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果园套种绿肥良种白三叶草栽培技术针对我国目前部分果品质量较差,果品过剩等难题,农业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最近决定向全国推广“白三叶草覆盖技术”,提高果品产量和品质,增强果品的竞争力。据了解,我国的果园管理普遍采用清耕除草方法,造成果园地面裸露,不仅使土壤有机质及各种养分减少、肥力下降,而且使坡地果园形成水土流失。用红白三叶对果园进行生草覆盖,能有效地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土壤肥力,保持土壤水分提高果品的产量的质量。据有关专家介绍美、英、法、日、俄等发达国家早已普遍实行果园生草制度,果树行间种植多年生草,大量实验及实践表明红白三叶具有发达的根系和根瘤,每公顷可固定氮素90公斤,可以减少果园氮肥施用量,
2、提高苹果产量15%-30%。红、白三叶是一种优质饲草,能抑制果园杂草生长,降低生产成本,改善果园环境,其生长周期长达7-8年,亩产茎叶3000-5000公斤。茎叶蛋白质含量高,用来饲养马、牛、羊、猪等,可以实现果牧结合,提高果园的经济效益。目前,该技术在陕西、河北、山东等苹果生产区大面积示范推广。 果园套种绿肥就是在果树行间、全园种植一年生或多年生绿肥植物作为覆盖地面的一种果园土壤管理方法或制度。栽培白三叶具有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调节果园生态环境,改善果实着色和品质等作用,现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采用的果园土壤管理方法之一。一、白三叶草的生长特点1、多年生植
3、物。白三叶草属宿根性植物,如管理适当,可持续生长10年以上。2、耐阴性好。能在30%透光率的环境下正常生长,比较适宜在柑桔等成林的果园种植。3、侵占性好。白三叶成坪后有较发达的侧根和匍匐茎,与其它杂草相比有更强的竟争力。4、适应范围广。具有一定的耐寒和耐热能力,对土壤PH值的要求范围广,达到4.5-8.5,丽水市99%以上的土壤PH值在7以下,在丽水广大区域种植没有问题。5、观赏价值高。开花早,花期长、叶形美观,成坪后可获得良好的景观效果。在莲都区九坑村桃园种植的30亩白三叶已显示出良好的观赏作用,吸引许多人观桃花,赏绿地,拍照片,拍出的照片色彩非常漂亮。二、白三叶草的栽培技术1、播种时间及种
4、子处理:白三叶草播种的最佳时间是春秋两季,最适生长温度为19-24,春季播种可在3月底至4月底,气温稳定在15以上即可播种。秋季播种一般从9月中、下旬。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浸种处理,每斤种子加水1.5斤,另加钼酸铵1克浸种12小时,加钙镁磷肥5-10公斤加细土或黄沙5-10公斤拌均后进行播种。2、土壤处理:播种前需将果树行间除草松土,将地整平,在下雨前1-2天播种。3、种植方式:果树行间种植,可撒播也可条播,条播时行距留15厘米;播种宜浅不宜深,一般为0.5-1.5厘米。建议播种量0.5-0.75公斤/亩。苗期应适时清除杂草,以利白三叶草成坪。4、水肥管理:白三叶属豆科植物,自身有固氮能力,但苗
5、期根瘤菌尚未生成,需补充少量的氮肥,待成坪后则只需补充磷、钾肥。在出苗后15天亩施尿素2.5公斤、钾肥5公斤、钙镁磷肥5公斤,结合施肥进行除杂草。5、割草:当高度长到20厘米左右时进行割草,一年可割2-4次;割草时留茬不低于5厘米,以利再生。割下的草果树盘下或株间,冬前覆土腐烂成高效有机肥。紫花苜蓿 牧草学名: Medicago sativa L. 来源与分布:紫花苜蓿原产伊朗,是当今世界分布最广的栽培牧草,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主要产区在西北、华北、东北、江淮流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紫花苜蓿种植面积 185 亿亩。 牧草形态:紫花苜蓿是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主根入
