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化学比赛获奖课件专辑(27份,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第一课时,合肥地区教学大奖赛课件,燃烧是种常见的现象,它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但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通常情况下:发光、发热,氧化反应,铁在氧气中的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红磷在氧气中的燃烧,发光、放热、产生白烟,硫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热,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有白色物质生成,燃烧的定义,通常情况下,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点燃后呢,用烧杯倒罩 住呢,在空气中,已点燃 的蜡烛能维持燃烧吗,火柴是可燃物 小石块不是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需要空
2、气或氧气,着火点,下图是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3个对比实验,根据各实验得到相应的燃烧条件有,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燃烧需要三个条件,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讨论与交流】P124实验7-1,1、为什么铜片上白磷燃烧而红磷没燃烧,2、为什么热水里的白磷不燃烧,3、能不能让热水里的白磷燃烧,90,蜡烛熄灭”的方法及原理,小组比赛】 请想出尽可能多的方法熄灭烧杯中正在燃烧的蜡烛,P125实验7-2,降温至着火点以下,水,清除可燃物,沙 子,隔绝空气或氧气,你真棒,讨论结果】 灭火方法:嘴吹、水浇、手摇、沙扑、湿抹布扑盖、书本盖、剪灯芯等,灭火原理,一、隔离或清除掉可燃物,二、使燃烧物隔绝
3、空气或氧气,三、使燃烧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关于火灾的安全知识,课题延伸,燃烧的条件是 1、物质具有可燃性 2、与氧气充分接触 3、温度达到着火点 (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总结与回顾,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对照,灭火的原理与方法,1隔离或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3降温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以下,练习与实践,D,1、实验时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这时最简便的扑灭方法是( ) A、用书本扑打 B、用湿抹布盖灭 C、用沙土盖灭 D、用泡沫灭火器喷灭 2、在家里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最好应如何灭火,3.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 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火柴梗
4、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 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A,退出,请大家指教,再见,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原子的构成 澄迈县白莲中学 陈英花,温故而知新,1.物质由哪些微粒构成? (分子、原子、离子) 2.分子是什么?原子呢?两者的区别是什么?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英国化学家道尔顿 (J.Dalton , 17661844,近代科学原子论(1803年,1803年近代化学之父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没有人能将原子再分的论断。他说,原子是实心球体,原子是不是简单而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5、呢,沿着科学家的足迹探寻原子构成的奥秘,电子是种带负电的微粒,普遍存在于各种原子之中。 汤姆森原子模型: 原子是球体; 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内; 电子却像布丁里的葡萄干那样均匀镶嵌在原子里面,英国物理学家汤姆森 (J.J.Thomson ,18561940,1897年汤姆森发现了电子,葡萄干布丁模型,英国科学家卢瑟福 (E.Rutherford,18711937,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一 束平行高速运动的粒子轰击金箔,这些现象能够说明原子的构造有哪些特点,现象解释: 原子核体积很小,核外有一个相对极大的空间; 粒子偏转,说明原子核带正电.粒子靠近时,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使粒子改变方向
6、; 说明原子核质量相对较大,粒子与它碰撞时被弹回来,原子不是 简单而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它由哪些部分构成呢,思考: 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它在原子中的体积如何?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但比原子小得多,原子核的半径只有原子半径的几万分之一,如果把原子比做一个庞大的体育场,而原子核只相当于一只蚂蚁,因此,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间做高速运动,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 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显电性的中子构成,原子的构成 图,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 的正电荷,中子,中子不带电,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在原子核外作高速运动。,
7、原子,原子核,1.原 子 结构,带正电,带负电,一、原子 的构成,不显电性,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电性和质量,从上表给出的数据中你能发现质子、中子、核外电子这三种粒子在质量、电性上存在的差异以及相互间的关系吗? 小结:2.原 子 的 质 量 主 要 集 中 在 原 子 核 上,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质量大约相等; 电子的质量太小可忽略,认真观察表格,总结原子构成的规律,3. 原子构成的规律,1)不同种原子,其核内质子数不同。 ( 即质子数决定原子种类。) 2) 同种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3)原 子 中 不 一 定 都含 有 中 子(如氢原子,小结: 4.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由于原子
