴结转移,二、鉴别诊断,一)鼻咽部病变: 1鼻咽血管纤维瘤: 好发于青年男性,有反复出血病史。此瘤作鼻部活检易造成大出血,须慎重考虑。可作IgAVCA与IgAEA检测,以及动脉造影作鉴别。 2鼻咽结核:鼻咽可见肉芽样隆起,表面有粘膜糜烂、溃疡,与癌肿难以区分,可作鼻咽活检以明确诊断,3鼻咽腺样体:腺样体位于鼻咽顶壁,中央有多条纵形沟状隆起,表面光滑,亦见有结节状增生,腺样体重度炎症表面可有糜烂,需作活检确诊。 4鼻咽囊肿:好发于鼻咽顶壁正中部,表面隆起、

16、光滑,用活检钳触之有囊性感,咬破后可有粘稠分泌物溢出。 5.鼻咽恶性淋巴瘤:鼻咽部可见肉芽样肿物、质脆,触之易出血。肿物表面可有溃疡、坏死,可有颈部淋巴结转移,与鼻咽癌难以区分,需作鼻咽活检才能鉴别,二)颈部肿块,1.颈淋巴结炎: 急性颈淋巴结炎 慢性颈淋巴结炎 但发生于颈深上组的淋巴结,应注意观察,排除转移瘤。 2.颈淋巴结核:颈淋巴结核可有单侧或双侧淋巴结肿大,易产生干酪化,可有波动感,肺部X线照片可发现肺部有结核病灶。淋巴结穿刺可以鉴别,3.鳃裂囊肿:为先天性发育异常,多位于颈部外侧、胸锁乳突肌之深部,呈圆形,质软而具有弹性的肿块,边缘清楚,与皮肤无粘连。穿刺抽吸,抽出黄色浆液性或粘液性

17、分泌物后可以鉴别。 4.涎腺混合瘤: 多见于腮腺,肿瘤位于耳垂下。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鉴别,5.神经鞘瘤:起源于神经鞘膜上的雪旺细胞,常发生于颈部皮神经、迷走神经、交感神经处。于颈部外侧上段、胸锁乳突肌深处,可见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的肿物。肿瘤较大时,可突向咽部,使咽侧壁膨隆。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鉴别,治疗,一、中医治疗 解毒 增效 改善生活质量,一)辨证治疗,1、气血凝结 主证:头痛、鼻塞、涕血、耳内胀闷。鼻咽肿物暗红易出血+气 滞血瘀证。 治则:行气活血,软坚散结。 方药:丹参逍遥散加减。 2、痰浊结聚 主证:鼻塞及颈部肿块明显,头重,鼻咽肿物大色淡+脾虚湿困证。 治则:清化痰浊,行气散结。

18、 方药:清气化痰丸加减,3、火毒困结 主证:头痛剧,耳鸣耳聋,鼻衄明显。鼻咽肿物如菜花样或溃烂 +肝胆火热证。 治则:泻火解毒,疏肝散结。 方药:柴胡清肝汤加减。 4、正虚毒滞 主证:鼻塞涕血,耳鸣耳聋,头痛眩晕,形体瘦弱,。鼻咽肿物色红或淡红,颈部或有恶核。 +气阴两虚证。 治则:调和营血,扶正祛邪。 方药:和荣散坚丸加减,用药特点: 肿块大:选四生散、昆布、海藻、山慈菇、三 棱、莪术、桃仁、红花、猫爪草等。 头痛:蜂房、田七、云南白药、藁苯等。 鼻衄:白茅根、旱莲草、紫珠草、藕节、阿胶。 颅神经损害:牵正散、蜈蚣、全蝎、僵蚕、地龙等。 治疗鼻咽癌常用中草药: 1、泻火解毒:蛇舌草、石上柏、

19、七叶一枝花、半枝莲、 夏枯草、龙胆草、板蓝根、虎杖等。 2、祛痰散结:四生散、猫爪草、海藻、浙贝、山慈菇。 3、活血散结:土鳖、三七末、三棱、莪术等。 4、镇痉止痛;川足、全蝎、蜂房、白附子等,二)放疗、化疗反应的中医辨证治疗: 根据放、化疗后病人的全身情况,中医分为如下四型: 1、肺胃阴虚 主证:咽干,舌燥,口渴喜饮,鼻干少津,干 咳少痰,小便 短赤,大便秘结。舌红干,无苔,脉细数。 治则:清肺养胃,润燥生津。 方药:泻白散和沙参麦冬汤加减,2、气血亏损 主证:面白,头晕目眩,心悸,失眠多梦,肢 麻,咽干,舌淡脉细。 治则:健脾养心,益气补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 3、脾胃失调 主证:胸闷腹

20、胀,厌食,恶心呕吐,舌淡,苔白 腻,脉细滑。 治则:健脾益气,和胃止呕。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减,4、肾精亏损 主证:形体瘦弱,耳鸣耳聋,眩晕,神疲腰痠,或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弱或细数。 治则:补肾固本,滋阴降火。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三)外治: 1、涂敷: 颈部恶核腐烂,可外敷阳和解毒膏。 放射后颈部皮炎,可用虎杖浓煎, 取汁外搽或外服三黄软膏。 2、滴鼻: 可用滴鼻灵,复方薄荷油。 3、漱口: 可用漱口方或银荷漱口液,四)其他中医疗法,1针灸治疗 1)针刺疗法: 主穴:风池、下关、上星、大迎。 配穴:臂 、手三里、合谷,2)穴位注射: 药物: 核葵注射液、当归注射液、柴胡注射液、川芎

21、注射液、蟾蜍注射液等. 方法: 每穴0.5毫升,每次12穴,每天或隔天1次,10次为一疗程,有消肿散结、止痛的作用。如痰浊结聚型,选用核葵注射液。气血凝结型,选用当归注射液,柴胡注射液或川芎注射液。火毒困结型可用蟾蜍注射液,二、西医治疗,放射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 化学药物治疗。 鼻咽癌对放射线敏感,是治疗首选的方法,一)放射治疗,1放射线的选择:应选用穿透力大、深度量高、表面量低、骨吸收少的高能放射源,如60钴或电子加速器作外照射,对于外照射后的残存肿瘤,可以用X线体腔管或后装腔内作补充治疗,颈部转移淋巴结宜用深部X照射,2放射剂量和时间: 应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作适当的选择,近期有报道分段照射法

22、疗效不如连续照射法,故主张一般采用连续照射法。 1)连续治疗:每周5次,每次20Gy,总剂量TD60-70Gy/6-7周。放疗时间较短,而放疗后反应较重 2)分段治疗:整个治疗分两段,每段约35周,中间间隔休息3-4周。总的放疗时间较长,但放疗后反应较轻,3.放射野的设计: 照射野的范围应常规包括鼻咽原发灶及其邻近腔窦、间隙、颅底以及颈部在内。 原则上各部位同时开始照射,但对有严重头痛、鼻出血等症者,可以先用小野进行照射以减轻症状,然后按全面的布野进行照射,在照射野不得不包括到脑干、脊髓、眼球等重要组织器官时应注意用挡块保护或及时缩野,以控制它们的受量在容许范围内,二)手术治疗,1 、手术适应证: 1)鼻咽部局限性病变经放疗后不消退或复发者; 2)颈部转移癌放疗结束后残存的肿块,呈活动的孤立性包块,鼻咽部原发灶已控制者,可行颈淋巴结清扫术. 2、手术禁忌证: 1)有颅底骨质破坏或鼻咽旁浸润,脑神经损害或远处转移。 2)全身、情况较差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