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威远县内环路东段道路工程 (K0+000.00K5+850.97)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四川省内江鸿达路桥实业总公司二零一一年七月目 录一、工程概况21、道路工程概述22、沥青混凝土材料要求23、本工程执行标准134、工程目标13二、施工方案131、施工概述132、摊铺前的施工准备143、施工操作顺序144、沥青砼摊铺154.1 SMA改性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案及工艺154.2普通沥青砼路面185、施工阶段质量控制要求21三、质量控制措施及关键部位控制措施22四、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241、组织措施(高速度进入施工现场,全面作好施工准备)242、技术与装备措施243、科学安排施工计
2、划,有序投入生产254、高质量施工是确保工期最有效方法255、扎扎实实抓好施工关键256、合理安排施工过程中的劳、机、材强度,以保证施工工期25五、安全文明施工控制措施261、安全生产措施262、文明施工措施27六、本工程拟投入设备、劳动力291、投入本工程机械设备292、投入本工程劳动力29一、工程概况1、道路工程概述1.1威远县内环路东段道路为威远县城内的一条比较重要的城市主干道,也是威远县环城道路的一部分,其起点起于威远县内东北侧已经建好的花城公路,道路K0+000K3+320段呈南北走向,K3+320终点呈东西走向,道路终点与已经建好的三河路相接,道路全长5850.974米,道路路幅宽
3、度为60米,采用二板形式,道路总体路幅较宽,道路建成后可根据道路周边地块的实际开发情况对道路人行道进行景观布置,以提升城市整体形象。1.2道路等级本工程威远县内环路东段道路为城市主干道级路,全线采用城市主干路级标准,设计车速V=50km/h.设计年限为15年。道路设计荷载为BZZ-100。1.3道路路面工程结构特征:根据道路在路网中的作用和性质,并结合开发区建设工程中重车较多的特点。道路路面结构设计具体如下:机动车道:改性沥青玛蹄脂: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上面层厚40mm,沥青混凝土AC-16C中层面层厚50mm,沥青混凝土AC-20下面层厚60mm,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厚6mm,5%水
4、泥稳定土级配碎石基层厚300mm(石质路基),5%水泥稳定土级配碎石基层厚250mm(土质路基),3%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300mm(土质路基)。1.4工程数量:1)、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上层面厚40的数量是平方米;2)、沥青混凝土AC-16中层面厚50的数量是平方米;3)、沥青混凝土AC-20下层面厚60的数量是平方米;4)、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厚6的数量是平方米;2、沥青混凝土材料要求2.1、稀浆封层材料要求:(1)、改性乳化沥青:a)稀浆封层选用慢裂喷洒型道路用改性沥青,用量0.71.10L/m2,浓度为35%左右。b)封层用改性乳化沥青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5、F-2004)表4.7,。1-2中所提技术要求。(2)矿料级配: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表6.5.5中有关技术要求。2混合料技术要求: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表6.5.6中有关技术要求。3施工技术要求:a)、稀浆封层应使用改性乳化沥青,且改性乳化沥青宜现场制备;b)、为增强沥青与集料的粘接力,缩短改性乳化沥青破乳时间,可掺加23%的3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c)、稀浆封层的配合比需经反复试验确定;d)、稀浆封层摊铺机摊铺时应匀速前进,摊铺速度一般为100200m/min,表面应平整,对局部的不平整进行人工整修;e)、混合料铺筑宜
6、采用810T轮胎压路机连续碾压48遍,在碾压过程中,静止压路机急刹车,不得在新摊铺混合料上调头;f)、稀浆封层铺筑后,乳液破乳,水分蒸发、碾压成型后即可开放交通。2.2、沥青面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验收合格后方可铺筑路面,路面分为上、中、下三层。(1)、质量标准:压实度:95%(马歇尔试验密度为标准密度)厚度允许偏差:20mm,-5mm 平整度5mm 宽度:-20mm 纵断高程:10mm横坡度:10mm且不大于0.3%弯沉值31(0.01mm)(上层面)(2)、材料组成:上面层沥青采用改性沥青,沥青配合料选择以下矿料级配:上面层采用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中层采用AC-16C、下层采
