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高三第一轮复习)ppt课件_第1页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高三第一轮复习)ppt课件_第2页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高三第一轮复习)ppt课件_第3页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高三第一轮复习)ppt课件_第4页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高三第一轮复习)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福建考纲】 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目标定位】 1.识记: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农业布局及发展方向。2.理解: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应用:运用农业区位原理分析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布局,第1讲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地理条件 1范围:A_、B吉林、C_三省和D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地位:我国重要的_ _、林业生产基地和_生产基地。 3自然条件 (1)气候,黑龙江,辽宁,商品,畜牧业,粮基地,2)地形:E_、F _ 、G _ ,利于农业多种营。 (3)土壤: _广布,有机质含量高,利于农业生产。 4社会、经济条件:工业基础良

2、好, _发达,人口密度较低,高原,平原,山地,黑土、黑钙土,交通,二、农业布局特点,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_的不同。 (1)耕作农业区:A松嫩平原_、大豆、春小麦、水稻、甜菜 B_平原水稻、春小麦、大豆 C_平原冬小麦、棉花、苹果 (2)林业和特产区:D大兴安岭,E _ ,F_。 (3)畜牧业区: _ 、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1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的划分依据,2主要农业生产区域,农业生产方式,玉米,三江,辽河,小兴安岭,长白山,西部高原,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1地位: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_ 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2生产的突

3、出特点:(1) _生产。 (2)地区_生产,三江平原,大规模机械化,专业化,四、农业发展方向 1东北农业发展出现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盐碱化,草场退化,农业生态,环境,2.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专业,舍饲畜牧业,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农产品加工业,绿色食品,退耕、退牧和围栏限牧,特色经济作物,原料,习惯上所称的东北地区仅指行政区划上的辽、吉、黑三省,本章所讲的东北地区是指我国第一个比较成熟的大经济区,其范围除了包括习惯上东北地区的范围之外,还包括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是我国东部季风区中的自然地区之一,其范围较前两者都小,西界相当于400毫米年降水量等值线,南界约

4、为3 200 积温等值线,特别提醒,地形条件往往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关系到农业多种经营。要简记为:形型营。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直接供给作物养分,肥沃的土壤使作物生长比较旺盛,单位面积产量高,可简记为:壤养量,巧学易记,黑龙江省的三江平原是我国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基地,肥沃的黑土是其成为商品粮基地的重要原因,但根本原因是三江平原耕地面积广阔,人均耕地多,思维点拨,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要根据区域自然、社会、经济等多个条件进行分析判断,分析时应充分考虑区域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本着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去确定发展方向。 在确定区域农业的发展方向时,要符合生态农业特点,要

5、追求综合效益最大化,应该把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产业作为发展重点。要结合当地实际区位条件加以分析,在以上原则的基础上,找准重点发展的方向,名师助学,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自然条件,考点一区域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图解考点,我国某些区域特色农业形成的条件 一个区域的农业,必须依托当地的自然背景、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而发展。在诸多因素中的主导性因素,是促使其形成特色农业的关键,融会贯通,出口创汇,水热,光照,冰雪融水,热量,降水,市场,花卉种,特别提醒:一般情况下,包括位置、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在内的自然条件是区域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许多地区农业已由过去产品以自己消费为主

6、,逐步发展到了从事商品性生产,因此社会经济条件对区域农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显著,1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 图回答(1)(2)题,对点演练,1)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热量丰富,生长期长地广人稀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A B C D (2)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 劳动力充足机械化程度高市场广大复种指数高交通运输便利 A B C D,解析第(1)题,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都地处较高纬度而热量条件相对较差,都可以算是地广人稀的地区,但这不是有利于作物生长的自然条件而是商品率高、规模大的主要原

7、因;我国东北是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是其气候特点,美国玉米带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也是夏季降水较丰富,有较好的灌溉条件;两地都是平原地形、世界黑土分布区。两地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第(2)题,两地都是地广人稀,实行农场化经营且机械化程度较高,中美两国本身都是人口、经济大国,则玉米的市场需求大,两地交通条件都很便利;但由于冬季较冷而复种指数低,故共有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答案(1)D(2)C,商品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我国商品农业出现的问题往往与人口增长过快、农业压力增大导致农业发展方向和实施出现偏差有关。具体表现如下所示,考点二我国商品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措施及 可持续发展方向,

