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3(通用)_第1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1-1/4/b70b7402-f4a6-4629-919e-5eb771913bfb/b70b7402-f4a6-4629-919e-5eb771913bfb1.gif)
![高中物理 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3(通用)_第2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1-1/4/b70b7402-f4a6-4629-919e-5eb771913bfb/b70b7402-f4a6-4629-919e-5eb771913bfb2.gif)
![高中物理 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3(通用)_第3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1-1/4/b70b7402-f4a6-4629-919e-5eb771913bfb/b70b7402-f4a6-4629-919e-5eb771913bfb3.gif)
![高中物理 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3(通用)_第4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1-1/4/b70b7402-f4a6-4629-919e-5eb771913bfb/b70b7402-f4a6-4629-919e-5eb771913bfb4.gif)
![高中物理 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3(通用)_第5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1-1/4/b70b7402-f4a6-4629-919e-5eb771913bfb/b70b7402-f4a6-4629-919e-5eb771913bfb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 目录l 固体1考点一、正确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1考点二、对晶体和非晶体的微观解释5l 液体8考点一、液体的微观结构及表面张力8考点二、浸润和不浸润及毛细现象成因分析11考点三、液晶15l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16考点一、汽化17考点二、对饱和汽和饱和汽压的理解18考点三、对空气湿度的理解21l 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23考点一、熔化热23考点二、汽化热25考点三、从能量和微观的角度分析熔化过程与汽化过程的不同27l 专题提升29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l 固体目标定位1.知道晶体和非晶体外形和物理性质上的区别.2.知道晶体可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3.了解晶体的微观结
2、构,了解固体材料在生活、生产、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应用考点一、正确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晶体和非晶体1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晶体又可以分为单晶体与多晶体2石英、云母、明矾、食盐、硫酸铜、蔗糖、味精等是晶体,玻璃、蜂蜡、松香、沥青、橡胶等是非晶体3单晶体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形状,非晶体没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形状4晶体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异性,非晶体沿各个方向的物理性质都是一样的,表现为各向同性;多晶体是各向同性的1区别分类宏观外形物理性质非晶体没有天然规则的形状没有固定的熔点;导电、导热、光学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晶体单晶体有天然规则的形状有确定的熔点;导电、导
3、热、光学性质表现为各向异性多晶体没有天然规则的形状有确定的熔点;导电、导热、光学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2. 区别晶体和非晶体关键看有无固定的熔点,单晶体与多晶体的区别关键看有无规则的几何外形及是否为各向异性例1下列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的晶体都表现为各向异性B晶体一定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形状不规则的金属一定是非晶体C大粒盐磨成细盐,就变成了非晶体D所有的晶体都有确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答案D解析只有单晶体才表现为各向异性,故A错;单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形状,而多晶体无规则的几何形状,金属属于多晶体,故B错;大粒盐磨成细盐,而细盐仍是形状规则的晶体,在放大镜下能清楚地观察到,