7、用AC-20C主要实验技术指标要求如下:SMA混合料质量应符合下的规定。 SMA混合料技术要求马歇尔设计参数 技术要求(使用改性沥青)孔隙率(%) 34沥青用量(%) 最小6.0矿料间隙率不小于 17.0沥青饱和度 % 7585稳定度不小于 5.5流值(0.1mm) 25击实次数,双面各 50析漏(%) 不大于0.2SMA面层粗集料应采用质地坚硬,表面粗糙,形状接近立方体,有良好的嵌挤能力的破碎集料,其质量技术要求见下:SMA表面层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指 标单 位取值试验方法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6T 0316洛杉机磨损损失%(%)不大于28T 0317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60T 0304吸水率
8、%不大于2.0T 0304坚固性%不大于12T 0314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5T 0312水洗法0.3mm部分),不小于%12T 0340含泥量(小于0.075mm的含量),不大于%3T 0333砂当量,不小于%60T 0334亚甲蓝值,不大于g/kg25T 0346棱角性(流动时间),不小于S30T 0345SMA填料必须采用由石灰石等碱性岩石磨细的矿粉,其质量技术要求见下:SMA面层填料质量技术要求指标 单位 要求值 试验方法视密度不小于 t/m3 2.5 T0352 含水量不大于 % 1 烘干法粒度范围小于0.6mm % 100 T0351不小于0.15mm % 90-100 T03
9、51小于0.075mm % 75-100 T0351外观 - 无粒团结块 亲水系数 - 1 塑性指数 % 4用于SMA的木质素纤维用量以沥青混合料总量的质量百分比率计算,掺量0.3%。AC沥青混凝土细集料、填料、基质的技术要求见下表: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级配类型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比(%)31.526.5191613.29.54.75AC-16C10095-10070-9256-7630-50AC-20C10090-10074-9062-8250-7032-46级配类型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比(%)沥青用量(%)2.361.180.60.30.150.07
10、5AC-16C20-3616-2810-208-166-134-84.0-6.0AC-20C22-3616-2810-226-164-123-74.0-6.0面层材料技术要求材料试验项目中面层下面层沥 青标号70#90#针入度(25C,100g,5s)(0.1mm)60-8080-100延度(5cm/min,15c)不小于(cm)100100(5cm/min,10c)不小于(cm)2020软化点(环球法)不小于(C)4644含蜡量 不大于(%)2.22.2薄膜烘箱试验后的针入度比不小于(%)6157碎 石磨光值 不小于(BPN)42压碎值 不大于(%)2628洛杉矶磨耗损失 不大于(%)283
11、0对沥青的粘附性 不小于(级)55坚固性 不大于(%)1212抗冲击 不大于(%)2828吸收率 不大于(%)22沥 青 混 合 料击实次数 双面各(次)7575稳定度 大于(KN)88孔隙率 (%)3-53-6流值 (0.1MM)20-4020-40沥青饱和度(%)55-7055-70残留稳定度 不小于(%)8580动稳定(次/mm)2400800低温弯曲蠕变试验速度(0c,1Mpa, 1/SMPa0.5X10-60.5X10-6应用于路面上层的沥青混合料SMA-13的Sasobit改性沥青应满足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2004)中的技术要求。沥青采用Sasobit类改性沥
12、青。其技术要求如下表所示。Sasobit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颜色白色沸点沸点以下发生温度分裂气味无味水稳定(200C)不容凝固点100CPH值中性250C密度0.94g/cm3物态凝固点以下为固体,以上为液体Sasobi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技 术 指 标Sasobit改性沥青针入度(25C,100g,5s) 0.1mm50针 入 度 指 数 PI-0.4延 度 5c 5cm/min实测记录软化点(R&B) C70粘 度 135C1闪 点 C230离析、软化点差 C污改性剂析出、凝聚溶解度 %99旋转薄膜烘箱试验(163Cx75min)质量损失%1.025C针入度%655C延度 cm实测记录应用于沥青
