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有限公司内控体系[20120218]_第1页
XXXX有限公司内控体系[20120218]_第2页
XXXX有限公司内控体系[20120218]_第3页
XXXX有限公司内控体系[20120218]_第4页
XXXX有限公司内控体系[2012021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浙江娜利服饰有限公司内部控制管理文件文件编号:版本/修改:A/0生效日期:2012年02月05日页 码:第- 12 -页 共13页1.0 目的为了降低公司经营的风险性,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完整性及资产的安全,并确保遵循规定、程序、计划、法律和法规,按时完成公司所制定的经营任务和目标,并有效地降低成本,实现收益最大化。2.0 适应范围本标准作业适应浙江娜利服饰有限公司所有全资及控股工厂、分公司。3. 0 控制要求以防范经营风险为核心目标,设定公司成长、永续经营目的,并按各岗位的职能进行分解,制定了采购与应付帐款循环、销售与应收帐款循环、生产(营运)循环、固定资产循环、存货资产循环、薪工循环、ERP

2、系统数据信息循环、全面预算管理循环、会计记录或报告系统循环。为实现核心目标,明确各环节的责任方、工作依据和工作结果,从而明确各岗位的重点职责,通过岗位说明书描述以岗位为中心重点工作及考核指标。为企业高效运作提供了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指南和依据,严格按照事前控制、事中监控、事后总结及改善执行。4. 0 内部控制要点事项4.1 审批权限循环控制要点;4.2 采购与应付帐款循环控制要点;4.3 销售与应收帐款循环控制要点;4.4 生产(营运)循环控制要点;4.5 固定资产循环控制要点;4.6 存货资产循环控制要点;4.7 薪工循环控制要点;4.8 ERP系统数据信息循环控制要点;4.9 全面预算管理循

3、环控制要点;5. 0 内部循环控制要点事项内容5.1 审批权限循环控制要点5.1.1 申购作业是否依核准权限表规定流程操作;5.1.2 采购作业是否依核准权限表规定流程操作;5.1.3 付款作业是否依核准权限表规定流程操作;5.1.4 固定资产增减作业是否依核准权限表规定流程操作;5.1.5 存货报废作业是否依核准权限表规定流程操作;5.1.6 次品折扣销售作业是否依据核准权限表规定流程操作;5.1.6 合同审批作业是否依核准权限表规定流程操作。5. 2 采购与应付帐款循环控制要点5.2.1. 物料需求计划管理5.2.1.1 是否按销售订单、生产计划并结合库存数量,制定物料需求申购;5.2.1

4、.2 是否依据有效审批权限批签;5.2.1.3 单据是否进行联号;5.2.1.4 作废单据是否保存。5.2.2 供货商选择管理5.2.2.1 供货商是否进行ABC管理5.2.2.2 供货商是否经QA按公司质量检验标准评估;5.2.2.3 供货商是否建立档案资料、文件记录并随时更新对比管理;5.2.2.4 询价、议价,采购订单下达是否权限分离;5.2.3 请购PO管理5.2.3.1 是否有申购单;5.2.3.2 是否依据审批权限有效批签;5.2.3.3 单据是否进行联号;5.2.3.4 作废单据是否保存;5.2.3.5 合格供货商确定是否依据供货周期、生产进度、质量要求、价格等为依据;5.2.3

5、.6 是否至少三家供货商报价;5.2.3.7 是否依据相关规定进行保存。5.2.4 订购/采购管理5.2.4.1 是否有对供货商是否则经过财务进行税收筹划与风险评估;5.2.4.2 是否有对主要原料材料作市场价格趋势分析;5.2.4.3 是否有定期与不定期的市场价格调查;5.2.4.4 是否对所有采购物资进行分类(一般采购、战略采购)整合采购。5.2.5 验收管理5.2.5.1 仓库管理员是否依据PO#收货;5.2.5.2 仓库管理员是否严格按PO#进行实物验收;5.2.5.3 IQC是否按公司相对应的质量检验标准进行检验并及时出据验收报告;5.2.5.4 仓管管理员依据IQC出具的验收报告进

