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0岳阳楼记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0岳阳楼记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0岳阳楼记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0岳阳楼记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0岳阳楼记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庙中心学校(初中部)语文学科导学案课题学习目标1.熟练朗读课文,读音正确,句读准确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准确理解文言词并正确翻译课文。3.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重点难点 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教法学法 朗诵法 讲解法 小组讨论法 合作探究法 集体智慧 个人设计教学反思预习导学1.查阅资料,走近作者,了解生平经历和理想。2.给加点字注音:谪守( ) 朝晖夕阴( ) 迁客骚人( ) 霪雨霏霏( )潜形( ) 薄雾冥冥( ) 岸芷汀兰( ) 心旷神怡( )皓月( ) 宠辱偕忘( ) 樯倾楫摧( ) 阴风怒号( )3

2、.解释下列词语含义:谪守 越明年 百废具兴 增其旧制 作文 胜状 大观 听写10个字词补充江南“三大名楼”提示学生朗读过程中注意停顿拟人手法赞扬滕子京政绩的话作记缘由教师适时补充重要字词的意思前后对比理解性背诵“阔大胸襟、宏伟的政治抱负等”鼓励学生也向古仁人学习就内容而言,本文虽为记,但不以记叙重修岳阳楼之事为主,写景是为了抒情;议论是文章的主旨所在,然而是通过着力景物描写来引发议论,突出主题的。学习研讨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作家简介。2、背景资料。3、岳阳楼。二整体感知课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谪守 越明年 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 增其旧制 属 指

3、名生翻译第一段内容。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胜状 浩浩场汤 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 大观 备 然则 极 迁客骚人 得无 指名生翻译第二段内容。三问题研讨1、提问: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2、提问: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3、提问: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讨论并归纳:(1)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2)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3)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4、提问: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第二课时

4、一、翻译课文3-5节。1.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若夫 霏霏 连月不开 排空 隐耀 潜形 墙倾楫摧 薄暮冥冥 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者矣 2、请学生翻译第4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至若 波澜不惊 天光 一碧万顷 翔集 锦鳞 汀兰 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 跃金 静影沉璧 何极 宠辱偕忘 把酒临风 3、请学生翻译第5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求 古仁人 或异二者之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庙堂 是 进 退 先 后 微 谁与归 二、课文结构:第一部分(1自然段):记叙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第二部分(24自然段):文章主体。写“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第一

5、层(2自然段):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第二层(34自然段):用两个排比段分别写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鲜明对比。第三部分(5自然段):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第三课时组织生思考讨论问题1、朗读第3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讨论并归纳:极力渲染“悲”的气氛,因己而悲。2、朗读第4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讨论并归纳:极力渲染“喜”的气氛,因物而喜。3、提问: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讨论并归纳

6、:“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恰,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4、提问:“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讨论并归纳:内涵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5、提问:“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先讲“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讲“乐”,“后天下之乐而乐”。6、提问:“进”指什么?“退”指什么?讨论并归纳:“进”指 “居庙堂之高”,在朝廷上做官;“退”指“处江湖之远”,不在朝廷上做官。(借代)7、提问:“微斯人

7、”的“斯人”指什么人?讨论并归纳: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之意。8、提问: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9、提问:文章最后一段是怎样推出这个警句的?讨论并归纳:作者十分巧妙地利用设问方式逐层推进,最后才点出警句。先用比较方式设问,以“不以物喜则忧其君调明“古六人之 心”的内涵,显示了“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由此得出“进亦忧,退亦忧”的论断,突出一个“忧”字,自然引出第二个设问“何时而乐”,使文章又推进一层。设问后而警句出现,给人印象极深。训练延伸你还知道有哪些描写洞庭湖美景的古诗文名句当堂训练翻译下列句子。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属予作文以记之。3.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作业布置1.熟读并背诵课文。2.掌握课文翻译。板书设计岳 一作记缘由(记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