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单元总目标主备人:_课 题第二单元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习本单元的生字词,并结合课文内容较好地理解与使用。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4、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志趣。教 学重 点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习本单元的生字词,并结合课文内容较好地理解与使用。教 学难 点1、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志趣。教 具挂图、小黑板、多媒体课 时安 排11课时第_4_课总目标主备人:_课 题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大门教 学目标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组成的词语。3、在对课文语言的品味
2、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教 学重 点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组成的词语。教 学难 点在对课文语言的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教 具挂图、小黑板、多媒体课 时安 排2课时 第_1_课时 总_12_课时主备人:_课 题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 学目 标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组成的词语。教 学重 点能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 学难 点初步感知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教学方法阅读法、讲解法教 具小黑板、多媒体
3、、教学挂图。教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一、分步揭题。1、 先板书“课本”两个字,再让学生说说课本的用处。2、 补全课题,“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呢?”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二、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2、检查自读情况。 三、细读课文。1、细读第一部分。 指名读课文。理解诗句意思。“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明什么意思?“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两个“去吧”是谁发出的召唤?“芬芳”什么意思?“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什么意思?指导朗读。用向往、赞美的语气来读。2、细读第二部分。(25) 谈话:为什么把大自
4、然说成是“绿色的课本”?这“绿色的课本”里究竟隐藏着多少神奇的秘密?(1)细读第2节。指名读第2节。理解诗句,边读边想这个节描绘了大自然哪些动人的画布。指导朗读。孩子们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心情怎样?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语调来读?(以欢快的语调,读出喜悦之情。)(2)细读第3节。女生齐读第3节。图文对照,说说自己的感受。使用工具书,理解“温馨”什么意思。指导朗读。(要用轻快的语调,读出大自然的热情友好。)(3)细读第4、5节。男生齐读第4、5节。理解诗句的意思。指导朗读。 朗读第二部分。3、细读第三部分。 齐读第6节。弄清作者将“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的原因。指导朗读:语调要热烈、高昂些。板 书设
5、计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发现 翠竹 松柏描绘 果园 沃野作 业设 计抄写词语,辨形组词。写出带有“看”的意思的词。(很多于四个)教学反思第_2_课时 总_13_课时主备人:_课 题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 学目 标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品味语言,感受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教 学重 点品味语言,感受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教 学难 点品味语言,感受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教学方法阅读法、讲解法、探究法教 具小黑板、多媒体教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一、复习旧知,导读课文。 . 师激疑:上节课我们留下
6、一个问题,这节课我们来解决。二、自学探究,理解课文。 1、 “打开”大自然的方法有哪些? 2、自然与课本到底有什么共同点呢? 3、生小组轮读课文25节,边读边找边圈划答案; 4、.师生交流,指导朗读: (1) 交流第一题答案: A. 我们知道课文中有文字让我们读,有插图让我们看,而大自然又是怎样被“打开”的呢? B.大自然中的空气、翠竹、绿水又是怎样被“打开”的呢?再让生思考后回答、补充、更正、朗读。 a)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 b) 去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 c) 去描绘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 C. 生或师小结:“打开”就是“去呼吸、去发现、去描绘、听一听、攀登吧、前进吧”
7、,祖国号召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也就是叫我们到大自然中闻、看、画、听、登、走。 师小结板书: 课本打开: 读、看 自然“打开”:闻、看、画、听、登、走 E.请带着自己理解的感情去读25节。 (2) 交流第二题答案: A. 师问:我们读、看课本,为的是什么?到大自然中闻、看、画、听、登、走又为的什么? B. 生思考、讨论; 三、总结激疑,赏读课文。 1. 师总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得就是既要向课本学习,还要向自然学习,知识无处不在,关键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颗勇于探索的心灵。板 书设 计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用心观察、亲身参与、亲耳聆听、用心感受 作 业设 计请你仿照第