6、行入库记帐或退货作业管理;5.2.5.5 单据是否联号管理;5.2.5.6 作废单据是否保存。5.2.6 付款管理5.2.6.1 是否有有效订购PO#;5.2.6.2 是否有有效的送货单;5.2.6.3 是否有有效的入库收货单;5.2.6.4 是否有对帐单;5.2.6.6 是否有合法的发票或者收款收据;5.2.6.7 是否依据相关法规保存;5.2.6.7 电子数据帐务处理系统是否有记录;5.2.6.8 是否银行转帐付款记录。5.2.7 应付帐款管理5.2.7.1 是否有对应付帐款帐龄分析;5.2.7.2 是否有年度现金流出预算。5.2.8 目标管理5.2.8.1 是否原材料采购成本同比降低率;

7、5.2.8.2 是否原材料库存呆料分析;5.2.8.3 是否原材料库存周转率;5.2.8.4 是否原材料计划与实际差异率;5.2.8.5 是否供应商ABC管理;5. 3 销售与应收帐款循环控制要点5.3.1 销售计划管理5.3.1.1 是否有年度销售预算;5.3.1.2 实际与预算达标率情形;5.3.1.3 销售同比增长率趋势情形。5.3.2 营销管理5.3.2.1 开店是否有做可行性评估;5.3.2.2 是否有销售业绩激励管理制度;5.3.2.3 是否对客户授信评估管理;5.3.2.4 客户基本数据表是否实时建立更新;5.3.2.5 产品报价是否符合公司最低报价利润政策;5.3.2.6 产品

8、报价是否依据审批权限有效批签;5.3.2.7 是否会定期与不定期的对客户进行培训、指导管理;5.3.2.8 是否有客户满意度调查;5.3.2.9 是否有满意度调查结果情况汇总;。注:客户即为我司“直营店、分公司、代理商、单店加盟”之总称5.3.3 销售交货管理5.3.3.1 对客户提出的交货要求是否进行合理计划、安排,并让信息及时反馈;5.3.3.2 所有成品销售出库安排是否依据有效审批权限批签并及时传达至相关部门(财务部、物流部);5.3.3.4 赊销客户是否有授信额度评估、发货是否有规定审批权限支持。5.3.3.5 所有外发物品是否严格按照批签文件执行配货并做好电子数据信息出库记录;5.3

9、.3.6 仓库装货外发时是否有第三方依据出货单抽查发货明细;5.3.3.7 是否依据相关规定进行资料保存或转交。5.3.4 销售收款管理5.3.4.1 是否有有效客户PO#;5.3.4.2 是否有有效的成品装箱单和出货单;5.3.4.3 是否有收款对帐单;5.3.4.4 是否开具税务发票;5.3.4.5 是否依据相关法规保存;5.3.4.6 电子数据帐务处理系统是否有记录;5.3.4.7 是否银行转帐收款。5.3.5 销售应收帐款5.3.5.1 是否有应收帐款帐龄分析;5.3.5.2 是否有应收帐款周转率分析;5.3.5.3 是否有坏帐、呆帐比例分析;5.3.5.4 是否有年度现金流入预算。5

10、.3.6 销售退货管理5.3.6.1 是否有正式的退货明细单(款号、颜色、码);5.3.6.2 是否依据退货管理流程执行;5.3.6.3 是否出具退货检验报告;5.3.6.4 是否有第三方对退货实物与数据进行核对,监控;5.3.6.5 对数据清盘过程的准确率是否拟定奖惩制度;5.3.6.6 是否对退货进行介定、责任划分、目标值下降设定;5.3.6.7 是否对退货物品做分析总结报告;5.3.6.8 是否依据相关法规保存;5.3.6.9 电子数据帐务处理系统是否有记录。5.3.7 次品销售管理5.3.7.1 是否有次品销售管理运作流程;5.3.7.2 次品销售申请是否依据审批权限批签并传达相关责任

