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斜坡的启示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 学生对斜坡及斜坡的使用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他们看见过“搭建斜坡”推车、搬粮食、运货物,而且学生也有过在“斜坡”上向上推车很省力体验。生活中对于“斜坡”的感性认识,为本课教学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结合教材内容、 要求和学生的认知体验, 教学中,教师所要关注的并非是“斜坡”、“斜坡能省力”这些知识点的教学,在教学中, 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科学探究技能的训练,面向全体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亲历“探究斜坡坡度大小与拉力关系”的全过程。另外,学生对斜面的变形螺旋没有认识基础,而且学生在认识“直线斜面”到“螺旋”有一个思维的跳跃,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很好的认识螺旋”
2、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材简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 的第 3 课。课文大体由四个版 块的内容组成:第一版块引导学生讨论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不方便,从而认识生活中的斜坡、 发现斜坡可以省力;第二版块的内容教学是引导学生“探究斜坡坡度大小与拉力关系”, 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进行科学探究技能培训的重要环节;第三版块的内容教学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引导学生认识斜面的变形螺旋;第四版块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认识斜面及螺旋在生产生活的应用,逐步使学生树立“学科学”是为了更好的“用科学”的思想。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本课教材设计了“认识生活中的斜面”、 “发现斜面能省力”、 “探究斜面坡
3、度大小与拉力变化的规律”、 “探究斜面的变形”、 “讨论斜面及螺旋在生产、 生活中的应用”等教学内容。 结合本册教学重要和本课教学实际、 学生认知水平, 本课内容教学设计为一课时。本着“用教材教”的理念, 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删减和整合, 整合了“发现斜面能省力”与“探究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变化的规律”,在“发现斜面能省力”一环节加入“比较垂直提升小车与斜坡提升小车”体验活动, 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数据发现“斜面能省力”, “发现不同斜面省力还不同”, 同时引导学生提出“为什么不同斜面省力不同?”探究问题,引导学生经历“从实践到发现、提出猜想、讨论做法、实践验证”等过程,培养学生搜集数据、 绘制曲
4、线图、分析数据的能力。在“探究认识斜面的变形”一环节,将“怎样才能爬上陡峭的山?”探究活动更改为“怎样设计就能让汽车很省力的开到距离很近, 但又很高的公路上?”因为,我们这儿的学生对爬山、盘山公路没有认识,或者认识不深。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能够对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关系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观察记录等。能够搜集数据并发现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变化的规律。第 1页知 与技能:知道斜面是 机械,了解斜面的基本 成。知道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 化的 律。知道斜面的 形螺旋及其作用。了解斜面及螺旋在生 、生活中的 用。情感、 度与价 : 科学研究有 趣,体 和感受到生活中 有科学。体 到 科学探究 程的 趣。
5、关注身 的 机械的 用。 教学 构 以 生活情境引入新 ,逐步引 学生在 践中探究,在探究中体 , 在体 中收 ,本 教学采用五个 施教学:“ 情境引入 践体 科学探究 系 延伸 外” 教学准 演示 器材: 力 、小 、两 木板、两个大小不一的三角形、多媒体 件等。分 器材: 力 、小 、一 木板、 (表)等。 施 程 一、 情境、 斜面。( 2 分 )1、 片引入:同学 ,在生活中我 常会遇到麻 ,瞧,小明今天就遇到了一个麻 ,要搬自行 上台 很累、很不方便,你有好的解决 法 ?2、学生交流解决方法。(可以把台 改造成斜坡,可以用木板 成斜坡)3、随机出示示意 ,介 斜坡的坡度。4、激 研究
6、 趣:大家想的 种 法到底好不好呢?二、体 活 、 。( 12 分 )1、引 活 : 是一 小 ,垂直提升小 要用多少力呢?搭建斜坡提升小 又要用多少力?想不想 量一下呢?2、学生 做法:( 1)用 力 垂直提起小 , 出 数。 力 在使用的 候要注意些什么?( 指 是否在“ 0”位, 数 眼睛要平 指 ( 2)搭建斜坡,用 力 拉起小 , 出 数。用 力 在斜坡上拉小 的 候 要注意什么呢?( 力 要与木板相平,用力要均匀等)3、学生分 体 活 :垂直提升小 与搭建斜坡提升小 4、小 果。5、 察 数据,你有什么 ?6、交流 :使用斜坡能省力、各 斜坡省力不一 。第 2页三、实验探究、发现规
