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构建我国碳交易市场相关问题的探讨_第1页
对构建我国碳交易市场相关问题的探讨_第2页
对构建我国碳交易市场相关问题的探讨_第3页
对构建我国碳交易市场相关问题的探讨_第4页
对构建我国碳交易市场相关问题的探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对构建我国碳交易市场相关问题的探讨卢宗辉一、问题的提出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威胁,1992年6月150多个国家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设定2050 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的目标。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2005 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2007年12月15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巴厘岛最终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其主要内容包括:大幅度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未来的谈判应考虑为所有发达国家(包括美国)设定具体的

2、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发展中国家应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长,但不设定具体目标;为了更有效地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发达国家有义务在技术开发和转让、资金支持等方面,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在2009年底之前,达成接替京都议定书的旨在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新协议。“巴厘岛路线图”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具有里程碑意义。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虽只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但形成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政治共识,明确了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低碳化方向,确认了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和体制,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和重要机遇。因此,我国应抓

3、住机遇,综合运用“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现在以经济手段推动和促进全球减排已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并被证明是有效手段。这个手段最主要的就是碳交易。因此,碳交易,作为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一种市场化解决方案,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二、 碳交易的产生与运行机制气候变化作为全球十大环境问题之首,已成为整个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为应对气候变化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缔约国承诺承担温室气体减排义务,采取措施缓解气候变化,力图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一个安全水平。为实现减排目标,京都议定书规定了三种碳交易机制:清洁发展机制、国际排放贸易

4、机制和联合履约机制。清洁发展机制,是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温室效应气体削减项目,与此同时产生的消减份额中的一部分,作为发达国家信用所得,用其来充当本国消减份额的一种机制;国际排放贸易机制即允许某个工业化国家通过购买另一个工业化国家的排放份额来增加本国的排放份额;所谓联合履约机制,是在应对全球变暖问题时,发达国家共同实施温室气体排放削减和碳吸收的项目,投资国为了完成本国的指标,以获得排放削减单位为信用所得的机制。由此,碳排放权交易,简称碳交易,作为减排温室气体的灵活机制之一 ,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知和熟悉,目前已发展成为各国减排温室气体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可见,京都议定书不仅

5、为全球创造出了一种新的产品 - 温室气体排放权,而且为碳交易奠定了法律基础。它不仅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以法规的形式限制了相关国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更是从经济的角度,催生出一个以二氧化碳排放权为主的碳交易市场。目前 ,国际上已形成多个碳交易市场:2002年4月英国成立了全球第一个CO2排放权交易市场 ,它包括英国排放配额交易安排和英国排放配额交易团体;欧洲排放贸易体系;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欧洲气候交易所;蒙特利尔气候交易所;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温室气体减排体系等。各国碳交易市场的建立使得以碳减排为商品的国际碳交易市场机制逐渐形成,随着碳排放权在国际市场上的商品化,越来越多的企业试图将碳排放权纳入企

6、业的战略规划,进一步促进了国际碳交易市场的发展。据统计,截止到2007年,全球碳交易额在600亿美元左右,比2004年开始实行碳交易之初增长了60倍,交易量从1000万吨增长到27亿吨。另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预测,20082012年间,全球 “碳交易” 需求量为7亿至13亿吨,交易额每年可达140亿至650亿美元。2012年将达到1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现在的碳交易市场主要有两种交易模型: “限量-交易” 和 “基准-交易”。按照交易的原生产品-温室气体排放权的来源划分,碳市场可以分为基于配额的市场和基于项目的市场,如下表所示:表1.碳市场结构碳市场以项目为基础的交易

7、市场(projected-based market)以配额为基础的交易市场(allowance-based market)清洁发展机制(CDM)联合履约机制(JI)强制碳交易市场(compulary carbon market)自愿碳交易市场(voluntary carbon market)核证减排量(CER)减排单位(ERU)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等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的减排计划(CCX),VER,个人碳足迹项目等派生出类似期权和期货等金融衍生品基于配额的限量-交易,是由管理者制定总的排放配额并在参与者间进行分配,参与者根据自身的需要来进行排放配额的买卖。京都议定书设定的国际排放权交易和

8、一些自愿交易机制均属于这类市场。基于项目的基准-交易,就是在这类交易下低于基准排放水平的项目或碳吸收项目在经过认证后可获得减排单位,受排放配额限制的国家或企业可以通过购买这种减排单位来调整其所面临的排放约束,这类交易主要涉及到具体项目的开发。这两类市场为碳交易提供了最基本的框架,以此为基础,相关的原生产品碳排放权和衍生产品交易也随之发展起来。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05年国际碳市场交易总额100亿美元左右,到2008年已达到1264亿美元,4年时间里增长超过10倍,其中基于配额的交易规模远大于基于项目的交易。2008年基于配额的市场交易额为920亿美元,占全部碳金融交易总额的74%左右。 三、

