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技术管理_第1页
企业管理技术管理_第2页
企业管理技术管理_第3页
企业管理技术管理_第4页
企业管理技术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篇 技术管理1、设计工作管理制度22、工艺工作管理制度63、标准化管理制度94、设计更改办法 105、过程质量控制点管理规定 12&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管理规定 157、 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和信息管理规 188、 技术中心工作分配、考核及收入分配办法 209、 金属切削加工通用工艺守则 2210、滚齿工艺守则 2511、车削工艺守则 2812、铣削工艺守则 3013、插削工艺守则 3214、钻、镗削工艺守则 3315、摸削工艺守则 3416、钳工装配工艺守则 3517、锻件毛坯下料工艺守则 3918、回转筒体焊接工艺守则 4019、堆焊板施焊工艺守则 4220、无损探伤工艺规程 4321、电焊

2、工操作规程 4822、手工气割操作规程 4923、铆工操作规程 5024、热处理工艺规程 52设计工作管理制度1 总则不断提高自主开发的能力,不断提高产品设计水平。在产品设计中,应积极采用国际 标准,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应符合制图标准,做到正确、统一、完整、清晰。2 产品设计职责2.1 在技术副总的领导下,技术中心负责产品设计工作。2.2 技术中心依据市场信息和企业实际,在年初积极做好设计和开发的策划工作,编写公 司年度新产品开发计划,经技术副总批准,组织贯彻实施,并负责检查考核。2.3 技术中心依据公司年度新产品开发计划的要求,编制每项新产品设计开发工作计

3、划, 由设计项目负责人组织实施。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计划包括:a 产品名称、规格、主要技术参数;b 规定设计和开发的各个阶段,并明确各阶段工作内容及要求;c 确定参与人员、职责及工作日程。2.4 设计工作技术责任制,其职责分工如下:a 总工程师:对产品是否符合国家经济政策、技术政策、系列标准和设计原则的正确 性与产品经济指标的合理性负责,负责审批技术任务书、产品总装图、企业标准、新产品 鉴定证书等。b 技术中心主任:对产品选型、基本结构和设计中的原则性问题负责,审定技术任务 书、产品总装图、外形图、主要零部件和有关技术文件。c 设计项目负责人:产品性能、结构形式、主要计算、主要零部件的技术要求等的

4、正 确性负责,并负责处理该项产品设计、试制、试验中有关技术问题,审查产品图样和技术 文件。d 设计工程师:所进行的设计计算、材料选用、产品图样设计、有关技术等的正确性 负责,负责设计和校核工作。e 标准化工程师:对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有关标准的贯彻情况负责。f 工艺工程师:对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会签负责。g 设计、校核、审查、工艺会签、标准审查,审定、批准人员应对本职工作负责,并 在有关图样和技术文件上签字。h 设计人员对设计的产品,在技术上应做到研究、试验、设计、制造、检验、安装、 使用一贯负责制,自始至终的掌握全面情况,总结经验,提高水平。3 产品设计和开发程序3.1 设计和开发的输入当合同生

5、效后,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顾客需求共同构成设计和开发的输入, 其内容:a 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b 适用的法律、法规,特别应满足强制性标准要求; c 可以借鉴的类似设计提供数据、信息; d 确定设计原则及其他要求。3.2 初步设计3.2.1 编制技术任务书,其内容一般包括:a 设计依据;b 产品用途及使用范围;c 基本参数及主要性能指标;d 国内外同类产品水平分析比较;e 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论述;f 顾客要求;g 标准化综合要求。3.2.2 总图设计,主要零部件结构设计;3.2.3 主要零部件的机械结构计算;3.2.4 主要技术指标的计算;3.2.5 特殊材料清单及主要外购件清单;3.

6、2.6 设计计算书。3.3 工作图设计,其内容一般包括:a 绘制全套产品图;b 绘制随机图纸及谈判用的示意图;c 编制全套图纸目录;d 编写产品使用说明书;e 编写随机图纸及其他随机文件目录;f 对图纸和文件进行认真自检和互检,设计人员在相应栏目内签字。3.4 产品分二段设计, 一方面应分阶段进行, 一方面也应考虑合理的平行交叉作业的问题, 以确保设计质量,缩短设计周期。3.5 新产品鉴定前,设计部门应做好试制工作总结,提交公司鉴定委员会审查。4 产品设计和开发的评审4.1 为保证产品功能、质量、成本与进度,满足计划或合同的规定,在新产品开发设计的 适当阶段,应有计划的对设计结果进行正式的评审

7、,设计评审在技术中心的组织下,由产 品设计评审小组负责确定评审项目和内容,并组织召集评审会。4.2 设计评审由技术中心统一组织, 设计评审小组成员应包括与被评审的设计阶段有关的 各职能部门的代表。需要时也应包括其他专家,其组成人员名单由技术中心和有关部门协 调提出,报请技术副总批准。4.3 设计和开发输入评审内容a 是否满足与产品有关的要求信息;b 是否合理、有无违反现行法律、法规的内容;c 有无自相矛盾、不真实、不清楚、不完整的内容。4.4 初步设计评审内容a 满足顾客要求的程度;b 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的可能性;c 总体方案的合理性、安全性;d 产品技术水平的先进性;e 设计计算的正

