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国培微课互评心得体会_第1页
教师国培微课互评心得体会_第2页
教师国培微课互评心得体会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师国培微课互评心得体会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这样才能够教出好学生。许多人都不知道国培是什么,在杂志上阅读了解过一篇教师国培微课互评心得体会,感觉这篇教师国培微课互评心得体会写得很好,所以推荐给大家学习。最初接触微课程是在2012年的年底,在中国教师报上看到微课程的大赛,那时并没有深入的去研究,总觉得微课程离自己好远,所以那时的认识也是模糊的。接到教师国培微课互评的通知,我开始走进李玉平主任的教师国培微课互评,没想到教师国培微课互评是那样的轻松和愉悦,短短的几分钟,却能牢牢地抓住你的思想,下面是我的心得体会。隐隐觉得,“微时代

2、”已经到来。从微博到微信,从微电影到微电视,“微”来势汹汹,体现了一个时代的潮流。教育领域,“微”也已经带来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那就是“微课程”的到来。微课程,是和慕课、翻转课堂等概念联系在一起的。在我看来,它的主要优势有:第一,这是一场科学技术使然的革命,无论拒绝还是接受,它已经以科学技术的面目来到教育界,就像当年我读高中时,教室里只有一台老式的投影仪,到现在教室里便捷的电子荧幕一般,技术的更新往往能给教育带来新的变迁。若干年之后,黑板或许已经不存在了,粉笔也会成为历史的故纸堆,黑

3、板会变成一片大型的一体屏幕,教师可以在屏幕上绘制更美丽的蓝图。第二,教育将会更加具有个性和针对性,不同的受教育者将根据自己的性格特征与学术兴趣选择自己所需要的知识,真正的“因材施教”可能不再是一种理想状态。一道数学题,教师讲完之后,学生还是听不懂,现在的方法是课后去问老师,这在以前是一种无私奉献与虚心好学的象征,现在可能会意味着资源的浪费。微课程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课堂可以循环,知识点可以重复,一句话,翻转课堂实现了。第三,教育的效率可能会更高。当今课堂,授课形式主要有板书授课、PPT授课等形式,黑板要擦来擦去,幻灯片需要提前制作,这里面就有一个资源浪费的问题。台湾

4、的专家向我们展示了利用电子白板讲授PPT的过程,确实耳目一新,上课形式将会实现革新,师生关系将会更加趋于平等,多媒体教学将会以更加赏心悦目的形式出现。总之,又一场教育的革命已然来临。其实,我更多的不是从教学而是从教育的角度来审视这场革命。微课程对知识的学习,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对于教育本身而言,我建议还是持审慎的态度。在我看来,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是两颗心的碰撞,知识交流只是这种交流的一种形式罢了。如果从教育本身的角度看,陶行知时代的教育未必比孔子时代的教育更加先进,同理,多媒体时代的教育也未必比陶行知时代的教育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的人才。对于人文学科的教育,更是如此,科学技术

5、发达了,网络发达了,资讯流通快捷了,文献检索变得更加简捷了,但是人文学科领域内的成就一定比纸质时代的成就大吗?我对此一直持怀疑态度。清代,没有网络,没有电脑,无法检索,不也出现了像戴震、段玉裁、王念孙等一大批考据家吗?相反,我一直觉得,人文学科对科学技术有一种天然的免疫力。拿语文教学来讲,板书时代的教学效果不一定比多媒体时代的教学效果差。无疑,微课的到来,让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充满了便捷。例如,今天讲古代汉语中宾语前置,学生可以反复听,不断地吸收,反复地揣摩,最终可以将这个知识点掌握,而在现在的教学形式下,宾语前置这个点我已经不知道花费了多少时间来讲,讲一遍,学生可能懵懵懂懂,讲两遍,学生可以

6、接受并理解,讲三遍,学生可能会加深印象,讲四遍,学生会印象深刻,讲五遍,学生或许才能学以致用。但是微课程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语文教学过程中,知识传授仍然占据一大板块,这一块的学习效率,将随着微课程的到来大大提高。应试时代,这一点可能更加吸引人。不过,我始终认为,语文教育绝不是知识点教育那么简单,即使从应试的角度看,语文教育也绝对不止是知识教育,审美、哲思、情感、修养等等形而上的东西在语文领域内绝对占据一席之地。这就涉及到另一个层面的话题,即语文的“无用之用”的问题。虽然,微课程也可以带来这些因素的变革,但是这些东西最终还要靠教师的灵感发挥。知识是可以复制的,情感却是

7、不可复制的。专家说,可以将自己讲课状态最好的课程录制成为微课程,不满意的因素可以剔除。我倒觉得,课堂效应绝不是通过这样修修补补的方式实现的,比如讲寒风吹彻,或许我那节课真的很有感触,可能会声情并茂甚至声泪俱下地学生分享自己的人生体验,可是换了一个情境,我的感情状态可能不同,学生的审美感知也会不一样。说到底,审美可以成为微课程的内容吗?阿基米德曾经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起地球。我现在也可以说:给我一点技术,我就可以翻转课堂。微课程,对我们来说,本质上只是一个技术问题,掌握了一门技术,微课程的时代才算真正到来。对于微课程,我认为应该以欢迎、悦纳的态度来接受它,但是传统教育中的宝贵的情感交流,也不能轻易丢弃。不管课堂形式如何变迁,教育的本质不会有根本的变化,教育就是发生在两个心灵之间的事,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教育不能也不会沦为一种技术。专家说,传统教育不可以亡羊补牢,微课程却可以亡羊补牢,我对此也持怀疑态度。在我看来,教育中的任何失误都难以弥补,心灵伤害之后,亡羊补牢更是无从谈起。专家还说,传统教育中的PPT教育重在展示,微课程重在交流。我对此也表示怀疑,我一直觉得,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