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考纲解读及热点难点试题演练14_第1页
高三地理考纲解读及热点难点试题演练14_第2页
高三地理考纲解读及热点难点试题演练14_第3页
高三地理考纲解读及热点难点试题演练14_第4页
高三地理考纲解读及热点难点试题演练1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題14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1.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发展的意义。2. 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星更点剖折I一、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1. 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及开发利用要求2. 水资源紧张的问题(1)水资源紧张的原因 降水总量少,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是干旱地区和季风地 区缺水的原因。 蒸发量大,下渗多是内流河流经沙漠气候区缺水的原因。 地形陡峭,河流短促,地表水难以储存是降水量较多的岛屿地 区缺水的原因。 下漏严重是喀斯特地貌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 人口众多,工农业用水量大,污染严重是人口众多的地区缺水 的原因。 植被破坏严重,陆地蓄水能力减弱,主要发生在生态破坏严重的地

2、区(2)应对淡水资源短缺的对策措施目的开源修筑水库调节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开渠引水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防止过度开米地下水造成地表卜陷废水处理再利用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海水淡化解决沿海城市淡水不足的问题人工降雨增加降水量节流农业改进灌溉技术通过多种措施降低在工农业中对水的浪费与污染,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与使用效率降低灌水定额工业提高用水效率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水资源化3.我国土地资源特点、问题及对策(1) 特点: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耕地比重小且分布不均,难以开发利用的土地所占比重较大,土地资源后备储量不足,土地资源的破坏严重。 存在问题:非农业用地占用耕地;水土流失

3、、荒漠化、盐碱 化、土壤污染现象严重,导致土地资源破坏严重。(3)对策: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科学管理、加强建设和保护。4.我国的能源问题(1) 我国的能源问题的现状 浪费严重,能源短缺; 采煤引起的地面塌陷、农业减产和地面植被破坏; 煤、石油燃烧利用率不高,造成大气污染 (烟尘、二氧化硫和 氮氧化合物产生酸雨,汽车尾气产生光化学烟雾 ); 农村使用植物燃料造成水土流失、 土地沙化等生态问题,秸秆 不能还田,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减产等; 能源勘探开发速度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 受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影响大。(2) 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措施 建立石油储备体系; 适度加大能源勘探与开采力度; 加快

4、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建设; 稳定发展核电; 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 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 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能耗大的工业的发展; 加强国际合作,拓宽能源进口渠道等。二、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1. 环境问题产生的机理与表现过度开采 矿产资源滥伐森林滥垦草原过度捕雅生态破坏犬量排放废弃物随意排放有害物就向环境中 超量排放 废弃物2.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1) 在分析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时,不仅要对人为原因高度关注, 而且要重视对自然原因的分析,自然原因分析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地形条件:圭寸闭低洼的地形,使污染物不容易向外扩散,容易 产生

5、大气污染和酸雨。 逆温天气:空气的垂直运动受阻,使污染物停留在地面附近, 加剧了大气污染。 水域条件:相对封闭的水域,缓慢的流速,使水体更新速度减 慢,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容易引起水体污染。(2) 对于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可视不同的环境问题采取不同措施: 污染问题: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率、 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 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 生态破坏问题:治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 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 能。 资源问题:要从“开源”(替代资源开发、加强

6、储量勘探等 ) 和“节流”(提咼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 手。3.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循环经济(1)特点: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 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2)具体途径 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推行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一一生产 制造一一消费使用一一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 响程度,通过清洁生产可以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把保护生 态环境和发展农村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维 护农业生态平衡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它的最终目的是实现

7、农业的可 持续发展。考点1、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例1、(2018 重庆文综)下图为美国与巴西两国城市的土地、淡 水、能源产出效益图。读下图回答(1) 题。闵憎槌元险s損水产出獄盘m鮎血魏搅町(怀牌元曲編創劇efl(1)两国相比( )A. 淡水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B. 淡水产出效益相等C. 能源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D. 能源产出效益相等(2)与巴西相比,形成美国城市土地产出效益特点的原因可能是( )A. 国土面积大B.城市绿地面积大C.城市人口比重高D.科技发展水平高答案(1)AD解析 第W题,图形显示,美国橫水产出效益低于巴西,而能源产出眾益和土地产出效益均高于巴西, A项正确,第(2)题,“城

