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aa化学必修二教学设计案例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示范校)一、教学内容概述必修模块的有机化学内容是以典型有机物的学习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初中有机物常识的基础上,能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加深对有机物和有机化学的整体认识。选取的代表物有甲烷、 乙烯(制品)、乙醇(酒)、乙酸(醋)、糖、油脂、蛋白质等,这些物质都与生活联系密切,是学生每天都能看到、听到、接触到的, 使学生感到熟悉、亲切,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时要求, 本章没有完全考虑有机化学本身的内在逻辑体系,主要是选取典型代表物,介绍其基本的结构、 主要性质以及在生产、 生活中的应用,较少涉及到有机物类概念和它们的性质(烯烃、芳香烃、醇
2、类、羧酸等)。为了学习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只简单介绍了烷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性 质,没有涉及烷烃的系统命名等。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典型物质的有关结构、反应、性质与用途等知识,教材采用了从科学 探究或生活实际经验入手,充分利用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反应,再从结构角度深化认识。 如甲烷、乙烯的研究,乙醇结构的研究,糖和蛋白质的鉴定等,都采用了较为灵活的引入方 式。同时注意动手做模型,写结构式、电子式、化学方程式;不分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促 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本章教材内容主要体现两条线索: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反映有机化学与生活、生产、环境及其 它科技领域的广泛联系和相互作用,选用了具有S
3、TS教育价值的学习素材。总之要把握以下三点:1、教材的起点低,强调知识与应用的融合,以具体典型物质的主要性质为主。2、注意不要随意扩充内容和难度,人为增加学生的学习障碍3、尽量从实验或学生已有的生活背景知识出发组织或设计教学,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有机化 学就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之中本章的内容结构可以看成是基础有机化学的缩影或概貌,可表示如下:甲烷烃三乙烯 有机化合物苯乙醇Y烃的衍生物 J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二、本章教学内容在模块内容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必修模块的有机化学具有双重功能,即一方面为满足公民基本科学素养的要求,提供有机化学中最基本的核心知识,使学生从熟悉的有机化合物入 手,了解有机化
4、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内容和方法,认识到有机化学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能用所学 的知识,解释和说明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和物质用途;另一方面教材从学生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出发,从 实验开始,组织教学内容,尽力渗透结构分析的观点,使学生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为进一步选 修有机化学打好最基本的知识基础, 帮助他们了解有机化学的概况和主要研究方法, 激发深入学习的欲望。三、总体教学目标分析课程目标要求:1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了解甲烷、乙烯、苯等的主要性质,认识乙烯、氯乙烯、苯的衍 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2知道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
5、通过简单实例,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能举例说明高分子材料在生活等领域中的应用。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必修 1 的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中所积累的有关有机物知识,应该已具备了以下知 识与学科思想:研究物质的一般程序和方法;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简单有机物的 性质及有机物与无机物性质是由一定的差别的概念。可以说,学生已经具备了研究一些常见有机化合物的 性质的知识基础。基于以上分析,本章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引到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有机化合物,以甲烷及其同系物为例了解有机物中碳的成键特征,并认 识有机物的多样性;2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3了解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
6、(可燃性、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等),苯的主要化学性质(可燃性、稳定性、取代反应) ,以及它们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理解他们性质差异的原因;4通过饮食中有机化合物,了解乙醇、乙酸等烃的衍生物,以及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 性质,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5通过简单实例了解常见有机高分子材料,了解高分子材料在生产、生活等领域中的应用。(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能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概况 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2建立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使学生体会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和联 系,初步学会研究有机物的
