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基本结构概述.ppt_第1页
人体基本结构概述.ppt_第2页
人体基本结构概述.ppt_第3页
人体基本结构概述.ppt_第4页
人体基本结构概述.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体解剖生理学,涂景 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一、细胞的化学组成 二、细胞的结构 第二节 基本组织 一、上皮组织 二、结缔组织 三、肌肉组织 四、神经组织 第三节 人体形态,第一章 人体基本结构概述,2,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一、细胞的化学组成 细胞内的生活物质称为原生质 已知自然界存在93种,人体存在41种 C、H、O、N合计占体重94.6% 无机物:无机盐、水 有机物:五类 糖类 脂类 蛋白质 核酸 维生素,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3,组成细胞的最主要成分,细胞的结构基础 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20种 氨基酸与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形成肽链(多肽) 包

2、含几十个氨基酸,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肽链即可称为蛋白质,一)蛋白质,4,碳水化合物,含C、H、O三种元素 形如CN(H20)M 自然界分布最广、含量最丰富的有机物 单糖(葡萄糖)、双糖、多糖 多糖在人体中起着储存能量和构造身体的作用 糖和蛋白结合在一起,形成糖蛋白,二)糖类,5,不同形式的有机化合物,一般不溶于水 C、H、O构成,H:O2:1 90%人体脂肪由甘油三酯组成 不同的脂肪酸与甘油形成不同的脂肪,三)脂类,6,一)细胞膜,9,包围在整个细胞最外层的薄膜,使细胞形成具有一定形态的结构单位。 结构基础:磷脂双分子层 胆固醇:保持细胞膜的流动性 球形蛋白,1、细胞膜结构,10,球形蛋白: 嵌

3、入蛋白:镶嵌在脂质双层间 膜外在蛋白:附在磷脂双层表面,11,单位膜:内、外两层的亲水极,中间层的疏水极 细胞膜、内质网膜、线粒体膜、核膜等都是单位膜,单位膜,12,细胞的界膜 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转运 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1)物质转运作用 (2)细胞膜受体的识别作用,2、细胞膜的功能,13,单纯扩散:一些脂溶性物质,如O2、CO2等气体分子,能从浓度高的一侧通过细胞膜扩散至浓度低的一侧。 浓度梯度越大,扩散速度越快,1)物质转运作用,14,被动转运:一些难溶于脂质的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Na+、K+,在与跨膜蛋白结合后,经细胞膜从浓度高处向浓度低处移动。 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15,主

4、动转运:把物质从浓度低的一侧运输至浓度高的一侧,同时消耗细胞代谢所产生能量的过程。 需要细胞提供能量,胞外,胞内,钠-钾泵,16,胞饮作用和胞吐作用 大分子物质不能渗透入细胞膜,进出细胞的方式 胞饮作用:将细胞外某些物质团块吞进细胞内的过程,17,胞吐作用:细胞内大分子物质排出时,此物质在细胞质内先被一层膜包围形成小泡,随后移至细胞膜附近;小泡与细胞膜相结合时,在接触点与细胞融合,形成小孔,物质便由小孔排出胞外,18,细胞膜受体:镶嵌在细胞膜上的一类蛋白质,能与外界特定的化学物质进行特异结合,引起相应的细胞生理效应。 对于识别和转导细胞外信号,借到细胞间通讯具有重要意义,2)细胞膜受体的识别作

5、用,19,细胞质:填充于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的半透明胶状物质,由基质和其中的细胞器组成,二)细胞质,基质,细胞器,内含物,内质网:参与蛋白质等的合成与运输,高尔基体:参与蛋白质的加工和浓缩,溶酶体:消化、分解异物、衰老物,核糖体:合成蛋白质,中心体:参与细胞分裂,微管:细胞的支架,微丝:参与胞质运动,线粒体:物质的氧化、供能,20,光面内质网、粗面内质网,增大细胞内反应表面积,内质网,21,参与胞吐分泌颗粒的形成,高尔基复合体,22,消化细菌、异物、自身衰老细胞,溶酶体,23,合成蛋白质,核糖体,24,成对存在,参与细胞有丝分裂,中心体,25,细胞骨架,微丝与微管,26,动力工厂,线粒体,27,

