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政治经济思想PPT精选文档_第1页
宋朝的政治经济思想PPT精选文档_第2页
宋朝的政治经济思想PPT精选文档_第3页
宋朝的政治经济思想PPT精选文档_第4页
宋朝的政治经济思想PPT精选文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第8讲 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2,1)措施 军事: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并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行政: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 负责监督。 财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2)特点:重文轻武,文人治国;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3)影响 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消极:造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一、政治,1、加强中央集权,通判,3,一、政治,1、加强中央集权,2、加强专制主义,4,中 书 门 下,皇帝,宋朝时期的 中央集权体制,5,三省六部制与二府三司制的不同,2)二府三司制是

2、北宋的中央行政制度。它注重具体的行政事务,由不同的机构处理不同的事情。“二府”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分别负责行政和军政,三司负责财政,1)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确立的中央行政制度。它注重行政程序,把处理一件政事分成若干阶段,由各个层级的不同部门来依次处理,具体来说是:中书省起草政令门下省审核尚书省及下属六部执行,北宋的二府三司制,6,北宋初年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集中军权,杯酒释兵权”,削夺节度使实权,设枢密院,与统军将帅互相牵制,实行更戍法,防止武将专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内外相制,集中行政权,中央,分散相权,参知政事,分行政权,枢密使,分军权,三司使,分财政权,地方,文官任知州,通判

3、监督知州,集中财权,设转运使,7,历史结论,如何理解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这段历史评述。 宋代统治者沿袭了前代的政治制度,进一步分散了相权,同时地方解决了藩镇问题,采取文官政治,总体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但是冗官冗员,滋生腐败,行政效率低下,也造成财政的严重负担,8,历史趣闻:廉洁包青天的工资,包拯“坐镇开封府”时,头上戴有三顶帽子,即龙图阁直学士、尚书省右司郎中、权知开封府事。按宋仁宗嘉佑年间公布的公务员

4、薪水律例嘉佑禄令,包拯作为龙图阁直学士,每一年有1656贯的货币收入,另有10匹绫、34匹绢、2匹罗和100两绵的实物收入。按宋史职官志,包拯在开封府做一把手,每个月有30石月粮,其中包括15石米、15石麦。每个月另有20捆(每捆13斤)柴禾、40捆干草、1500贯“公使钱”。有人折算其年薪约合今天人民币千万以上,9,史料呈现:北宋的官制,官僚制度中有“官”(等级待遇)、“职”(加官,为虚衔)、“差遣”(职事官,实际职务)。官僚机器中,旧官和新官,有权的官和无权的官,朝廷派遣的官和地方的官,机构重叠、臃肿、庞大、效率低下。官不管事,却享受优厚的俸禄。这样就形成一个特权阶层官户,成为政治腐败的渊

5、薮。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问题:北宋的官制出现了什么严重的问题,10,一、政治,1、加强中央集权,2、加强专制主义,3、北宋中期的矛盾尖锐,1)北宋中期,阶级矛盾的激化 (2)民族矛盾的激化 (3)统治阶级内部矛盾,11,一、政治,1、加强中央集权,2、加强专制主义,4、庆历新政,3、北宋中期的矛盾尖锐,12,新政措施,改革文官升迁制,严格恩荫制,改革贡举制和考试内容,慎选地方官,减轻徭役、重视农桑等,中心 整顿吏治,13,一、政治,1、加强中央集权,2、加强专制主义,4、庆历新政,3、北宋中期的矛盾尖锐,5、王安石变法,14,1、促进生产发展 2、增加财政收入 3、一定程度上改变积贫局面,效

6、果,减轻人民负担,增加财政收入,耕地面积增加,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增加财政收入,保证了生产时间,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减轻人民负担,增加财政收入,打破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财政收入,作用,富国之法,15,维护了社会治安;确保了兵源和提高战斗力,提高武器质量和产量,马匹的质量和数量提高,提高战斗力;政府节省了大量养马费用,加强了军队战斗力,1、增强国力,一定程度上改变积弱的局面 2、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3、增强军队的战斗力,强兵之法,16,3)取士之法,目的,具体措施,作用,选拔人才,为变法制造舆论,改革科举制度 整顿太学 惟才用人,培养专门人才 使许多低级官吏和下层士大夫

7、得到发挥才干的机会,17,二、经济,1、农业,1)生产制度:一年两熟、三熟 (2)土地制度:不抑兼并 (3)灌溉工具:高转筒车,18,二、经济,1、农业,2、手工业,1)纺织:棉花种植普遍,棉纺技术进步。 (2)陶瓷:五大名窑、景德镇,19,二、经济,1、农业,2、手工业,3、商业,1)坊市界限打破,商业突破了时间、空间限制,草市、夜市普遍。 (2)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出现“交子”。 (3)城市:大都市、四大名镇,20,二、经济,1、农业,2、手工业,3、商业,1)海上丝绸之路繁荣 (2)海外贸易税收是国库重要财源,4、对外贸易,21,1)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2)“三教合一”潮流的出现,3)儒学

8、体系的更新,以“理”或“天理”为核心,既贯通 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 能治国的学说理学,社会动荡不安; 受到道、佛教的冲击,1、背景,三、儒家思想的新发展理学,22,1)地位:北宋儒家代表;理学主要奠基者 (2)核心思想: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其实质是客观唯心主义 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3)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天理的核心就是“仁”。 (4)认识论: “格物致之”既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2、程颐和程颢(宋代形成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理学,又称新儒学,三、儒家思想的新发展理学,23,理学在宋代形成的历史背景,1)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9、重文轻武,对学术文化较少干涉,学术活跃,2)儒家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国家政事,参政议政;言论不当,朝廷仅是贬官离京而已,而且职务并不低,3)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24,三、儒家思想的新发展理学,3、理学的成熟朱熹,25,朱熹,字元晦(11301200),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是继孔孟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观书有感1: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子治家格言 :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读书之

10、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26,南宋的朱熹全面总结了北宋以来理学成就,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存天理,灭人欲”,客观唯心主义 理学的社会政治观,1)理气论 唯心、把理气论和伦理道德结合,理比气更根本,理先于气;同时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不能离开气。他认为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物之理终归为一,这就是“太极,2)心性论,认为人应克制感情,让道德理性来 支配和指导行为,27,3)政治理论方面 是以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的理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设法“正君心”,因为只有君心得正,才能正纲常、正百官,而后国治、天下平,4)理学经典方面 将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11、集为四书,并为之作注,使之成为理学的主要经典。四书章句集注,28,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成为仅次于孔孟的一代宗师,其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三、儒家思想的新发展理学,3、理学的成熟朱熹,2021/2/23,29,程朱理学,理”是世界的本原 宇宙观 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把握“理” 方法论 “存天理,灭人欲” 道德观,2021/2/23,30,1)南宋思想家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 (2)“心即理也”,并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 (3)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陆王心学,三、儒家思想的新发展理学,4、理学的发展心学,2021/2

12、/23,31,评价宋明理学 材料1 朱熹:“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 材料2:朱熹:“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材料3: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材料4: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断绝学,为万事开太平”;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消极和积极的地方?我们今天对宋明理学应采取什么态度,2021/2/23,32,消极: 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的观念;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重礼轻法的观念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