13、混凝土层间粘层的改性乳化沥青应达到以下技术要求:改性乳化沥青的技术要求指 标要求试验方法1.18mm筛上剩余量%0.3JTJ052-2000贮存稳定性(CH5) 5粘度C255(秒)16蒸发残留物含量%55施工前必须选用符合要求的材料,通过配合比确定矿料级配沥青用量。矿粉采用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2004)中技术要求的石灰石矿粉,矿粉干燥无接团,成团的矿粉不得直接使用。为保证沥青混合料中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在石料与沥青的粘附达不到4级或4级以上的条件,需使用抗剥落剂来改善期间的粘附性。选用质量优良,长期抗剥落性能较好的抗剥落剂,也可以采用掺加定量的石灰代替矿粉来提高石料与沥青
14、的粘附能力。在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上须浇洒透层沥青,透层沥青采用慢裂的洒布乳化沥青,沥青的品种及用量通过试洒确定,待透层沥青完全下透后,再喷洒封层沥青,封层沥青采用改性沥青,喷洒封层沥青后,应立即洒布S10矿料,用量为5-8m3/1000m2,按层铺法施工要求,完成下封层。为是面层个沥青间粘接良好,两层沥青混凝土应连续施工,并在层间洒布粘层沥青,粘层沥青选用快凝喷洒道路用乳化石油沥青(PC-3型,粘度8-20,c25.3),用量为0.3-0.5L/m2本说明没有说到的,严格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执行。粗集料技术要求用于SMA面层的粗集料应采用冲击破碎机加工的石料
15、,要达到四级破碎,质地坚硬,表面粗糙,清洁、干燥、无风化、无杂质的形状接近立方体的辉绿岩,其质量应符合下表要求。 SMA面层用粗集料质量要求指 标单 位取值试验方法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6T 0316洛杉机磨损损失%(%)不大于28T 0317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60T 0304吸水率%不大于2.0T 0304坚固性%不大于12T 0314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5T 0312水洗法7。凝固点:以常温下液态为宜,凝固点以0.3mm部分),不小于%12T 0340含泥量(小于0.075mm的含量),不大于%3T 0333砂当量,不小于%60T 0334亚甲蓝值,不大于g/kg25T 0346棱角
16、性(流动时间),不小于S30T 0345填料技术要求沥青混合料的矿粉必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除净。矿粉应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其质量应符合下表要求。 SMA面层用矿粉质量要求项 目单位指标试验方法表观密度 不小于t/m32.50T 0352含水量 不大于%1T 0103烘干法粒度范围 0.6mm0.15mm0.075mm%1009010075100T 0351外观无团粒结块亲水系数1T 0353塑性指数%4T 0356加热安定性实测记录T 0355SMA改性沥青混合料设计级配SMA-13设计级配范围应符合下表要求。 SM
17、A-13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筛孔尺寸(mm)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SMA-1310090-10050-7520-3415-2614-2412-2010-169-158-12改性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改性SMA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技术要求如下表所示。 改性SMA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技术要求试 验 项 目单 位技 术 要 求试 验 方 法马歇尔试验击实次数两面击实75次T 0702空隙率VV%34.5T 0705矿料间隙率VMA,不小于%17.0T 0705粗集料骨架间隙率VCAmix,不大于VCADRCT
