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物表消毒相关的规范标准_第1页
与物表消毒相关的规范标准_第2页
与物表消毒相关的规范标准_第3页
与物表消毒相关的规范标准_第4页
与物表消毒相关的规范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物表消毒相关的规范标准A GB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4.1.1环境类别空气平均菌落数物体表面平均菌落数cFu/mCFU皿CFU/rnI类环境洁净手术室符合GB50333要求三150三5.0其他洁净场所三 4.0 (30min)II类环境三 4.0 (15min)/三5.0III类环境三 4.0 (5min)/三 10.0IV类环境三 4.0 (5min)/三 10.0CFU/皿为平板暴露法,CFU/m3为空气采样器法II类环境有:非洁净手术室,产房,导管室,血液病区,烧伤病区等保护性隔离病区, ICU,新生儿室。III类环境有:母婴同室,消毒供应中心检查包装灭菌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

2、,血液透析 中心,普通住院病区。IV类环境有:急诊室,门诊,感染性疾病门诊和病区。433低度危险性医疗器材的菌落总数应三200cfu/件(cfu/g或cfu/100cm2 ),不得检出致 病性微生物。5.2.2含氯消毒液、过氧化氢消毒液等易挥发的消毒剂应现配现用;过氧乙酸、二氧化氯等 二元、多元包装的消毒液活化后立即使用。5.5.1环境、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当受到肉眼可见污染时应及时清洁、消毒。5.5.2对治疗车、床栏、床台柜、门把手、灯开关、水龙头等频繁的物体表面应每天清洁、 消毒。5.5.3被病人血液、呕吐物、排泄物或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中水平以 上消毒方法。对于少量(1

3、0mL的溅污,可先清洁再消毒;对于大量(1OmL血液 或体液溅污,应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污染,然后再清洁和消毒。5.5.4 人员流行频繁、拥挤的诊疗场所应每天在工作结束后进行清洁、消毒。感染性疾病科、重症监护病区、保护性隔离病区(如血液病病区、烧伤病区)耐药菌及多重耐药菌污 染的诊疗场所应做好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5.5.5拖布(头)和抹布宜清洗、消毒、干燥后备用。推荐使用脱卸式拖头。B、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4.3医疗机构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应符合以下要求:a)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 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b)接

4、触完整皮肤、完整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4.5 医疗机构应保持诊疗环境表面的清洁与干燥,遇污染应及时进行有效的消毒;对感染 高风险的部门应定期进行消毒。6.2.2 治疗车、诊疗工作台、仪器设备台面、床头柜、新生儿暖箱等物体表面使用清洁布巾 或消毒布巾擦拭。擦拭不同患者单元的物品之间应更换布巾。各种擦拭布巾及保洁手 套应分区域使用,用后统一清洗消毒,干燥备用。6.3.5 对于含有小量血液或体液等物质的溅污,可先清洁再进行消毒;对于大量的溅污,应 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然后再清洗和消毒。6.3.6用于清洁物体表面的布巾应每次使用后进行清洗消毒,干燥备用。9.1.1 中度危险性

5、物品如口腔护理用具等耐热、耐湿物品,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的 物品如体温计(肛表或口表) 、氧气面罩、麻醉面罩应采用高水平消毒或中水平消毒。10.2患者生活卫生用品如毛巾、面盆、痰盂(杯) 、便器、餐饮具等,保持清洁,个人专用, 定期消毒;患者出院、转院或死亡进行终末消毒。消毒方法可采用中、低效的消毒剂 消毒;便器可使用冲洗消毒器进行清洗消毒。10.3.1 医疗机构应保持床单元的清洁。10.3.2医疗机构应对床单元(含床栏、床头柜等)的表面进行定期清洁和(或)消毒,遇污 染应及时清洁与消毒;患者出院时应进行终末消毒。消毒方法应采用合法、有效的消 毒剂如复合季铵盐消毒液、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6、或采用合法、有效的床单元消毒器 进行清洗和(或)消毒,消毒剂或消毒器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等应遵循产品的使用说 明。13.1.2 室内用品如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等的表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当受 到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然后再清洁和消毒。13.1.3 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如手术部(室) 、产房、导管室、洁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 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血液透析病房、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 检验科、急诊等病房与部门的地面与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进行消毒, 遇明显污染随时去污与消毒,地面消毒采用400 mg/L700 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