8、四自然段,写一段诗歌,感情朗读、背诵全诗。教学反思第_5_课总目标主备人:_课 题5、装满昆虫的衣袋教 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如:痴迷、鸟栖虫居、鼓鼓囊囊等。3、了解课文内容,从法布尔喜欢昆虫的两件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4、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教 学重 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如:痴迷、鸟栖虫居、鼓鼓囊囊等。教 学难 点1、了解课文内容,从法布尔喜欢昆虫的两件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2、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教
9、 具挂图、小黑板课 时安 排2课时 第_1_课时 总_14_课时主备人:_课 题5、装满昆虫的衣袋教 学目 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教 学重 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 学难 点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讲述的两件事。教学方法阅读法、讲解法教 具小黑板、多媒体教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一、导入新课:1、请把你们的手放进你们的口袋,说一说你们的口袋里放了些什么。2、可有一位伟大科学家,他小时候,在衣袋里装满了昆虫。他是谁?(板书:法布尔)3、你们了解他吗?向大家介绍介绍。 4、 齐读课题,读了课题后,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10、?二、自读课文,要求:1、大声地自由读课文,如果有些段落或语句读得不够熟练,就多读几遍,直到读流利为止。2、把自己没读懂的地方做上记号。三、交流读书情况,结合朗读理解部分词语:1、指名分读课文(有些重点段落齐读)2、请同学读自己读得不流利的段落。3、把自己读得很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四、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同桌互读,一边读一边交流每小节的意思。2、集体交流:你读明白了什么? 法布尔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小时候的生活环境。(1) 法布尔小时候很喜欢昆虫()法布尔凭借对昆虫的着迷,进入了科学的殿堂。()3、理清课文条理:一()二()三()五、质疑问难:如果是词语方面的,当堂解决;如果是课文
11、内容方面或者是拓展延伸的,就引导学生课后读课文或查找资料,试着解决。六、作业:、课作:、朗读课文、写习字册、家作:、抄写词语、带着问题读课文或查找有关资料。板 书设 计、装满昆虫的衣袋生活环境()对昆虫着迷()走进了科学的殿堂()作 业设 计完成习字册、抄写词语。教学反思第_2_课时 总_15_课时主备人:_课 题5、装满昆虫的衣袋教 学目 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教 学重 点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教 学难 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方法阅读法、讲解法、探究法教 具小黑板、多媒体教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 一、质疑问难
1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二、学生自学课文,思考:、法布尔喜欢昆虫吗?你怎么知道的?用“”画出有关语句。、法布尔的父母是什么态度呢?试着把父母说的话有感情地读出来。三、交流讨论:1、法布尔的父母是怎样批法布尔的。(抓住父亲“怒气冲冲、吼、可恶、小傻瓜、拣这些没用的小玩意儿”;母亲“厉声责备、撑破裤兜、中毒”等词句进行品读,从而感悟、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喜欢之情。)评议,围绕父母当时的态度及语气,引导学生读出气愤来。2、对话:如果是你的父母这样批评你,你会怎样?3、过渡:法布尔又是怎样做的呢?法布尔十分喜爱昆虫。(指导学生用心去体会法布尔当时的心情,以及他与父母背着捉昆虫的原因)4、是呀
13、!法布尔是多么喜欢昆虫啊!可是父母却严厉地批评了他,可他仍然没放弃他的爱好。再读课文的第自然段。5、除了九、十两个自然段能读出法布尔喜欢昆虫外,还有哪些地方也能读出来呢?、第三自然段:抓到纺织娘时的高兴的样子。(感情朗读法布尔的话和动作,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程度)、第四自然段:概括描写法布尔八九岁时对昆虫的入迷(抓住“每天不是就是东蹦西跑蹲下来静静地观察”朗读体会)、第五、六自然段:抓甲虫时的表现(指导作者有详有略的写法,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喜欢)、第十一自然段:人们在为他做雕像时,故意把两个衣袋做得鼓鼓的,告诉人们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正是这一特写“镜头”最能生动地表现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四
14、、总结讨论,渗透德育:1、正是法布尔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才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从而最终成为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从他身上,你明白了什么?(要想取得成功,只有一心一意地追求,锲而不舍地努力)2、文章为什么要以“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每个人都有衣袋,它是用来装钱装物的,法布尔竟然用它来装满了昆虫,由此可见,法布尔对昆虫是多么喜欢啊!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充分表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程度。)板 书设 计, 对昆虫的痴迷进入科学的殿堂法布尔;一心一意地追求,锲而不舍地努力作 业设 计摘抄法布尔喜欢昆虫的句子,并写出自己的体会。教学反思第_6_课总目标主备人:_课 题6、变色龙教 学目标1学会生
