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安全生产专题培训课件_第1页
冬季安全生产专题培训课件_第2页
冬季安全生产专题培训课件_第3页
冬季安全生产专题培训课件_第4页
冬季安全生产专题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冬季安全生产专题培训,为什么要进行冬季专项安全生产培训,进入冬季,气温降低,风、雪、冰冻等天气较多,危险因素增加,各类安全事故进入高发期! 针对可能出现的人身伤害事故、中毒事故、火灾事故、爆炸事故、触电事故、交通事故等,如何加强对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有效防范和对重点环节的严格管控,尤为重要! 因此,冬季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要结合冬季季节特性,认真分析冬季安全生产易发生事故类型、原因,辨识、查找各类重大隐患及安全生产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对各类危险源点摸清底数,并进行重点监控,严抓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和落实,1,2,3,4,5,防寒、防冻,To prevent cold or freezing,防滑、

2、防坠,Anti-skid, anti-falling,防火,Fire prevention,防煤气中毒,Prevention of gas poisoning,防触电,Prevent electric shock,目录,CONTENTS,6,防交通事故,Prevention of traffic accidents,第一部分:防寒、防冻,Part I: cold and frost prevention,冬季天气寒冷,人的听觉、视觉、行动方面都会受到影响,容易发生冻伤、僵硬、反应不灵敏等现象,设备和金属结构易产生变形、破裂,从而导致泄漏,发生进一步的危害,在寒冷的冬日里,人们外出大都会穿上厚厚

3、的衣服保暖防止冻伤,但同时,厚重的衣着给人的行动带来了不便,不合适的衣着甚至会使人发生危险,员工上岗时,穿着棉大衣,在转动的设备旁边容易被转动部位卷入而发生危险,所以,员工在岗或巡检时严禁穿着棉大衣,冬季着装防止机械伤害的安全技术措施: (1)、在岗期间严禁穿下摆过长的大衣、大褂(超过臀部的上衣),上衣不得敞怀;不得穿戴围巾、手套接近运转设备。 (2)、检修、清扫、调整、维护机械设备时,应停机、断电、挂牌、上锁,设专人监护。 (3)、必须在运行中调整的,要设专人监护,并有防止人体与运转部位接触的安全措施,水、油、气以及消防地栓、煤气排水器等暴露在室外的管路、阀门、设备设施必须提前采用保温材料进

4、行严密包裹,以避免受冻堵塞或开裂,设备设施的密封部件及连接部位应定期巡检,避免应低温导致密封不严发生泄漏,检查完毕应及时恢复保温包裹,对各管路、阀门、设备设施保温情况做好日常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检修停机时,应及时将水路管线和设备设施中的积水放空并吹扫干净,以免积水冻结损坏管路或设备,发电机、机动车辆等设备设施在进入冬季前应正确加装防冻液,使用冬季润滑油,设备设施和管道等发生冻结可采用热水浇淋或蒸汽预热的方法进行解冻,严禁使用明火解冻,第二部分:防滑、防坠,The second part: anti-skid, anti-fall,冬季雨雪天气较多,气温低,物体变的硬脆,地面湿滑,又因天黑较

5、早,雾气影响视线,行动不灵活等因素,容易发生滑倒、跌落、物体打击等事故发生,冬季雨雪天气后路面会产生结冰,表面湿滑,行人走在上面容易被滑倒,防止行人滑倒的安全技术措施: 1、进入冬季前,要对暴露在室外的廊道、斜梯踏板、台阶落实防范措施。(如:在踏板或台阶表面捆扎毛毡、细麻绳或安装防滑条等) 2、雨雪天气及时清除道路、岗位、斜梯、台阶、平台上的积雪、积水。 3、上下斜梯、台阶抓紧扶手,冬季雨雪天气不仅易对行人造成伤害,驾驶车辆也要注意行车安全,防止车辆打滑,防止车辆打滑的安全技术措施: 1、行驶在积雪或结冰的路面时,必须减速行驶,加大跟车距离。 2、行车转弯时要将速度控制在最低车速,以防车辆打滑

6、发生侧翻。 3、停车时应缓慢踩下制动器,不可急刹车。 4、行走在积雪、结冰的路面时,应在车轮上加装防滑链,高处作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的地方作业,统称为高处作业,作业前必须对爬梯及作业平面进行除冰和清理积雪、杂物等;正确系挂安全带,遵循高挂低用的安全要求,随身携带的工具、用具等应使用工具袋放置,较大物件应采用捆扎等方式牢固固定在可靠的位置;作业期间严禁抛接工件或工具,使用脚手架前,必须彻底清除脚手架放置地点的结冰,并对脚手架、跳板上的积雪和结冰彻底清除,跳板必须铺满并且要捆扎牢固结实,冬季吊装作业前,要将被吊物外表的积雪、结霜、结冰等进行彻底清除;起吊前应对被吊物进行试吊,试