8、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 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想一想: 铁由什么微粒构成?手摸铁会触电吗,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都带电,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返回,达标练习:你会完成吗? 1.一个原子核中一定含有的是( )。 A.质子 B.质子和中子 C.电子 D.质子和电子 注意:有的原子中不含中子,A,2. 请你说一说氧原子的构成?为什么氧原子不显电性,本节课小结,一.原子的构成 1.原 子 结构 2. 质 量 主 要 集 中 在 原 子 核 上; 3.原子构成的规律 1)不同种原子,其核内质子数不同。 (质子数决定原子种类。) 2) 同种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3)原
9、子 中 不 一 定 都 有 中 子(如氢原子)。 4. 原 子不显电性 的原因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学完本节课你应该知道什么,布置作业,见学案,反馈练习,1.组成一切原子必不可少的粒子 是( ) A 质子 B 质子、中子、 电子 C 质子 、电子 D 质子、 中子 、 人类探测月球发现,月球土壤中含有较丰富的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l的氦原子。则氦原子中的电子数为 ( ) A.1 B.2 C.3 D.4,C,B,巩固练习,3、将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用序号分别填 入下列适当空格中: (1)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_ (2)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是_ (3)显电中性的粒子是_
10、(4)带正电的粒子是_,知识的延伸,实验证明,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 有关夸克的结构和性质仍在探索和研究中,谢谢大家,1、什么是设计的评价,设计的评价是依据一定的原则,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设计所涉及的过程及结果进行事实判断和价值认定的活动,设计的评价,授课人:宋晓艳,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附属中学,燃烧与灭火,燃烧与灭火,温故知新:你还记得吗,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附属中学,燃烧与灭火,我能回答,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附属中学,镁条的燃烧,木炭燃烧,红磷燃烧,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量,有白色固体生成,1 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气体,2 剧烈
11、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量,生成黑色固体,4 发出白光,放热,产生大量白烟,燃烧与灭火,燃烧的概念,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附属中学,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 化学反应,燃烧与灭火,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附属中学,演示实验,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燃烧与灭火,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附属中学,燃烧的条件,燃烧与灭火,我是智多星,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附属中学,怎样将一根燃着的蜡烛熄灭?比一比谁的办法多,燃烧与灭火,灭火的原理与方法,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附属中学,移开可燃物 与氧气隔绝 降温到着火点以下,满足一个即可,燃烧与灭火,我是小小消防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附属中学,燃烧与灭火,中国热带农
12、业科学院附属中学,我是小小消防员,燃烧与灭火,逃生与自救,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附属中学,燃烧与灭火,我的收获,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附属中学,燃烧与灭火,回顾与总结,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附属中学,燃烧,有可燃物,和空气(或氧气)接触,达到可燃物燃烧的最低温度(着火点,同时 具备,灭火,缺少 一个,燃烧与灭火,比一比,谁最棒,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附属中学,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放热的现象 B.可燃物与空气接触并且温度达到着火点才可以发生燃烧 C.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是一种燃烧现象 D.只要把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就能灭火,2.英国科技人员研制出自动灭火陶瓷砖,发生火灾时
13、,在高温烘烧下砖会裂开并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从而抑制和扑灭火焰自动灭火瓷砖灭火原理是:( ) 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D.使燃烧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B,3.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源于赤壁大战这个战术典故,诸葛亮借来的 东风不仅将火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 ) A.可燃物 B.氧气 C.热量,B,C,课后作业,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附属中学,1、调查走访你所在的社区,都有哪些消防措施,还有哪些不足,你有那些建议,写一篇小论文,2、课本 P94 第3、4题,燃烧与灭火,谢谢大家,2011年10月27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附属中学,资料在线,中国