6、土深达数米至数十米;根颈密生许多茎芽,显露于地面或埋入表土中,颈蘖枝条多达十余条至上百条。茎秆斜上或直立,光滑,略呈方形,高约 100 150 厘米,分枝很多。叶为羽状三出复叶,小叶长圆形或卵圆形,先端有锯齿,中叶略大。总状花序簇生,每簇有小花 20 30 朵,蝶形花有短柄,雄蕊 10 枚, 1 离 9 合,组成联合雄蕊管,有弹性;雌蕊 1 个。荚果螺旋形, 24 回,表面光滑,有不甚明显的脉纹,幼嫩时淡绿色,成熟后呈黑褐色,不开裂,每荚含种子 29 粒。种子肾形,黄色或淡黄褐色,表面有光泽,陈旧种子色暗;千粒重 1.52.3 克,每公斤约有 30 50 万粒。 牧草特性:紫花苜蓿抗逆性强,适
7、应范围广,能生长在多种类型的气候、土壤环境下。性喜干燥、温暖、多晴天、少雨天的气候和高燥、疏松、排水良好,富含钙质的土壤。最适气温 2530 ;年降雨为 400 800 毫米的地方生长良好,越过 1000 毫米则生长不良。年降雨量在 400 毫米以内,需有灌溉条件才生长旺盛。夏季多雨湿热天气最为不利。紫花苜蓿蒸腾系数高,生长需水量多。每构成 1 克干物质约需水 800 克,但又最忌积水,若连续淹水 1 2 天即大量死亡。紫花苜蓿适应在中性至微碱性土壤上种植,不适应强酸、强碱性土壤,最适土壤 pH 值为 7 8 ,土壤含可溶性盐在 0.3 以下就能生长。在海拔 2700 米以下,无霜期 100
8、天以上,全年 10 积温 1700 以上,年平均气温 4 以上的地区都是紫花苜蓿宜植区。紫花苜蓿属于强光作用植物,刚开展的叶片同化二氧化碳的最大量每小时每平方米为 70 毫克;叶片的淀粉含量昼夜变幅大,干重从上午的 8 增加至日落时的 20 ,其后含量急剧下降,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一个发育良好的苜蓿群体叶面积指数通常为 5 ,每平方米有中等大小的叶片 5,000 15,000 个。 饲用价值及利用技术:紫花苜蓿有 “ 牧草之王 ” 的称号,突出的优点表现在饲用上为:(一) 产草量高。紫花苜蓿的产草量因生长年限和自然条件不同而变化范围很大,播后 2 5 年的每亩鲜草产量一般在 2000 4
9、000 公斤,干草产量 500 800 公斤。在水热条件较好的地区每亩可产干草 733 800 公斤;干旱低温的地区,每亩产干草 400730 公斤;荒漠绿洲的灌区,每亩产干草 8001000 公斤。(二) 利用年限长。紫花苜蓿寿命可达 30 年之久,田间栽培利用年限多达 710 年左右。但其产量,在进入高产期后,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三) 再生性强,耐刈割。紫花苜蓿再生性很强,刈割后能很快恢复生机,一般一年可刈割 24 次,多者可刈割 56 次。(四) 草质好、适口性强。紫花苜蓿茎叶柔嫩鲜美,不论青饲、青贮、调制青干草、加工草粉、用于配合饲料或混合饲料,各类畜禽都最喜食,也是养猪及养禽业首选
10、青饲料。(五) 营养丰富。紫花苜蓿茎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多种维生素及胡萝卜素,特别是叶片中含量更高。紫花苜蓿鲜嫩状态时,叶片重量占全株的 50 左右,叶片中粗蛋白质含量比茎秆高 1 1.5 倍,粗纤维含量比茎秆少一半以上。在同等面积的土地上,紫花苜蓿的可消化总养料是禾本科牧草的 2 倍,可消化蛋白质是 2.5 倍,矿物质是 6 倍。(六) 肥田增产。紫花苜蓿发达的根系能为土壤提供大量的有机物质,并能从土壤深层吸取钙素,分解磷酸盐,遗留在耕作层中,经腐解形成有机胶体,可使土壤形成稳定的团粒,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根瘤能固定大气中的氮素,提高土壤肥力。 24 龄的苜蓿草地,每亩根量鲜重可达
11、13352670 公斤,每亩根茬中约含氮 15 公斤,全磷 2.3 公斤,全钾 6 公斤。每亩每年可从空气中固定氮素 18 公斤,相当于 55 公斤硝酸铵。苜蓿茬地可使后作三年不施肥而稳产高产。增产幅度通常为 30 50 ,高者可达 1 倍以上。农谚说: “ 一亩苜蓿三亩田,连种三年劲不散 ” 。(七) 保持水土。紫花苜蓿枝叶繁茂,对地面覆盖度大,二龄苜蓿返青后生长 40 天,覆盖度可达 95 。又是多年生深根型,在改良土壤理化性,增加透水性,拦阻径流,防止冲刷,保持坡面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十分显著。据测定:在坡地上,种植普通农作物与紫花苜蓿相比,每年每亩流失水量大 16 倍,土量流失大 9 倍