7、律。(约15 分钟)1、再次创设情境:小明也想到了搭建斜坡,但现在有三个不同坡度的斜坡,1号、 2 号、 3 号,但是他不知道选择用哪一个斜坡就能很省力的把车推上去?2、讨论:如果让你来选,你会选择哪一个斜坡?为什么?3、学生提出各种猜想:预设一:学生提出不同猜想。( 1)选择 3 号, 3 号坡度小,推起来省力;( 2)选择 1 号, 1 号坡度虽然大,但距离很短。如果从省力的角度考虑,你会选择哪种?( 3)选择 1 号, 1 号坡度大,推起来省力(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相机引导归纳,)预设二:学生提出“选择3 号, 3 号坡度小,推起来省力”一种猜想。4、引导探究,讨论做法:要知
8、道哪种猜想是正确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5、学生课内讨论,交流实验探究的做法:( 1)你能利用材料造成大小不同的坡度吗?( 2)好,不同坡度会造了,那我们在每一种坡度上实验时应该测几次?( 3)实验的时候还要注意些什么呢?(老师在这里要引导学生在这里认识到在做实验的时候, 动手实验很重要,但观察、记录也同等重要, 逐步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能力。)6、学生分组开展课内探究实践活动。(教师巡视,提示定时记录,填写记录表。)7、组织汇报,交流并分析实验数据。(学生课内汇报各组的实验数据,教师随机汇总,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果。)8、解疑:你们猜猜小明最后选了哪一个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动画
9、)看来,斜坡确实是个好办法。四、联系实际,认识斜面变形。(约8 分钟)1、出示公路模型,引出问题:现在有高、低两条公路(距离较远),你有办法让两条公路的车辆在这一段互相流通起来吗?2、学生交流办法:搭建斜坡。3、提出更难的问题:现有这两条公路距离很近,你还有办法让两条公路的车辆互相流通起来吗?你还有办法让两条公路上的车辆还像刚才一样省力互相流通起来吗?4、引导观察:将直线斜坡引桥变成了什么形状?5、小结:像这种变形斜坡叫螺旋。这种螺旋引桥在哪里可以见到呢?6、出示图片:这些图片中哪里用到了斜坡及螺旋,有什么作用?五、课内小结,延伸课外:(约3 分钟)第 3页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了哪些
10、收获?2、指导课外探究: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用到了斜坡及螺旋,我们可以开展更深入的观察、记录,看一看,你有没有新的发现。教学反思在 2019 年镇江市“新秀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比中,我执教了斜坡的启示 ,现对有关问题做一梳理和反思:一、课堂教学要依据学生实际水平有效处理教材关于教材, 路培琦老师曾有很经典的论述:“课本课本, 教学的根本; 教材教材,教学的素材。”的确,教材只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路、一个依据和一种范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即有“用教材”的意识。在斜坡的启示一课设计上, 我就针对学生对“斜面”原有的认识对教材作了两处变动:在“发现斜面能省力”一环节
11、加入“比较垂直提升小车与斜坡提升小车”体验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分析比较数据发现“斜面能省力”;在“认识斜面的变形”一环节,将“怎样才能爬上陡峭的山?”探究活动更改为“怎样设计就能让汽车很省力的开到距离很近,但又很高的公路上?”因为,我们这儿的学生对爬山、盘山公路没有认识,或者认识不深,相反,学生人人对公路、对引桥都有一定的认识。通过教学,我发现这样处理教材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尤其是“怎样设计就能让汽车很省力的开到距离很近,但又很高的公路上?”这一环节,学生兴趣很高, 由“直线斜面”到“变形斜面螺旋”思维突破较好。通过试教和赛课,我最大的感受是吃透教材、 吃透学生相当重要,不同的学生, 对教
12、材的把握会有所不同。这也许是对教师要求的科学素养之一吧。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科学课的特点- 渗透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科学的本质之一就是“实证”。科学是要讲证据的,科学是可以重复检验的,这就是“实证意识”。如何收集有效和可靠的证据成为本课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任务。追求实验的“精确性”以收集有效证据,让精确实验的思想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细节中,诠释着科学课堂中实证意识的教学,成了本课的一大亮点。“实验中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师生深度研讨实验方案,体现重复检验的科学思想。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探究方案是整个“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关系”的探究活动成功和失败的关键,这个活动我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展开讨论:1
13、、我给你一块木板、一个盒盖子(长方形的),你能造出三个不同的坡度吗?2、相比较,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好一些?3、为了让我们的研究更加科学,操作更加精确,实验中我们还应该注意些什么?特别在第三个问题的讨论,有如下精彩的课堂场面:师:如果让我们的研究更加科学,操作更加精确, 在实验中我们还要注意些什么?生:实验多做几次会好些。第 4页 : 什么你 ?生:一次可能有凑巧。 :有道理,那你 得做几次比 合适?生:三四次吧。 :行!我 每一 也争取都做三次。 :又有一个新 ,三次 有三个数据,怎么 理?生:可以取平均数。 : 有什么我 也要注意的?生: 中 要注意 察。生: 中要静心 。生: 中 要把 数