7、基本思路和一般方法,形成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感受化学科学与个人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关注与化学有关的 社会问题,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进一步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积极准备并进入化学选修模块的学 习行动。后 附 1:必修二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模块的内容标准及学习要求附 2:选修(必选)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的内容标准及学习要求四、重难点分析本章讨论的是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对于各类有机物只对重要代表物进行初步研究。本章的内容比较庞 杂,所涉及的重要化合物约有 14 种(甲烷、乙烯、乙醇、乙酸、酯、油脂、葡萄糖、淀粉、纤维素、氨 基酸、蛋白
8、质、塑料、橡胶、纤维) ,有机反应类型约 6 种(取代、加成、氧化、酯化、水解、加聚) 。在 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不盲目扩充代表物的性质和内容,尽量不涉及类物质的性质,注意从结构角度适当深化 学生对甲烷、苯、乙醇、乙酸的认识,一定要突出重点。具体地讲,因为要建立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学习模式,所以理解甲烷的结构特点 及能发生的反应是第一节的重点,还有同分析异构体与同系物是研究有机物的工具也是第一节的重点;为 了使学生初步了解有机反应基本类型形成对有机反应特殊性的正确认识,并能从结构上认识反应特点,乙 烯的加成反应、苯的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为第二节着重理解的;乙醇乙酸是烃的衍生物的代表,他们的结
9、 构与烃是有变化的,应强调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步建立烃与官能团关系等立体结构模 型,建立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主要化学性质的概念,进一步帮助学生打好学习的方法论基础,所以第三节 的重点应为官能团的概念及其作用。丄.f .、/. 1本章教学重点:1甲烷的结构特点和甲烷的取代反应;同分析异构体与同系物;2 乙烯的加成反应、苯的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3官能团的概念及与物质性质的关系;乙醇与乙酸的化学性质;4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特点;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主要性质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化学键的知识,但还达不到牢固掌握的程度,且数学也还没有学习立体几何,空 间想象能力、抽象的思维能力比较薄弱,因此,
10、有机物 ( 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等 )立体结构模型的 建立,以及有机物的成键特点与性质的关系的概念的建立,应该说是本章的难点。本章教学难点:1有机物 ( 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等 ) 立体结构模型的建立,有机物的成键特点以及与性质的 关系;2几种有机反应的实质性区别;3葡萄糖与弱氧化剂氢氧化铜的反应五、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分析(一)充分利用自制模型与信息技术手段突出重点与突破难点 因为本章要建立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学习模式,常见简单物质(甲烷、乙烯等) 立体结构模型的建立,可让同学们分组借助球棍模型或橡皮泥等;丁烷等较复杂同分异构体思想的建立可 借助多媒体信息手段,也可借助球棍
11、模型,以达到在教学过程中培养抽象思维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打下基础。(二)充分利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事例进行教学 本章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进行教学。例如,在 学习甲烷时,可联系甲烷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联系沼气的使用、近几年频繁的煤窑瓦斯事件、天然气 开采中的泄漏事件,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安全意识。又如,葡萄糖与弱氧化剂氢氧化铜的反应,是第四节的难点与重点,为了加深同学们对此反应的 认识与重视,可联系现在人类的健康的第二杀手糖尿病的检测具体方法。(三)采用对比、联系、归纳的方法组织教学本章要学习有机反应类型约 6 种(取代、加成、氧化、酯化、水
12、解、加聚) ,根据教学经验,同学们 对他们的区别是有一定的困难,可让同学们自己列表、举实例归纳、比较的方法加以区分;然后在课堂展 示。在学习了乙醇和乙酸的性质后,可采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乙醇与乙酸结构的共同点与差异,从 而理解性质上共同点与差异,更进一步理解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六、教学资源建议(一)为了增强同学们的感性认识,可以用简单材料动手制作模型,也可以运用多媒体演示有机物结 构;例如:用配套球棍插甲烷模型;也可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和牙签 用多媒体演示丙烷、丁烷的结构,加深对直链烃的理解。(二)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引用大量的生活中的事例体现学科魅力 例如,新药、居室中的污染、饮酒
13、问题、塑料回收与可降解塑料、蛋白质、糖类、油脂等营养物质对人体的影响等。(三)可利用大量的图片信息和数据信息,增强忧患意识,培养爱国主义例如,在学习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量总共基本化工原料时,可增加我国煤与石油的分布以及总储 量与人均量的数据。七、学时建议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2学时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量总共基本化工原料3 学时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2 学时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2 学时复习和机动2 学时合计11 学时附1: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模块的内容标准及学习要求内容标准学习要求补充说明1 认识化石燃料综 合利用的意义,了解 甲烷、乙烯、苯等的 主要性质,认识乙 烯、氯乙烯、苯的
14、衍 生物等在化工生产 中的重要作用。1.1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乙炔、苯的同系物的性 质等内容暂不作要求,将 在选修模块学习。结合具体实例认识 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和加 聚反应。氧化反应、还原 反应、消去反应、缩聚反 应等概念暂不做要求,将 在选修模块学习。1.2知道甲烷的分子结构;了解甲烷的来源;了解甲 烷的主要性质(可燃性、取代反应等)及主要用途。1.3知道乙烯的分子结构;了解乙烯的工业制法和物 理性质;了解乙烯的化学性质(可燃性、与酸性高 锰酸钾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等)及主要用途。1.4知道苯的分子结构;了解苯的来源和物理性质; 了解苯的化学性质(可燃性、稳定性、取代反应) 及主
