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延伸课程公共选修课《大学生_第1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延伸课程公共选修课《大学生_第2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延伸课程公共选修课《大学生_第3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延伸课程公共选修课《大学生_第4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延伸课程公共选修课《大学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延伸课程公共选修课大学生法律案例评析第一讲:谁该为他的死负责?关于某大学生自杀案例的评析一、 教学理论:(一) 教学理念:大学校园里自杀现象频繁发生,甚至一些地方还出现了“自杀周”,大学生轻生已成为我们生命无法承受之重。这让我们在为年轻生命的早逝惋惜的同时,不得不思考如何通过教育来遏制、减少、以致消灭自杀现象。本课程选取了单个的大学生自杀案例,对其中自杀的原因及责任作详细的分析,帮助学生厘清生活中常见的自杀缘由,分析其产生的根源,寻求解决的方法。由于有具体案例的导引,让学生有现实感,很容易便让学生有感情的认同和共鸣,让学生很快可以融入整个教学环境中,使学生逐步认同和接受

2、教育者的观点和看法,并形成观念。(二)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帮助大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责任及人生责任涵义,掌握马克思主义分析和理解人生问题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为科学而正确地理解人生中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方法论的指导。2、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全面、客观、准确地对人生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分析,能够全面、客观、正确地认识人生责任,勇敢地承担起人生责任。3、 觉悟目标:以大学生在人生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背景,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人的生命过程是探索和实现生命价值,承担和履行生命责任的过程,人的生命正是因为负责才美丽 ,因为负责才变得有意义。4、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典型案

3、例让学生感触到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给人生造成的伤害,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生的指导和激励作用,促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创造巨大的人生价值,为国家、为人类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一是如何理解“责任”、“法律责任”;二是如何理解“自我责任”、“社会责任” 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三是如何理解“自杀的法律责任”。2、 教学难点:一是关于“自杀的法律责任”;二是如何正确看待“人生自我责任”;三是如何心理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心理健康的标志以及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四是如何避免走进自杀的误会。(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活动的引入:采用案

4、例引入的手段,目的是引发学生的好奇及对课程内容的兴趣,或引导学生去思考一些人生的道理。2、 理论讲授:(1)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注重系统而科学的理论分析,避免仅用例子说明问题,另一方面也注意正确、恰当地联系实际,通过一些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形象更清楚地认识问题。 (2) 注重经常用设问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3) 注重创设情感氛围,使学生融入整个教学环节。(4) 理论讲授注意了感情的投入,给学生予感染力3、 学生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围绕一些问题展开讨论等,在讨论中,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给予解答、分析和总结,进而引导和启发学生自己得出科学的结论。4、 多媒体课件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

5、,推出形象生动的典型案例,创设一定的场景,营造特定的情感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分层启发并加以讨论,教师再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点评,从而有效增强教学内容的说服力、感染力,提高教学效果。(五) 教学时数: 1学时二、 教学过程:导入:欢迎大家来到大学生法律案例评析课堂。今天这个案例的主人公是上海某大学的一名大四学生,正当其他同学准备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时,他却选择了自杀。一个风华正茂的天之骄子,为什么要走上绝路?谁该为他的死负责?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事情发生的经过。一、案情介绍:6月的一个傍晚,蒋志辰的母亲下班回家,发现屋里静悄悄的,厨房里传出一股浓重的煤气味道,她赶紧冲向厨房。打开厨房门一看,发现蒋志

6、辰倒在地上,蒋妈妈急忙把蒋志辰送到医院,经过半个多小时的紧急抢救,蒋志辰最终还是永远离开了人世,死亡原因确认为自杀。蒋志辰,23岁,家里的独生子,名牌大学的学生,即将毕业,美好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他为什么要走上绝路?蒋志辰的博客上留下了他最后的遗言,也许从中我们可以找到他死亡的根源。 “我只不过想要一个温馨的家,我的父母却不能给我,而当我想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庭,臭猪却离开了我,最后我只不过想平平安安地毕业,这个希望也被熄灭了。我真的受不了,真的撑不住了,也许最后,我只能选择,毁灭自己。”( 文中提到的“臭猪”,是蒋志辰的初恋女友,一年前两个人已分手了,分手以后就基本上没有联系了。)课堂活动:(