14、据 下来。 :有道理,老 要看看哪些小 合作的非常好? 是一 引 “ 暴”的 , 了“ 手之前先 ”。 尤其是引 学生 操作 加以关注: 做三次以上重复做; 求平均数 数要求 性; 同 做,由一个人操作减少 差, 了 量要客 、精确,它将影响 据的可靠性,充分渗透 意 。“你从 些数据中 了什么” 据 的科学 度和方法。什么是 据, 科学事 、 科学数据就是 据。科学探究要重 据, 通 定量 察、 量、 搜集科学事 和可靠 据。本 中学生要非常 地做好数据的 和整理。本 二次运用数据, 一是 学生在“ 量垂直提升小 与斜坡提升小 ”后把自己 的数据公布与众。 由于都是学生自己 的坡度,所以学生
15、根据数据很自然 生 :使用斜面省力,但 什么不同的斜面省的力不一 呢?从而 理成章地把学生的思 引向 更深 “什么 的坡度就更省力呢?”的研究。二是学生在研究 程中 真 下自己小 的研究数据, 根据数据,形成自己的研究 ,然后大家 交流, 最后依据数据得出“斜面坡度越小拉力 越小,斜 面坡度越大拉力越大”的 。 学生在科学探究的 程中学会尊重数据( 据), 据 的科学 度。“ 出在哪里”在 交流中引 疑的精神。尽管学生在 手之前 注意点有了一定的 ,但 中 是会出 那 的 , 致研究出 差。 及 引 学生 自己活 行反思就 得尤 重要。在 交流垂直提升小 用的拉力 ,九个小 有7 个小 用了
16、2N 的力,但第 3 、第6 出现 了 差,而且第 6小 差 大, 我 两个小 再 一次,两个小 再一次 量并 用了 2N 的力,在 ,我 跟着 到了“你知道 才是什么原因使 果出 差的呢?”因 量 果2N 的力并不是我最 想要的,我最 想要的是 学生自己找出出 量 差的原因, 两个小 的学生在交流原因的 候,深有体会的 到“我 才没有平 数据”、“我 才没有把指 到 0 ”,学生通 再一次 量不 得了准确数据,找到了出 差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有意 的培养学生 疑、 找原因的科学 度。第 5页三、课堂教学要追求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对儿童来说, 知识的获得主要通过感性经验的积累,技能的形成需要反复的
17、模仿练习, 态度的形成需要通过实践和体验的过程。关键是, 如何通过活动有机地整合这三个维度,达到理想的教学状况: 学生在兴趣盎然中, 通过一定的过程和方法,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培养了科学态度。 在本课教学中, 充分挖掘教材的科学内涵和教学内涵,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已最大限度地让三维目标实现有机整合。本课目标设定为: 能够对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关系提出假设、设计实验、 观察记录等,能够搜集数据并发现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变化的规律,能够体验到亲历科学探究过程的乐趣,能够关注、 了解斜面及螺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课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你有办法帮助小明轻松自如的把自行车推上台阶吗?”开始,创设生动活泼的教
18、学情境, 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然后让学生动手测量“垂直提升小车和斜坡提升小车各用了多少力”,通过观察比较数据, 学生自己提出本课的研究重点:使用斜面省力, 但为什么不同的斜面省的力不一样呢?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问题意识顺应被激发, 学生的思维很自然转入对问题的假设上来;在深度讨论中明确该实验的研究方案, 让学生对实验中的细节加以关注,体现动手之前先动脑的科学研究思路,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培养目标蕴涵其中。 在汇报交流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探索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关系的经历中,收获的不仅仅是一组实验数据,而是每一学生都获得新知和体验,这也正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和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办公家具订购合同范本
- pc构件模具合同范本
- 中学军训合同范本
- 共同抵押合同范本
- 中介和工厂合同范本
- 华泰期货合同范本
- 公司签订赔偿合同范例
- 修假山承揽合同范本
- 中国石化合同范本
- 亚马逊产品合同范本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市政管线(道)数字化施工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幼儿园教职工开展预防性侵
- DL∕T 1711-2017 电网短期和超短期负荷预测技术规范
- 医疗机构消毒记录表清洁消毒日检查记录表
- 2024年北京大学强基计划数学试卷试题真题(含答案详解)
- 2024年巴西脉冲灌洗系统市场机会及渠道调研报告
- 高压电工证考试题库及答案(完整版)
- 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与规范化
- 精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表单
- 2024年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含答案(综合卷)
- 委外催收机构入围项目投标技术方案(技术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