8、市土地产出效益,即单位城市用地所创造的经济鮫益、社会效益、环境散益的 总和;美国城市土地产出敷益高于巴西,根源是以发达的科技为支搖 使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不断提 高,城市土地利用般率提高,D项正确.【变式探究】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耕地、水资源对比图”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水土协调度图”。读图回答问题。水资甄比(%)耕地比例(%)我国乐部沿悔地恆耕地、水资源对比图水土协调度(涵)3.532.521.5我慟东部沿晦地欣水土廊冏庚圈0.50注:水土协调度=本区水资源量 /全区水资源量本区耕地规模/全区耕地规模(1) 据图说明我国东部沿海南方与北方水土协调度的差异,并说 明原因(2) 简述我国南方

9、省区促进水土协调度更趋合理的主要措施。答案(1)南方水土协调度比北方高.原因:北方耕地比重大,而水瓷源比重小;南方耕地比重小,而 水资源比重大.(刃植树造林,保持水土;节釣和合理利用耕地;加强对耕地的监管力度等.解析 第题,从找国东部沿海地区水土协调度图可以看出;福建、广东、广西三省区比辽宁、河北、 山东三省区的协调度要高,其瘟因主要是耕地2水资源配比不同造成的.第题,解决措施主要从植树造 林、合理和节约利用耕地及加强管理等方面分析。考点2、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例2、(2018 大纲全国文综)赤潮是某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 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赤潮的出现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 物有关。据

10、此完成(1)(3)题。(1)引发赤潮的污染物主要为B.氮、磷营养物D.泄漏的石油B.大洋中部D.高纬近海A. 重金属盐C.固体废弃物(2) 赤潮暴发的海域一般( )A. 水温偏高、风力偏大B. 水温偏低、风力偏大C. 水温偏高、风力偏小D. 水温偏低、风力偏小(3) 赤潮多发的海域位于( )A.赤道附近C.中、低纬近海答案(1)B(2)C(3)C解析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明确赤潮的主要形成原囤丽海水富营养化和气温高.第题,赤潮是在 特定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影响因羞很多,但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蓋是海洋污染.大量含肓氮、磷等营养 韧的废水排入海水中,康海水冨营养化,这是漠类能够大童驚殖的重要物质基础,可

11、见E项正确.重金属 盐、固体废弃物和世漏的石油虽然可造成海洋污染,但不能被赤潮生物吸收因而不会弓I发赤潮,故 挂除获Cs D三项.第(2)题,水温高,赤潮生物鑿殖生长快风力小,易于赤潮生物聚集.因此水温高、 风力小的海域易暴发赤潮,故选亡项.第(3)题,赤道附近水温高、図力小,旦舍氯、磷的污水挂入少,故 A项错误.大洋中部远离海岸,陆地上排旗的含氮、隣的希水难以l!,故B项错误.中、低纬近海水潟较 高、陆地污水扫E入较多,利于赤潮生物的生长繁殖,故C项正确.高纬近海水温低.不利于赤潮生物的生 长,故D项错误.【变式探究】读“我国某地生态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模式图”,回答(1)(2)题。(1)该循

12、环系统中a、b、c、d依次为( )A. 污水处理厂、服装生产、棉纺织、创意产业B. 棉纺织、创意产业、污水处理厂、服装生产C. 创意产业、棉纺织、服装生产、污水处理厂D. 污水处理厂、棉纺织、创意产业、服装生产(2) 关于该生态工业园区的说法,正确是( )A. 产业生产处于工业发展的成长阶段B. 该工业园属于高科技产业园C. 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D. 生产过程中所有工业产品都能循环利用答案DC解析 第(1)题,联系生产过程,从瘵料来源和产品去向寻找突破口,运用循环经济的原理来分析.a 来自于生活污水,去向是尾水,因此应是污水处理厂* t的产品是棉布应为棉纺织;d的产品是服装产品,