15、要用途。1.5认识氯乙烯、硝基苯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 用。2.知道乙醇、乙酸、 糖类、油脂、蛋白质 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认识其在日常生活 中的应用。2.1知道乙醇的分子结构; 了解乙醇的化学性质 (可 燃性、与金属钠的反应、催化氧化)及主要用途。仅限课标中所列常 见代表物的学习,官能团 概念、卤代烃、酚等内容 暂不作要求,将在选修模 块学习。2.2知道乙酸的分子结构;了解乙酸的性质(酸性、 酯化反应)及主要用途。2.3认识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主要性质及其 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 通过简单实例了 解常见高分子材料 的合成反应,能举例 说明高分子材料在 生活等领域中的应 用。3.1初步认识
16、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结构的主要特点;通过简单实例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缩聚反应概念及其 化学方程式书写、高分子 化合物单体等暂不作要 求,将在选修模块学习。3.2能列举一些常用的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并说明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附2:、有机化学基础(必选)“有机化学基础”模块是在必修模块学习的基础上,为对有机化学的学习感兴趣的高中 生提供的选修课程,旨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学习各类有机化合物 的性质和应用等。“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作为选修模块中的必选模块,承担着为部分学生(特别是理科倾 向的学生)继续获取高中毕业水平合格学分和参加高等学校理科专业测试的功能。因此,
17、教 师要予以高度重视,明确该模块在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及教学要求等方面与必修模块及其他 选修模块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一)模块的功能1 为将来学习化学相关专业课程奠定基础本模块的功能主要是在必修化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有机化学的知识、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 为将来学习与有机化学相关的专业课程奠定基础。作为一名想报考理工科与有机化学专业相关的高中生来 说,仅有必修化学的有机化学知识是不够的,无法与大学的相关专业很好地进行衔接。因此,需要通过本 模块的学习与探究,进一步深入学习并系统概括总结有机化学的知识、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以便为将来 学习与有机化学相关的专业课程奠定基础。2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
18、素养本模块通过四个主题内容的学习与研究,在知识与技能维度上,使学生了解有机化学发 展的主要线索,理解有机化学涉及到的相关概念、反应原理、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 质三者间的相互关系,了解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方法,掌握有关实验的基本技能,并运用 这些知识、技能解决实际化学问题。在过程与方法维度上,一方面使学生学会从官能团的角 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再从官能团的结构分析入手,学会预测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的方法;另 一方面,通过对物质化学性质、结构、合成方法等的探究,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 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探究能力。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上,使学生认识到有机化 合物在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
19、展中的重要意义。(二)模块的内容标准及学习要求主题1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内容标准学习要求补充说明1.通过对典型实例的 分析,初步了解测定 有机化合物元素含 里、相对分子质里的 一般方法,并能根据 其确定有机化合物的 分子式。1.1初步了解测定有机化合物兀素含 里、相对分子质里的一般方法。可介绍质谱法与李比希法相结 合,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方法。1.2能根据有机化合物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里确疋其分子式。2 知道常见有机化合 物的结构,了解有机 物分子中的官能团, 能正确地表示它们的 结构。2.1知道常见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 成键方式及特点。可引导学生结合分子中碳的骨 架、官能团,推导有机化合物的
20、通 式。2.2 了解依据官能团对有机化合物进 行分类的方法;认识有机化合物分子 中主要的官能团及其结构特点,并能 根据官能团的结构特点分析常见有 机化合物主要的化学性质。2.3能正确书写常见有机化合物分子 的结构式和结构简式。3 知道通过化学实验 和某些物理方法可以 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结 构。3.1知道有机化合物某些物理性质(如溶解性、熔沸点等)与其结构的 关系。可引导学生观察同分异构体的 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图谱。关于质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 振等图谱,只要求知道质谱图是实 验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一种方法, 不要求会读质谱图;只要求知道红 外光谱图和核磁共振图谱可以确定 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及某些特定
21、原 子的分布情况,不要求通过谱图写 出相应的基团。3.2知道可运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 氢谱以及化学实验方法确定有机化 合物的分子结构。4.通过对典型实例的 分析,了解有机化合 物存在异构现象,能 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 的同分异构体。4.1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分析,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冋分异构现象,这是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的原因之一。可引导学生归纳同分异构体 的书写方法。可运用球棍模型、多媒体软件 展示有机化合物的空间结构,帮助 学生理解同分异构现象。关于冋分异构现象,只要求碳 链异构、官能团异构、顺反异构三 种异构,对于立体异构不作要求。4.2能根据简单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确 定其同分异构体的种类,并能书写