15、字,理解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3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爱护小动物。教 学重 点1学会生字,理解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教 学难 点1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2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爱护小动物。教 具挂图、小黑板、多媒体课 时安 排2课时 第_1_课时 总_16_课时主备人:_课 题6、变色龙教 学目 标1学会生字,理解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教 学重 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6、。教 学难 点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教学方法阅读法、讲解法、探究法教 具小黑板、多媒体、教学挂图。教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一、谈话导入1谈话:同学们,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是五彩的百科全书。它有许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揭开。自然界中,有许多动物都有特异功能,你知道吗?指名说。2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出示变色龙的图片)这是变色龙,它的特异功能是可以根据周围的环境改变自身的颜色。二、初读感知1让我们打开书,先让我们来认识生字,读通课文。同桌合作,找出生字词,互读,齐读课文。2指名读课文,相机指导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交流对课文的初步感知:通过读课文,你对变色龙这位朋友了
17、解了多少?指名说。三、学习分段。1出示:“(1)我们发现变色龙。(2)我们端详变色龙。(3)我们放回变色龙。”请你按照课文的表达顺序,给课文分段。2同桌交流后班上交流。四、学习第一部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1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一部分。2读完第一部分,你了解了什么?各组推荐代表发言。相机出示:“豆藤上真的似蛇非蛇的怪物。”指导朗读。五、作业1认读生字,完成习字册。2课后搜集变色龙的资料。板 书设 计6、变色龙;发现、端详、放回作 业设 计抄写词语,辨形组词。课后搜集变色龙的资料。教学反思第_2_课时 总_17_课时主备人:_课 题6、变色龙教 学目 标1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2了解变
18、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爱护小动物。教 学重 点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教 学难 点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爱护小动物。教学方法阅读法、讲解法、探究法教 具小黑板、多媒体教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一、交流资料。小组交流收集的变色龙的资料,汇总后指派一个人在班上交流。二、学习第二部分。1默读课文,说一说哪一部分给你们留下的印象深,为什么?2第二部分“我们”细细端详着变色龙。什么叫“端详”?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端详”变色龙的?相机板书:外形特点捕捉食物会变色3小组学习:读读9-15自然段,把你最感兴趣的一方面读好。出示第9自然段,指名读,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
19、来向大家介绍变色龙的外形的。出示11-12自然段,自读,说说你的感受。出示14自然段,变色龙真的会变色吗?齐读14自然段。用“名副其实”造句。4学习了课文第二部分,对我们观察小动物有什么启发?教师相机归纳描写动物的方法:仔细观察,抓住其特点来写,注意按一定顺序来写。5老师送给大家一句格言:“观察,观察,再观察。巴浦洛夫”三、学习第三部分1指名读,说说这部分讲了什么?2小组讨论:从“放回变色龙”这事你想到了什么?3指名班上交流。四、作业1搜集你喜欢的小动物的资料。2小练笔:仔细观察你喜欢的小动物,以第一人称“我”的角度来写,注意学习本课中描写小动物的方法。板 书设 计 6、变色龙;动物的外形、生
20、活习性作 业设 计仔细观察你喜欢的小动物,以第一人称“我”的角度来写,注意学习本课中描写小动物的方法。教学反思第_7_课总目标主备人:_课 题7、金蝉脱壳教 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教 学重 点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教 学难 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教 具
21、挂图、小黑板、多媒体课 时安 排2课时 第_1_课时 总_18_课时主备人:_课 题7、金蝉脱壳教 学目 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 学重 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 学难 点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内容。教学方法阅读法、讲解法教 具小黑板、多媒体教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一、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金蝉脱壳。齐读课题。 2设问:听说过“金蝉脱壳”这个成语吗?说说你的理解。 3讲故事:三十六计“金蝉脱壳”。 二、初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中“金蝉脱壳”主要讲什么? 2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出示生字词
22、。指名逐自然段朗读。 3默读课文。 第一部分(1-2)写叔叔的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决心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 第二部分(3-6)写金蝉脱壳的过程奇特动人。 第三部分(7)写蝉儿趴在树上,准备新的歌唱生涯。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1-2自然段。 2出示:“这是多么神奇的事啊!” 齐读。 3哪件事“神奇有趣”? 4出示:“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杆上,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 指名朗读。 说说你的理解。 5齐读第1-2自然段。 设疑;金蝉脱壳的过程如何?请同学们课后好好预习,下节课来研究。板 书设 计7、金蝉脱壳;多么神奇作 业设 计完成习字册、抄
23、写词语。搜集蝉的资料。教学反思第_2_课时 总_19_课时主备人:_课 题7、金蝉脱壳教 学目 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教 学重 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教 学难 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教学方法阅读法、讲解法、探究法教 具小黑板、多媒体教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7金蝉脱壳。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 2交流蝉的资料。 二、学习第二部分 1默读第3-6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按怎