18、 0705沥青饱和度VFA%7585T 0705稳定度,不小于kN6.0T 0709流值mmT 0709谢伦堡析漏率185,不大于%0.1T 0732肯塔堡飞散试验的混合料损失,不大于%15T 0733改性SMA沥青混合料技术性能要求如下表所示。 改性SMA沥青混合料技术性能要求试 验 项 目单 位技 术 要 求试 验 方 法冻融劈裂残留强度比%80T 0729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80T 0790动稳定度,60次mm3000T 0719渗水系数(现场检测)ml/min180T 0730构造深度mm0.90T 09242.2、SMA-13(F型)、AC-16(C型)及AC-20(C型)沥青
19、混合料沥青技术要求沥青混合料采用AH-70号A级沥青。AH-70号A级沥青技术要求如下表所示。AH-70号A级沥青技术要求试验项目AH-70试验方法针入度(25,100g,5s)(0.1mm)60-80T0604延度(5cm/min,15)(cm)不小于100T0605软化点(环球法)()不小于48T0606溶解度(三氯乙烯)(%)不小于99.5T0607闪点(COC)()不小于260T0611含蜡量(蒸馏法)(%)不大于2.2T0615密度(15)(g/cm3)实测记录T0603动力粘度(60)(Pa.s)不小于180T0620薄膜加热试验163,5h质量损失(%)不大于0.6T0610或T
20、0609针入度比(%)大于65T060410延度(cm)大于4T0605粗集料技术要求粗集料应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颗粒的碎石,粒径大于2.36mm。中、下面层宜采用石灰岩等碱性石料,技术要求如下表所示。AC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技术要求指标取值试验方法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6T0316洛杉机磨损损失(%)不大于30T0317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60T0304吸水率(%)不大于2.0T0304对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5级T0654坚固性(%)不大于12T0314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5T0312水洗法0.075颗粒含量(%)不大于1T0310软石含量(%)不大于3T032
21、0一定数量破碎面颗粒的含量(%)1个破碎面 不小于90%2个或2个以上破碎面不小于80%T0346细集料技术要求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的人工轧制的米砂,中、下面层采用石灰岩。细集料要求及规格如下表所示。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指标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表观相对密度 不小于/2.45T0328坚固性 不大于%12T0340砂当量 不小于%50T0334棱角性(流动时间) 不小于s30T0345含泥量 不大于%5T0333石屑规格要求 规格公称粒径(mm)水洗法通过下列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4.752.361.180.60.30.150.075S160310080100
22、50802560845025015填料技术要求采用石灰岩碱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矿粉必须干燥、清洁,矿粉质量应符合下表要求。沥青面层用矿粉质量技术要求指 标质量技术要求试验方法表观相对密度 不小于2.50T0352含水量(%) 不小于1T0103粒度范围(%)0.6mm 0.15mm 0.075mm 10090-10075-100T0351外观无团粒结块亲水系数40AC-20194.75AC-20C45AC-2526.54.75AC-25C40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技术要求如下表所示。 AC-13(F型)、AC-20(C型)及AC-25(C型)沥青混凝土试验技术标准试验项目技
23、术标准AC-13(F型)AC-20(C型)AC-25(C型)击实次数(次)两面各75稳定度(kN)8.0流值(mm)1.5-4.0空隙率VV(%)3-54-6矿料间隙率VMA(%)141413沥青饱和度(%)65-75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80冻融劈裂试验的残留强度比(%)75车辙动稳定度(次/mm)10003、本工程执行标准2.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2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2.3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2.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4、工程目标3.1 质量目标分项工程要求一次验收合格