13、 故应为服装生产;c是通过服装设计为療装生产提供服务,应为创意产业.第(2)题,从图中信息可知,该 工业为服装产业,基本做到了减轻污染和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具有高效的生产过程,利于保护环境.K品力完也J1难点1、地理漫画的判读例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漫画:颁奖会。材料二 某工业园区“生产链”示意图材料三经济与环境关系模式图(1)读材料一,图中几家企业正在接受颁奖,你能发现这些企业 有什么特点吗?这幅漫画揭示了什么问题?(2)材料二工业园区存在着一个工业“生态链”,这是“循环经 济”理念的一个产物。请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3) 读材料三,判断“经济与环境

14、关系模式图”是否合理: 若经济按此模式发展下去,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人类生 活三方面将如何变化?答案 这三家企业均属污染型的企业.为了获取高颔利润而不注意环境保护,造成了严重的犬气污 染、水污染等现象_(2) 减少浇源能源消耗.提高協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擁畝,建免“先污染后治理卽,促进经济、社 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3) 合理环境质壘提高:社会经济产品数量増加*质壘提高:人类生活质重和水平提高;实现生态环 境、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三者之间餉协调发展.解析 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一反映了目前沏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环境保护的 现象材科二中发展循环经济,变陵为宝,提高盗源利用率,并促

15、进可持续发展.村料三从宏观层面展现 了循环经济的意丈.【规律方法】地理漫画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表现地理事物,反映地理 现实问题,具有形象生动、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等特点。漫画多以资 源、能源、粮食、人口、环境等重大问题为主题,揭示人地关系及其 协调发展的途径。判读漫画,先抓主题,再分析,找出前因后果,最 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措施或意见等)。如下面三幅漫 画可从五个方面来判读:小岛的恿疵小草的理求E*的山算1. 解读标题。漫画不能米用直白的标题,应该用夸张、比喻、 象征性的标题。如上面三幅漫画的标题如果用“滥伐森林”“过度放 牧”“人口过度增长”,就达不到漫画的效果,甚至就不是

16、漫画了。 以上三幅漫画可重新命名:“小鸟的悲哀”可命名为:还我家园、无家可归、难民悲歌等。“小草的哀求”可命名为:争先恐后、明天的早餐在哪里、最后 的晚餐等。“飞来的山峰”可命名为:农民的忧患、农民要失业等。2. 反映的问题。每幅地理漫画都反映了特定的地理问题,一般 从画面中的内容可以读出来。如“小鸟的悲哀”反映的是乱砍滥伐森 林,动物失去了家园,生物多样性减少。“小草的哀求”反映的是过 度放牧。“飞来的山峰”反映的是人口过度增长,耕地不断减少。3. 产生的原因。如上图中乱砍滥伐森林、过度放牧、人口过度 增长之间就存在因果联系。由于人口过度增长,一些地区为了生存, 对森林进行大规模的采伐,通过

17、毁林造田,种植粮食,以满足人口不 断增长的需要。由于人口过度增长,一些地区运用落后的耕作方式进 行掠夺性种植,或采取粗放型经营手段进行过度放牧, 致使绿色植被 遭到严重破坏,大量良田土质退化,甚至产生沙漠化或盐碱化,从而 导致耕地减少。4. 造成的危害。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 节气候等生态效益,一旦破坏将会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全球 变暖加剧、物种灭绝等不良后果。5. 解决问题的措施。如防治和治理滥伐林木的对策:完善林木 保护机制,加大监管力度;建立起打击滥伐林木的长效管理机制;深 入开展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提高农民的林木 保护意识。又如关于人口过度增