7、提问学生)谁该为蒋志辰的死负责?从他的博客留言中,你能找到为该为他的死负责任的人吗?【学生回答】:二、谁该为他的死承担责任?要找为该为蒋志辰的死负责的责任人,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责任。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定义“责任”的:(1)分内应做的事;(2)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因而应当承担的过失。所谓 “分内应做的事”即自己的角色、岗位范围,理所当然、责无旁贷,要完成的工作和职责。(“分”是自己的角色和岗位,“内”表示界限和范围,“应”即理所当然、责无旁贷,“做”就是尽心尽力去完成,“事”就是自己的工作和职责)。如果没有完成工作和职责,就应承担由此而导致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责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8、与生俱来的使命,它伴随着每一个生命的始终。人生是一个社会角色集,在同一时间我们需要充当几个不同的角色,比如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学,现在都是父母的儿子或女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同时还是某大学某班的学生、某某人的朋友等等。每一个社会角色都意味着一种责任。保家卫国是军人的责任,治病救人是医生的责任,依法经营是企业家的责任,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责任,而我们在座各位学生的责任则是努力学习,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做出自己的贡献。只有完成了这些角色的责任才能体现我们的价值。这就是人生,人生就是角色,角色就是责任。如果我们的人生未能完成角色责任,就必然导致要承担相应的过错责任。这种过错责任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法律

9、责任,二类是非法律责任。承担法律责任是角色的最低要求,没有承担法律责任,或者说是没有履行法定的义务,会导致被强制履行或接受惩罚。承担非法律责任是一个社会和谐有序的基本要求,没有承担非法律责任会受到制度的处罚、遭受周围人的批评、遣责、反对、排斥,会导致自己良心的不安。了解了责任的内涵后,我们再回头看看我们刚才的案件,究竟有谁需要为蒋志辰的死承担责任,需要承担怎样的责任?1、父母该为他的死负责吗?“我只不过想要一个温馨的家,我的父母却不能给我”教师总结评析:从他的博客留言中,我们可以明显体会他对父母的不满和指责,父母是不是该为他的死负责?我们首先看一下相关法律对于父母这个角色的义务是怎么样规定的呢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了父母对子女的义务,“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抚养,是指父母要为子女的生活、学习提供物质条件、给付抚养费;教育是指父母要在思想上、品德上对子女的关心和培养。这些义务主要是针对未成年子女的,主要为了防止和排除虐待和遗弃未成年子女,或采用棍棒、侮骂、精神压力等野蛮手段教育子女,给未成年子女人格和身心造成伤害。蒋志辰已经是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了,父母对他已经没有抚养教育的法定义务了。也就是说父母不需要对他的死承担法律责任。但是,作为父母,是不是真的一点责任都没有?众所周知,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环境,家庭对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产生的影响是强大和深远的。

11、家庭成员的关系、家庭经济条件的好坏、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教养的方式和家庭期望值等,都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相关部门的调查研究发现,家境贫寒、父母性格粗暴、父母关系差、单亲家庭、过分溺爱孩子等等都成为许多大学生自杀的重要症结。作为父母应该加强与子女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营造自由、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做子女真正的朋友,家长不仅要关心子女和活、学习的, 更要关心子女的人格健康成长,注意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当子女在家庭、学校、社会上受到挫折或不平等待遇时,家长要及时进行引导、耐心解说,帮助小孩客观、正确对待,以利于小孩的健康成长。蒋志辰的父母做到了没有啊?至少是做

12、得不够好,正是因为这样也就给他们的家庭带来了深深的遗憾和永远的伤痛。还有谁可以为他的死承担责任呢?课堂活动:(提问学生)“当我想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庭,臭猪(女友)却离开了我”从他有遗言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女友的埋怨。2、初恋女友该为他的死负责吗?蒋志辰对爱情有着美好的憧憬和向往,想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甜蜜、幸福、温馨的家,然而,现实中,他却未能处理好与女友的关系,失恋给他造成了具大的伤害。据南京危机干预中心的调查显示, 由于恋爱受挫而自杀的大学生占大学生自杀总数的44. 2%,成为大学生自杀的首要原因。这个案件中我们能不能责怪他的初恋女友?他的女友是否应该为他的死负责?事实上,恋爱关系是一种