14、热带农业科学院附属中学,一些物质的着火点,着火点也叫燃点,是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燃烧与灭火,第一节 金属与金属矿物,金属的化学性质,学习目标 1.知道常见金属与氧气、酸的反应; 2.通过对金属化学性质的探究,学习利用实验认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方法,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不同于铁的黑色固体,实验探究指导(一) 1、用砂纸把铝丝和铜丝表面擦亮,观察颜色2、在酒精灯外焰处加热铝丝、铜丝,观察颜色的变化,铝丝的表面逐渐变成灰暗色,光亮的红色逐渐变成黑色,新买的铝锅放在空气中逐渐变暗,会失去原来的金属光泽,小明的妈妈用钢丝清洁球将它擦亮如新,她的做法科学吗,实验指导(二): 1.分别将打磨好的
15、铁丝、铝丝和铜丝放入盛有稀硫酸的试管中,观察现象,3.将打磨好的铁丝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 的试管中,观察现象,2.将锌粒放入盛有稀硫酸的试管中,观察现象,2Al+3H2SO4=Al2(SO4)3+3H2,Zn+H2SO4=ZnSO4+H2,产生气泡,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没有明显变化,产生气泡,Fe+ H2SO4 =FeSO4+H2,2,硫酸亚铁,二、金属与稀硫酸反应,Fe+CuSO4=FeSO4+Cu,实验现象: 铁的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的物质, 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考考你,你能用今天所学知识揭穿市场上出售的假金条(铜、锌合金) 吗,方法一: 将它放入稀硫酸中,方法二: 将它放入硫酸
16、铜溶液中,方法三: 灼烧,方法四: 测量它的密度,如图,A为铁块,B为稀硫酸,则将A放入B中,过一会儿, 弹簧秤的读数将,学科综合,变小,若烧杯中盛放的是硫酸铜溶液,结果又会怎样呢,填写下列表格(括号内为杂质,Fe+2HCl=FeCl2+H2,Fe+CuSO4=FeSO4+Cu,溶解、过滤、洗涤,溶解、过滤,感受中考,Fe + H2SO4 = FeSO4 + H2,2Al + 3H2SO4=Al2(SO4)3 + 3H2,Fe + CuSO4 = FeSO4 + Cu,单质1+化合物1=化合物2+单质2,置换反应,Zn + H2SO4 = ZnSO4 + H2,A,B,C,A,A,B,C,自学
17、指导: 请认真自学书本P115下方内容,1分钟后能回答上述反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思考题: 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B,C,D,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H2+CuO=Cu+H2O B. 3CO+Fe2O3=2Fe+3CO2 C. Ca(OH)2+CO2=CaCO3 +H2O D. Zn+2HCl=ZnCl2+H2,检测题,今天你学到了,1、金属的化学性质,1)大多数金属能与O2反应,2)大多数金属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3)部分金属能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2、置换反应,单质+化合物 新单质+新化合物,完成课堂作业 作业要求:认真审题 书写工整 解题规范,请各位专家、学者 多提宝贵
18、意见,山 东 省 临 朐 第 四 中 学,Linqu No4.Middle School of Shandong,人教版化学 九年级上册研说教材,临朐县第四中学 姜 会 荣,教材的编写特点,教材的内容结构,教材的 整合,研说流程,教材的编写体例,说 课 标,课程目标,说 教 材,联系生活社会实际,淡化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界限,弹性设计、因材施教,图文并茂,布局合理,生活性、实用性,强调探究的力度,习题 分 层次,教材编写特点,教材编排体例,编写 体例,走进化学世界,我们周围 的空气,自然界的水,碳和碳的 氧化物,燃料及其利用,九年级上册 内容结构,物质构成的奥秘,教材的内容结构,化学方 程式,
19、化学有什么用,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绪言,化学的发展史,什么是化学,走进化学实验室,化学以实验为基础,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走进化 学世界,第一单元,制取氧气,氧气,保护,装置与 操作,原理,化学反应,我们周围 的空气,空气,资源,第二单元,爱护水资源,分子和原子,水的组成,自然界的水,第三单元,水的净化,化合价与化学式,元素,原子的构成,构成物质 的奥秘,第四单元,离子,化学方程式,写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第五单元,二氧化碳 的制取,二氧化碳和 一氧化碳,碳及碳的 氧化物,金刚石、 石墨、C60,第六单元,结构性 质用途,化学 性质,原理,实验 装置,二氧 化碳,一氧 化碳,燃料对环境
20、的影响,燃料和热量,燃烧与灭火,化石燃料,化学反应 的能量 变化,灭火的原 理及方法,新燃料 及能源,对空气 的影响,燃烧的 条件,燃烧及其燃料,第七单元,物质的性质 与变化,教材内在关系,立体整合,身边的化学 物质,化学方程式及化学反应类型,化学式方程 的计算,第五单元,第二单元,第八单元下,第十一单元下,第五单元,第一单元,C,CO,CO2,H2CO3,Na2CO3,CH4,C2H5OH,NaHCO3,CaCO3,C6H12O6,高中化学,说 建 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纸笔测验,实验考试,课堂活动评价表,课堂活动评价,档案袋评价的内容和方式,档案袋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 利用,创造性的
21、开发资源,创造性的 使用教材,家乡太湖石,社会实践调查,谢谢,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城关纸坊中学 张鹏,研说流程,内容标准 课程目标,与旧版教材的对比 教材的主要内容 教材的编写特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评价建议 教学建议,说课标,学会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选择合适的化学 方法,解决问题,保持好奇心, 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建立科学物质观,发展 求实、创新的精神,说教材,化学上册(横向,走进实验室,燃料和能量,燃烧和灭火,对环境的影响,变化与性质,实验为基础,教什么,科学探究,教什么,化学与社会发展,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探究实验,基本操作,水资源保护,使
22、用燃料的影响,新旧人教版教材的比较,旧人教版 新人教版,重视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交流精神,新旧人教版教材的比较,旧人教版 新人教版,其中,燃烧放到了第七章“燃料及利用”。 以常见物质入手,减弱了学科知识的要求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新旧人教版教材的比较,旧人教版 新人教版,其中,新版教材是在学习了分子、原子的概念后详细介绍了原子的结构和核外排布,学习了元素、离子、化学式。 强调了化学式的书写和化合价的应用,淡化了对化合价概念的理解,新旧人教版教材的比较,旧人教版,新人教版,探究气体的发生装置和原理,自行设计实验,使学生参加整个探究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新旧人教版教材的比较,其中