7、擦拭,作用30 min,物体表面消毒方法同地面或采用 1000 mg/L2000 mg/L季铵盐类 消毒液擦拭。C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115号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 MDR) 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 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 球菌(MRS)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B -内酰胺酶(ESBL9细菌、耐碳 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 (如产I型新德里金属B -内酰胺酶NDM-1或 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

8、菌(CR-AB、 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等 要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轮椅、担架、床旁心电图机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 械、器具及物品要在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医疗机构要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环境的清 洁、消毒工作,特别要做好ICU、新生儿室、血液科病房、呼吸科病房、神经科病房、 烧伤病房等重点部门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要使用专用的抹布等物品进行清洁和消 毒。对医务人员和患者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呼吸机等 医疗器械

9、的面板或旋钮表面、听诊器、计算机键盘和鼠标、电话机、患者床栏杆和床 头桌、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等),米用适宜的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被患者血液、体 液污染时应当立即消毒。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或者疑似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 消毒频次。在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按照 医疗废物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和管理。D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卫医发 200573号第七条三、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包括口镜、探针、牙科镊子等口腔检 查器械、各类用于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仪器、印模托盘、漱口杯等,使用前必须达到 消毒。四、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

10、,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五、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应每日清洁、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清洁、消毒。第十七条口腔诊疗区域内应当保证环境整洁,每日对口腔诊疗、清洗、消毒区域进行清洁、消 毒;每日定时通风或者进行空气净化;对可能造成污染的诊疗环境表面及时进行清洁、 消毒处理。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E、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国卫办医发201340号a、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消毒。b、手术室:独立设置、分区明确、流程规范、标识清楚、清洁卫生。连台手术之间、 当天手术全部完毕后,应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c、麻醉用具定期清洁、消毒。可复用喉镜、螺纹管、面罩、口咽通道

11、、简易呼吸器等 须“一人一用一消毒”,清洁、干燥、密闭保存。d、接触产妇所有诊疗物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产床上的所有织物均应“一 人一换”。e、进入患者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根据诊疗需要和消毒灭菌原则,必须达到一人一 用一消毒或灭菌的要求。在进行可能造成粘膜破损的操作时,所用器械必须灭菌。f、口腔综合治疗椅、操作台面及所使用仪器、物体表面至少每天清洁和消毒,有血液、 体液污染应立即清洁消毒。g、针灸针具(毫针、耳针、头针、长圆针、梅花针、三棱针、小针刀等)做到“一人 一针一用一灭菌”,火罐“一人一用一消毒”。h、进行拔罐、刮痧、中药足浴等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必要时进行操作

12、部位的皮肤消毒;相关器具和物品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一人一用一灭菌”。i、普通病房:床单元应定期清洁,遇污染时及时清洁与消毒。直接接触皮肤的床上用 品一人一换,遇污染及时更换。病人出院或死亡后应对床单元及其相邻区域进行清洁 和终末消毒。j、超声探头(经皮肤,黏膜或经食管、阴道、直肠等体腔进行超声检查)须做到一人 一用一消毒或隔离膜等。每班次检查结束后,须对超声探头等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处 理,干燥保存。F、普通物体表面消毒剂的卫生要求GB 27952433杀灭微生物的要求采用悬液定量杀灭试验或载体浸泡定量杀灭试验, 在作用时间三30min对微生物杀灭效 果应附合表1要求。表1杀灭微生物效果要