11、部门;5.3.7.3 次品销售单价是否依据报价流程管理执行;5.3.7.4 次品销售是否经过成本评估;5.3.7.5 次品销售批签文件财务部是否存档备案;5.3.7.6 次品销售处理过程是否经过第三方监控确认;5.3.7.7 对数据清点过程的准确率是否拟定奖惩制度;5.3.7.8 收款作业时原始批签资料是否齐备;5.3.7.9 是否依据公司货币资金批签管理流程执行;5.3.7.10 资料文件是否依据相关规定进行保存;5.3.7.11 是否有次品销售分析总结报告及改善措施。5.3.8 直营渠道开店与撤店管理5.3.8.1 开店是否有做可行性评估;(包括人流量分析消费群体选址品牌适合度投入产出分析

12、回报周期分析等)5.3.8.2 货品管理与营业收款是否财务持续跟进(POS收款是否总经理授权收款帐号)5.3.8.3 是否进行撤场申请并描述原因;5.3.8.4 是否依据撤场申请报告进行评估管理;5.3.8.5 是否依据批签文件执行,并知会相关部门;5.3.8.6 撤场物品是否进行现场清盘及第三方核对;5.3.8.7 撤场物品、撤场POS押金是否收回执行;5.3.8.8 文件资料是否依据相关规定进行保存。5.3.9 目标管理5.3.9.1 开店率分析;5.3.9.2 关店率分析;5.3.9.3 销售回款率;5.3.9.4 销售利润率;5.3.9.5 直营店盈利能力及盈利质量分析。5.3.9.6

13、 省代及加盟商过季货品占订货比率分析5.4 生产(营运)循环控制要点5.4.1 生产订单5.4.1.1 是否经相关主管审核;5.4.1.2 是否建立相关档案予以保存。5.4.2 生产指令单5.4.2.1 是否与销售订单相联接;5.4.2.2 生产指令单要求是否与物料供应进度同步;5.4.2.3 生产指令单制定是否符合相关规定;5.4.2.4 是否依据审批权限有效审批。5.4.3 生产领料单5.4.3.1 是否根据生产指令单进行计划领料;5.4.3.2 领料/发料过程是否经当事人双方确认;5.4.3.3 超计划领/发料是否注明原因或要求退回;5.4.3.4 是否依据审批权限有效批签;5.4.3.

14、5 单据是否联号保存;5.5.3.6 作废单据是否保存。5.4.4 生产补料单5.4.4.1 是否对补料作业进行介定,原因分析及改善对策;5.4.4.2是否按补料流程执行;5.4.4.3 是否依据审批权限有效批签;5.4.4.4 单据是否联号;5.5.4.5 作废单据是否保存;5.4.4.6 是否依据相关规定进行保存;5.4.5 物资调拔单5.4.5.1 是否依据审批权限有效批签;5.4.5.2 是否依据相关物资调拔作流程严格执行;5.4.5.3 单据是否联号;5.4.5.4 作废单据是否保存;5.4.5.5 是否依据相关规定进行保存。5.4.6 物资退仓单5.4.6.1 退仓物资是否进行分类

15、、介定、描述原因;5.4.6.2 是否依据审批权限有效批签;5.4.6.3 是否依据退仓作业流程执行;5.4.6.4 单据是否联号;5.4.6.5 作废单据是否保存;5.4.6.6 是否依据相关规定进行保存。5.4.7 产品入库单5.4.7.1 单据是否完善;5.4.7.2 是否按有效批签;5.4.7.3 是否依据入库作业流程严格执行;5.4.7.4 单据是否联号;5.4.7.5 作废单据是否保存;5.4.7.6 是否依据相关规定进行保存。5.4.8 外发加工协议单5.4.8.1是否有做产能评估;5.4.8.2是否依据生产需求计划外发;5.4.8.3 是否依据审批权限有效批签;5.4.8.4