18、长的问题,人类必须考虑自身发展与 环境之间客观存在的依赖关系,根据自然环境所提供的物质条件,保 持和调节人口与环境相适应的比例关系, 决不盲目地发展自身,要使 人口的适度增长与环境保护处于良性循环之中。在这方面,发展中国家更要注意控制人口过度增长,以防止由此带来的环境恶化问题。【变式探究】读下列四幅漫画,完成(1)(3)题。高赚乜行Jt奈投降今非甘比所剩尤几(1) 四幅漫画中,直接反映资源破坏严重和环境保护刻不容缓的是()A.甲B.乙C.丙D. 丁(2) 四幅漫画中,直接反映我国人口众多的是( )A.甲B.乙C.丙D. 丁(3) 四幅漫画共同启示我们,为了人类的明天必须A.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9、B. 实施计划生育战略C.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D. 实施依法治国战略答案(l)C A (3)A解析 第(1)题,四幅图中,甲图反映人口数:重多;乙图反映大气污染严重;丙图反映森林破坏严重并 出现荒漠化;丁图反映人口数量多、遥源短缺.第(刃題,从甲图中的关键信息13 E人口”目卩可判断.第 (3)题,解决环境间题和人口问题的措施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B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的合理开发限度为40%。而当利用率超过40%时,即表明严重缺水,可能制约经济发展,并导致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问题。据材料回答 12题。界均世平国均中平西廊河走里河塔木准

20、噶尔河域海流地盆水资源开302092798095发利用%率1.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A .水资源可利用量高于世界平均值B .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是准噶尔盆地C.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利用率D .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措施是调水2.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塔里木河流域的原因是A .降水总量小C.浪费更严重B .降水年际变化大D.水资源需求量大答案1,C 2 D解析第1题,表中数据显示,缺水最严重的是海河旅域;提高水餐源的利用率是解袂用水紧张状况 的核心,第2题,塔里木河所在冈域隆水总量小,旦区域內经济总重也小,而海河流域处于我国华北地区, 该区域人口祖密,工农业发达,生产、生

21、活需水量大.这是其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前看的原因.读 我国某区域风能资源分布图”,据此回答34题。3.乙处数值最有口能是()A .150B.160C.130D.1004.甲处风能资源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 .地面状况B .太阳辐射C.大气环流答案 3.C 4.AD .人类活动()B .乙D. 丁B .俄罗斯D .日本解析 第3题,结合图示等值线分布特点知,相邻等值线间相差50,据此知乙处数值介于100150之间,由此可以判断出结论。第 4题,甲地地处盆地内部,地势低,风力较小。读“2006年世界主要国家经济与能源消费关系图”括号内数字为 该国人口总数),完成56题。减特 | e -r a e

22、 v -r a e -r s|加拿天J:斤、 甲:芙国(玄1花) 一点崩斯(G亿) f ! r -r 徳国英国潜綁坦炳乙前知存门亿)供朗委内瑞拉逸国:冲国晦鼎平均 理討亿)丁0.5 I 1.522,533.544,5 5人均GDP (万笑元)()罔肆烂辺Y5.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人均 GDP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能源人均消费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是A .甲C.丙6. 能源消费总量高于中国的是()A .美国C.印度答案 5.C 6.A解析 第5题,人均GDP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有丙和丁,人均 消费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有甲、乙、丙,两条件均具备的是丙。第 6题,能源消费总量等于人均消费量乘以该

23、国人口数,通过计算可知 美国高于中国。生活质量”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下图为 生活质量与GDP和电力消耗量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均GDP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人均电力消耗量与生活质 量呈正相关 人均GDP在36千美元时,生活质量有所下降 人均GDP在36千美元时,人均用电量会呈下降趋势A .B .C.D .8. 此图给我们的启示,正确的说法是()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它在发展中产生,也必须在发展 中解决 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环境问题,因此我们要边污染边治理人均电力消耗多,生活质量就高,所以我们要大力发展高耗能工业 我国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24、,以实现经济、生态、社 会的持续发展A .B .C.D .答案8.A解析 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均电力消耗量与生活质董呈正相关,人GDP在36千美元时. 随着人均GDP的升高,生活质量有所下陥第8题,此图给我们的启示:环境间题的实质是发展间题,它 在发展中产生,也必殒在发展中解热拢国应犬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经济、生态、社会的持续发展.(2018江苏地理)2018年5月2日中国科学报:据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天文台测定的数据,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日均值将于今年5月初超过400ppm。下图是CO2浓度曲线()与全国温度曲线()、黄河流域温度曲线()、江苏省温度曲线()、喜马拉雅山南麓尼泊尔