9、碳交易与低碳经济的关系“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之后得到了联合国的大力支持。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将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奥巴马上台之后把清洁能源经济列为振兴美国经济,提升美国领导地位的重要手段。2009年6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2009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提出美国在2020年、2030年和2050年的目标排放水平分别为1990年排放量的96(削减4)、68(削减32)和20(削减80),并以此为基础设定排放配额并加以分配和交易。该法案的核心有两个:一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技术,减少

10、对石化燃料的依赖;二是建立起温室气体排放贸易系统,发展出新型的碳金融市场,这一市场的规模可与石油期货市场相媲美。当前,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一种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清洁能源技术,优化产业结构,根本上改变人类生存发展的观念。因此,低碳经济最终要通过实体经济的技术革新和优化转型来减少对石化燃料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水平。但历史经验已经表明,由于温室气体的国际公共用品属性,如果没有市场机制的引入,仅仅通过企业和个人的自愿或强制行为是无法达到减排目标的。碳市场则从资本的层面

11、入手,通过划分环境容量,对温室气体排放权进行定义,延伸出碳资产这一新型的资本类型,通过碳交易就把原本一直游离在资产负债表外的气候变化因素纳入了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改变了企业的收支结构。而碳交易市场的存在又为碳资产的定价和流通创造了条件。所以,从本质上,碳交易是一种金融活动,但与一般的金融活动相比,它更紧密地连接了金融资本与基于绿色技术的实体经济:一方面金融资本直接或间接投资于创造碳资产的项目与企业;另一方面来自不同项目和企业产生的减排量进入碳市场进行交易,被开发成标准的金融工具。因此,碳交易将金融资本和实体经济联通起来,通过金融资本的力量引导实体经济的发展。这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有机结合,它代

12、表了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可见,碳交易是利用市场机制引领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事实证明,碳交易能切实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以欧盟为例,在执行碳交易之前,欧盟EU-15温室气体排放量2004年跟1990年相比,只减少了0.9%,平均每年减少0.064%,从2002年到2004年,排放量增加了1.9%,平均每年增加了0.95%,而从2005年开始实行碳交易之后,2006年跟2005年相比一年就减少了0.9%。能源效率(即单位GDP的能源消耗)一直都是下降的。碳交易对发展低碳经济的效果可见一斑。如下表所示:表2.欧盟温室气体GHG年排放情况四、关于中国碳交易市场建设的构想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13、既是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又深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根据IEA(2009)的统计数据,2007年中国消费石化燃料而燃放的CO2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CO2排放国。由于快速的经济增长和巨额的贸易规模,中国实际的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可能在 20102020 年间会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前期,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时单位GDP碳排放将比2005年减少40%到45%。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期间,中国已经遇到了国际上要求减排的沉重压力,在后哥本哈根时代,中国能否在国际社会将达成的新全球减排协议中被纳入强制减排的系列,仍然充满变数。但是,中国作为温室气体排放的

14、大国,同时又是京都议定书的缔约国,一方面必须履行相应的承诺,另一方面也必须倾听国际社会的呼声,积极参与国际气候制度谈判,本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原则承担相应的责任。可见,不论从国际还是从国内看,我国都面临巨大的减排压力,我们必须变压力为动力,综合采用行政和市场两种手段,解决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使国民经济的发展建立在低碳、可持续的基础上。而发展碳交易是用市场化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手段。实际上,我国已经进入了国际碳交易市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虽然没有被京都议定书纳入强制减排计划中,但中国却一直通过清洁发展机制参与碳交易市场的活动。目前中国在全球 CDM 市场上占据 60 %多的市场份额。据世

15、界银行估计,2008 年至2012 年中国将提供全球 1/ 3 的碳减排量,由此产生的交易额将超过 150 亿美元,为国际碳交易市场做出重要的贡献。通过碳交易,欧洲国家获得了碳减排量,将自己的生产成本降低。同时 ,中国企业也获得了欧洲先进设备、技术和资金支持,缩短了企业本身技术改进的周期,促进了中国制造快速的发展和质量提升,获得了双赢的效果。但是,中国的企业虽然为碳市场创造了众多减排额,但处在整个碳交易产业链的最底端,由于碳交易的市场和标准都在国外,中国创造的核证减排量被发达国家以低廉的价格购买后,通过他们的金融机构的包装、开发成为价格更高的金融产品、衍生产品及担保产品进行交易。其原因根本上说