16、是否依据外发加工作业流程严格执行;5.4.8.5 单据是否联号;5.4.8.6 作废单据是否保存;5.4.8.7 是否依据相关规定进行保存。5.4.9 外发加工送货/入库单5.4.9.1 送货单是否依据加工协议单制定;5.4.9.2 是否依据入库验收作业流程严格执行;5.4.9.3 送货单是否有效签收;5.4.9.4入库单是否经有效批签;5.4.9.5 是否有IQC质量检验书面报告;5.4.9.6 单据是否联号;5.4.9.7 作废单据是否保存;5.4.9.8 是否依据相关规定进行保存。5.4.10 仓存差异调整5.4.10.1是否依据审批权限有效批签;5.4.10.2 帐务处理系统调整数据与

17、批签是否相符。5.4.11 生产不良率5.4.11.1 不良趋势是否合理;5.4.11.2 各部门是否有改善措施。5.4.12 生产报废单5.4.12.1 生产报废是否汇总统计;5.4.12.2 是否依据审批权限有效批签;5.4.12.3 单据是否联号;5.4.12.4 作废单据是否保存;5.4.12.5 是否依据相关规定进行保存。5.4.13 人均产能5.4.13.1 人均产能是否合理;5.4.13.2 人均产能与出勤工时对比分析;5.4.13.3 人均产能与人员数量对比分析。5.4.14 产能趋势5.4.14.1 产能趋势是否合理;5.4.14.2 淡季与旺季各厂对应措施。5.4.15 目

18、标率5.4.15.1 是否有产能预算;5.4.15.2 是否有生产达成率指标;5.4.15.3 是否有生产能耗月同比分析;5.4.15.4 是否有不良品合格率分析及品质成本分析;5.4.15.5 是否有设备完好及正常运转率及闲置设备比率分析。5.4.15.6 人均产能与人均产值是否合理5.4.15.7 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核算、分析、控制要点是否完善5.4.15.8 每季度完是否有存货盘点机制5.4.15.9 每季度完是否有呆料分析及后续整改措施5.4.15.10每季度完是否有非正常补料分析及后续整改措施5.5 固定资产循环控制要点5.5.1 固定资产申购管理5.5.1.1 是否经申购前效益评估

19、;5.5.1.2 是否有年度预算;5.5.1.3 是否有相关部门审核。5.5.2 固定资产采购管理5.5.2.1 是否有申购单;5.5.2.2 是否依据审批权限有效批签;5.5.2.3 单据是否联号;5.5.2.4 作废单据是否保存;5.5.2.5 是否为合格供应商;5.5.2.6 是否至少三家供货商报价;5.5.2.7 是否依据相关规定进行档案资料保存。5.5.3 固定资产租赁管理5.5.3.1 是否经效益评估;5.5.3.2 是否有年度预算;5.5.3.3 是否有相关部门审核。5.5.4 固定资产验收管理5.5.4.1 设备类是否有验收报告;5.5.4.2 工程安装是否有工程预算、结算、决

20、算报告;5.5.4.3 是否依据审批权限有效批签。5.5.5 固定资产编管理号5.5.5.1 是否对固定资产类别进行区分管理;5.5.5.2 是否对固定资产进行编号管理。5.5.6 固定资产保管及保险管理5.5.6.1 是否有专职人保管;5.5.6.2 是否有定期进行保养;5.5.6.3 是否有定期与不定期的盘点;5.5.6.4 免税设备是否分开管理;5.5.6.5 固定资产成本如何计算;5.5.6.6 是否依据国家法规与政策计提折旧;5.5.6.7 免税设备依据相关法规管理;5.5.6.8 是否已经购买财产综合险;5.5.6.9 投保设备损失是否已解除保险。5.5.7 固定资产使用效益评估管

21、理5.5.7.1 是否有作使用评估;5.5.7.2 是否达到预期目标。5.5.8 固定资产出售管理5.5.8.1 是否有公正的资产残值评估;5.5.8.2 是否有三家收购商报价;5.5.8.3 是否依据审批权限有效批签。5.5.9 固定资产报废管理5.5.9.1 是否经设备管理部门评估;5.5.9.2 是否解除保险;5.5.9.3 是否向税务部门备案。5.5.10 固定资产盗失管理5.5.10.1 是否报案;5.5.10.2 是否于规定期限向保险公司索赔;5.5.10.3 是否向税务机关备案。5.5.11 固定资产转移、外借及异动管理5.5.11.1 是否依据审批权限有效批签;5.5.11.2