25、 温度曲线()比较图。读图回答910题。1|夕Ml加 20103 _3 3 3S遇 “s.5W1J.56.54.J I JI al al9. 四个地区气温变化与CO2浓度变化呈()A .正比关系B .正相关关系c.反比关系D.负相关关系答案 B解析 由图分析,易知四个地区气温变化与 CO2浓度变化呈正相关。10. 各地年平均气温的年际波动不一致说明()A . CO2浓度不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B .纬度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C.海陆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D .海拔高度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答案A解析 图中四地年平均温度均发生波动,但四地区

26、代表了不同的纬度位苴、海陆位置、海拔高度,且 波动的程度也不完全相同r所以说二氧化碳的浓庫不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朗唯一因素H11. (2018广东文综)某研究小组认为,在冰雪覆盖的高纬度地带植树造林可能加剧全球变暖。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在该地带植树造林()A .增加了对CO2的吸收B .降低了地面反射能力C.降低了大气相对湿度D .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答案 B解析冰雪的反射率比植被强得多,植树造林会降低地面反射能力,从而使地面吸收更多的热量,加剧全球变暖。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今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结合 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变化示意图”完成1213 题。12.

27、关于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能源消费构成能够反映某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一直以煤炭为主目前核能地位上升主要是因为其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未来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占主要地位的很可能是石油、天然气A .B .C.D .13. 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加大对水、土地、森林、海洋等资源的 开发利用力度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坚决改变 先污染、后治理 的状况 扩大冶金、建材、化工、电力等工业的发展规模A .B .C.D .答案 12D 13.A解析 第12题,本题釆用扫E除法较为简单.世畀能源消费构咸由煤歲为主向石油、天然气为主转化; 目前

28、核能地位上升主要是因为其具有能量密集、适应性厂燼料运输童小等优点.,如果管理或者利用不当, 仍然可能对环境造成危害.第13题,对水、土地、森林、海洋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治金、建材和化工等工业属于资源密集型工业,消耗能源较大,扩大其规模会加犬对 环境的压力-读 某国XL牛奶集团公司建设的一体化牛奶 一生物炼油厂的概念示意图”回答1415题。混合肥料14. 建设该一体化牛奶一生物炼油厂获取的产品是()A .电力、生物柴油、微生物泥饼、乙醇B .甘油、乙醇、牛奶、混合肥料C.乙醇、混合肥料、微生物泥饼、甘油D .牛奶、乙醇、生物柴油、微生物泥饼15. 下列关于

29、该一体化牛奶 一生物炼油厂的叙述,错误的是()A .该示意图表明该工厂实现了能量的自给自足B .通过能量的传递与转换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C.该工厂的生产环节清洁无污染,因此生产过程中没有二氧化碳的产生D .该工厂生产过程的连续性有利于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答案 14.D15.C解析 第14题,从图中可以读出该一体化牛奶 一生物炼油厂获 取的产品。第15题,该系统生产环节中的废弃物被回收再利用,但 不能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16. 读图并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社会赖以生 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及其引发的能源危机 和 全球气候变化”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议题。材料二 假设各国政府的政策从2018年起开始不变,世界对一 次能源(一次能源是指未经加工原始状态下的能源)的需求如下图所 示。(百万福当(1) 据图说出,目前世界的能源构成及在能源消费过程中产生的 主要环境问题。试简析世界能源开发和利用上的整体趋势(3)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