16、,就在于碳排放权价格发现机制的缺失,即我国碳交易市场的缺失。因此,不论是从掌握碳交易话语权,还是从发展低碳经济的角度来看,都必须大力发展碳交易,尤其是国内碳交易。 2008 年 8 月北京和上海相继成立环境交易所,9 月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也在滨海新区正式揭牌。北京环交所的业务是开展环保和排污、排放的技术交易;而上海环交所的功能则集中在资本与技术的对接上,通过信息的收集,提高环境能源市场化配置资源效率。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目前只涉及二氧化硫等污染交易产品,还尚未涉及温室气体排放权的交易。可见,目前国内的交易所业务,仅仅局限于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交易产品和能源效率交易产品,主要是以清洁能源发

17、展机制为代表的基于项目的交易,而非标准化的交易合约,与欧美真正意义上的碳交易市场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而且中国政府在 “十一五” 规划中提出 “五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20 %左右 ,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等排放总量减少 10 %的约束性指标”,并在推动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将约束性的量化指标分配到各个省市和企业,这为我国发展碳交易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必须尽快构建和完善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碳交易市场。1、按照基于配额的限量交易方法在我国建立配额分配机制。研究表明,基于配额的市场具有排放权价值发现的基础功能,配额交易市场决定着碳排放权的价值配额多少以及惩罚力度的大小,影响着碳排放权价

18、值的高低。由于政府管制所产生的约束要比市场自身产生的约束更为严格,因此受管制的配额市场上的排放权价格会更高,而交易规模也会远远大于自愿交易市场。配额交易创造出了碳排放权的交易价格,当这种交易价格高于各种减排单位的价格时,配额交易市场的参与者就会愿意在二级市场上购入已发行的减排单位或参与 CDM 和 JI 交易来进行套利或满足监管需要。这种价差越大,投资者的收益空间越大,对各种减排单位的需求量也会增强,这会进一步促进新技术项目的开发和应用。因此,我国宜采用基于配额的限量交易方法在我国建立配额分配机制。首先要建立专门的温室气体排放的管理机构来负责排放权的分配、监督管理等工作,然后以法律的形式把温室

19、气体排放量在一定规模之上的企业纳入到限额排放体系,给其分配配额,企业可以有三种形式来完成减排:1、通过企业自身独立完成。对于完成减排的企业,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然后政府可以统一将这些经过验证的减排量拿到国际市场上出售;也可由企业将这些经过验证的减排量拿到国内市场上出售。2、企业可以通过CDM机制来完成。这样企业减排的成本很大程度上可以由国外方来支付,达到双赢。由于规定了CDM机制的京都议定书在2012年就要到期,所以应该更多地鼓励企业采用CDM机制。 3、企业可以在国内建立的交易所购买。 中国温室气体中主要是CO2,所以排放许可权的主要对象应该是二氧化碳。由于工业排放了温室气体总量的近80%,

20、所以在初始阶段,强制纳入限额排放体系的企业应主要是工业企业,尤其是燃煤企业以及煤开采企业,因为国内现在能源结构中,煤是最主要能源,也是主要的污染源。对于排放超标的企业,应根据超标的数额给予相应的惩罚。对于超标数量罚款的金额要大于市场上相同数量配额的价格,并且在金融市场准入和融资上做出限制性规定。而对于温室气体排放较少的清洁能源行业应该采取自愿加入的原则,对加入限额排放体系的企业设定相应的配额,但对没有完成的企业没有惩罚措施,对于确认的超额减排量可以拿到市场上进行交易,使能源结构能从燃煤为主更好地向清洁能源过渡。当然,对于排放权分配机制的建立应该透明、合理,对纳入限额排放体系内的企业规定一个排放

21、配额。配额的分配应该由独立的专门管理机构,根据企业的历史排放量以及国际的平均排放水平和我国的国情来确定。企业的历史排放量的监测应制定出可信的、一致的、权威的、公正的、透明的监测体系,由独立的政府部门或第三方机构执行并定期审查。 2、建立排放配额交易的场所,为配额的供求调节提供市场。借鉴国际经验,建立我国的气候交易场所,允许配额有剩余的企业在经过相关机构鉴定、审核之后把剩余的配额在气候交易场所出售,而允许那些配额不足的企业在气候交易所购买市场上出售的配额。尽管我国已建立了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交易所和天津排污权交易所,但如前文所说,这些交易所还主要是以清洁能源发展机制为代表的基于项目的交易,而

22、非标准化的交易合约,与欧美真正意义上的碳交易市场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必须尽快建立一个类似于证券交易所的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所,在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适时推出碳交易衍生工具,逐步提高市场的规范化、层次化和国际化水平,以使我国获得在全球碳交易市场上的定价权。必须强调的是,碳交易市场的构建与完善,不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都离不开政府的参与。没有政府的参与,就不可能建立碳交易的一级市场-即碳排放配额的初始分配市场,因为碳排放权属于典型的公共品,必须由国家来拥有所有权和管理分配使用权,如欧盟的排放交易制度中就有国家分配方案,而且,一级市场是否公正公平,是否有效,也影响碳交易二级市场的活跃程度。此外,政府也应建立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