13、情感关系,相互之间没有法律义务,也就无所谓法律责任的问题了。恋爱过程是双方相互认识和了解的过程,它以自由为最高原则,双方有着充分选择的权利,任何一方不能对对方的行为加以约束和干涉,唯有不断完善自我,增强人格魅力来吸引对方。“强扭的瓜不甜”,大学生要学会放手爱情,“天涯何处无芳草”,“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蒋志辰这所以没能及时走出失恋的阴影,主要是因为他没有正确恋爱婚姻观,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不能怪其女友。3、学校、老师、同学需要不需要为蒋志辰的死负责呢?在相当于遗书的博客中提到的另一个自杀的原因是毕业问题。“我只不过想平平安安地毕业,这个希望也被熄灭了。”自杀的日子愉好是毕业论文答辩的前一天

14、。原来这里还有一个隐情:蒋志辰因为论文的质量未达到要求,没有被充许参加第二天的论文答辩。之前其父母已经为他找到了一份工作,而推迟答辩有可能会给这份工作带来影响,因为晚答辩要九月份才能拿到毕业证,而这份工作则要求八月份就上班了。(还有同学反映,看到蒋志辰留言的当天,他们就感觉到蒋志辰的状态有些不对,他们第一时间就把事情告诉了辅导员,然而没引起辅导员的足够重视。)学校、老师或者那位辅导员需要不需要为蒋志辰的死负责呢?从刑法上讲,自杀是单方行为,学校没有直接参与也就没有刑事责任的问题。而按照与法的规定大学生与学校是教育合同关系,两者都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因为大学生是成年人,不同于中小学,中小学生在校自

15、杀校方毫无疑问有直接责任),学校不对学生负有如监护之类的特殊责任,二者仅在有限的范围内产生民事关系。论文的质量未达到要求不能通过,保证教育质量的基本要求,是学校、老师的职责,履行职责行为,不存在过错,也不存在违法、和不合理,因此不用承担法律责任,要求学校、老师降低要求,以让他顺利毕业,肯定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利于学校的、其他同学以及他个人的发展。而辅导员作为主管学生工作的教育者,当有同学反映蒋志辰的状态有些不对时,他应该采取必要的介入措施,承担起及时引导的责任,帮助蒋志辰舒缓其紧张、抑郁的情绪,走出困境,或者请学生家长前来共同干预。但是他都没有做到,工作明显存在缺陷,但是因为没有直接违反了教育合

16、同,在法律上他也就不需要对蒋志辰的死负责,当然,在道义上今后当他想起蒋志辰时,还是会有良心的不安的,现实中有些学校也会视情况酌量给死者家长一定的经济补偿的,而学校也会根据其内部规定对有过失的工作人员一定的处分。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虽然都带有遗憾,但对蒋志辰的死,周围没有一个人是需要真正负责的。事实上,作为一个成年人,真正能够为我们的人生、生命负责的只有我们自己,在我们的人生经历中,我们要面对许许多多人、许许多多事,我们会得到鲜花、掌声、帮助和扶持;也会遇到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困难、挫折、问题。外界、周围人不可能象我们想象、设计、期待的那样对待我们,遭遇困难和障碍是人类作为群体生活的必要元素,

17、关键是我们如何看待、对待。有些人,象蒋志辰那样,当他遭遇困难和障碍、面临压力时,他选择的是意志消沉,逃避厌世,走上自杀的道路;然而也有的人,象我们的伟大的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他一生经历三起三落,却从不气馁,总能坦然面对,克服困难。对比两人的人生经历,大家可以有所启示。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能够为我们人生及生命负责的只有我们自己。那么,对于蒋志辰来说,他自己该负起怎样的责任呢?三、关于自杀者的法律责任分析。自杀者究竞有没违法甚至犯罪?对自杀要不要给予处罚?在世界的刑法史上,自杀曾一度被作为犯罪加以严厉的处罚。如英国就有“自杀法案”,明确规定自杀者不能葬入公墓,财产要全部没收,德国、日本、匈牙