8、确性;f 主要零部件结构的继承性、经济性、工艺性、合理性;g 特殊外购件、原材料供应的可能性、外协件的可行性、装备的可行性;h 产品标准化的落实措施等。4.5 工作图设计评审内容a 技术文件是否齐全、清晰、准确;b 产品结构特点,关键零部件的技术要求;c 装配加工的工艺性,项目试验的可行性;d 标牌、标志、使用说明书正确与完善;e 标准化贯彻情况。4.6 评审结束,提出设计评审报告 ,对初步设计、工作图设计的先进性、合理性与可 行性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评审小组的组长及成员需在评审报告上签字负责。5 设计和开发的验证5.1 新产品设计和开发输出后应对关键零部件和主要技术参数进行验证。5.2 验证

9、的方法a 采用类比法进行比较;b 变换方法进行计算;c 样机试验验证、形式试验。6 设计和开发的确认6.1 根据我公司产品特点,设计确认一般在新产品运行半年后进行。6.2 用以下形式进行确认a 信函方式确认, 由技术中心按要求给用户发函, 由客户对产品的要求数据进行反馈, 从而形成确认文件。b 鉴定会确认,组织由顾客、专家和有关人员参加的鉴定会,形成鉴定纪要,联合签 名形成文件。7 设计和开发的更改执行 SMZB.G0503 2003设计更改办法8 外来设计图纸的控制8.1 外来图纸是指有设计资质的设计院及用户提供的图纸资料。8.2 严格按第 4.5 要求进行评审;8.3 按第 5.2 要求进

10、行验证。八、主要质量记录产品质量计划公司年度新产品开发计划产品设计工作计划技术任务书可行性报告设计计算书标准化审核报告产品使用说明书设计评审报告设计验证报告新产品使用情况调查表科技成果鉴定证书工艺工作管理制度1 总则工艺是新产品开发、老产品更新换代的技术保证 , 是指导加工操作、质量检验、编制 生产作业计划、材料消耗、工艺定额、工时定额、物资供应、工装准备、设备配置、企业 发展规划和技术改造、 经济核算等生产活动的技术依据; 是提高产品竞争能力的重要基础。2 适用范围适用于产品工艺文件的编制、修订及工装设计工作的质量控制。3 职责:3.1 技术中心是产品工艺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3.1.1 负责

11、产品图样的工艺性审核。3.1.2 负责产品工艺的策划、编制、修改、能力验证、工艺纪律检查及管理工作。3.1.3 负责新产品的工装、模具图纸的设计及必要工艺编制。3.2 铸造分厂负责编制木模、铸造工艺;一般结构件由所在分厂负责编制钢结构件工艺3.3 质量管理部负责监督、检查工艺规程执行情况。3.4 生产计划部、各分厂按工艺规定组织生产。4 工作程序4.1 工艺设计策划技术中心接到产品图样,对产品的工艺设计进行统筹策划。对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以下 简称“图样和文件”)进行工艺性审核,针对审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4.2 工艺设计方案确定4.2.1 工艺设计人员对图样和文件对照有关质量要求

12、进行工艺性分析, 确定产品的制造工 艺过程,并确定编写方案。4.2.2 工艺性分析的主要内容:a 产品的技术要求、尺寸精度、几何精度、表面粗糙度等;b 零件的结构形式,所使用材料是否有特殊要求;c 毛坯制造、原材料采购、加工制造和装配、运输、安装等工序的实施方案或方法。d 外协、外购件的要求和规定等。4.2.3 根据工艺性分析结论,确定工艺方案,工艺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a 确定产品工艺设计的基本形式和主要内容;b 确定产品工艺过程;c 确定工艺装备和模具的设计要求;d 提出生产设备能力鉴定、计量器具配置和生产环境要求;e 确定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并制定实施方案,必要时可提出工艺性验证试验,并确立

13、研究课题4.2.4 工艺方案确定后,要形成书面记录,有关人员签字确认。由技术中心主任批准后, 组织工艺人员编写工艺文件。4.3 工艺文件编制4.3.1 工艺文件是计划调度、材料供应、人员和设备配备、工、模具准备、工人操作、质 量检验、经济核算、安全生产等整个生产活动的依据。4.3.2 工艺文件的编制应做到正确、完整、统一、清晰,所用计量单位、材料规格、工艺 参数要符合现行标准,文件格式、幅面、代号、符号、术语、填写方法等,均应符合有关 规定。4.3.3 工艺编制人员要根据工艺方案要求和产品图纸图号、顺序号、名称、材质、件数、 毛坯来源、检验要求、检验标准、加工工序的先后顺序、组装要求,以及入库

14、去向等编写 工艺路线,并要写明产品名称、总图号等内容。4.3.4 铸造分厂工艺人员按要求完成铸造工艺的编制,铸造分厂厂长审批,由铸造分厂组 织实施。结构分厂按要求完成一般件钢结构件工艺的编制,分厂厂长审批,由分厂组织实 施。4.3.5 各类专业工艺人员按要求,分别编制机加工、钢结构、装配工艺,同时完成有关关 键过程作业指导书、工艺规程、工艺守则的编制。4.3.6 工、模具工艺员设计绘制工装、模具图纸、编制相关工艺。4.3.7 热处理工艺员编制主要零件热处理工艺卡。4.3.8 材料工艺员按图样和文件要求编制材料定额、外购、外协等配套零部件明细。4.3.9 有关工艺员绘制专业搬运工具和合同要求包装