23、,氢气部分以拓展性课题的形式出现,降低了难度。 将环保、能源、燃料结合为一体,增加了很多实践活动,体现了强烈的环保意识和时代意识,说建议,教学建议,化学学习 重在激发学习兴趣,教学建议,教学目标明确,以学生为本,化学学习 重在激发学习兴趣,教学建议,教学目标明确,以学生为本,课堂教学要生活化,化学学习 重在激发学习兴趣,教学建议,教学目标明确,以学生为本,课堂教学要生活化,学习方式 重探究,化学学习 重在激发学习兴趣,教学评价要以激励主,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亲身体验,生活信息,亲身体验,生活信息,自身特长,教学反思,亲身体验,生活信息,自身特长,教学反思,人文资源,场所、设施,亲身体
24、验,生活信息,网络资源,多媒体,自身特长,教学反思,人文资源,场所、设施,科普教育资源,课题研究,学生乐学 教师乐教 师生互动 共同进步,谢谢大家! 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离子,第1课时 核外电子排布,原子核,电子,质 子 数 = 核 电 荷 数 = 电 子 数,行星围绕太阳的运动图示,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探究园地,特制相机在某一瞬间拍到的某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轨迹,原子剖面图展示含多个电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情况,一些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微观模型平面图,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2.电子层,核外电子经常出现的区域,就叫电子层。不同的区域就是不同的电子层,3.核外电
25、子分层排布,电子在不同的电子层上运动,人们将这种现象叫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4.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是按能量高低来排的。低的先排在离原子核较近的电子层上,高的后排在离原子核较远的电子层上,1.电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二.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了形象地表示原子的结构,人们就创造了“原子结构示意图”这种特殊的图形,第1层,第2层,第3层,2,8,6,16,S,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合作探究: 下表是一些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课本78页表4-4),从核外电子排布的角度分析,你们发现了,小结: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1. 第一层最多容纳(排布)2个电子,2. 第二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3. 最外层
26、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4. 排布时,先排满第一层,再排第二层,排满第二层就接着排第三层,但从第三层起,就不能类推了(以后细讲,合作探究:分析下列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有什么特点,三.元素的性质与核外电子的关系,小结: 1、稀有气体最外层电子数8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有2个电子)为相对稳定结构,2、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趋向达到相 对稳定结构,3、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趋向达到稳定结构,4、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有密切的关系,结构 性质,决定,体现,习题 1.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其
27、中 表示_,弧线表示_ _,最外电子层有_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这种原子容易_电子。 2.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有_个电子(氦有_个电子),化学性质比较_,一般情况下不跟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3.某元素的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核外共有_个电子最 外层有_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 _个电子。 4.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 A.不易得失电子 B易得电子 C易失电子 D易导电子 5.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发生变化的是 A电子层数 B原子量 C质子数 D中子数,原子核,电子层,2,失去,8,2,稳定,17,7,得到1,C,A,1. 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表示的各是什么微粒,练习,2. 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
28、是否正确?如有错误,指出错误的原因,小结,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2、原子核外电子的表示方法,3、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谢谢各位领导、老师请多多指教,课题1 原子的构成,海口实验中学 杜晓莹,人们终于抛弃了原子不可分割的陈旧观念,1897年,汤姆生在原子内发现了电子,汤姆生原子模型,卢瑟福原子模型,1803年,道耳顿提出: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是原子,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1911年,卢瑟福通过精密实验证明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极小的核,电子绕核高速旋转,科学史话,道尔顿原子模型,原子奇妙的内部世界,智慧阅读,2原子核所带电荷由什么粒子决定,1原子内部各粒子分别显什么电性,3核电荷
29、数与质子 数是什么关系,原子核与原子的大小、位置关系,原子核与原子的大小、位置关系,板书,原子内部各微粒的质量关系,不同原子的内部结构,找规律,板书,原子的质量,原子的质量非常小,到底有多小呢,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 kg 2.65710-26 kg,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Ar),原子实际质量的单位为 “ kg ”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 “ 1 ”,相对原子质量,2.65710-26 kg,1.99310-26 kg,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 kg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 kg,一个硫原子的质量为5.32610-26 k