7、吊提升高度以不超过30cm为宜,遇大风天气,应尽量避免户外高处作业;6级及6级以上大风天气严禁进行户外高处作业和吊装作业,冬季除雨雪天气外,也常伴有大风天气,给安全生产带来麻烦,防止冰雪消融坠物的安全技术措施: 1、使用工具将冻结悬挂在建(构)筑物边缘及屋檐处的冰挂及时清理,清理时应设专人监护。 2、工具无法触及,不能及时清理的冰挂,要在其下方坠落影响范围内设置警戒区域,并在醒目的位置安设“当心高处坠物”安全警示标识牌,冬季因雨雪天气或生产工序产生的蒸汽和水的影响,会在建(构)筑物的边缘及屋檐处形成冰挂,温度上升时冰雪消融易发生冰挂坠落伤人事故,第三部分:防火,Part III: Fire P

8、rotection,冬季气候物燥,易发生火灾事故,燃烧的三个条件: 1、可燃物 2、助燃物 3、引火源,火灾的分类: 根据物质燃烧特性,一般将火灾划分为以下几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液体火灾还可以分为油品和水溶性液体火灾。油品火灾是指汽油、煤油、柴油、原油、重油、动植物油脂等的火灾;水溶性液体火灾是指甲醇、乙醇、甲醛、乙醛、丙酮、乙醚等极性有机溶剂的火灾。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指

9、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E类火灾:指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F类火灾:指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火灾。如动植物油等,火灾对人的危害: 1、火灾产生的高温及火焰,不仅会烧伤人的皮肤或更深层的细胞组织,重者则导致人的死亡。 2、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导致不完全的燃烧;由其产生的浓烟和一氧化碳,能导致人的窒息和中毒死亡,动火作业是指在禁火区进行焊接与切割作业及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喷灯、电钻、砂轮等进行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赤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动火作业前,必须申请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未经批准严禁进行动火作业,动火作业前,必须对周围环境进行危险因素辨识,清除作业点周围及下方的可燃、易燃易

10、爆物品,在盛装有易燃易爆液体、气体的容器、管道上动火时,必须对内部残留介质洗净、放空、置换干净,动火作业前,必须将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落实到位,动火作业时,动火现场必须设置专人安全监护,动火作业过程中,监护人不得离开作业现场,动火作业点应与易燃易爆危险场所、物品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此安全距离不仅局限于动火点的上、下、左、右范围,同时也包含高处动火作业可能产生火花高处坠落的垂直溅落距离,电气火灾也是冬季的高发事故,所以,冬季安全用电尤为重要,超负荷用电易导致线路过热严重,引发火灾事故,预防电气火灾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1、加强用电安全管理,规范临时用电的申请、使用、监护和拆除的全过程管理。 2、定

11、期检查电源线路,防止线路老化、破损短路发生火灾。 3、定期对配电柜、控制箱等进行清扫、吹尘,暴露在室外或存在于有冷凝水产生的环境中的控制箱、配电箱等必须设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避免电气短路发生火灾,注:电器火灾严禁用水或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应采用沙土或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处理,对于贵重、精密的设备,应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严禁在生产岗位或生产现场使用木柴、火炉、煤炉等进行取暖、做饭、烧水等,配电室、液压站、油站、仓库等重点防火区域应安装烟雾报警器和自动灭火装置,报警器的信号应引入有人值守的值班室内,冬季应加强职工宿舍防火的安全管理,宿舍防火安全技术措施: 1、严禁使用大功率电器。 2、严禁

12、私自接、拉电源线路。 3、离开宿舍时,必须将电源插排、充电器、台灯等电器设施的插座及时拔除,第四部分:防煤气中毒,Part IV: Anti-gas poisoning,高炉煤气是高炉炼铁生产过程中副产的可燃气体。它的大致成分为二氧化碳6-12%、一氧化碳28-33%、氢气1-4%、氮气55-60%、烃类0.2-0.5%及少量的二氧化硫,转炉煤气是转炉炼钢过程中,铁水中的碳在高温下和吹入的氧生成一氧化碳和少量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回收的顶吹氧转炉炉气含一氧化碳6080%,二氧化碳1520%,以及氮、氢和微量氧。转炉煤气的发生量在一个冶炼过程中并不均衡,成分也有变化,一氧化碳中毒是含碳物质燃烧不完

13、全时的产物经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中毒机理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高200300倍,所以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最为严重,一氧化碳中毒表现主要为缺氧,其严重程度与HbCO的饱和度呈比例关系。轻者有头痛、无力、眩晕、劳动时呼吸困难,HbCO饱和度达10%20%。症状加重,患者口唇呈樱桃红色,可有恶心、呕吐、意识模糊、虚脱或昏迷,HbCO饱和度达30%40%。重者呈深昏迷,伴有高热、四肢肌张力增强和阵发性或强直性痉挛,HbCO饱和度50%。患者多有脑水肿、肺