15、用图纸,并编写简要制作工艺,给出 材料定额。4.3.10 各专业工艺人员工艺编制完成后,由项目负责人审核后,交描晒。成套工艺文件 封面要有技术中心主任签字批准,各类工艺文件正式输出,发至有关部门执行。4.4 工艺文件执行4.4.1 各类执行中的工艺文件,一定要统一化,应为有效受控版本。4.4.2 各使用工艺文件的部门和分厂,一定要严格执行工艺纪律,坚持按图纸、按标准、 按工艺规定要求执行,确保产品质量,使生产正常有序进行。4.5 工艺修改与调整4.5.1 属下列情况之一,必须对工艺进行修改或调整:a 工艺文件中有明显错误,不具备可操作性;b 同一设备上生产任务堆积时,机加工分厂可按计划或合同需

16、求急缓,在不影响质量 情况下调整加工母机;c 铸造方面为配炉, 可在工艺要求范围内适当调整, 前提是不影响质量, 不增加成本;d 设计人员按有关规定作设计更改,影响到工艺执行时;e 因技术进步采用新技术。4.5.2 修改与调整程序a 技术工艺项目负责人对有明显错误工艺进行修改或调整,可在原工艺上更改 , 且更 改底稿并签名、盖章,书明年、月、日或用“工艺通知单”形式更改,发至使用单位;b 总公司规定的“特殊工程”和“关键工程”的工艺参数及重要工艺规程,分厂无权 自行修改或调整,确需修改或调整时,分厂提出书面工艺更改申请,经技术中心主任签字 批准。必要时执行“(1)”项规定并通知有关部门。4.6

17、 工艺文件执行情况监督与检查4.6.1 技术中心组织有关部门每年至少一次对重点工序的工艺纪律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写出检查结果报告,对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通知有关单位执行4.6.2 技术中心与质量管理部共同对 “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 工艺执行情况跟踪考察,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严重违反者进行严肃处理。4.6.3 对于大型工装、模具,首次使用时由技术中心组织有关人员对其进行评审,验证确 认,发现问题及时更改。5 主要质量记录工艺设计方案工艺通知单过程能力验证报告工艺纪律检查表工装验收记录标准化管理制度1 总则1.1 标准化工作是贯彻国家“标准化法” ,以国际先进标准牵动技术进步的重要一环,是

18、 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实现科学管理的基础之一。1.2 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实施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制定和实施企业标准。1.3 企业标准化工作涉及企业生产、管理等各方面。因此公司各部门应密切协作,按照国 家标准化法,以及公司有关管理制度,搞好标准化工作。2 组织及领导机构2.1 公司成立标准化委员会,作为公司标准化管理工作的领导机构2.2 技术中心设立专职标准化人员,负责组织本单位标准化工作的实施3 技术标准的管理3.1 技术中心专职标准化人员的职责。3.1.1 技术标准主要包括:图样及文件标准、基础和要素标准、产品标准、工艺标准、工 艺装备标

19、准、材料及配套件标准。3.1.2 收集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资料,研究有 关标准的发展方向,了解本公司的现况、差距。3.1.3 积极贯彻与公司有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3.1.4 按照上级规定的任务,积极参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起草工作。3.1.5 必要时编制新产品标准化报告,设计和开发新产品从编制设计任务书、设计图纸、 试制、鉴定必须重复考虑标准化要求,其主要内容包括:a 应符合产品系列标准和其他现行技术标准的要求。b 对材料和元器件标准化的要求。c 对国内外同类产品标准化水平的对比,提出新产品标准化要求。d 有计划的组织审查现行企业标准的内容与指标,按有关

20、程序进行修订。e 对设计开发的产品图样、技术文件、更改单及工艺守则等进行标准化审查。f 负责组织标准化技术业务的学习,介绍有关标准的内容,讲授标准化知识。3.2 技术中心资料室对技术标准的管理职责。3.2.1 有关标准资料的管理、分类、登记、保管和发放。3.2.2 有关标准资料、信息的查询、服务工作3.2.3 有关新标准的征订、收发工作设计更改办法1 目的有效控制设计和开发的更改,确保设计和开发的正确、有效及一致。2 范围在产品开发、生产和使用的整个寿命周期中, 因设计错误、顾客的要求、 法律法规的更改、 技术进步等采取措施而引起的更改。3 更改原则3.1 产品设计更改权在技术中心,必须按有关

21、规定履行审批手续。3.2 更改图纸时必须将所有部门的图纸进行相应更改,以保证其统一、正确、完整。3.3 更改后的图纸不得降低产品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4 更改办法4.1 划改,将图纸上需要更改的尺寸、文字、符号等用细实线划去,然后填写新的尺寸、 文字、符号等,在更改部位附近写上更改标记 用加圆圈的小写字母表示。4.2 刮改,当划改不能表示清楚时,允许采用刮改。即将图纸上需要更改的尺寸、文字、 符号等刮掉,然后填写新的内容,并在其附近填写相应的更改标记。4.3 填写图纸中更改栏的各项内容“更改标记”、“更改处数 同一标记下的更改处数” 、“更改日期”、“更改人员签字”5 更改程序5.1