30、g,5.32610-26 kg,1.99310-26 kg,查表:相对原子质量,板书,小结,学完本课,你了解了哪些原子的知识,原子空洞洞,核小却很重,带着正电荷,位置在当中;质子和中子,核里来相逢;电子绕核转,永远不相碰,展望,习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活学活用,1原子核由 构成。 A质子和中子 B电子和中子 C质子和电子 D质子、中子和电子,A,B,展望,活学活用,1、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 A、56 g B、56 C、9.28810-26 kg D、1/56 g,2、一个铝原子中共有40个粒子,其中14个粒子不带电,则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40 B、27 C、26 D
31、、28,B,展望,活学活用,展望,道尔顿最早发现了原子,他提出的近代原子学说主要有以下观点,1、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粒子; 2、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 3、同种元素的原子,其质量、性质都相同,敢于质疑,展望,一、原子的构成,1、核电荷数 = 质子数,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返回,二、不同原子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2)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3)原子中不一定含有中子(如氢原子,4)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在原子中,返回,三、相对原子质量,总结,海南省洋浦中学,初中组:周冰,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第四单元 课题1 原子的构成,你心目中的
32、原子是什么样子的,英国化学家道尔顿 (J.Dalton , 17661844,近代科学原子论(1803年,1803年近代化学之父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没有人能将原子再分的论断。他说,原子是实心球体,英国物理学家汤姆森 (J.J.Thomson ,18561940,1897年汤姆森认为原子是糖果布丁模型,在原子中普遍存在着带负电荷的电子,糖果布丁模型,英国科学家卢瑟福 (E.Rutherford,18711937,设计实验: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一束平行高速运动带正电荷的粒子轰击金箔,发现了位于原子中间带有正电荷的原子核,道尔顿原子模型,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1803年,汤姆森原子模型,1
33、911年,1897年,卢瑟福原子模型,结合以上实验的3个实验现象,分析原子结构的以下特点: 1.现象1 2.现象2 3.现象3,原子内有很大的空间,原子内有一个带正电的微粒,这个微粒体积很小、质量很大,原子核,许多粒子直接穿过,少数粒子发生偏转,极少数的粒子被弹回,原子内部的空间“很大,原子,卢瑟福是一位永不满足的探险家。在提出原子模型之后,他用粒子轰击氮原子时,意外地发现一种带正电的粒子,计算它的质量正好等于氢原子核并命名为质子。根据计算,发现原子核还应该有另外一种微粒存在。并且,这种微粒不带电,它几乎和质子一样重,和质子结合共同形成原子核。” 1921年,美国的一位化学家威廉哈金斯把这个粒
34、子取名为中子,质子和中子的发现,观察表格,思考下列问题,不同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不同,氢原子的中子数为0,因此,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用手接触铁、铜金属是否有会触电呢,问题 铁、铜等金属都是直接有原子构成说明原子不显电性,而原子中存在着带电荷的粒子(质子和电子),为什么原子不显电性呢,在原子中,由于原子核(质子)与核外电子所带 的电荷数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阅读上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1、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很小,但比电子大很多,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观察表格,思考下列问题,原子的质量测定值,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 000000000000
35、000000000000001993千克 即199310-26千克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2657千克 即265710-26千克 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9288千克 即928810-26千克,原子的质量很小,记忆、计算都很不方便,怎么办,下一页,二、相对原子质量(Ar,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1.6610-27Kg)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碳 原 子质量的1/12,Ar,下一页,已知:氢原子的质量1.6710-27Kg,氢的相对原子质量,1,1、相对
36、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是一个比值。 2、单位:为1(一般不写,比一比,查阅如下几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氧: 硫: 氮: 钙: 碳: 钠,算一算,1个 质子(1.672610-27Kg)和1个中子(1.674910-27Kg)与碳原子质量的1/12(1.6610-27Kg)的相对质量是多少呢,质子的相对质量,1,中子的相对质量,1,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找规律:阅读上表,你能得到什么信息,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1、原子的原子核是(,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B、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D、不能再分,2、已知原子的核电荷数,可以确定它的(,A、相对原子质量 B、质子数 C、
37、中子数 D、电子数,B,BD,自我检测题,3、原子中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微粒是(,D,A、质子数和电子数 B、核电荷数C、中子数和电子数 D、质子数和中子数,4、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核电荷数为13,则铝原子有( )个质子和( )个中子构成原子核,核外有( )个电子绕核作高速运动.整个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是,13,14,13,质子和电子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核外电子(,质子(,中子(不带电,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小结,谢谢各位评委指导,再见,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 离子 第一课时,海南实验中学 郭倩,硅的实物图像,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硅晶体 表面获得的硅原子的图像,通