24、样的顺序来写的? 脱壳前(3) 脱壳中(4)脱壳后(5) 2出示:“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神奇动人”?先将有关的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再与同学们交流一下阅读感受。 小组学习。 3全班交流。 “突然,我发现了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停在那里不动了。” 这是金蝉脱壳前的样子与第一段中“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杆上”相比较。 按背头脚尾的顺序,边读边想象金蝉脱壳的过程,说说阅读的感受。 抓住关键词语“抽搐”、“裂开”、“极淡的绿色”、“深绿色”、“慢慢地活动”、“抖动”、“伸着”、“仰”、“扑”、“抓”、“抽”等来体会。 金蝉脱壳后又有哪些变化?最让你惊奇的
25、是什么? (翅膀“只有一点点”“很快盖住身子”,颜色“每颤动一次”,就“由浅而深地变化一次”。)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三、学习第三部分 1默读这一部分,想想“我再一次仔细地看着蝉儿”,看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 3总结全文: 你看,作者对蝉的观察是多么的细致入微呀。 学习本文,对于我们写作有什么启发? 板 书设 计 脱壳前 7金蝉脱壳 脱壳中 脱壳后作 业设 计小练笔:观察一种小动物,并写下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教学反思第_1_课时 总_20_课时主备人:_课 题习作二教 学目 标1、 读懂帅鸽的片断,领会写一种动物的外形和动作的写法。 2、 学习本文的观察方法,抓住特点仔细观察和跟踪活
26、动过程进行反复观察。3、写好一种动物,并恰当使用过渡句,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教 学重 点学习观察方法,抓住特点仔细观察和跟踪活动过程进行反复观察。教 学难 点读懂帅鸽的片断,领会写一种动物的外形和动作的写法。教学方法阅读法、讲解法教 具小黑板、多媒体教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一)谈话。你们有没有自己喜欢的动物呢?今天,我们就来学写一篇关于动物的习作。(二)学习例文,探讨写作方法。1、 出示书中插图,问:图中画了一个怎样的情景?你是怎样去观察的?你见过鸽子吗?喜欢鸽子的哪些方面?2、 学生自学例文,讨论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教师在学生自学中检查点拨。3、 了解小作者是怎样写鸽子的,先写什么,
27、接着写了什么,哪些地方定既具体又生动,段与段之间是怎样自然衔接起来的。4、 师生共同总结出写作方法:() 要有顺序,抓住特点。() 突出重点,抓住特点,详细描写。() 写好过渡句。(三)学生自读例文,体会写作方法。1、联系实际观察生活,进行习作练习。2、通过观察进行口头作文练习。() 学生认真阅读书上的最后一段,领会这次写作的要求和有关内容。() 指名学生简要汇报一政自己的观察笔记后,其余的互相交流。() 学生运用例文中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进行口头描述。3、学生按要求进行练笔,教师巡回指导。板 书设 计习作二;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作 业设 计作文草稿并修改。教学反思第_练习二_课总目标主备人:
28、_课 题练习二教 学目标1学习歇后语并练习使用 2熟记有关“观察”的重要性的三段名言 3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4学写毛笔字。 5、口语交际:训练学生的看图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 学重 点1学习歇后语并练习使用 2熟记有关“观察”的重要性的三段名言 教 学难 点1熟记有关“观察”的重要性的三段名言 2、口语交际:训练学生的看图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 具挂图、小黑板、多媒体课 时安 排2课时 第_1_课时 总_21_课时主备人:_课 题练习二教 学目 标1学习歇后语并练习使用 2熟记有关“观察”的重要性的三段名言 教 学重 点学习歇后语并练习使用教 学难 点熟记有关“观察”
29、的重要性的三段名言教学方法阅读法、讲解法、探究法教 具小黑板、多媒体、教学挂图。教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要求学生自读五个歇后语,让学生知道这种形式叫歇后语。(本题中的歇后语前半部分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后半部分是这个故事要告诉人们的意思,而且往往还有深层次的意义) (2)让学生把课前通过查工具书和请教别人学会的歇后语小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可以说自己最喜欢的,教师注意引导。 (3)引导学生了解歇后语前后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自己体会出歇后语的特点。 2教学第二部分。 (1)要求学生再读五个歇后语,进一步了解它们的意思。 (2)让学生仔细阅读第二部分,尝试在空白处填上最恰当的歇后语。(学生交流,教师指导、订正) (3)要求学生读两个填写完整的句子,体会歇后语在句中的作用和好。 3教学第三部分。 (1)鼓励学生想想平时在生活和课外学习中还见到过哪些歇后语,然后说出来,看谁说得多。 (2)要求学生用知道的歇后语说一句话。教师评议,看句子是否贴切、生动、准确、通顺。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1读背。 (1)学生看书,自由朗读,要求渎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试读,相机正音。 (3)学生继续朗读,做到熟读成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关于电子产品销售的合同模板
- 会员制合同样本
- 众筹合作协议合同范例
- 二零二五外聘演员合同范例
- 供用热合同标准文本
- 做合同样本样本
- 顶账楼买卖合同范文
- 离职后保密协议离职保密协议书
- 泵车承包合同范例
- 聘用灶房大师傅合同书
-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李景治 第八版 课件 第1、2章 当代世界政治、当代世界经济
- 2023年复合型胶粘剂项目安全评价报告
- DZ∕T 0215-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煤(正式版)
- 【初中+语文】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名著阅读+女性的力量》课件
- 2024年强基计划解读 课件-2024届高三下学期主题班会
- 城市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DG-TJ08-2152-2014
- 响应面分析软件DesignExpert使用教程
- 《新病历书写规范》课件
- 2024城镇燃气管道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技术规范
- 肠胃消化健康的知识讲座
-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Lesson-56-Faster-than-sound-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