22、技术中心接到设计更改申请单后, 由设计人员按照更改的内容逐项填写设计更改通知5.2 更改通知单由更改人签字、技术中心主任批准后方可实施。5.3 定型产品的更改,在签发更改通知单的同时更改底图和蓝图。5.4 首台生产(样机试制)的图纸和技术文件需要更改时, 允许先更改蓝图, 并做好记录, 待试生产完成后,由项目负责人统一审查更改记录,确认无误后修刮改底图。5.5 临时更改应在设计更改通知单上加盖“临时”二字,并注明有效期限(例如仅限二季 度一台份)。6 更改的管理6.1 设计更改由原设计者负责或经技术中心主任指派的专人承担。6.2 首台生产的新产品图纸更改完成后,需要全套或部分换发新图时,由项目

23、负责人列出 清单,经技术中心主任审批后交资料室办理。6.3 在蓝图上更改只能使用钢笔或圆珠笔,不得使用铅笔。6.4 定型产品更改,下发设计更改通知单并由更改者填写在各部门的图纸上,各部门负责 人在通知单存根联上签字,通知单存根联统一存放在技术中心。6.5 若图样及文件的底图因污损不能使用时,需重输出底图,但不得更改其代号。6.5.1 新底图与原底图尺寸、文字、图形一致。6.5.2 新底图更改栏的填写:a 标记栏,图形最后一次的更改标记;b 处数栏,填写“重描”字样;c 签字及日期栏,由负责校核的人员签署姓名、日期。6.5.3 新底图上应由规定人员签字,如新底图上不便取得原有人员签字时,则用长仿

24、字体 填写原有人员的姓名、日期。过程质量控制点管理规定1 目的对产品质量的形成有重要作用或根据顾客要求需重点控制的生产过程建立过程控制点, 实 施有效的管理,特制定本规定。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全公司按规定设立的过程控制点的管理。3 职责3.1 技术中心负责过程控制点的策划、建立并组织正常实施的工作。3.2 各过程控制点所在生产分厂负责过程控制点的控制活动的具体实施。3.3 质量管理部负责过程控制点产品质量的检验、验证和质量波动的监控工作。4 管理要求4.1 过程控制点的策划和建立:4.1.1 技术中心按公司产品的类别和结构特点,结合顾客的要求,对各大类产品的加工生 产过程进行摸底分析,提出对产品

25、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关键零部件、关键工序的初步方案, 并征求质量管理部、生产计划部、市场部、各相关生产分厂的意见后,报技术副总经理予 以审批。4.1.2 对于确定的各大类产品的关键件、关键工序依据相关要求,由质量管理部、各相关 生产分厂的人员参加建立质量控制点,技术中心负责填写“过程质量控制点登记表” ,并 发至有关部门和人员。4.1.3 过程质量控制点的控制活动主要在相关产品(零部件)的加工现场进行,并设立过 程质量控制点标识牌进行明确的标定。4.1.4 过程质量控制点集中控制活动的频次视产品(零部件)的重要程度及顾客的特定要 求而由技术中心确定。一般情况下每半年组织一次。4.1.5 技术中心对

26、过程质量控制点的进行情况和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每半年组织一次综 合分析,并形成记录。4.2 过程质量控制点主要控制文件4.2.1 技术中心提供控制点用“工艺过程指导卡”作为控制点活动的依据。4.2.2 生产计划部提供过程质量控制点用设备清单。4.2.3 生产计划部负责对过程质量控制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颁发“设备操作 证”。4.2.4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提供过程质量控制点所用检测设备的清单并保持检定合格予以标 识。4.2.5 各相关分厂提出过程质量控制点用控制记录、标识。4.3 过程质量控制点的活动内容4.3.1 所有运行人员认真熟悉控制点产品工艺过程卡中规定的过程操作及质量特性要求 和检测

27、方法、采用的统计工具等控制依据。4.3.2 对每批生产加工的过程控制点覆盖产品(零部件) ,操作者认真执行“三按”精心 加工,保证加工过程处于正常的状态。4.3.3 操作者按集中控制的频次要求每月 1-2 次对控制产品(零部件)加工后的质量特性 按“工艺过程卡”的要求进行认真自检并填写“过程质量控制点产品(零部件)自检记录 表”,专职进行复检确认。434对控制中发现的异常波动,由技术中心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分析,并采取预防措施, 以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发生,对已发生的重大质量问题应及时采取纠正 措施,以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以此保证产品的生产加工处于始终受 控。4.4

28、过程质量控制点使用的技术文件按有关要求编制、审批、发放、使用和处理。4.5过程质量控制点使用的生产设备、检测设备按质量体系的有关要求予以配备和管理。4.6过程质量控制点采用的统计方法, 一般可采用调查表、排列图、因果分析图、直方图、 控制图等方法。工艺过程指导卡*机械有限公司工艺过程指导卡产品名称产品型号零件名称零件图号共页第页毛坯种类焊接件材料牌号毛坯尺寸零件净重台件数工序工序号工序内容设备名称工装名称工序工序号工序内容设备名称工装 名 称编制审核批准日期编号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管理规定1总则1.1技术中心资料室是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的专职管理机构。1.2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管理必须确保其物质及内