4、故C错;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晶体有确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无确定的熔点,故D对例2如图1所示,曲线M、N分别表示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压强下的熔化过程图中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温度T.从图中可以确定的是()图1A晶体和非晶体均存在固定的熔点T0B曲线M的bc段表示固液共存状态C曲线M的ab段、曲线N的ef段均表示固态D曲线M的cd段、曲线N的fg段均表示液态答案B解析只有晶体存在固定的熔点T0,曲线M的bc段表示固液共存状态,曲线M的ab段表示固态,曲线N的ef段不表示固态,曲线N的fg段不表示液态,选项B正确,A、C、D错误题组一晶体和非晶体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玻璃是晶体 B食盐是
5、非晶体 C云母是晶体 D石英是非晶体答案C解析玻璃是非晶体,食盐、云母、石英都是晶体,故选项C正确2云母薄片和玻璃片分别涂一层很薄的石蜡,然后用烧热的钢针去接触云母薄片及玻璃片的反面,石蜡熔化,如图1所示,那么()图1A熔化的石蜡呈圆形的是玻璃片B熔化的石蜡呈圆形的是云母片C实验说明玻璃片有各向同性,可能是非晶体D实验说明云母有各向同性,是晶体答案AC解析单晶体在导热这一物理性质上具有各向异性,而非晶体则是各向同性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是具有各向异性的固体就必定是晶体B只要是不显示各向异性的固体就必定是非晶体C只要是具有确定的熔点的固体就必定是晶体D只要是不具有确定的熔点的固体就必定是
6、非晶体答案ACD解析多晶体和非晶体都表现各向同性,只有单晶体表现各向异性,故B错,A对;晶体一定有确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无确定的熔点,故C、D均正确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黄金可以切割加工成各种形状,所以是非晶体B同一种物质只能形成一种晶体C单晶体的所有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D玻璃没有确定的熔点,也没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形状答案D解析常见的金属都是多晶体,因而黄金也是多晶体,只是因为多晶体内部小晶粒的排列杂乱无章,才使黄金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故A错;同一种物质可以形成多种晶体,如碳可以形成金刚石和石墨两种晶体,故B错;单晶体只在某些物理性质上表现出各向异性,并不是所有物理性质都表现出各向异性,故C错
7、;玻璃是非晶体,因而没有确定的熔点和规则的几何形状,D对5如图2是两种不同物质的熔化曲线,根据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Aa是晶体 Bb是晶体Ca是非晶体 Db是非晶体答案AD解析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却保持不变(熔点对应的温度),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加热过程,非晶体先变软,然后熔化,温度却不断上升,因此a对应的是晶体,b对应的是非晶体6如图3所示,ACBD是一厚度均匀的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圆板AB和CD是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圆板从图示位置转90后电流表读数发生了变化(两种情况下都接触良好)关于圆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3A圆板是非晶体B圆板是多晶体C圆板是单晶体D圆板沿
8、各个方向导电性能不同答案CD7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根据各向异性或各向同性来鉴别晶体和非晶体B一块均匀薄片,沿各个方向对它施加拉力,发现其强度一样,则此薄片一定是非晶体C一个固体球,如果沿其各条直径方向的导电性能不同,则该球体一定是单晶体D一块晶体,若其各个方向的导热性能相同,则这块晶体一定是多晶体答案C8下列固体中全是由晶体组成的是()A石英、云母、明矾、食盐、雪花、铜B石英、玻璃、云母、铜C食盐、雪花、云母、硫酸铜、松香D蜂蜡、松香、橡胶、沥青答案A9.某一固体具有确定的熔点,那么它()A一定是晶体 B一定是非晶体C一定是多晶体 D不一定是非晶体答案A解析无论是单晶体
9、还是多晶体都有确定的熔点考点二、对晶体和非晶体的微观解释晶体的微观结构1在各种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离子)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的,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2有的物质在不同条件下能够生成不同的晶体那是因为组成它们的微粒能够按照不同规则在空间分布,例如碳原子按不同结构可分为石墨和金刚石3同一种物质也可能以晶体和非晶体两种不同的形态出现有些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晶体1对单晶体各向异性的解释如图2所示,这是在一个平面上单晶体物质微粒的排列情况从图上可以看出,在沿不同方向所画的等长直线AB、AC、AD上物质微粒的数目不同直线AB上物质微粒较多,直线AD上较少,直线AC上更少正因为在不同方向上物质微粒