22、其 结构简式。5 能根据有机化合物 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 有机化合物。5.1 了解有机物分类的依据,知道有 机物一般分类方法;能够举例说明一 些常见的有机物类别。引导学生注意简单的烷烃、烯 烃、炔烃命名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烷 烃命名限于5个碳原子之内)。5.2能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 简单的烃类化合物、饱和一元醇、饱 和一元醛和羧酸;知道同系物的含 义。不要求掌握含多种官能团的复 杂物质的命名。注意习惯命名法与系统命名法的区别与联系。5.3 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习惯名 称。6.能列举事实说明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6.1能以具体有机化合物为例,说明 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通过苯、乙醇、苯
23、酚性质的对 比实验,说明有机化合物中基团之 间存在相互影响。6.2通过实例,体验化学实验在有机 化合物结构、性质等方面研究的重要 作用。主题2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内容标准学习要求补充说明1.以烷、烯、炔和芳 香烃的代表物为例,比 较它们在组成、结构、 性质上的差异。1.1以烷、烯、炔和芳香烃的代表物为例, 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以具体物质为例,分析官 能团的特性及相互转化。通过认识各类有机物典 型代表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的差异,引导学生上升到对一 类化合物组成、结构和性质的 认识。引导学生归纳有机物之 间的转化关系,形成有机化学 主干知识网。1.2能根据上述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24、和特性, 正确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2能说出天然气、石 油液化气、汽油的组 成,认识它们在生产、 生活中的应用。2.1能说出天然气、石油液化气、汽油的组 成。2.2知道煤、石油、天然气是烃的重要来源。2.3认识天然气、石油液化气、汽油等在生 产、生活中的应用。3举例说明烃类物质 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 工中的重要作用。3.1知道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 的重要作用。4 认识卤代烃、醇、 酚、醛、羧酸、酯的典 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 构特点,知道它们的转 化关系。4.1认识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 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4.2知道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 化学性质及其用途。4.3
25、知道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之 间的相互转化。4.4能正确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5 根据有机化合物组 成和结构的特点,认识 加成、取代和消去反 应。5.1从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上认识加成、 取代和消去反应。可通过实例帮助学生认识结构对性质、条件对反应的 影响。不要求掌握各反应类型的反应机理。5.2 了解加成、取代和消去反应的发生条件。6.结合生产、生活实 际了解某些烃、烃的衍 生物对环境和健康可 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 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 问题。6.1 了解化石燃料的使用与开发替代能源的 意义。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有 机化合物。引导学生关注有机化合 物在科学、技术、社会中的应 用。6.2知道氟氯代烷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机 理。6.3 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的应 用,及对环境、健康可能造成的影响。6.4能应用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设计合理的 有机合成途径,体现“绿色化学”思想。主题3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内容标准学习要求补充说明1 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 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 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 发上的应用。1.1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正确 判断单糖、二糖和多糖。引导学生探究蔗糖、淀粉的水解产物。1.2能举例说明糖类的化学性质。1.3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 能源开发上的应用。2 能说出氨基酸的组成、 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区孤独症患者关怀的个人方法计划
- 分配任务与跟进进度的秘书工作计划
- 品牌资产与市场风险的关联研究计划
- 全面提升团队绩效的年度规划计划
- 强化职能部门之间的配合计划
- 如何选择合适的品牌推广渠道计划
- 2025年物位仪项目建议书
- 2025年数字货币金融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沥青试验仪器项目发展计划
- 新员工入职引导及工作流程简明教程
- 披萨制作流程
- 2025年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农产品贮运与加工考试题(附答案)
- 幼儿园开学教职工安全教育培训
- 2025年高三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 学校财务年终工作总结4
- 不同产地筠连红茶风味化学成分差异分析
- 生态安全课件
- 大学英语(西安欧亚学院)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西安欧亚学院
- 人教版高中英语挖掘文本深度学习-选修四-UNIT-2-(答案版)
- 八下冀教版英语单词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