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和千克教案_第1页
克和千克教案_第2页
克和千克教案_第3页
克和千克教案_第4页
克和千克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可克与千克 学 校:古湾小学 年 级:二年级 代 课 教 师:侯文文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题:克和千克 科目: 数学 教学对象:二年级学生 课时: 第一课时 提供者:侯文文 单位: 保密一、教学内容分析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这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克”和“千克”这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让学生体会到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理解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

2、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感觉,动手操作让学生逐步感知克和千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入质量单位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单位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经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但因为他们年龄小,具有好动、好玩、好奇心强的特点,生活中主动观察学习的意识不强,对克和千克的直接接触很少,所以教学中要在情境的创设和知识的直接感悟上下功夫。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教学是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

3、性的认识,但是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因此本节课要注意通过操作、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悟和体验。教学中要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变成教学资源,将学生置入于学习新知相关的情境中,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抓一抓等活动,逐步建立质量观念,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1、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它们的关系。 2、了解使用天平和秤的方法。 教学难点: 克和千克质量观念的建立。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 问:同学们,你们和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一起买过东西吗?有没有买过水果?说说

4、你是怎样购买的? 师:同学们的知识真丰富。通过用秤称我们可以知道物品有多重,那要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什么作单位呢?瞧!小美和妈妈正在超市里买东西,(播放主题图中的情境)谁来说说你在图中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小结:我们在买东西时,经常要称一称物品的重量,在数学上我们称为物品的质量。生活中会用到斤、两和公斤等质量单位。为了便于国际交流,一般情况下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今天咱们一起来认识克和千克这两个新朋友。 板书:克和千克 师:看看数学小精灵想告诉我们什么? 学生回答问题。(选好水果后,拿到秤上称,然后再付钱) 学生可能回答出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斤、公斤、两作单位。 齐读数学小精灵告

5、诉我们的话: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质量单位克或千克。 通过谈话的形式引出本课课题。 充分利用主题图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克 (1)借助生活物品认识克及其作用 出示一袋方便面、一包食盐和一袋大米的图片,要求学生寻找关于它们轻重的信息。 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这些物品,请学生拿在手中掂一掂。 问:你有什么感觉,轻还是重? 小结:对。它们都很轻。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可以用符号“g”表示。 板书:克(g) 师:除了老师给大家准备的这些物品,你还知道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以克作单位的物品?看!老师这儿有一枚2分的硬币,老师告诉你们,它约重1克。 板书:一枚2分硬

6、币重1克。 (2)掂一掂,感知1克 师:请取出老师为大家准备的2分硬币,放在手中掂一掂,感受它的轻重,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 (3)找一找,巩固1克的质量观念 师:请大家在各自的盘子里找一找、掂一掂,看看还有哪些物品大约也重1克。 问:刚才我们知道了一枚2分硬币重1克,你能从装了黄豆的袋子中取出重1克的黄豆吗?你怎么知道它重1克?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2、认识天平 师: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天平。(出示天平及砝码) 演示利用天平称1克重的黄豆的过程。 呈现第101页“做一做”,要求学生完成。 3、认识千克 (1)借助生活物品认识千克 出示大桶洗衣液及一箱苹果的实物。 师:观察这两样物品,你能了解到哪些

7、信息? 问:谁来拿拿这两样物品?有什么感觉?轻还是重? 师: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可以用符号“kg”表示。 板书:千克(kg) 问:谁知道克和千克的关系吗?1千克等于多少克?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千克=1000克 (2)掂一掂,感受1千克 师:这里有2袋盐,每袋都重500克,2袋加在一起是多重?(1000克,也可以说1千克。) 同学们的桌上也有这样的2袋盐,请大家掂一掂,说说有什么感觉。 凭借刚才的感觉,在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找出1千克的物品。说说是怎么找到的。 4、认识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常见秤 老师发现大部分小组认为这袋水果约重1千克,你是怎么知道的?你们掂得准不准我还是得

8、验证一下。老师想请盘秤来帮忙。看这儿,这个盘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用千克作单位的)当指针指向1就表示物品多重?(重1千克) 那指针指向2就表示多重?(重2千克) 课件出示天平、电子秤、弹簧秤、体重秤等。 问:这几种秤在测量时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接下来学习一下秤的读数。 学生认真观察物品图片。找出物品标签的信息。 学生掂物品,谈感受。 学生掂硬币,说感受。 学生活动,交流探讨出找大约重1克的物品的方法。 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想法。 学生进行判断,说明判断的方法。 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将物品分别与1千克的洗衣液对比着掂一掂,找出大约重1千克的物品后与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学生自己

9、能够体会并表达出这袋水果与1千克的洗衣液差不多重的结论。 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到数学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质量单位产生的需要。 让学生进行充分活动,借此加强学生对1克的体验和感受,也为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作好铺垫。 在学生学习知识过程中,注重有的放矢,培养其类推迁移能力,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得到及时强化,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充分体验与感知。 引导学生体会测量的本质。 三、运用拓展 1、口答。 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个梨重150( )。 一个西瓜重6( )。 一个鸡蛋重50( )。 一只公鸡重2( )。 一个汉堡重280(

10、)。 一桶油重5( )。 一枝铅笔约重180( )。 2、完成练习二十的第6题。 3、抓一抓。 明确要求:各组都有一袋苹果,一会儿请大家从这个袋里往外抓苹果,不用秤,看看哪组同学取出的苹果最接近1千克。 学生做习题。 学生小组活动并汇报。 通过小组讨论与交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质量单位“千克”。 四、交流总结 问: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知识?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回答。 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七、板书设计 克和千克 克(g) 千克(kg) 一枚2分硬币重1克。 1千克=1000克 八教学反思 : 依据新课标提出的“数学教学生活化” 、“数学教学活动化”两个基本理念,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用活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问题情境。本节课中,我先让学生交流平时购物中的一些发现,学生学会了认识物品的质量信息,从而感受到克和千克的知识是真实的、亲切的,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中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传统的教学中,知识形成的过程是由教师讲的。教师的讲授代替了学生的操作与思维,学生无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本节课中,我充分地给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学生通过掂一掂、估一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