10、的排列情况不同,才引起单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物理性质的不同图22对晶体具有一定熔点的解释给晶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一部分微粒有足够的动能克服微粒间的作用力,离开平衡位置,使规则的排列被破坏,晶体开始熔解,熔解时晶体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破坏规则的排列,温度不发生变化3对多晶体特征的微观解释晶粒在多晶体里杂乱无章地排列着,所以多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也不显示各向异性它在不同方向的物理性质是相同的,即各向同性多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多晶体有确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4对非晶体特征的微观解释在非晶体内部,物质微粒的排列是杂乱无章的,从统计的观点来看,在微粒非常多的情况下,沿不同方向的等长直线上,微粒的个数大
11、致相等,也就是说,非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的微粒排列及物质结构情况基本相同,所以非晶体在物理性质上表现为各向同性5 同种物质可能以晶体和非晶体两种不同形态出现,晶体和非晶体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例3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他们通过透明胶带对石墨进行反复的粘贴与撕开,使得石墨片的厚度逐渐减小,最终寻找到了厚度只有0.34 nm的石墨烯,是碳的二维结构如图3所示为石墨、石墨烯的微观结构,根据以上信息和已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3A石墨是晶体,石墨烯是非晶体B石墨是单质,石墨烯是化合物C石墨、石墨烯与金刚石都是晶体D他们是
12、通过物理变化的方法获得石墨烯的答案CD解析石墨、石墨烯、金刚石都为晶体且都为单质,A、B错误,C正确;两位科学家是通过物理变化的方法获得石墨烯的,D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C、D.题组二晶体和非晶体的微观结构1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造晶体在现代技术中应用广泛,但没有固定的熔点B晶体内部的物质微粒按一定规则排列且不停振动,非晶体内部的物质微粒在不停地运动着C晶体内部的微粒是静止的,而非晶体内部的物质微粒却在不停地运动着D晶体管的制造材料是晶体答案BD解析有确定熔点是晶体的属性,A错误;组成物质的微粒永远在做热运动,不管是晶体还是非晶体,B正确,C错误;晶体管是由晶体材料制成的,D正
13、确2有关晶体的微观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同种元素的原子按不同结构排列有相同的物理性质B同种元素的原子按不同结构排列有不同的物理性质C同种元素形成晶体只能有一种排列规律D同种元素形成晶体可能有不同的排列规律答案BD解析同种元素的原子可以按不同结构排列,形成不同的物质,不同物质的物理性质不同,如同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石墨和金刚石的密度、机械强度、导热性能、导电性能和光学性质等都有很大差别,所以B、D正确,A、C错误3纳米晶体材料在现代科技和国防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内的微观粒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B晶体内的微观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很强,使各粒子紧紧地靠在一起C晶
14、体的微观粒子在不同方向上排列情况不同D晶体的微观粒子在空间排列上没有顺序,无法预测答案C解析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晶体具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形状,是因为物质微粒是规则排列的B有的物质能够生成种类不同的几种晶体,因为它们的物质微粒能够形成不同的空间结构C凡各向同性的物质一定是非晶体D晶体的各向异性是由晶体内部结构决定的答案C解析晶体的外形、物理性质都是由晶体的微观结构决定的,A、B、D正确;各向同性的物质不一定是非晶体,多晶体也具有这样的性质,C错误5下列关于探索晶体结构的几个结论中正确的是()A1912年,德国物理学家劳厄用X射线来探测固体内部的原子排列,才证实了晶体内部的物质微粒的确是按一定的
15、规律整齐地排列起来的B组成晶体的物质微粒,没有一定的规则,在空间杂乱无章地排列着,并且晶体的微观结构没有周期性特点C晶体内部各微粒之间还存在着很强的相互作用力,这些作用力就像可以伸缩的弹簧一样,将微粒约束在一定的平衡位置上D热运动时,晶体内部的微粒可以像气体分子那样在任意空间里做剧烈运动答案AC解析劳厄在1912年用X射线证实了晶体内部结构的规律性而晶体内部微粒都只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是因为微粒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的结果6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可以得到物质表面原子排列的图象,从而可以研究物质的构成规律如图4所示的照片是一些晶体材料表面的STM图象,通过观察、比较,可以看到这些材料都