22、 是否经税务机关备案。5.5.12 固定资产修理管理5.5.12.1 是否依据审批权限有效批签;5.5.12.2 是否经三家维修商报价;5.5.12.3 是否有维修申请单。5.6 存货资产循环控制要点5.6.1 目标控制管理5.6.1.1 存货成本有没有被高估或者低估;5.6.1.2 对存货是否有存货帐龄分析、存货周转率、存货结构分析;5.6.1.3 存货计价会计政策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制定,并在执行时保持连贯性;5.6.1.4 对存货有适当的保护措施;5.6.1.5 存货水平符合经营的需要;5.6.1.6 存货的盘点工作是否与存货的保管、存货会计记录的保管,以及调查差异工作进行合理分工;5.6

23、.1.7 对存货物资进行介定、评估、责任划分并制定下降率目标值;5.6.1.8 库存帐物卡一致率;5.6.1.9 库存周转率分析。5.6.2 调整及复核管理5.6.2.1 财务部是否定期收到有关存货变动情况,存货余额及其周转率的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5.6.2.2 是否对重大的存货项目余额进行复核,以确定其库存量(过季、呆滞、积压存货)的合理性;5.6.2.3 是否按制度编制仓库台帐或完善库存电子数据管理系统,并与财务部门存货明细帐的存货数量帐定期进行核对,并编制调节表;5.6.2.4 如果发生采购及销售退货是否得到了批准,并且通知了财务部门。5.6.3 存货盘点管理5.6.3.1 有无存货盘

24、点的书面指示;5.6.3.2 盘点程序是否充分;5.6.3.3 是否每季实行盘点;5.6.3.4 管理层是否亲自监督盘点以保证盘点程序有效并被正确执行;5.6.3.5 管理层是否对存货实际数量和记录数量间的重大差异进行调整;5.6.3.6 盘点项目的计量是否有明确的依据,并且在盘点过程中只被记录一次;5.6.3.7 为了利于管理,是否对所有的存货项目进行分类放置;5.6.3.8 是否所有盘点表、卡都被预先编号;5.6.3.9 过季、呆滞、积压和流动性差的存货是否单独存放,并正确记录;5.6.3.10 由第三方代为保管的存货是否进行定期检查,并将其包括在盘点中;5.6.3.11 是否可以避免对在

25、盘点过程中不同地点或部门之间转移货物的重复盘点;5.6.3.12 是否按市场价格,将盘盈货物入帐;5.6.3.13 盘亏货物的转出是否经管理层批准。5.6.4 实物保护管理5.6.4.1 有没有措施防止偷盗存货的行为;5.6.4.2 是否对高价值的边料、余料、废料、次品物资进行恰当的保管。5.6.5 实物计价管理5.6.5.1 物资的计价方法是否经过批准(例如:先进先出、加权平均法等)并被一贯使用;5.6.5.2 是否对存货项目在成本与变现净值定期进行比较。5.6.6 文件记录管理5.6.6.1 会计部门是否通过 “发料单”、“补料单”对物料的减少进行正确记录;5.6.6.2 是否建立控制系统

26、,以确保在开具发料单或补料单前物料无法出库;5.6.6.3 入库单与出库单是否被预先编号;5.6.6.4 是否通过货物调拔单或类似单证以确保存货项目在内部转移过程中的完整性;5.6.6.5 是否建立存货验收系统,并记录该验收过程;5.6.6.6 是否对从供应商收到的出库单、发票和采购订单进行检验和核对,且上述单据是否有责任人签名。5.7 薪工循环控制要点5.7.1 工资审批及基础数据控制目标5.7.1.1 计件工资工价经过适当的审定和批准;5.7.1.2 工资计算准确,并应记入相关的科目;5.7.1.3 工资支付对象是真正在编的员工;5.7.1.4 工资变化是否合理并符合公司薪酬要点且经过批准