13、求项目杀灭对数值大肠杆菌杀灭试验三5.0 (悬液法)三3.0 (载体法)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火试验三5.0 (悬液法)三3.0 (载体法)现场或摸拟现场试验三1.0 (现场试验)三3.0 (摸拟现场试验)G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3.3 环境和设备清洁消毒的落实3.3.1环境和设备清洁消毒原则 医疗机构应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加强 MDR感染/定植患者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尤其是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遵循先 清洁,再消毒原则;当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应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 消毒。感染/定植MDRC患者使用的低度危险医疗器械尽量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轮 椅、车床、担架

14、、床旁心电图机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须在每次 使用后擦拭消毒。擦拭布巾、拖把、地巾宜集中处理;不能集中处置的,也应每天进 行清洗消毒,干燥保存。MDR感染/定植患者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 应按照医疗 废物管理有关规定进行处置;患者出院或转往其他科室后,应执行终末消毒。环境表 面检出MDR时,应增加清洁和消毒频率。当MDR感染暴发且采取常规措施仍难以控制时,可以考虑暂时关闭病房(区 )。只有 将病房(区)彻底关闭后才能对仪器、设备彻底消毒;同时对环境进行清洁消毒,对 所有可能有MDR污染的设备进行全面清洗、维护。发生 MDRC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医 院感染暴发时,按医院感染暴发

15、报告及处理管理规范的要求及时、准确报告。H中国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诊治和防控专家共识加强环境清洁与消毒:医院环境如透析装置、氧气湿化罐、血压计、人工呼吸装置、 通气管道、血气分析机、体温计、医务人员皮肤、瓶塞、蒸馏水、水龙头、制冰机、 消毒液、皂液等处等都能分离到该菌。因此,有效的环境与设备清清/消毒有助于减 少多重耐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传播风险。强化培训保沽员、采用合格的消毒/灭菌 剂、采取有效的消毒方案和(或)核查表是环境管理的关键环节。I、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加强环境清洁与消毒:有效的环境与设备清洁/消毒有助于减少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 菌(MDRAB的传播风险。正规培训保

16、洁员、采用合格的消毒/灭菌剂、采取有效的消毒 方案和(或)核查表是管理的关键环节。环境清洁应当每日一次或更多,尤其是患者密 切接触的区域。环境清洁监测:使用标准化的环境清洁、消毒核查表,将确保这些操 作的正确性和恒定性。监测表明某间病房或整个医疗机构的清洁不充分时,应改进并 执行新的核查表,以提高清洁效果。J、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临床容易忽视的是预防,要控制 PA肺炎最重要的措施是防止 PA在医疗机构中暴发流 行。例如防止湿化器、 吸引器和家具、血压袖带的污染,注意医疗工作人员手部清洁, 对易感染病人行床边隔离消毒,口腔清洁,医疗侵袭性操作时注意清洁等。K、中国产超广谱B -内

17、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应对策略专家共识 加强环境清洁与消毒:根据国家卫生部 2012年4月发布的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进行有效的环境与设备清洁、消毒有助于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传播风险。L、广泛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抗菌治疗专家共识环境表面消毒:对医院环境尤其医患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进行定期、充分消毒,并以 荧光标记或ATP生物荧光监测等方法监测消毒效果,阻断耐药菌传播;去定植:对XDR-GN定植患者采取全身洗必泰擦浴,有助于减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注:XDR-GN即广泛耐药革兰阴性杆菌M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蓝光箱和暖箱应当每日清洁并更换湿化液,一人用后一消毒。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 暖箱和蓝光箱时,应当每周消毒一次,用后终末消毒。接触患儿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如雾化吸入器、面罩、 氧气管、体温表、吸痰管、浴巾、浴垫等。患儿使用后的奶嘴用清水清洗干净,高温或微波消毒;奶瓶由配奶室统一回收清洗、 高温或高压消毒;盛放奶瓶的容器每日必须清洁消毒;保存奶制品的冰箱要定期清洁 与消毒。新生儿病室应当根据相关规定建立消毒清洁制度,并按照制度对地面和物体表面进行 清洁或消毒。N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卫医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