24、,满足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及行业规范的质量标准和城市道路验收规范标准。 3.2安全文明施工目标确保达到国家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目标的标准化工地。二、施工方案1、施工概述1.1本标段道路沥青砼面层按图纸提供的标准断面设计图,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上面层厚40mm,沥青混凝土AC-16C中层面层厚50mm,沥青混凝土AC-20下面层厚60mm,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厚6mm组成,分三层式摊铺。 1.2采用商品沥青混合料,沥青砼路面摊铺施工,采用有自动调平装置的摊铺机进行摊铺,本工程选用MT12000型摊铺机,碾压采用10T、12T双钢轮压路机共两台,20T、30T胶轮压路机共两台。桥面沥青
25、混凝土施工与道路施工基本相同,在此重点阐述地面道路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桥面沥青混凝土采用静压)。1.3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之前,按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验证三阶段进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前,我们将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拟用的沥青混合料级配、沥青结合料用量及沥青混合料稳定度、流值、空隙率、动稳定度、残留稳定度等各项技术指标的书面详细说明。 在沥青混合料未被批准之前,我们坚决执行监理工程师的指令,决不擅自进行下一步工序。未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对已批准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和原材料品种不得更改。1.4由于目前温度较低,因此出厂拌合温度均取上限,同时运输过程中采用覆盖等
26、保温措施,以保证摊铺前的温度符合规范要求,另外摊铺前一天,我部将注意天气情况的变化,以保证摊铺的顺利进行。2、摊铺前的施工准备 A、检查基层的标高、平整度。B、根据放样和侧平石的高度,放出摊铺机基准线。C、清除基层面的浮灰和杂物。D、侧平石等构筑物涂刷粘结材料。E、根据当天的摊铺计划,落实供料和进出场路线。F、做好机械设备的报审工作。G、做好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等试验,并报送监理审批。 测量温度压路机进行除压、复压、终压 清理工地及机械内余料 复验各项质量指标 道路基层检测基层整修清扫放样基准线自动运料装置均匀分布材料料车至摊铺机卸料人工整修缺陷及接缝摊铺机起步及检查各仪表情况摊铺机定位预热及安装
27、自动找平仪 检查来料温度3、施工操作顺序4、沥青砼摊铺4.1 SMA改性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案及工艺SMA改性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与普通沥青混凝土拌和基本相同,混合料拌和过程中,主要控制以下几个项目:A、拌和温度沥青原材料和成品温度、集料烘干加热温度,混合料拌和温度及混合料出厂温度,都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的规定,随时随地进行检查。根据规范规定和我公司多年在成都地区的施工经验,集料的烘干温度要达到200以上,拌和SMA改性沥青混合料时,采用185-195的温度为宜,每盘拌和时间比普通沥青混凝土延长20秒左右,每盘拌和量适当减少。这样就能够保证SMA改性沥青混合料到场温度达165,摊铺温度为160-
28、165。B、矿料级配由于采用2000型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必须逐盘打印各个热料仓的级配结果、矿粉数量、一盘混合料的总质量,随机计算出矿料级配,并与标准配合比进行对照。C、混合料的运输运料车的车厢底部及侧面要刷油水混合物,以防粘料。运输过程中,必须加盖棉帆布遮盖,为保证一定距离的连续摊铺,本工程配备了15台运料车(如有意外还可随时增加),宁可运料车等候摊铺,也不能摊铺机等候运料车。D、SMA改性沥青混合料铺筑试验路段按照施工规范的要求,路段在正式铺筑前需做200m的试验路,在铺筑现场取改性沥青混合料试样进行马歇尔试验。以验证沥青混凝土路面各项技术指标,由此确定生产用标准配合比,并确定以下内