6、一般位于细胞中央,球形 多数细胞一个核,也有2个或多个的(肝细胞),也有无核的(成熟红细胞) 组成: 核膜 核液 核仁 染色质,三)细胞核,28,核膜 细胞核表面薄膜,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分界膜 双层单位膜,有核孔 核仁 核内的球状小体 可含一个或多个 形成核蛋白体的RNA,29,主要由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未分裂细胞中,分散于细胞核内,为染色质 有丝分裂时,螺旋化成粗短、浓缩的染色体,染色质与染色体,30,细胞分裂: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 细胞周期的4个时期: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四)细胞的增殖,31,组织:由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细胞和细胞间质集合而成。 间质:存在于细胞之间不具

7、有细胞形态的物质 血浆、组织液、细胞之间的纤维等 人体组织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肉组织 神经组织,第二节 基本组织,32,上皮组织由许多密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组成,一、上皮组织,33,细胞排列紧密、形状规则、有极性 一极朝向表面和腔面,称为游离面 另一极为基底面 上皮组织与结缔组织之间以一层基膜相连 缺少血管、神经,靠深层结缔组织内血管供应 靠近基膜的细胞分裂能力强,34,被覆上皮排列成一层或多层,覆盖在身体表面或作为管道和囊腔的内壁。 起保护、分泌、吸收等作用 分类 单层上皮(扁平、立方、柱状) 复层上皮,一)被覆上皮,35,单层扁平上皮:一层扁平细胞组成 内皮:被覆于心血管墙面的

8、扁平上皮,很薄、表面光滑,有利于血液流动和物质交换; 间皮:覆盖于体腔内壁的腹膜、肠系膜、胸膜、心包膜等处的浆膜表面的扁平上皮;能生成少量浆液,使细胞表面湿润、光滑,减少摩擦,便于内脏活动,1、单层上皮:一层细胞组成,36,37,如分布于甲状腺滤泡、肾小管等处的上皮 细胞游离面常有微绒毛 具有分泌和吸收等功能,单层立方上皮:由一层立方状细胞组成,38,39,分布于胃、肠、胆囊和子宫等腔面 有分泌和吸收等功能,单层柱状上皮:一层柱状细胞组成,40,高低不一,都排列在同一基底面上 细胞核位置也高低不同,形似多层,实为单层 常分布于呼吸道表面,具有保护和分泌功能,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41,气管内表面

9、的假单层纤毛柱状上皮,42,复层扁平上皮:十至数十层细胞组成 浅层细胞呈扁平状,不断角质化脱落 中间的数层细胞为多角形 基底层细胞为矮柱状,可不断分裂增生,补充 广泛分布于体表,构成皮肤的表皮 也分布于与外环境接触的口、唇、食管、肛门和阴道等,2、复层上皮:由多层上皮细胞组成,43,皮肤表面切片,口腔内表面切片,44,常见于肾盂、输尿管、膀胱等处 细胞无固定形状和层次 随器官充盈情况而变化 膀胱 排空时,5-6层上皮细胞,表层呈立方形 充盈时,2-3层扁平细胞,变移上皮:又称移行上皮,45,膀胱内表面的变移上皮,46,腺上皮:以分泌作用为主要功能的上皮 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的器官成为腺,二)腺上

10、皮,47,外分泌腺: 汗腺、消化腺 有导管与腺上皮相连,分泌物由导管排出 内分泌腺: 甲状腺、肾上腺 无导管相连,分泌物直接进入血液,48,分布广泛、种类多、形态多样 由结缔组织细胞和大量细胞间质组成 细胞间质包括基质和纤维两部分 细胞种类多、无极性,散在于细胞间质中 分类 疏松结缔组织 致密结缔组织 脂肪组织 网状结缔组织,二、结缔组织,49,基质多、纤维较疏松、细胞数量少 具有连接、营养、保护、支持和修复等功能,一)疏松结缔组织,50,成纤维细胞: 主要细胞成分,组成细胞间质中的纤维,1、细胞种类,51,多突起、核小,吞噬异物、衰老细胞碎片、细菌、病毒等,巨噬细胞,52,多分布于小血管周围