27、的;5.7.1.5 是否制定员工报酬计划,该计划是否经过管理层审批;5.7.1.6 财务部是否安排专人进行工资的计算,该部门是否保存员工个人的工资记录。5.7.2 完成下列工作的人员是否互相回避5.7.2.1 核准工时、工资的计算;5.7.2.2 发放工资与保管未发放的工资;5.7.2.3 工资计算与帐务处理是否由不同的人员承担;5.7.3 对接触以下资料是否有一定限制5.7.3.1 个人资料;5.7.3.2 个人工资帐号。5.7.4 计算工资的人员是否与下列事项无关5.7.4.1 劳动合同;5.7.4.2 考勤记录;5.7.4.3 工资发放工作。5.7.5 工资发放5.7.5.1 是否进行核

28、对和复核;5.7.5.2 工资计算单是否由第二个人进行复核;5.7.5.3 年末是否将总帐记录的工资总额与工资明细表进行核对;5.7.6 授权5.7.6.1 对于用工变动,是否有适当的授权、批准及相应的书面文件(如增减员工、工资级别变化和扣减工资等);5.7.6.2 工资的最初定级是否经过审核;5.7.6.3 对于假期和病假工资是否有适当的审核和批准程序;5.7.6.4 人事部门有关数据的变化是否及时地报告给负责工资计算的部门。5.7.7 常规程序管理5.7.7.1 如果工资是被直接汇入员工个人的银行帐户的,那么是否能得到银行的证明;5.7.7.2 如果工资是以现金支付给员工,那么是否有分发工

29、资的名单?员工是否在上面签字或盖章。5.7.8 考勤管理5.7.8.1 考勤的管理是否与工资的计算分开;5.7.8.2 是否使用正规的出勤记录,例如工时卡、工作卡、指纹卡;5.7.9 计算工资管理5.7.9.1 检查出勤记录以确定应计工资的时间;5.7.9.2 复核出勤记录,检查加班是否被批准;5.7.9.3 检查加班时间、小时工资及加班工资的计算结果;5.7.9.4 审查出勤记录上未经批准的缺勤和换班;5.7.9.5 在支付工资之前,是否会对工资领取人进行双重复核;5.7.9.6 在工资发放前,是否会由与准备工资和负责考勤无关的人员对工资单进行审核。5.7.10 工资的支付管理5.7.10.

30、1 如果工资以现金形式支付:5.7.10.1-1 工资计算部门不参与工资发放;5.7.10.1-2 发放工资的人员不参与工资的计算和考勤管理。5.7.10.2 如果工资由银行过户,员工是否能得知以下信息:5.7.10.2-1 工资总额;5.7.10.2-2 扣减项目;5.7.10.2-3 实发工资净额。5.7.11 对于尚未领取的工资管理5.7.11.1 工资发放员是否对其立即作记录,并将其交与专门的保管员且向其索取收据;5.7.11.2 该保管员是否参与现金的保管工作;5.7.11.3 负责人是否按期检查该记录;5.7.11.4 是否在合理的时间内将一直未被领取的工资再次存入银行,并且计入相

31、关负债科目。5.8 ERP系统数据信息循环控制要点5.8.1 目标控制管理5.8.1.1 保证数据的完整性;5.8.1.2 确保系统的安全性;5.8.1.3 通过ERP系统的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检查,确认对ERP系统的应用保持一个有效的控制环境。5.8.2 一般控制管理5.8.2.1 数据信息处理的规定和程序是否按照管理需要和已知法律法规的要求设计;5.8.2.2 数据信息处理的规定和程序是否被有效地执行,以保证被处理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5.8.2.3 是否有一个明确的职责分工以计划、管理和控制数据信息处理工作;5.8.2.4 工作人员是否都能胜任本工作岗位并受到适当的培训和监督。5.8.3