38、过移走硅原子形成的文字 中国(放大约180万倍)。 此照片由中国科学院真空物理实验室提供,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只能看到原子,还看不到原子的内部结构,重温科学史,科学家建构原子结构模型的历程,科学家是通过一系列的实验现象和理论计算来推测原子的内部结构的,1、1803年,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 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 实心球体,2、1897年,汤姆生在原子内部发现电子, 确定原子可以再分,提出“西瓜”模型, 认为原子的带正电部分是一个原子那么 大的球体,正电荷均匀地分布着,带 负电的电子像西瓜籽一样镶嵌在其中,3、1911年,卢瑟福(是汤姆生的学生) 提出有核原子模型(或叫原子太阳系模型),认为原
39、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 直径很小的核心区域,叫原子核,电子 绕着原子核的中心运动,就像太阳系的 行星绕着太阳运行一样,4、1913年,玻尔(是卢瑟福的学生)在有核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原子轨道模型,认为当原子只有一个电子时,电子沿特定球形轨道运行;当原子有多个电子时,电子将分层排布,在不同的轨道上运行,按能量高低而距核远近不同,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示意图,表示原子核,表示核电荷数或核内质子数,表示电子层,表示各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观察上述原子结构示意图,你能否找出电子在核外排布的一些规律? 比如第一层最多能排多少个电子?第二层呢?最外层最多不超过多少个电子,小结】
40、 1、电子一般先排满能量低的电子层,再排能量高的电子层 2、第一层最多能排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能排8个电子, 最外层不能超过8个电子,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上述元素中,哪些属于金属元素?哪些属于非金属元素?哪些属于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稀有气体 元素,非金属元素,上述三类不同元素的原子结构尤其是最外层电子数各有什么特点,下列金属元素的原子要怎样才能达到稳定结构,金属元素的原子 一般通过失去最外层电子, 使次外层成为最外层, 来达到稳定结构,失去1个电子,失去2个电子,失去3个电子,下列非金属元素的原子要怎样才能达到稳定结构,非金属元素的原子, 一般通过最外层得到电子 来达到
41、稳定结构,得到2个电子,得到1个电子,8个(He为2个,一般少于4个,一般多于或 等于4个 (H、B特殊,不易得失,较易失电子,较易得电子,不活泼,比较活泼,比较活泼,相对稳定,不稳定,不稳定,1、下图为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 是( ) A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 B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C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 D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失去电子,D,检测反馈,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 下表是依据元素周期表画出的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请对它进行研究,1)上图中硫元素的核电荷数z=_;氯元素的原子最外层 电子数y=_,与氯元素化学性质
42、最相似的元素是_。 (2)上图的元素排列具有一定的规律: 同一纵行中各元素的原子在结构上的相同点是_ _, 不同点是_ _。 同一横行中各元素的原子在结构上的相同点是_ _, 不同点是_ _,16,7,氟,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不同,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不同,由于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没有达到 相对稳定结构,在化学反应中较易得失电子,从而达到相对 稳定结构,那么,得失电子后的原子的电性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课后思考,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 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 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古代歌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 长处和短处,我们 要学会客观
43、地评价 自己和他人,并在 合适的位置上发挥 自己的优势,祝愿同学们拥有幸福美好的明天,授课教师:张 丹 丹 工作单位:陵 水 中 学,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探究活动一:燃烧的条件,1、用坩埚钳分别夹取一小片纸,一小块 贝壳,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对比现象 2、用坩埚钳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一小块 煤,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对比现象 3、熄灭酒精灯,2KMnO4+2H2SO4 Mn2O7+H2O+2KHSO4,高锰酸钾 + 硫酸 七氧化二锰+水 +硫酸氢钾,与酒精接触会放出大量的热,魔棒点灯的奥秘,探究活动二:灭火的方法和原理,你如何熄灭蜡烛
44、? (可选材料:水、剪刀、烧杯、湿毛巾,灭火原理:破坏燃烧的条件,达到灭火的目的,讨论与交流,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如何处 理?为什么? 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了,如何处理?为什么? 3、燃着的酒精不小心洒在桌面上,如何处理?为什么? 4、扑灭森林火灾时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林砍掉,为什么,讨论与交流:面对火灾如何自救,平时留意逃生路,常备滑绳防火毯;遇火拨打一一九,先脱丝袜隐形镜;用水浇透裹身物,打湿毛巾捂嘴鼻;趴下身子靠墙爬,逃生向下不向上;门把高温不开门,靠窗呼救堵门缝;低层居民从窗跳,先扔棉被当垫子;火烧衣服就地滚,随机应变最重要,课堂小结,1、燃烧的条件,2