8、图解考点,中国商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针对商品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今后商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调整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 在稳定发展_生产的基础上,发展_ _农业,因地制宜,根据_需求,合理布局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全面发展,调整农村_ ,大力发展第_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融会贯通,优质、高产、高,市场,经济结构,二、三,效、绿色,粮食,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加强以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延长产业链, 提高农畜产品_;促进基地与_企业共同发展; 健全和完善农业的_体系。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改良

9、不利于农业耕作的土地,治理易受_ 、 _威胁的土地,改善_条件,创造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依靠科技,完善_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增加农产品的_含量,提高农产品的_竞争力,附加值,龙头,社会化服务,旱涝,盐碱,水源灌溉,农业科技,科技,市场,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强耕地建设与保护, 坚持用养结合,治理土地污染、水土流失、荒漠化等,改善_ _环境,农业,生态,2011安徽文综,2728)下图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完成23题。

10、1耕地 2居民地 3湖泊,对点演练,2.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 ()。 A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 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 C干旱、洪涝频率减小 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 3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 ()。 A推广蔗基鱼塘 B推广水稻种植 C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D发展大牧场放牧业,解析从“辽宁西北部某地”这一条件可以看出:该地靠近内蒙古高原,处在农牧过渡带,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从19792005年耕地挤占了大量湖泊,湖泊面积减小。第2题,湖泊面积减小,空气湿度会明显减小,水生生物物种会减少,干旱、洪涝的频率会增加,故B、C、D项错误;在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土地次生盐渍化会加剧。第3题,该

11、地处在半湿润、半干旱的过渡带,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不适合发展基塘生产,也不适合发展水稻种植和大牧场放牧业,而应该退耕还湖,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答案2.A3.C,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即首先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发展的大方向,然后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其步骤如下,农业区域发展的分析步骤,例】 (2009安徽文综)下图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4%;1月平均气温 12.0,7月平均气温24.6。 说明图示区域西北部与东南部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我国某地区略图,审答流程】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

12、息,二)调动和运用知识解题,答案西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壤较肥沃,雨热同期,灌溉条件较好,有利于发展种植业;东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起伏较大,土层较薄,易发生水土流失,不宜发展种植业,有利于发展林业和果业,2012课标文综,23)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仍连续增长。据此完成12题。 A太湖平原 B洞庭湖平原 C江汉平原 D成都平原,考向 区域农业发展(3年5考,1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产区在全国商品粮生产中的地 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 (,A耕地面积广 B生产规模大 C机械化水平高 D人口较少 解析第1题,太湖平原位于沪宁杭工业基地,

13、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发展很快,耕地被大量挤占;再加上农业结构发生改变,故在商品粮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明显。第2题,黑龙江省与人口大省河南相比,人口较少,粮食商品率较高。 答案1.A2.D,2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两省相比,黑龙江 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2012江苏地理,11)单位土地面积上投放的劳动力和资金多,产出多,则土地利用的集约度高,为集约利用;反之,土地利用集约度低,为粗放利用。下图是2000年和2009年吉林省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区域差异图。读图完成第3题,A2000年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自西向东逐渐升高 B2000年以来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地区差异没有变化 C2009

14、年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较2000年总体提升 D长春市土地利用集约水平提高幅度最大 解析读图可知,2000年吉林省土地利用集约度整体自西向东逐渐升高,但长春市的集约度较高。2009年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较2000年明显提升,图中5个市为高度集约利用,无高度粗放利用。 答案C,3吉林省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变化特点是(,2012海南地理)下图中甲地出产的小枣因核小肉厚、含糖量高而成为优质红枣品种。据此完成46题,4甲地因地制宜种植该品种枣树,主要是因为其 ()。 A耐旱 B耐涝 C抗病虫害 D占耕地少 5对甲地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A干旱 B洪涝 C台风 D冻害 6甲地小枣品质优良,主要是因为该地 ()。 A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B气温日较差小,降水多 C降水少,地形平坦 D绿洲广布,土壤肥沃,解析第4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由图中年降水量可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