32、职责是否适当的分离5.8.3.1 ERP系统操作与业务授权、记录、资产保管的职责保持分离;5.8.3.2 是否对不同岗位、级别的工作人员设置不同的操作权限,并且得到认真执行;5.8.3.3 是否制定了长期与短期的ERP软件系统模块规划及实施措施,并有经过正式测试的应 急计划;5.8.3.4 ERP系统模块实施前是否先要经过测试检查;5.8.3.5 是否对ERP系统程序、数据文件、电子通讯网络和输入及输出的资料提供了足够的安全措施;5.8.3.6 是否保留完整的记录以便追踪软件和系统的使用;5.8.3.7 是否对任何系统或其它软件的应用以及随后的修改都经适当的批准;5.8.3.8 是否对ERP系

33、统的修改或升级都是通过软件供应商来完成;5.8.3.9 是否有系统软件和硬件控制以确保当发现错误时,将采取合适和自动的纠正措施,以确保正确地发挥作用。5.8.4 应用控制管理5.8.4.1 是否有适当的输入控制以确保数据库的完整性和准确性;5.8.4.2 是否跟踪所有已发现的错误,以确保其已被解决,并且错误纠正工作得到了良好控制;5.8.4.3 是否对ERP系统产生的数据进行定期检查;5.8.4.4 是否只有经授权的人员才能接触EPR系统输出报告,并设定数据的保护政策和保密标准;5.8.4.5 硬件配置是否与应用软件兼容;5.8.4.6 是否对ERP系统软件进行持续的风险控制分析。5.8.5

34、直营店(含分公司与总公司)数据信息管理5.8.5.1 所有物品销售(折价)单价是否依据公司有效批签文件执行;5.8.5.2 是否对物品接收依据送货单据进行清点,并进行信息反馈及电子帐务处理;5.8.5.3 物品销售是否先开小票,结帐后提取物品;5.8.5.4 销售小票是否每天分开整理保管;5.8.5.5 是否每天与ERP系统进行销售核对;5.8.5.6 是否核对每天销售小票、金额及实物;5.8.5.7 是否每天核对实物与帐存数据;5.8.5.8 月底是否对实物进行盘点并与帐存数据进行核对;5.8.5.9 对实物、单价、帐面数据存在差异时,信息反馈是否及时并跟进;5.8.5.10 对实物与帐存数

35、的差异是否有相应的原因说明;5.8.5.11 对ERP软件系统操作员,是否经过培训合格后上岗;5.8.5.12 是否有相应的安全储存防范措施管理。5.8.6 门店(直营店-货款自收)数据信息管理5.8.6.1 所有物品销售(折价)单价是否依据公司有效批签文件执行;5.8.6.2 是否对物品接收依据送货单据进行清点,并进行信息反馈及电子帐务处理;5.8.6.3 物品销售是否先开小票,结帐后提取物品;5.8.6.4 销售小票是否日结月清;5.8.6.5 是否每天与ERP系统进行销售核对;5.8.6.6 是否核对每天销售小票、金额是否一致;5.8.6.7 是否每天核对实物与帐存数据;5.8.6.8

36、每天是否按规定时间存入(上缴)相对应的销售货款,并与相关部门核对;5.8.6.9 月底是否对实物进行盘点并与帐存数据进行核对;5.8.6.10 对实物、单价、帐面数据存在差异时,信息反馈是否及时并跟进;5.8.6.11 对实物与帐存数的差异是否有相应的原因说明;5.8.6.12 对ERP系统软件操作员,是否经过培训合格后上岗。5.9 预算数据循环控制要点。5.9.1 目标控制管理5.9.1.1 预算是否按照经营策略制定的;5.9.1.2 预算目标确定由合适部门和人员负责完成;5.9.1.3 预算中是否考虑到了经营环境的变动;5.9.1.4 预算编制和执行工作的责任要明确;5.9.1.5 预算的汇总和审批的职责要明确;5.9.1.6 预算在经营成果分析中是否被使用;5.9.1.7 预算与实际经营中的差异的管理责任要明确。5.9.2 工作分工管理5.9.2.1 计划和预算工作是否有正确的责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