45、、灭火的方法 和原理,可燃物 氧气(或空气) 达到着火点,清除可燃物或隔离火源 隔绝氧气(或空气) 降温至着火点以下,防火、自救,三者同时满是 缺一不可,破坏一个条 件即可,课堂练习,1、木柴燃烧时,常把木柴架空一 些,目的是 ( )A使热量易散失B使木柴着火点降低 C使木柴变成易燃物D使木柴与氧气充分接触,D,2、住宅和商场等地发生火灾,消防人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水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 ( )A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B使大火隔绝空气中的氧气C降低温度到燃烧物着火点以下D水分解出不能助燃的物质,C,4、你能用化学原理解释“火上浇油” “煽风点火”两个成语蕴含的化学知 识吗,3、白炽灯泡在工作时发
46、出耀眼的白 光,钨丝温度高达2000,这时候 是物质在燃烧吗,谢谢,燃烧和灭火 (第一课时) 琼中县阳江学校李芬,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古埃及人利用燃烧冶炼铜,利用燃烧加工食物,通常情况下:发光、放热,氧化反应,铁在氧气中的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红磷在空气中的燃烧,发光、放热、产生白烟,硫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红热,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一、提出问题,二、进行猜想,物质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呢,物质燃烧所需的条件:需要,三、实验探究,实验探究1,实验探究,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在通常状况下一些常见物质的着火点
47、,四、得出结论,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燃烧的定义: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蜡烛熄灭”的方法及原理,分组实验】 请想出尽可能多的方法熄灭烧杯中正在燃烧的蜡烛,思考】怎样让火熄灭,水,降温至着火点以下,沙 子,清除可燃物,隔绝空气或氧气,讨论结果】 灭火方法:嘴吹、水浇、手摇、沙扑、湿抹布扑盖、书本盖、剪灯芯等,实验探究3,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灭火器原理,课堂小结,燃烧的条件是: 1、物质具有可燃性 2、与氧气充分接触 3、温度达到着火点 (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灭火的原理与方法,1隔离或消除
48、可燃物,2隔绝氧气,3降温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以下,练一练,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 他发现热水中的白磷熔化成一白色小液 滴。不久,铜片上的白磷开始燃烧,而 红磷及水中的白磷都不能燃烧。 (1)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满足的两个条件是_ _。 (2)实验完毕小明将烧杯中的热水慢慢倒出,水快倒完时小明发现白磷刚露出水面就剧烈燃烧起来,请解释该现象:_ _。 (3)通常保存少量白磷的方法是_,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达到着火点的白磷接触空气即可燃烧,保存在水中,3.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 C火
49、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A,3、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A. 不慎打翻酒精灯起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B. 图书档案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C.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D. 石油油井着火,用大量水浇灭,D,谢谢,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P+ O2 P2O5,5,2,4,点燃,观察:描述“铁在氧气中燃烧”这一化学变化采用了三种形式。请你思考,哪一种最简便、科学、便捷地描述了这一化学变化? 语言表述: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点燃 文字表达式: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点燃 化学方程式:3Fe+2O2 Fe3O4 你认为是 (填序号,请同学们分A,
50、B两组算一算下面两个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你会发现什么? 点燃 A组 3Fe + 2O2 Fe3O4 ( ) ( ) ( ) B组 2NaOH + CuSO4 Na2SO4+Cu(OH)2 ( ) ( ) ( ) ( ) 说说你的发现,168,64,232,80,159.5,142,97.5,数一数反应前后各类原子的数目,你又会发现什么? 点燃 A组 3 Fe + 2O2 Fe3O4 B组 2NaOH + CuSO4 Na2SO4+Cu(OH)2,说说你的发现,3,3,4,4,2,2,6,6,1,2,2,1,1,1,下列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4Fe+3O2=2Fe2O3,点燃,H2+
51、O2=H2O,点燃,实事观客重尊不,律定恒守量质守遵不,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一、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 两个原则,尊重客观事实,绝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点燃,2Fe2O3,Fe3O4,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如,又如,氢气在空气中燃烧,4Fe+3O2,点燃,Fe3O4,3Fe+2O2,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如何配平,臆造了物质的组成,反应产物与事实不符,P + O2 P2O5,田径赛场上随着发令枪的响声,会产生一缕白烟试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左边写反应物,右边写生成物,
52、中间用一短横线连接;反应物或生成物之间用“+”连接,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一写,P+ O2 P2O5,5,2,4,田径赛场上随着发令枪的响声,会产生一缕白烟试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在各化学式前面加系数(化学计量数),使反应前后各类原子数目相等(遵守质量守恒定律)(1常省略,二配,配平方法见后,P+ O2 P2O5,5,2,4,点燃,田径赛场上随着发令枪的响声,会产生一缕烟 试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状态或,三注,常用的反应条件有,点燃、加热(常用 )、通电、催化剂、光等。 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条件,一般把加热的符号写在“等号”的下方,1、在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在固