11、 分泌肝素(抗凝血)、组织胺(扩张毛细血管、增强通透性,肥大细胞,53,数量少,慢性炎症时数量多,可产生抗体,浆细胞,54,纤维 胶原纤维:白色、较粗、索状、韧性强 弹性纤维:黄色、较细、细丝状、有弹性 网状纤维:短而细、有分支、相互吻合成网状、无弹性、有韧性,2、间质,55,无定形胶状物 黏多糖、蛋白质 粘合细胞与纤维,保持一定形态,限制毒素、病毒扩散 毛细血管渗出液:组织液,基质,56,纤维较疏松结缔组织多 主要为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 皮肤、真皮、肌腱,二)致密结缔组织,57,由大量聚集的脂肪细胞构成,由疏松结缔组织分隔成小叶 脂肪细胞中央有一大脂滴,胞质呈薄层,位于细胞周边,核扁形,被推挤

12、到细胞一侧。 主要位于皮下网膜,为体内最大贮能库 维持体温、缓冲、支持等作用,三)脂肪组织,58,由肌细胞组成 肌细胞长似纤维状,又称肌纤维 细胞质称肌浆,内含较多可产生收缩的肌原纤维 分类 骨骼肌 心肌 平滑肌,三、肌肉组织,59,附着于骨骼,与身体运动相关 骨骼肌的收缩受意识支配,属随意肌,一)骨骼肌,60,由大量成束的肌细胞组成,骨骼肌细胞呈长圆柱形,长度变化范围很大。 肌细胞(肌纤维)-肌原纤维 粗、细肌丝 粗、细肌丝的相对滑动改变肌原纤维长度,61,心肌细胞呈细长圆柱形,有分支、并相互连接成网,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 线粒体极为丰富 心肌的收缩具有节律性,属不随意肌,二)心肌,62,通

13、过缝隙连接和桥粒相互紧密联系在一起 心肌细胞相连处细胞膜特化,凹凸相连,形状呈阶梯状,称闰盘,闰盘有利于电冲动在心肌细胞内的传递,63,肌细胞为长柱状,核呈长圆形,位于细胞中部。 肌原纤维较骨骼肌明显少,且排列不整齐 可成束排列:立毛肌 可成层排列:胃肠道平滑肌层 平滑肌收缩有节律性,具有较大伸展性,属不随意肌,三)平滑肌,64,神经系统 神经细胞(神经元) 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 神经胶质细胞 不参与神经冲动的传递 起营养、支持作用和参与髓鞘的形成,四、神经组织,65,1、胞体: 呈不规则的多角形、圆形、梭形或椎体形 核大而圆,多位于细胞中央,核仁明显。 胞质内含物 线粒体 神经元纤维 线状交织

14、分布,支持和运输作用 尼氏体 嗜碱性颗粒或小块 合成蛋白质,一)神经元的结构,66,树突 分支多、树枝状、表面有刺状物 刺状物是其他神经元终末支与树突的接触点 轴突 每个神经元只有1根 将神经冲动从胞体传向外周,2、突起,67,1、根据突起数目分 假单极神经元 双极神经元 多极神经元,二)神经元的分类,68,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 联络神经元,2、按功能分类,69,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 与神经元数目之比约为10:150:1 有突起,无树突、轴突之分 无传递神经冲动的能力,三)神经胶质细胞,70,突起末端膨大,包裹在毛细血管表面,称为血管周足 分为原浆性和纤维

15、性两种,星型细胞,71,胞体小、胞质少、胞突分支少,髓鞘形成细胞,少突胶质细胞,72,胞体小、短棒状,数条树枝状突起,吞噬清除坏死组织,小胶质细胞,73,神经膜细胞,对神经纤维再生具有重要作用,施万细胞,74,由神经元的突起和包绕在外面的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常常集合成束,四)神经纤维,75,突起外有髓鞘结构,髓鞘绝缘 节段间细窄部称为郎飞结,神经冲动可在郎飞结间跳跃传递,有髓神经纤维,76,有一薄层髓鞘 自主神经多属无髓神经纤维,无髓神经纤维,77,人体 头 脑颅、面颅 颈 头与躯干连接,较短而活动灵活 躯干 前后径小于左右径,适于直立 前面:胸、腹 后面:背、腰、骶 胸腔、腹腔,以膈肌为界 四肢,第三节 人体形态,78,以人体直立,双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前,双足并拢,足尖向前,双眼向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