16、是由原子在空间排列而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特征则构成这些材料的原子在物质表面排列的共同特点是:图4(1)_;(2)_答案(1)在确定方向上原子有规律地排列;在不同方向上原子的排列规律一般不同(2)原子排列具有一定的对称性解析从题图中可以看出,这几种材料的原子排列均有一定的规则,因此是晶体物质,具有晶体的特点7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由不同的空间点阵构成B晶体内部的物质微粒是规则排列的,非晶体内部的物质微粒在不停地运动着C晶体内部的微粒是静止的,而非晶体内部的物质微粒是不停地运动着的D在物质内部的各个平面上,微粒数相等的是晶体,微粒数不等的是非晶体答案B解析空间点阵是晶体的一
17、个特殊结构,是晶体的一个特性,所以A是错误的;不管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组成物质的微粒永远在做热运动,所以C是错误的;非晶体没有规则的形状,也就没有层面的说法,即使是晶体,各个层面的微粒数也不见得相等,所以D也是错误的故正确答案为B.8某球形固体物质,其各向导热性能相同,则该物体()A一定是非晶体B可能具有确定的熔点C一定是单晶体,因为它有规则的几何外形D. 一定不是单晶体,因为它具有各向同性的物理性质答案B解析导热性能各向相同的物体可能是非晶体,也可能是多晶体,因此,A选项不正确;多晶体具有确定的熔点,因此B选项正确;物体外形是否规则不是判断是否是单晶体的依据,应该说,单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是
18、“天生”的,而多晶体和非晶体也可以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当然这只能是“后天”人为加工的,因此C选项错误;单晶体也不一定各个物理特性都有各向异性,故D错l 液体目标定位1.了解液体表面张力现象.2.能解释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3.了解液体的微观结构,了解浸润和不浸润现象.4.知道液晶的特点及其应用.考点一、液体的微观结构及表面张力1液体的微观结构与宏观特性:液体中的分子密集排列在一起,所以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之间的分子作用力比固体分子间的作用力要小,所以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分子的移动比固体分子容易,所以扩散比固体要快2液体表面张力的成因分析:(1)由于蒸发现象,液体表面分子分布比内部分
19、子稀疏,因而分子力表现为引力(2)表面层分子之间的引力使液面产生了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形成一层绷紧的膜(3)表面张力的方向和液面相切,垂直于液面上的各条分界线,如图1所示图13表面张力及其作用:(1)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具有收缩趋势,使液体表面积趋于最小而在体积相同的条件下,球形的表面积最小例如,吹出的肥皂泡呈球形,滴在洁净玻璃板上的水银滴呈球形(但由于受重力的影响,往往呈扁球形,在完全失重条件下才呈球形)(2)表面张力的大小除了跟边界线长度有关外,还跟液体的种类、温度有关例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液体表面张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液体尽可能在收缩它们的表面积C液体表面层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的分子有更
20、大的势能D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分布要比液体内部分子分布紧密些答案BC解析液体的表面层由于和气体接触,与内部情况不同,表面层分子的分布要比内部稀疏,分子间就表现为引力,宏观上即表面张力,这样液体表面就有收缩到最小的趋势随温度的升高,表面层分子距离要增大,引力作用随之减小,所以表面张力要减小而在液体内,分子间的引力基本等于斥力,即rr0,分子势能最小,在表面层rr0,所以分子势能比液体内部的分子势能大借题发挥表面层液体分子间距离大于r0,升温时,表面层分子距离增大,要克服分子引力做功,故液体分子势能增大,而由分子间作用的特点可知表面张力将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题组一液体及液体表面张力1下列关于液体的说
21、法中正确的是()A非晶体的结构跟液体非常类似,可以看做是粘滞性极大的液体B液体的物理性质一般表现为各向同性C液体的密度总是小于固体的密度D所有的金属在常温下都是固体答案AB解析由液体的微观结构知A、B正确;有些液体的密度大于固体的密度,例如汞的密度就大于铁、铜等固体的密度,故C错;金属汞在常温下就是液体,故D错2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是()A液体表面层分子较紧密,分子间引力大于引力B液体表面层分子较紧密,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C液体表面层分子较稀疏,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D液体表面层分子较稀疏,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答案C解析液体表面层内分子比内部稀疏液体表面层内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即分子间的引力