18、利等国都曾规定自杀是犯罪。但时至今日,自杀构罪处罚的历史已是一去不复返,不处罚自杀是世界各国现行刑法的普遍做法。我国司法实务和刑法学界对于自杀者不应当受到刑事处罚这一点已经达成共识。为什么现在各国刑法对自杀不再处罚?不处罚是否意味着自杀不能构成刑事违法?1、自杀有无违法性?在各国不处罚自杀的现行刑法框架下,自杀行为在刑法上该作如何评价? 对于自杀,学理上存在着合法( 权利) 说、法外空间( 放任行为) 说和违法说的分歧。1)自杀合法( 权利) 说:主张生命只属于自己,对于能够对自己负责的人而言,处分自己的生命是其个人的权利或自由。2)自杀法外空间说:自杀是法律“不禁止”的行为。3)自杀的违法性

19、说:自杀既非权利,亦非国家所放任的行为,而是不为法所允许的、具有法益侵害性的违法行为。我个人比较认同自杀之违法性说自杀是违法的行为。这样更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自杀,防止自杀行为的发生。因为,据相关的调查研究表明,自杀态度与自杀意念之间有显著的关系, 一个人如果对自杀抱着反对、否定、排斥和歧视态度的话, 那么就很难产生自杀的意念, 在个人成长中, 其自杀倾向性就越低; 相反, 一个人如果对自杀持的态度越积极, 肯定、认同、理解和宽容自杀的大学生, 在个人成长中, 其自杀倾向性就越高。事实上这也不仅是我个的看法,德国联邦最高法院在年的判决中还强调:“ 人的生命在宪法价值秩序中是最高级别的被保护的法

20、益。因此法规范认为自杀 除了极端例外情形之外 也是违法的,只是对自杀不加处罚。”既然自杀是侵害个人生命权益的违法行为,刑法又何以不处罚自杀?2、法律为什么对自杀不处罚?首先,在违法的层面上,自杀虽然违法,但由于是被害人自己的行为选择,对社会危害不太,不值得刑罚处罚。其次,要对自杀者给以处罚在现实中难以操作。一、自杀一旦既遂,也就丧失责任追究的对象;二、自杀未遂者要受处罚,自杀既遂者反而不受处罚,这明显有违国民的处罚感情;三、将自杀未遂作为犯罪处罚,就使得已经着手自杀的人陷入要么死亡要么接受刑罚的两难境地,这与“令自杀者再死一回”并无二致,因而终究无益于自杀的预防。因此,自杀本身虽然是违法行为,

21、但因为刑罚无法实现它预防犯罪、消灭犯罪的目的,也就免除其刑事责任而已。当然,如果因为自杀而导致的其他的一些情况,如造成交通大堵塞、财产损失等,被抢救下来后,是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四、关于自杀的人生责任分析人的生命过程是探索和实现生命价值,承担和履行生命责任的过程。法律责任仅是人生责任的一个部分,人生责任还需要承担许多责任。1、自我责任自我责任处于人生责任之首。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生命、健康、事业、感情、发展等负责。生命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只有生命的存在才会有人的其他价值的创造、实现和评估;生命是一个连续过程, 生命只有存在, 才能谈得上生命发展与质量问题,脱离生命个体存在和延续的过

22、程来实现生命价值是荒谬的。日本学者池田大作指出: “生命是尊严的,就是说它没有任何等价物,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它。”然而,把生命仅仅理解为属于自己,过分强调自我责任,强调个人的权利和利益又是狭隘的,个体同时不能忽视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2、家庭责任“亲恩不可忘, 百善孝为先”, “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 孝之始也。”对自身任何的不爱护,都是对父母、对亲人、对家庭的不负责。父母为我们操劳一生, 历经艰辛,等到他们年迈, 需要儿女来尽孝、颐养天年的时候, 子女却抛下父母、先他们而去;白发人送黑发人, 对老人而言是最为残忍的事。一旦大学生选择自杀, 就等于粉碎与葬送了父母甚至家庭,

23、 以至于整个家族几乎所有生活的意义和未来的希望。大学生自杀实际是对父母最大的不孝!3、社会责任作为大学生除了要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还应有“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铁肩担道义,妙手除时弊”的神圣使命感。因为人的个体生命是由他所属的群体(社会、文化)支持和塑造的 ,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社会关系中,依附于自己所属的群体,并产生个人在社会中独特的角色和使命。因此不论个体生活在何种时空条件下,自身要发展、要完善,都必须与他人的发展共进。只有为人民造福、使同时代的人生活得更美好,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具有较高的自我价值。美国学者柏忠言在其名著西方社会病中,把自杀看成一种“