29、容: (a)确定拌和机上料速度,拌和数量,拌和时间,拌和温度,机械组成方式,生产能力,提供正式生产用的集料、矿粉配合比和油石比。 (b)确定摊铺的操作方式,摊铺温度,摊铺速度,自动找平方式等。 (c)确定压实机类型与组合、压实顺序、压实强度、碾压速度以及碾压遍数。 (d)确定施工缝的处理方法。 (e)确定沥青混凝土松铺系数。 (f)确定施工进度、制订施工组织设计。 (g)确定原材料及施工质量是否符合各项要求。 (h)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E、SMA改性沥青混凝土的摊铺 (a)沥青混凝土面层摊铺前,对下层表面要进行严格的清扫与水洗,在摊铺前,最主要的就是清扫与水洗。基层不干净,早晚是隐患。(b
30、)为确保每天摊铺机只停机一次,只出一道横缝,必须对拌和机,摊铺机、压路机、运料自卸车做到认真细致检查和保养。易损件有足够的储备,使机械故障率降到最低,停机修理时间降到最少。(c)由于沥青混凝土的生产现场与施工现场相距较远,一辆车平均要2小时才能往返一次。所以,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温度下降太快,我们将采用有防雨功能的棉帆布遮盖,夹层保温混合料。运料车配置原则是宁可车等摊铺机,而不能摊铺机等车。为此,我们将选用的16台自卸运料车。在自卸车结束运输时,必须将车厢边缘处的存料清理干净,仅靠自卸车自身反复的振动还不一定能脱落。因为改性沥青的粘度及硬度较大,结块的混合料落入沥青混凝土中会造成摊铺的麻烦。 (d
31、)SMA改性沥青混凝土的摊铺 SMA改性沥青混凝土的摊铺温度最低不得低于160,但不超过170,要求其表面均匀一致,无离析条带和离析块,具有高标准的平整度、规定的松铺厚度和要求的初始压实度。MT12000型摊铺机最大摊铺宽度12m,机上配有电子自动调整摊铺机厚度装置。装有可调整振幅与频率的熨平板,使摊铺机初始压实度能达85以上,并能确保规定的松铺厚度采用两侧钢丝引导高程的控制方式摊铺。中上两层摊铺采用摊铺层前后保持相同高差的摊铈厚度控制方式,即移动式自动找平基准梁装置。装在摊铺机两侧并有伸缩的雪撬板和胶轮能上下自由伸缩,因而可消除下承层和摊铺层表面的局部不完整,使基准装置的中部在摊铺机上和自动
32、调节摊铺厚度装置相互作用,使摊铺层达到设计标高和要求的摊铺厚度,并能确保摊铺层的平整度。控制摊铺速度,并保持摊铺机前总有3辆以上的运料车在等候。运料自卸车与摊铺机恰到好处的配合是保证平整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并防止运料车撞击摊铺机或将混合料洒到中面层上。 F、SMA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压实 SMA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压实性能受配合比设计、沥青品种、压实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其中以压实温度的影响最大。因此,只有掌握温度对压实性能的影响规律,才能保证压实度和使用性能的要求。(a)初压温度的确定当初压温度过低时,SMA改性沥青粘度高,难以压实,如过度碾压就会出裂缝。所以,应尽可能的在刚摊铺完就紧跟碾压,即使
33、双钢轮压路机离摊铺机一米左右都是允许的,若有一台压路机跟在摊铺机前碾压更好。因为全幅摊铺在国内很普遍,路面相对较宽。 (b)碾压终了温度的确定 复压温度在140160时能得到较高的压实度,终了碾压温度严格控制在90以上。 (c)有效压实时间的确定 有效压实时间是指混合料从摊铺后的温度降至最低允许碾压温度所需的时间。压实的有效时间取决于混合料摊铺后的表面温度、风力、碾压的及时性及防粘轮而加的隔离水等,在现场可以用温度仪测算有效的压实时间。摊铺后初压前的温度是下降最快的时间。所以,施工中应安排初压时压路机要尾随摊铺机进行碾压。(d)碾压速度在4-6mmin可使摊铺层得到初步稳定,由于轮胎式压路机对
34、摊铺层混合料的揉搓作用,使结构层能服压的更密实。所以,在复压过程中使用轮胎式压路机是较好的。 终压应用双钢轮机碾压两遍,速度可快些,使摊铺层表面轮迹消除,最终压实成型。压路机折返严禁急刹车、急停,起步要慢,以免引起摊铺层推移,两端折回处位置应呈阶梯状,随碾压路程向前推进,相邻的碾压重叠至少应在50cm以上。碾压时,应始终保持压路机的从动轮始终在后,以避免轮前流下波浪;周为压路机停在热面层上的,最易产生局部波浪,在已知摊铺机的生产丰、混合料特性、摊铺厚度、摊铺层位、气候特点后,即可基本确定。以上碾压均使用轮胎及振动压路机碾压(所用压路机均为自喷水),压实上机顺序:双钢轮压路机胶轮压路机双钢轮路机