14、水肿、心肌损害、心律失常和呼吸抑制,可造成死亡。某些患者的胸部和四肢皮肤可出现水疱和红肿,主要是由于自主神经营养障碍所致。部分急性CO中毒患者于昏迷苏醒后,经230天的假愈期,会再度昏迷,并出现痴呆木僵型精神病、震颤麻痹综合征、感觉运动障碍或周围神经病等精神神经后发症,又称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长期接触低浓度CO,可有头痛、眩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心悸,一氧化碳中毒的类型: 1.轻度中毒: 中毒时间短,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为10%-20%。表现为中毒的早期症状,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甚至出现短暂的昏厥,一般神志尚清醒,吸入新鲜空气,脱离中毒环境后,症状迅速消失,一般不

15、留后遗症。 2.中度中毒: 中毒时间稍长,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占30%40%,在轻型症状的基础上,可出现虚脱或昏迷。皮肤和黏膜呈现煤气中毒特有的樱桃红色。如抢救及时,可迅速清醒,数天内完全恢复,一般无后遗症状。 3.重度中毒: 发现时间过晚,吸入煤气过多,或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一氧化碳,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常在50%以上,病人呈现深度昏迷,各种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呼吸急促,会很快死亡。一般昏迷时间越长,预后越严重,常留有痴呆、记忆力和理解力减退、肢体瘫痪等后遗症,1、煤气系统的设备设施在进入冬季前,应进行排污、清理。 2、采用保温材料和蒸汽伴热等形式,对煤气系统阀门、排水

16、器等设备设施进行防冻保护。 3、日常巡检煤气排水器溢流情况,发现水位降低时要及时进行补水,煤气中毒的预防,煤气中毒的预防,煤气中毒的预防,第五部分:防触电,Part V: prevention of electric shock,雨雪天气,空气、地面潮湿,绝缘性能随之下降,设备、电源线等漏电,会造成人员触电,触电:是电击伤的俗称,通常是指人体直接触及电源或高压电经过空气或其他导电介质传递电流通过人体时引起的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重者发生心跳和呼吸骤停。超过1000V(伏)的高压电还可引起灼伤,防止触电安全技术措施: 1、临时用电必须由持有操作资格证的电工进行接电作业。 2、接电前必须检查电器设备

17、及线路本身的绝缘完好性。 3、严禁将电源线路置于积水或潮湿严重的环境中。 4、线路的接线部位必须使用绝缘胶带严密防护包裹到位,5、线路通过道口、人行通道等可能存在人员踩踏的地方敷设时,应采取防踩踏措施。 6、作业人员必须穿戴绝缘鞋、绝缘手套等防护用品。 7、手持电动工具接线必须严格落实“一机一闸一保护”要求。 8、临时照明用电应采用36V的安全电压,在金属容器或潮湿环境中应采用12V的安全电压。 9、定期进行专项检查,防止线路老化、部件松动或设备设施接地失效,防止电焊机触电安全技术措施: 1、焊机接线必须由持有操作资格证的电工进行接电作业。 2、接线前,检查电焊机一次线、二次线绝缘完好无破损。

18、 3、确认电焊机本体外壳接地线连接牢固且可靠接地。 4、电焊机的一次线、二次线的接线端应保证绝缘完好。 5、检查焊把钳的绝缘外壳绝缘完整性。 6、严格执行落实“一机一闸一保护”的安全要求,7、雨雪天气严禁进行室外电焊作业。 8、进入金属容器或在作业环境潮湿时,作业人员应站立在干燥的木板或其他绝缘物品上进行焊接作业。 。 9、临时离开或工作结束应及时断开焊机电源,小问题 大伤害 事故经过: 2002年6月30日,某建筑工地突降阵雨,施工人员吴某找地方躲雨,在收拾东西准备离去的过程中,踩到破皮并被雨水打湿的电缆线上,头部被随手放在地上的焊把钳的电焊条穿过,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 、电缆破损未

19、及时更换,导致触电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使用完的电缆线未及时整理、电缆线未按要求埋地或架空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第六部分:防交通事故,Part VI: prevention of traffic accidents,冬季常有雨雪、大雾天气,上下班需注意行车安全,行人在厂区内行走,要严格遵守员工行为规范要求,遵守交通法规,1、在厂区内行走要靠右侧。 2、通过道口要走人行横道。 3、在穿过没有人行通道的路口时,要注意观察来往车辆,不要斜穿、猛跑。 4、设有护栏或隔离墩的道口不得强行翻越穿行,冬季骑乘非机动车辆也要注意行车安全,非机动车辆驾驶安全: 1、出行前应检查轮胎气压、制动等的完好性,佩戴安全头盔。 2、行驶在积雪、结冰的路面上时,应减速慢行,缓慢按下制动手柄。 3、在道路上行驶要走非机动车道,未明确划分道路的要靠右侧行驶。 4、遵守交通规则,通过路口时要遵守交通信号灯指示,停车不要越过停车线。 5、不得双手离开手把骑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