29、容的安全。1.3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管理必须贯彻集中统一、分级管理和专人负责的原则。各有关部 门的图纸资料管理都应制定专人负责。1.4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管理工作应做到及时、准确的提供所需资料。2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的立卷、归档、鉴定、检查、销毁2.1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应按类别和产品立卷、归档、登记、保管,对归档的图样、技术文件必须做到帐物相符,便于查阅,提高利用率,防止丢失2.2 技术文件资料的立卷、归档范围2.2.1 规则、计划及科研方面:公司的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企业改造规划、新产品及科研 年度计划、各分厂工艺路线调整文件及图样、科研项目的方案、阶段总结及专题试验研究 士旦小牡报告等。2.2.2

30、 产品方面:设计计算书、新产品技术任务书、产品企业标准、产品图样、产品包装 箱图、产品使用维护说明书、技术经济分析报告、标准化审查报告、产品检验规范、试验 报告、试制总结、产品鉴定证书、产品工艺文件、工艺守则、材料消耗定额、工装底图、 产品图纸历次更改单等。2.2.3 进口设备仪器方面:合同书、使用说明书、程序说明书、备件清单等各种随机文件 指导书、设备验收文件等全套原始文件资料。2.2.4 基本建设方面: 各种工程地质水文资料及图纸、 厂房及生活区竣工图 (包括平面图、 立体图、剖面施工图、地下三图、水、电、暖、风等设备的安装图) 、基建验收文件及基 建安装的机械设备图纸等。2.2.5 生产

31、设备及自制专用设备等图纸资料。2.2.6 标准化方面:国内外有关标准及企业标准、技术指导性文件等资料。2.2.7 外来产品图纸、工艺文件、技术资料等。2.3 技术中心所形成的各类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必须及时送交技术中心资料室统一保 管。2.4 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立卷归档要求2.4.1 凡归档的图纸资料、底图,均应分类建立登记台帐;图纸资料、底图均应按国家机 械制图标准绘制,技术责任栏签字应齐全。2.4.2 凡归档的图纸资料,做到正确、完整、成套。2.4.3 对永久保存的技术文件,必须做到线条字迹清楚,纸质优良。2.5 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的保密安全检查,由总工程师负责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发现问题

32、及时采取措施,出现重大问题应及时向总经理报告。2.6 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的鉴定工作,由技术中心会同有关部门,成立鉴定小组,对已超 过保管期限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进行审查鉴定,对于失去利用价值的底图、蓝图、技术 文件应剔除, 写好书面销毁报告, 附销毁清单, 经技术副总经理审批后, 方可在账册(卡) 上注销,技术中心指定专人销毁,并在销毁清单上签字。3 技术资料、底图、蓝图的管理3.1 底图入库归档,必须填写“技术资料归档清单” ,办理入库手续签收。3.2 入库的底图,管理员应及时扎边、登记、整理、存放。3.3 产品底图更改时必须持有设计更改通知单 。3.4 归档的底图严禁折叠,应妥善保管。当底

33、图破烂或晒图不清时,应有归口入库单位重 新描制。责任签字栏照描,并应在装订栏下角注明“重描”字样及日期。3.5 蓝图的复制和发放按图样收发登记薄送发。3.6 发放蓝图应盖发图章,登记送发,技术中心及有关处室应专人签收。3.7 生产用零部件图、修理用工装蓝图,应以旧换新。3.8 除按发图规定以外的图纸资料需复制时,应填写“晒图申请单” ,经所在单位技术负 责人签字并报总工程师批准,由技术中心主任签发。3.9 因图纸更改晒换蓝图时,必须换新交旧。3.10 因新产品设计改版需要蓝图时,应填写“晒图申请单” ,需经所在单位技术负责人签 字,由技术中心主任批准方可。3.11 凡发往技术中心及有关处室的蓝

34、图,必须加盖“有效版本”章,各单位应指定专人 签收、登记、保管,各分厂发往班组的零件图纸,也要有专人管理,各分厂应将专人名单 报技术中心,作为档案网络成员。3.12 对发往各单位的图纸资料,应妥善保管,如有丢失要查明原因,严重者按文件处理。 为不影响生产,对于需补发的图纸资料,必须填写遗失图纸补发申请报告,经所在单位技 术负责人签署措施及意见交技术中心, 凡属不带密级的零件图由技术中心主任签署意见补 发,凡属带密级的或成套的资料由签署意见后办理,但必须禁止遗失图、稿重复被使用。3.14 在现岗的所管产品的技术人员借阅归档的蓝图及技术革新资料要填写借阅卡片,借 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 3 天,非现岗