35、。混合料的压实按初压、复压、终压(包括成型)三个阶段进行。初压用双钢轮压路机(静压)跟摊铺机后进行,以便稳定混合料。复压用胶轮压路机紧接在初压后进行,以使混合稳定、密实。双钢轮压路机紧接在复压后进行,以消除轮迹,压实成型。(e)压实方式:初压时,采用双钢轮压路机静压,压路机从外侧向中心碾压,超高处由低处向高处碾压,轮迹始终保持与路基轴线平行,第一轮悬出所铺路面以外20cm宽。第二轮重复第一轮的20-30cm,逐步向路拱碾压。 复压时,采用胶轮压路机碾压。轮胎式压路机碾压,不宜少于46遍,以达到规范要求的密实度为止,并无显著轮迹。相邻碾压表带应重叠1/31/2 的碾压宽度。终压时,采用双钢轮压路
36、机静压以消除轮迹,压完后一切压路机均不得再往上行驶。要求两种压路机在压实过程中,进、退轮迹要直,不能任意刹车、停车、随便错车。(f)压实速度:压路机碾压速度(单位:Km/h)碾压阶段压路机类型初压复压终压胶轮压路机3.5-4.54.0-6.0双钢轮压路机不振1.5-2.0振动4-6不振2.0-3.0碾压遍数:初压:碾压两遍复压:压实遍数经试验段确定终压:碾压不少于两遍4.2普通沥青砼路面A、材料、机械准备a、热拌沥青混合料所需材料主要有碎石、天然砂、矿粉、沥青等。根据施工技术规范和设计的要求,我们选择各种材料时,作好充分的市场调查,确保材料供应商信誉良好、产品质量优良。各种材料都必须满足以下要
37、求:碎石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磨耗性;砂干净、坚硬、干燥、无风化、无杂质或其他有害物质,并有适当的级配;矿粉符合规范要求。b、运到现场的每批沥青,我们都将严格检查,确保每批沥青都应附有制造厂的证明和出厂试验报告,并说明装运数量、装运日期、定货数量等。c、施工开始前,我公司将把拟用的沥青样品和上述沥青的各种质量证明件及试验报告提交监理工程师检验、批准。B、沥青混凝土的拌和与运输a、沥青混凝土拌和料采用厂拌法集中拌和,拌和厂在其设计、协调配合和操作方面,都能使生产的沥青混合料符合工地配合比设计要求。拌和厂必须配备足够试验设备的实验室,能及时提供试验资料,并应将试验人员的资质
38、及试验设备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 b、拌和厂中,粗、细集料应分类堆放和供料,取自不同料源的集料应分开堆放。每个料源的材料都必须进行抽样试验,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 c、沥青混凝土拌和时,每种规格的集料、矿粉和沥青都必须按批准的生产配合比准确计量,其计量误差严格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d、沥青的加热温度、矿料加热温度、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保证运到施工现场的温度均应符合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e、所有过度加热即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超过正常温度高限的30时,混合料予以废弃。拌和后的混合料必须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粗细料离析和结团现象。 f、材料的规格或配合比发生改变时,都应根据室内试验资料进行试拌。试拌必须抽样检
39、查混合料的沥青含量、级配组成和有关指标,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g、沥青混凝土拌和料的运输设备采用有金属底板的自卸槽斗车辆运送混合料,车槽内在未装料前保持洁净,不得沾有杂物。运输车辆用棉帆布棚布遮盖,车槽四角密封坚固。h、沥青混合料的运送时,已经离析或结成团块或在运料车辆卸料时滞留于车上的混合料,以及低于规定铺筑温度或被雨水淋湿的混合料都废弃。运至铺筑现场的混合料,在当天或当班完成压实。i、沥青混合料应按规范要求取样,以测定矿料级配、沥青含量。混合料的试样,每200m进行1次取样,并进行检验。C、沥青混凝土的拌和与运输a、沥青混合料摊铺设备采用沥青混凝土自动摊铺机,安装有可调的活动熨平板和整平组
40、件。 b、摊铺沥混合料时,摊铺机的摊铺速度应根据拌和机产量、施工机械配套情况及摊铺层厚度、宽度确定。 c、摊铺机配备的熨平板自控装置、传感器可通过基准线自动发出信号来操纵熨平板,使摊铺机能铺筑出理想的纵横坡度和平整度。 d、沥青混合料的摊铺须在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的基层上,方可铺筑沥青合料。摊铺必须均匀、缓慢、连续不断地进行。e、摊铺机以纵向梯队的形式均匀的速度行驶。其摊铺速度根据拌和能力、摊铺厚度、宽度及连续摊铺的速度而定。 f、沥青混合料摊铺过程中随时检查其宽度、厚度、平整度、路拱及温度,对不合格之处应及时进行调整。 g、对外形不规则、路面厚度不同、空间受到限制以及人工构造物接头等摊铺机无