12、。(八)蜜源植物。紫花苜蓿是严格的异花受粉植物,常靠外部机械力量和昆虫采蜜弹开紧包的龙骨瓣而受粉,花期长达 4060 天,花期进行田间放蜂,可使蜂蜜产量大幅度提高,同时也提高苜蓿种子产量。利用技术 :1 青刈利用以在株高 30 40 厘米时开始为宜,早春掐芽和细嫩期刈割减产明显。调制干草的适宜刈割期,是初花期左右,二者利用期均不得延至盛花期后。 2 收种适宜期是植株上 1/2-2/3 的荚果由绿色变成黄褐色时进行。收草田不能连续收取种子。种子田也应每隔 1 2 年收草一次。 3 紫花苜蓿在利用中应根据需要和播种面积,有计划的生产种子和草产品,提供商品经营。 4 收草和收种的利用年限,应视种子和
13、产草量最高年限而定。 5 紫花苜蓿用于放牧利用时,以猪、鸡、马属家畜最适宜。放牧反刍畜易得臌胀病,结荚以后就较少发生。用于放牧的草地要划区轮牧,以保持苜蓿的旺盛生机,一般放牧利用 4-5 天,间隔 35 40 天的恢复生长时间。如放牧反刍畜时,混播草地禾本科牧草要占 50 以上的比例;应避免家畜在饥饿状态时采食苜蓿,放牧前要先喂以燕麦、苏丹草等禾本科干草,还能防止家畜腹泻。为了防止膨胀,可在放牧前口服普鲁卡因青霉素钾盐,成畜每次量 50 75 毫克。 6 紫花苜蓿用于调制干草时,要选择晴朗天气一次割晒,防止雨淋,以免丢失养分降低质量,平晒结合扎捆散立风干再堆垛存放。有条件的待晒至半干时移至避光
14、通风处阴干。干草必须保持绿色状态。存放过程中应勤检查,以防霉变造成损失。用裹夹碾压法(也叫染青法)调制,效果很好。即在麦收季节或苜蓿青刈割晒干期,将刈割的鲜嫩苜蓿青草,均匀铺摊在上下两层干麦草或其他用于饲料的柔软干燥禾谷类秸秆夹层内,用石磙反复碾压至茎秆破裂。可使鲜嫩苜蓿迅速干燥。避免养分丢失。苜蓿压出汁液吸入秸秆,混合贮存,混合铡碎或粉碎饲喂。不但提高了秸秆适口性,也提高了营养价值。 栽培技术:(一)土壤耕作与施肥 紫花苜蓿种子细小,幼芽细弱,顶土力差,整地必须精细,要求地面平整,土块细碎,无杂草,墒情好。紫花苜蓿根系发达,入土深,对播种地要深翻,才能使根部充分发育。紫花苜蓿生长年限长,年刈
15、割利用次数多,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亦多。据报道,紫花苜蓿每亩每年吸收的养分,氮为 13.3 公斤,磷 4.3 公斤,钾 16.7 公斤。氮和磷比小麦多 12 倍,钾多 3 倍。用作播种紫花苜蓿的土地,要于上年前作收获后,即进行浅耕灭茬,再深翻,冬春季节作好耙耱、镇压蓄水保墒工作。水浇地要灌足冬水,播种前,再行浅耕或耙耘整地,结合深翻或播种前浅耕,每亩施有机肥 15002500 公斤,过磷酸钙 20 30 公斤为底肥。对土壤肥力低下的,播种时再施入硝酸铵等速效氮肥,促进幼苗生长。每次刈割后要进行追肥,每亩需过磷酸钙 1020 公斤或磷二氨 46 公斤。(二)播种 1 种子。播种前要晒种 2 3 天
16、,以打破休眠,提高发芽率和幼苗整齐度。种子田要播种国家或省级牧草种子标准规定的 I 级种子;用草地播种 、 、 级种子均可。 2 接种。在从未种过苜蓿的土地播种时,要接种苜蓿根瘤菌,每公斤种子用 5 克菌剂,制成菌液洒在种子上,充分搅拌,随拌随播。无菌剂时,用老苜蓿地土壤与种子混合,比例最少为 1 : 1 。 3 播种量。种子田每亩 0.250.5 公斤,用草地每亩 0.751 公斤,干旱地、山坡地或高寒地区,播种量提高 2050 。 4 播种期。因我省各地气候不同,可分为三种情况:春播。春季土地解冻后,与春播作物同时播种,春播苜蓿当年发育好,产量高,种子田宜春播。夏播。干旱地区春季干旱,土壤
17、墒情差时,可在夏季雨后抢墒播种。秋播。在我国北方地区,秋播不能迟于 8 月中旬,否则会降低幼苗越冬率。 5 播种深度。视土壤墒情和质地而定,土干宜深,土湿则浅,较壤土宜深,重粘土则浅,一般 12.5 厘米。 6 播种方法。紫花苜蓿常用播种方法有条播、撒播和穴播三种;播种方式有单播,混播和保护播种(覆盖播种)三种。可据据具体情况选用。种子田要单播,穴播或宽行条播,行距 50 厘米,穴距 5070 厘米或 5050 厘米或 5060 厘米,每穴留苗 1 2 株。收草地可条播也可撒播,可单播也可混播或保护播种。条播行距 30 厘米。撒播时要先浅耕后撒种,再耙耱。混播的可撒播也可条播,可同行条播,也可