35、本职所管产品的技术人员,借阅时只限阅览室查阅,不 得借出。4 外单位索取图纸资料4.1 凡公司外索取图纸、技术资料,应按下列规定办理:4.1.1 索取一般技术资料,须经总工程师批准同意,收费晒供。4.1.2 带密级的技术资料有合同要求产品,原则上对外不提供。5 安全与保密5.1 库房内底图与蓝图按上级规定应分开存放,库房内严禁放置易燃化学药品及自燃物 品,严禁吸烟,注意防火、防盗、防水、防潮、防鼠虫,库房内应保持清洁整齐,摆放有 序。库房内非经档案管理员许可,不得入内。5.2 凡节日期间库房及各单位技术资料橱,必须在安全检查后封以封条。5.3 凡归档的机、绝密资料,需严格执行分级管理制度及借阅

36、办法。5.4 凡公司内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借出的技术档案资料要注意妥善保管,不准摄影复印,不 准拆换撕毁,不准带回宿舍及公司外其他地方,不准外传,节日期间应主动提前归还或暂 存库房,调离本单位时,必须交还注销。5.5 发往技术中心的图纸资料,专职保管员及使用人员要妥善保管,注意保密,不得丢失 或向外泄密。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和信息管理规定1 知识产权(技术文件、资料)是企业的宝贵财富,是企业进行经营、生产、服务等过 程重要的依据,为加强企业管理,维护企业的根本利益,进一步做好这方面的工作,特制 定如下规定:2 知识产权(技术文件、资料等)分为 A、B 两大类:A类:新近引进开发应用的对企业生存发展有重

37、要意义或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重要影响的新产品、新工艺、技术及有关相配套方面的技术经济信息;B类:近期内销售良好,在市场仍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品及工艺技术具体分类详见附表。3 知识产权(技术文件、资料等)管理由技术中心负责,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系第一责 任人并设专职或兼职人员具体管理,明确责任与分工,协同管理和指导本部门技术文件和 资料的使用,做到领取发放有记录、有跟踪,使用有计划,有范围。一旦因工作失误或失 职造成丢失、外泄或其它损失,将加倍处罚,并视情节轻重给予有关人员相应处分,直至 追究法律责任。4 对 A 类技术文件、资料和信息,根据相关部门的工作情况分阶段、分部分,

38、按不同的 要求和内容供图并加注标识,部门间不得串用、借用、复制和随意传播交流;对关键件确 需外协的需经技术处理后,方可提供对方,做好标识和记录;对主要配套件的供应渠道及 相关信息要求从严掌握和控制。 相关的生产过程结束后 2日内由专职或兼职人员收缴清点, 并整理好图纸资料交档案室统一保管,做好记录。对B类技术文件和资料,相关部门处室妥善保存,不得丢失损坏,更不得外借、外传、外 用,并随时接受有关部门或人员的检查。5 技术中心技术档案室是全公司技术文件和资料的管理部门, 承担这些文件资料的建立、 描晒、保存和发放领用,要严格按要求控制描晒、回收、发放和保存。对于 A类晒图审请 或计划须经技术中心

39、主任审核后,报总工程师或总经理审批,包括操作者三人以上签字后, 方可根据审批内容和数量安排晒图,不得擅自开机,并做好详细的发放记录。6技术中心是技术文件资料的原始输出部门,对内要加强人员的思想教育、管理,提倡 爱岗、奉献、忠于企业。设计及技术转化过程严格图纸及资料的借阅、 使用、管理和回收, 防范和杜绝出现技术文件、资料和信息发生外泄的可能性,对利用工作或岗位之便谋取私 利的,一经发现将视情节轻重给予有关人员相应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7公司将抽调有关人员组成专门的检查小组,负责对全公司相关部门的技术文件资料的 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不定期的监督和检查,并将检查的情况向总工程师或总经理汇报,对 违

40、犯规定的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罚。8非我公司人员以不择手段的方式获取我公司的知识产权(技术文件、资料等),将以法追究其法律责任。附表:公司知识产权(技术文件、资料等)的分类序号类型密级1耐热钢铸件(预热器,篦冷机)AAA2立式辊磨AAA3收尘器、预热器、篦冷机、增湿塔AA AAA4.1TLS, TES O-Sepa选粉机AAA4.2旋风式选粉机AAA4.3分离器A5.1 4m以上(包括4m)磨机AAA5.2 3.2m 3.8m 磨机AA5.3 2.4m 3.0m 磨机A5.4 2.2m以下(包括2.2m)磨机B6.1 4m以上(包括4m)回转窑AA6.2 3.2m 3.5m回转窑A6.3 3m以下(

41、包括3m)回转窑B7技改项目及自制设备B技术中心工作分配、考核及收入分配办法1为进一步适应市场机制,加快工作进度,提高工作质量,充分调动工程技术人员的工 作积极性,现对技术中心工作分配、考核及收入分配做如下规定:2工作分配方法及程序要求2.1针对生产计划通知单下发后,每个合同均确定一位项目负责人,负责工作任务全过程 的组织实施及工作分值定额的分配。其工作进度需符合公司大计划要求。需要他人协作完 成的任务,要下委托书并分配给相应的分值定额,项目完成后将工作任务单及工作分值分 配表报主任处统计。2.2工作程序:任务单工作内容的策划-工作分值定额的确定一需委托人员数量的策划一工作计划一过程中质量、进

