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语文名师精编一课一练《答谢中书书》习题1人教版(2016部编版)_第1页
八年级上语文名师精编一课一练《答谢中书书》习题1人教版(2016部编版)_第2页
八年级上语文名师精编一课一练《答谢中书书》习题1人教版(2016部编版)_第3页
八年级上语文名师精编一课一练《答谢中书书》习题1人教版(2016部编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名校名 推荐答谢中书书习题一、填空。答谢中书书 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 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 美不胜收。你能否再找出两句写山或水的优美诗文?( 1)( 2)二、翻译下列句子。(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3)实是欲界之仙都。三、基本概念。1、答谢中书书选自,作者字,号。2、“书”的意思是_,“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_ 。3、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4、下边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5、本文分 _层,写出各层大意。6、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7、本文第一句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8、全文抓

2、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1名校名 推荐9、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10、文中哪些语句写山,哪些语句写川,请在原文上用波浪线画出。11、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大意。12、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说说其作用。13、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名校名 推荐参考答案:一、( 1)“素湍 潭,回清倒影。 ” ( 道元三峡 )( 2)“两岸青山相 出,孤帆一片日 来。 ” (李白望天 山 )二、( 1)两岸的石壁色彩斑 ,交相 映。( 2)早晨的 气即将消散,猿猴和 的叫声 乱无章。(交 在一起 )( 3) 在是人 天堂。三、1、全上古三代秦 三国六朝文?全梁文陶弘景通明 阳 居2、信 中 的信3、山川之美,古来共 。4、 (1) 偶(2) 偶,借代5、三(1) 自古以来,文人 都夸 山水的美 。(2)具体描 各种美 的极致。(3)感 的人 天堂,再也没有人能欣 到。6、通 写人 奇景,表达了作者 大自然的喜 之情。7、全文的引子,引出下文的写景、 。8、“美”字。山峰,河流,石壁,青林,翠竹,猿 , 儿;有静有 ,有声有色。9、 灵运; 明能 欣 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少。10、写山:高峰入云、两岸石壁、青林翠竹;写水:清澈 底,沉 。11、共 高峰仙都 :引子,引出写景 :具体写景 : 、抒情,点明中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