18、间行条播,保护播种的,要先条播或撒播保护作物,后撒播苜蓿种子,再耙耱。灌区和水肥条件好的地区可采用保护播种,保护作物有麦类,油菜或割制青干草的燕麦、草高粱、草谷子等,但要尽可能早的收获保护作物。在干旱地区进行保护播种时,不仅当年苜蓿产量不高,甚至影响到第二年的收获量,最好实行春季单播。混播,紫花苜蓿生长快,分蘖多,枝叶盛,产量高,再生性强,刈割次数多,混播中其他牧草难于相配合,故以单播为宜。但若要提高牧草营养价值、适口性和越冬率,也可采用混播。适宜混播的牧草有:鸡脚草、猫尾草、多年生黑麦草、鹅冠草、无芒雀麦等。混播比例,苜蓿占 40 50 为宜。(三)田间管理 1 播种后,出苗前,如遇雨土壤板
19、结,要及时除板结层,以利出苗。 2 苗期生长十分缓慢,易受杂草危害,要中耕除草 1 2 次。 3 播种当年,在生长季结束前,刈割利用一次,植株高度达不到利用程度时,要留苗过冬,冬季严禁放牧。 4 二龄以上的苜蓿地,每年春季萌生前,清理田间留茬,并进行耕地保摘,秋季最后一次刈割和收种后,要松土追肥。每次刈割后也要耙地追肥,灌区结合灌水追肥,入冬时要灌足冬水。 5 紫花苜蓿刈割留茬高度 35 厘米,但干旱和寒冷地区秋季最后一次刈割留茬高度应为 78 厘米,以保持根部养分和利于冬季积雪,对越冬和春季萌生有良好的作用。 6. 秋季最后一次刈割应在生长季结束前 20-30 天结束,过迟不利于植株根部和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夹爪组件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咖啡杯和茶杯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含羞草油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反无人机技术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去奎宁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医药物流行业市场深度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出租车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与投资策略景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冷镦机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冶金用阻燃液压油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共享停车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集装箱化和模块化数据中心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防腐新材料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策略与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5年护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届成都市2022级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 2025届北京市第四中学顺义分校高三零模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全国第9个近视防控月活动总结
- 智能传感器研发-第1篇-深度研究
- 2025至2030年中国快速换模系统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举办科普月的活动总结(3篇)
- 2025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作文题目解析及范文:关于鸿沟的思考
- 2025年春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课件 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社会 课题1 化学与人体健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