41、法工作的地方,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可以采用人工铺筑沥青混合料。D、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压实a、路面压实设备采用钢轮式和轮胎式振动压路机,能按合理的压实工艺进行组合压实。压路机不便压实的地方,采用小型振动压实机具进行局部压实。b、对进入现场的沥青混凝土有专人进行测温,摊铺温度控制在140150摄氏度,厂拌沥青混凝土摊铺前要对基层标高,路中线、边线复测,本工程摊铺路段封闭禁止社会车辆通行,从别处绕行。c、混合料运输到现场温度不低于145,初压开始温度不低于135,碾压终了温度不低于70。d、沥青混合料摊铺后立即进行压实作业。压实分初压、复压和终压(包括成型)三个阶段,碾压时用双钢轮压路机碾稳压两遍,再用胶
42、轮压路机重压46遍,碾压由路边向路中进行,使用三轮碾时后轮重叠1/2,使用两轮碾时重叠为30cm,压实密度达到质量标准且无明显轮迹。终压采用双钢轮压路机至少碾压两遍并无轮迹为止。 e、进行碾压作业时,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或冷却的路段上转向、制动或停留。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油料、润滑脂、汽油或其它杂质在压路机操作或停放期间落在路面上。f、 在沿着缘石或压路机压不到的其他地方,采用振动夯板、热的手夯或机夯把混合料充分压实。已经完成碾压的路面,不得修补表皮。E、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接缝沥青路面的施工必须接缝紧密、连接平顺,不得产生明显的接缝离析。上、下层的纵缝应错开150mm(热接缝)或3004
43、00mm(冷接缝)以上。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1m以上。接缝施工应用3m直尺检查,确保平整度符合要求。施工中的接缝问题,我们将按如下程序和方法实施。a、纵缝采用冷接缝,人工顺直刨缝或切缝。铺另半幅前必须将边缘清扫干净,并涂洒少量粘层沥青。摊铺时应重叠在已铺层上510cm,摊铺后将混料人工清走。碾压时先在已压实路面行走,碾压新铺层1015cm,然后压实新铺部分,再伸过已压实路面1015cm,充分将接缝压实紧密。b、横向接缝的具体做法是:摊铺机在端部前一米处将熨平板稍稍抬起驶离现场,由人工将端部混合料铲后再予碾压,然后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并当时就将坡下部分用切割机切掉并清除。切缝
44、必须平直,将缝边的污染物擦干净并涂刷粘层沥青。c、第二天摊铺机起动前,熨平板要进行预热,将熨平板全部落 在前铺的面层上,下垫木板,其厚度为松铺厚度与压实厚度之差,熨平板前端与切缝边对齐,在螺旋布料器下布满混合料后,摊铺机慢慢起步,摊铺成松铺厚度的沥青混合料摊铺层。用钢轮压路机从前铺的面层上横向碾压,每次向新铺层推进10-15cm;直至将新铺层碾压密实,再进行纵向正常碾压占用3m直尺检查接缝的纵向平整度是否符合标准,否则应立即铲除重做,直至合格。F、气候条件的影响a、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应避免在雨天进行。当路面滞水或潮湿时,应暂停施工;施工气温低于10时,应停止摊铺,如必须摊铺时应采取措施,并经监理
45、工程师同意方可继续摊铺;未经压实即遭雨淋的沥青混合料必须全部清除,更换新料。b、压实沥青混凝土面层应按规范要求的方法钻孔取样,或用核子密度仪测定其压实度。路面碾压后必须保证:表面平整密实,无泛油、松散、裂缝、粗细料集中等现象;表面无明显碾压轮迹;接缝紧密、平须、烫缝不应枯焦;面层与路缘石及其他构筑物衔接平顺,无积水现象; 沥青面层内部及表面的水要排除到路面范围之外,路面无积水。5、施工阶段质量控制要求5.1工程质量控制及检验应包括所用材料的质量检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工序间的检查验收。5.2施工前原材料及混合料应按本规范要求的各项指标进行试验,并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
46、-2004)的要求。5.3混合料抽检频率及项目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有关规定。5.4沥青混凝土层应平整密实,粗细一致,不应有泛油、脱落、掉渣、裂缝、推挤、烂边等现象。5.5沥青路面施工应严格控制压实度、渗水系数等内在质量指标,现场压实度及渗水系数要求见下表。沥青路面现场质量控制指标控制项目控制指标压实度(%)上面层马氏密度压实度98%;最大理论密度压实度:9497%(SMA-13) 中下面层马氏密度压实度98%;最大理论密度压实度:9397%渗水系数上面层60ml/min(SMA-13)中面层120ml/min三、质量控制措施及关键部位控制措施质量是企业的信誉和生命,采取奖惩分明,并与质量有关的环节以合同形式明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