42、度监控及反馈一任务完成后的总结报告3工作分配及考核参照的分值定额标准3.1设计制图分值定额测算表如下:折合 图量(A1)最大分值N技术 含量系数(k1)制图 难度系数(k2)进度要求系数(k3)定额分数(N)80%设计分数18%审核分数2%审定分数1200.5-10.5-10.5-1n k180%N18%N2%N.5.0.0k2 k33.2原材料、标准件配套件定额(含油漆、焊材)分值定额测算:每完成折合A1图17张计15分。3.3工艺路线,作业指导书分值定额测算:每完成折合A1图6张计10分。3.4装配工艺及发货明细分值定额测算:每完成折合A1图9张计10分。3.5包装图分值定额:参照设计制图

43、分值定额测算。3.6每份说明书分值定额:20分3.7每份计算书分值定额:30分3.8投标书(统计)分值定额:30 分3.9正常上班仅仅处理临时交办的任务每天计6分,无临时交办的任务计2分3.10资料打印分值定额:每完成折合工艺、定额表20张计10分3.11 经确认能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或生产效率的创新工作按其分值的 1.5 倍来计算。3.12 外派技术服务每天计 10 分。3.13 部门管理人员按考核技术人员的平均分值乘以系数来计分: 主任分值系数 1.5 ,副主 任分值系数 1.35 。4 工作质量及工作纪律考核4.1 工作质量出现无法弥补的项次,每发生一次扣其该任务子项分值的30%。一般性质

44、量问题投诉到主任处,每发生一次扣 2 分。4.2 每缺勤一天扣 10分,迟到、早退一次扣 2 分,串岗一次扣 2 分。4.3 按“技术中心关键考核指标量化表”进行考核,对部门工作进度与工作质量形成极不 力影响的要加倍扣罚。5 收入分配原则5.1 每月每人的工作量化分值由技术中心综合统计考核,经相关部门审核予以确认。5.2 公司参照每月统计的总分值来分配工资总额。工分值为 5.6 元/ 分。5.3 技术中心参照统计的个人分值,按上述第四项第 2 条来分配当月工资总额。金属切削加工通用工艺守则1 加工须知1.1 加工前须看清图纸、技术要求及工艺要求。1.2 加工前须对毛坯或上道工序的半成品进行检查

45、, 看是否符合要求, 加工余量是否够用, 划线是否正确,确认没有问题后再进行加工。1.3 加工前应根据零部件结构、材料性能、加工精度要求及加工粗糙度等条件,合理选择 刀具、量具、切削范围及装夹方法,尽量采用标准刀具或专用刀具以提高生产效率,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1.4 操作者应切实掌握所操作机床的技术性能, 应对机床的各种附件的精度和存在的问题 了如指掌,对不能保证加工精度的机床及附件应及时反应情况,以便尽快修复。1.5 零件装夹前应将基面、工作面、垫铁或夹具的支撑面擦拭干净,以免影响精度。1.6 零件装夹前应正确的选择(或找正)基面,选择原则如下:1.6.1 毛坯基面的选择,首先保证工件上加工表

46、面与不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不加工 表面作为粗基准;如果工件上有多处不加工表面,则应将其中与加工面位置要求较多的作 为粗基准。1.6.2 选作粗基准的表面,应平整,没有浇口、冒口、飞边等缺陷,以便定位可靠。1.6.3 如果必须首先保证工件某重要表面的余量均匀,应选择该表面作粗基准,加工后保 持壁厚均匀。如加工大齿轮外圆时,应以不加工的轮缘内侧作为基准面。1.6.4 粗基准一般只能使用一次,特别是主要定位基准,以免产生较大的位置误差。1.6.5 选择主基面,尽可能选用设计基准为定位基准。1.6.6 相互平行、相互垂直的平面,应尽可能在一次装夹中加工出来。1.6.7 凡零件已有指定的基面时,则应

47、以此面作为基准。1.6.8 加工件所有表面都需要加工时,应选留量最小的表面作为粗基准。1.6.9 零件的基面应紧靠垫铁或夹具的支承面。1.7 对划线工件应按线找正。1.8 零件的夹紧应可靠,夹紧力的作用点应通过支承点,对钢性差的零件或有悬空部分的 零件,应在适当部位加辅助支撑。1.9 对精度要求高或毛坯余量较大的零件,在半精加工和精加工前应重新找正1.10 粗、精加工在一次装夹中完成的零件, 粗加工后,精加工时应放松夹紧力,并检查定 位状态是否可靠。1.11 安装、找正刀具、工具或半成品零件时,应用木锤轻敲,不得用其他物品敲打。1.12 精加工面用作装夹面时,应在此面垫上铜片等软金属,以防损坏

48、精加工的表面。1.13 在加工过程中,应经常检查装夹是否可靠。1.14 任何零件,在加工后需经热处理时, 夹角处必须留有适当的圆弧, 一律不得留有毛刺、 锐边,凡有砂眼、气孔的,应预先处理,否则不得进行热处理。1.15 在加工过程中,操作必须对工件进行自检,发现问题(包括前道工序或坯料的问题) 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解决。1.16 在批量生产中,必须进行首件检查,合格后方能继续加工。1.17 产品图样、工艺规程和所使用的其他技术文件,要注意保持整洁,严禁涂改、损毁、 丢失。1.18 工、夹、刃、量具的维修保养:1.18.1 各类专用工、夹、刃、量具应专用,不得互相借用;1.18.2 使用完后应擦净