24、社会病”。在他眼里,自杀既是缺乏社会责任感的结果,也是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典型表现。而著名的社会学家涂尔干在他的自杀论也强调自杀是对社会责任的逃避,自杀对社会带来了许多不便和不利影响,认为如果把自杀看作是个人的自由,采取漠视甚至理解的态度,甚至将其视为一种英勇的行为加以赞美,这种心态不利于社会责任感的普遍树立和社会的和谐。五、关于大学生自杀的防范然而,今天的自杀问题似乎比起以往来任何时候严重得多,在我国, 据卫生部门统计, 每年约2325万人死于自杀, 200万人自杀未遂, 每2分钟有1人自杀, 8人自杀未遂,153 4岁死亡人群中, 自杀成为首位死因。生命不可以重来,大学生轻生是我们生命中不能承

25、受之重,防范自杀是社会、学校、家庭和我们个人都不能推卸的责任,在这里我想提醒一下在座的各位大学生,要防范自杀意念的产生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1、学会尊重生命对生命缺乏必要的尊重,没有生命神圣感、生命安全感、生命价值感和生命成就感,是导致大学生自杀的深层原因。蒋志辰其实并没有什么非死不可的理由,他如果懂得珍惜生命、爱护生命,相信他不会走上绝路。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任何人都是无法复制的孤本。大学生要尊重自己的生命价值, 要认识到任何伤害自己和他人生命的行为都是对人价值的践踏。生命是可贵的 同时也是脆弱的,一旦失去了,就不可重来。大学生要学会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不愧对这一次生命的旅程,生命会因为

26、你的珍爱变得如夏天的花朵般绚烂妖娆。2、理性认识和对待挫折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挫折本身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正是由于有挫折有磨难,才有精彩的人生。遇到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面对挫折时的的怯懦,蒋志辰遇到的问题相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不值得一提的,看看霍金、看看张海迪,面对着身体的严重残缺,依然坚强。大学生要培养自己的挫折意识,提高自己应对挫折的能力,在承受挫折、面对失败时,要深刻地反思、科学地总结,在反思和总结中获得新的认识,从失败或错误中学习获取成功的经验,树立不怕失败、正视失败的观念,形成研究失败、战胜失败的习惯,促使自己在面对挫折、失败时能由被动变为主动、战胜困难。3、关注个人的心理健

27、康心理健康每时每刻都影响着人,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高度紧张或抑郁状态下,由于其体内激素分泌、肌肉紧张度等的变化,会导致免疫系统受到某种程度的抑制,难以处于最佳工作状态,甚至抵抗力会下降,疾病也就会乘虚而入。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的躯体疾病,好多都是心理疾病躯体化的表现。如慢性病、癌症等。因此,心理健康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比生理健康更重要。大学生由于学业压力、情感纠葛、人际危机、就业压力等原因,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障碍, 对常人来说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 对意志薄弱、情感脆弱、孤僻自闭者都会导致严重的心理挫折, 情绪失控, 对现实曲解, 无限度放大不良情绪, 甚至直接导致绝望而出现自杀意念和行为,就象蒋志辰那

28、样。心理的暂时失衡与复归平衡, 主要需要个体自身的调节。大学生要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及时疏导不良情绪。心中一旦有了烦恼和苦闷,最好的做法,不是把它憋在心里,而是向父母、老师、同学、朋友倾诉。一方面,你可以从那里得到同情和安慰,减少你心中的痛苦;另一方面,你可以从别人特别是长辈那里得到关于你遇到的问题的正确答案。大学生还可以通过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既可以锻炼强健的体魄,使人暂时忘却烦恼,又可以磨练人的体力和意志,也有助于扩展自己的交往范围,开阔自己的心胸和视野,保持良好的心境和健康的心态。4、形成勇于承担责任的习惯人生就是责任,责任就是价值。只有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有可能获取更多的成功、更大的荣誉,一个缺乏责任感的,或者一个不负责任的人,不但会失去社会的认可、失去别人对自己的信任与尊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