53、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标“,2、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固体,固体生成物的右边也不需要标“,如:CuSO4+2NaOH=Cu(OH)2 +Na2SO4,如:Fe+CuSO4=FeSO4+Cu,1、如果生成物中有气体,在生成的气体物质化学式右边要标“,2、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气体生成物就不要标“,如:S+O2=SO2,状态符号标注方法,点燃,P+ O2 P2O5,5,2,4,点燃,田径赛场上随着发令枪的响声,会产生一缕白烟试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检查化学式是否错误、是否配平、反应条件及生成物状态是否标注正确、并把等号补完整,四检查并画等号,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口诀,左反右生一横线,配平以后注条件
54、,气或沉淀箭头标,一写 二配 三注 四等,查后再添一横线,2,燃烧,点燃,点燃,指出并改正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的错误,H2O2 H2 + O2,MnO2,2,2,Mg + O2,MgO2,MgO,2,2KCl + 3O2,MnO2,MnO2,2 KClO3,O,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1.观察法,如:C + O2 点燃CO 2,KMnO4 K2MnO4 + MnO2 + O2,2,NaOH + CO2 Na2CO3 +H2O,2,练习:用观察法配平下列方程式,H2 + CuO H2O + Cu,2,CO + O2 点燃 CO2,2,CuSO4 + NaOH Cu(OH)2 + Na2SO4,2,
55、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2.最小公倍数法,P + O2 P2O5,如: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KClO 3- KCl+ O2,2,2,3,MnO2,5,2,4,点燃,Fe + O2 Fe3O4,2,1,3,点燃,练习: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下列方程式,Al + O2 Al2O3,3,2,4,点燃,W + O2 WO3,3,2,2,C + Fe2O3 高温 Fe+ CO2,2,3,4,3,化学方程式的特殊 配平方法 1.氧原子得失法,C + Fe2O3 高温 Fe+ CO2,2,3,4,3,得2个氧原子,失3个氧原子,CO + Fe3O4 高温 Fe+ CO2,1,4,3,4,得1个氧原子,失4个氧原子
56、,如,练习:用氧原子得失法配平下列方程式,H2 + Fe2O3 高温 Fe+ H2O,C + CuO 高温 Cu+ CO2,CO + WO3 高温 W+ CO2,3,1,3,2,1,2,1,2,3,1,1,3,化学方程式的特殊配平方法 2.待定系数法,例,CH4 + O2 CO2 + H2O,1,1,2,点燃,方法: 将最复杂(元素种类最多,原子个数最多)的化学式的计量数暂设为“1”,然后以此为基础配平其它化学式,2,C3H8 + O2 CO2 + H2O,点燃,1,3,4,5,例: C2H2 + O2 CO2 + H2O,点燃,1,2,1,5/2,如果出现分数,则要将所有系数都乘以所有分数的
57、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将其化为整数,2,5,2,4,FeS2 + O2 Fe2O3 + SO2,点燃,1,2,4,11/2,4,11,8,2,1,2,2,5/2,2,5,4,4,例: Fe2O3+ CO Fe + CO2,高温,1,2,x,x,根据氧原子个数守恒:3 + x = 2x,x = 3,3,3,当用待定系数法不能确定两种化学式的系数时,可以另设未知数,然后列等式求解即可,练习:用待定系数法配平下列方程式,H2O + Fe Fe3O4 + H2,高温,1,3,4,4,C2H8N2 + N2O4 N2 + CO2 + H2O,1,4,2,2,3,C3H8O + O2 CO2 + H2O,点燃
58、,1,3,4,9/2,2,9,8,6,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Fe+ O2 点燃 Fe3O4,Al+ O2 点燃 Al2O3,C2H5OH+ O2 点燃 CO2+ H2O,H2+ Fe3O4 高温 Fe+ H2O,第四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42 元素,海南省文昌中学 沈泓,珊瑚礁、珍珠、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你能写出碳酸钙的化学式吗,贝壳中的主要成分 : 碳酸钙 CaCO3,熟石灰 氢氧化钙 Ca(OH)2,加工后,CaCO3、Ca(OH)2中 “Ca”和“O”分别表示什么,你知道吗,42 元素,一、定义: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练习,A、电子 B、中子 C、质子 D
59、、分子,C,1、决定元素种类的微粒是(,元素和原子的比较,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元素和原子是总体和个体的关系,原子是元素的个体,是构成并体现元素性质的最小微粒;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一种元素可以有几种原子,试一试,2、用“元素”或“原子”填空: (1)水是由氢 和氧 组成的。 (2)水分子是由氢 和氧 构成的,原子,原子,元素,元素,1、(2010年海南中考)“锌强化营养盐”中的“锌”指的是( ) A单质 B分子 C原子 D元素,D,你知道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小格包含的信息吗,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20 Ca 钙 40.08,试一试,2010年海南中考)右图为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的局部。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们都属于金属元素 B1个铝原子的质量是26.98g C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 D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英语写作健康课课件
- 英语健康主题课件教学
- 机场净空区管理办法
- 化妆点标识管理办法
- 地铁口摊贩管理办法
- 江西外经证管理办法
- 无症状患者管理办法
- 巾帼创业贷管理办法
- 新材料试用管理办法
- 教学与科研管理办法
- GB/T 24217-2025洗油
- 2025-2030中国坚果配料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软件渠道销售协议书
- GB/T 10781.3-2025白酒质量要求第3部分:米香型白酒
- 2025护士条例专题培训
- 运用PDCA循环规范麻醉精神药品管理
- 《腰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治疗》课件
- 购买山地做墓地合同协议
- 绍兴市2025届小升初必考题数学检测卷含解析
- 防酒驾课件模板
- 2025年高级人工智能训练师(三级)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