49、,整齐放置,精密的应涂油放置;1.18.3 使用、搬运过程中应小心,严防碰撞;1.18.4 要定期检查,不合格的要及时修理。2 机械加工通用技术要求2.1 零件加工后应符合图纸、有关技术标准和文件的要求。2.2 零件应按工序检查验收,在前道工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2.3零件的已加工表面上不应有沟痕、碰伤等损伤现象 2.4零件表面上的毛刺应除净,锐边夹角除特殊要求外应一律倒钝。2.5铸件加工后,入发现砂眼、气孔、夹渣、裂纹等缺陷时,按Q/JC03 (碳素钢、低合金钢铸件缺陷焊补通用技术条件)来处理。2.6在焊补回用缺陷件时,应先将缺陷部分清除干净,方可进行修补,并根据材质及使用 情况决

50、定焊条、焊接方式及焊后的退火。2.7零件淬火的表面,不应有氧化皮。经过精加工的配合表面不应有退火、烧伤等现象。2.8凡图样上未注明公差的均按GB1804规定的ITB级精度制造。2.9如图样上未注形位公差时,应按下列规定加工:2.9.1 一般无特殊要求的圆度、圆柱度偏差应在直径公差范围以内。2.9.2直线度、平面度、同轴度、对称度、平行度、垂直度和倾斜度、圆跳动和全跳动公 差值应达到GB1184规定的II级精度。2.9.3在同一轴颈或轮毂孔作两个以上键槽时,其相对位置的角度偏差不应大于下表规定。轴孔直径(mm80-120120-180180-250250-360360-500500角度偏差 10

51、 8 6 5 4 32.9.4轴键槽及轮毂键槽对轴及轮毂轴线的对称度应大于GB1184规定的10级精度(见下表),平行度误差控制在尺寸公差之半范围内。键槽宽度3-66-1010-1818-3030-5050-12012010级公差0.040.050.060.080.100.120.150.202.10经过滚压加工的轴、孔表面,不准有脱皮现象,滚压前的粗糙度不得低于6.3。2.11加工后的螺纹表面必须光滑,不允许有黑皮、压扁、乱扣及毛刺。滚齿工艺守则1滚齿前的准备1.1计算齿轮加工机床滚比挂轮时,一定要计算到小数点后有效数字第五位。1.2加工斜齿轮时,必须验算差动挂轮的误差,一般差动挂轮应计算到

52、小数点后有效数字第五位,差动挂轮误差应按下式计算:SW K C/ m N B式中:差动挂轮误差;m-齿轮模数N-滚刀头数B齿轮宽度K齿轮精度系数:7级齿轮K为0.0018级齿轮K为0.0029级齿轮K为0.003C-滚齿机差动定数1.3加工有偏重的齿轮时,应在相对应处安置适当的配重2齿坯的装夹2.1在滚齿机上安装滚齿时,应按下表要求调整。齿轮精度等级检杳部位图示ABCD允许跳动公差70.0150.0100.0050.01580.020.012.0.00890.0250.0150.0102.2在滚齿机上装夹齿坯时,应将有标记的基面,使其与支撑面结合,不得垫纸和铜皮等 物。压紧前用千分表检查齿坯外

53、圆径向跳动和基准端跳动,其跳动公差不得大于下表所规 定数值;压紧后校验,以防压紧时产生位移、变形。齿轮精度齿轮分度圆直径 125 125 400400800800160016002500 25004000等级齿轮外圆径向跳动和基准面跳动公差70.0180.0220.0320.0450.0630.100890.0280.0360.0500.0710.1000.1602.3在齿轮机上装夹齿轮轴时,应用千分表检查其两基准轴径(或一个基准轴径及顶圆) 的径向跳动,其跳动公差应按下式计算:t ( L/B) Kt -跳动公差L两测量点间的距离B齿轮轴的宽度K-精度系数78级精度 K取0.0080.019级

54、精度 K 取0.0110.0132.4在滚齿机上装夹齿轮轴时,应用千分表在90方向内检查齿顶圆母线与刀架垂直移动 的平行度,在100mn长度内不得大于0.01mm2.5齿坯装夹压紧时,压紧力应通过支撑面,不得压紧在悬空处,压紧应适当。3刀杆与滚刀的装夹0.005mm3.1粗、精加工刀杆、刀垫必须严格分开,精加工刀垫两端平行度不得大于3.2刀杆及滚刀装夹前,刀架主轴孔及所有垫圈、刀杆、支撑轴套、滚刀内孔、端面都必 须擦净。3.3滚刀应轻轻推入刀杆中,严禁敲打。3.4刀杆装夹后,悬臂检查刀杆径向和端面圆跳动,其跳动不得大于下表规定。齿轮精度等级园跳动公差ABC70.0050.0080.00580.0080.010.0.00890.0100.0150.0103.5滚刀安装后必须检查滚刀轴面的径向跳动,其跳动公差不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