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精练九_第1页
第六单元精练九_第2页
第六单元精练九_第3页
第六单元精练九_第4页
第六单元精练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版九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精练(满分:100分)姓名 班级座号一、积累与运用(30分)1、文学常识(12分)(1)庄子,战国时家,家学派代表人物;愚公移山选自;捕蛇者说的作者是 。(2 )我国诗歌史上人才辈出,其中“李杜”指的是李白、杜甫;“小李杜”指的是、; “王孟”是指、(3)扁鹊见蔡桓公一文告诉了咱们一个道理:要注意,不要。(用成语填写)(4) 神话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神奇美妙的世界.请你写出两个我国古代的神话故 、。2、背诵积累(12分)(1)烟笼寒水月笼沙,。 (2),归雁入胡天。(3)无可奈何花落去 , 。 (4),蜡炬成灰泪始干。(5)李商隐的无题中运用美丽的神话来表达自己的美好

2、 愿望的诗句是,。(6)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中表现沙漠特有景象的诗句(7)苏轼的水调歌头中表达作者美好祝愿的句子(8)泊秦淮中作者运用曲笔讽刺那些终日醉生梦死,不关心国事的人的诗句是 3、写出与“月”字相关的两组诗句 ,并简单说明诗人所抒发 的情怀.(6分)例: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抒发情怀:对人生的美好祝愿。,。抒发情怀:,。抒发情怀:二、阅读理解(70分)(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24分)蒋氏大戚,汪然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 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 其地之出,竭其庐之

3、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 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 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 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 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 耶?”4、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4分)(2)向吾不为(1)蒋氏大戚(斯役()(3)曩与吾祖居者()(4)时而献焉()5、选择下面各

4、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2 分)A.居十日B.则久已病矣曩与吾祖居者君之病在肠胃C.则吾斯役之不幸D.又安敢毒耶悍吏之来吾乡若毒之乎6、句子翻译(6分)(1)君将哀而生之乎?(2 )虽鸡狗不得宁焉7、用“/”为下列句子划分节奏。(3分)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请按要求用原文填空。(6分)(1) 回顾过去六十年的遭遇,其结果是乡邻 ,而蒋氏却。(2) 眼下的情况是,“悍吏之来吾乡”,闹的乡邻 ,而蒋氏却。(3 )从一年的情况看,蒋氏自己是 ,而乡邻却“旦旦有是”。(4 )本段文字引述的是蒋氏的哭诉 ,表明全段答话核心的一 句话是什么?9、请你对蒋氏说几句话。(3分)(二)阅

5、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16分)秋 水庄子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 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 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 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10、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1)百川灌河 (2)东面而 视 (3)河伯始旋其面目 (4)而轻伯 夷之义者 11、选择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A.望洋向若而叹曰B.以为莫已若之家C.河伯始旋其面目D

6、.)。(2 分)于是焉吾长见笑于大方闻道百始吾弗信且夫我尝闻少仲 尼之闻12、翻译下面句子。(6分)(1)(河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2)“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13、这篇寓言的寓意是: ( 2 分)14、请根据文中的有关内容,归纳出两个四字成语:、。( 2 分)(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15分)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 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 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 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

7、,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 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 汉之阴,无陇断焉。15 .下面各组加点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汝心之固B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固不可当止步不前C.曾不能毁山之一毛D .何苦而不平不毛之地困苦不堪16. 愚公认为两座山可以移走的理由,错误的一项是()(2分)A .有不可动摇的决心。B .有无穷无尽的子孙。C.这两座山不会再增高。D .有操蛇之神的帮助。17. 用科学的眼光看,愚公移走两座大山是不必要的,而且 结局是天帝派神搬走了两座大山也是不可能的。作者之所以 这样写,其目的是( )。(2分)A .宣扬封建迷信思想,夸大神的作用

8、B .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C.宣传人定胜天,不必用科学,只须用苦力的思想。D .批判不求进取、知难而退、不识时务的消极思想。18 .翻译句子。(6分)(1)甚矣,汝之不惠。(2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19 .理解填空。(3分)(1) 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 (用原文填写)(2)说明愚公和智叟辩论胜利的一句是(用原文填写)(3)愚公移山的目标是: (用未选部分的句子填写)(四)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15分)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20.解释下面加点词语(1)望桓侯而还走((4分)(2)汤熨之所及(4)司命之所属( )(3)桓侯故使人问之(21 .上文是按 顺序展开情节的。当桓侯要找扁鹊为他治病时,扁鹊为什么逃走?( 3分)22.扁鹊见蔡桓公说明了什么道理?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 项是()。(2分)A .说明一个人对自身的缺点要正视并及时加以纠正,不要坚持错误贻害自己。B .说明一个人帮助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