22、比斥力大,故正确答案为C.3关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表面张力是液体内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B液体表面层分子的分布比内部稀疏,分子力表现为引力C不论是水还是水银,表面张力都会使表面收缩D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垂直答案BC解析液体表面层内分子较液体内部稀疏,故分子力表现为引力,表面张力的作用使液面具有收缩的趋势,其方向沿液面的切线方向与分界线垂直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分子间的作用力故B、C正确,A、D错误4下列现象中,由于液体的表面张力而引起的是()A小昆虫能在水面上自由来往而不陷入水中靠的是液体的表面张力作用B小木块能够浮于水面上是液体表面张力与其重力平衡的结果C缝衣针浮在水面上不下沉
23、是重力和水的浮力平衡的结果D喷泉喷射到空中形成一个个球形的小水珠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答案AD解析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小昆虫在水面上站定或行进过程中,其脚部位置比周围水面稍下陷,但仍在水面上而未陷入水中,就像踩在柔韧性非常好的膜上一样,因此,这是液体的表面张力在起作用,浮在水面上的缝衣针与小昆虫情况一样,故A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小木块浮于水面上时,木块的下部实际上已经陷入水中(排开一部分水)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是浮力与重力平衡的结果,而非表面张力在起作用,故B选项错误;喷泉喷到空中的水分散时,每一小部分的表面都有表面张力在起作用且水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因而形成球状水珠(体积一定情况下以球形表面积为最
24、小,表面张力的作用使液体表面有收缩到最小面积的趋势),故D选项正确5下列现象中,哪些是液体的表面张力所造成的()A两滴水银相接触,立即会合并到一起B熔化的蜡从燃烧的蜡烛上流下来,冷却后呈球形C用熔化的玻璃制成各种玻璃器皿D水珠在荷叶上呈球形答案ABD解析用熔化的玻璃制成各种器皿,跟各种模型有关,并非表面张力造成的,故本题选A、B、D.6如图1所示,金属框架的A、B间系一个棉线圈,先使框架布满肥皂膜,然后将P和Q两部分肥皂膜刺破,线的形状将变成下图中的()图1答案C7如图所示,玻璃烧杯中盛有少许水银,在太空轨道上运行的宇宙飞船内,水银在烧杯中呈怎样的形状()答案D解析因为水银不浸润玻璃,所以在完
25、全失重的情况下,水银的形状只由表面张力决定因为表面张力作用下水银的表面要收缩至最小,所以最终水银成球形8下列关于液体表面张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体表面张力的存在,使得表面层内分子的分布比内部要密些B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从而表现为引力,因而产生表面张力C液体表面层分子间只有引力而无斥力是产生表面张力的原因D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有收缩到最小面积的趋势答案BD9.下列关于液体表面张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表面张力的作用是使液体表面伸张B表面张力的作用是使液体表面绷紧C有些小昆虫能在水面上自由行走,这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的缘故D用滴管滴液滴,滴的液滴总近似成球形,这是由于
26、表面张力的缘故答案BCD解析表面张力的作用效果是使液体表面绷紧,由于表面张力,使小昆虫站在液面上;由于表面张力使液滴收缩成球形故正确答案为B、C、D.考点二、浸润和不浸润及毛细现象成因分析1附着层内分子受力情况液体和固体接触时,附着层的液体分子除受液体内部的分子吸引外,还受到固体分子的吸引2浸润的成因当固体分子吸引力大于液体内部分子力时,这时表现为液体浸润固体3不浸润的成因当固体分子吸引力小于液体内部分子力时,这时表现为液体不浸润固体4毛细现象(1)两种表现: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上升及不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下降(2)产生原因:毛细现象的产生与表面张力及浸润现象都有关系如图2所示,甲是浸润情况,此时管内
27、液面呈凹形,因为水的表面张力作用,液体会受到一向上的作用力,因而管内液面(b)要比管外(a)高;乙是不浸润情况,管内液面呈凸形,表面张力的作用使液体受到一向下的力,因而管内液面(d)比管外(c)低图2温馨提示同一种固体,对于有些液体浸润,有些液体不浸润;同一种液体,对一些固体是浸润的,对另一些固体是不浸润的例如:水能浸润玻璃,但不能浸润石蜡;水银不能浸润玻璃,但能浸润铅例2将不同材料制成的甲、乙细管插入相同的液体中,甲管内液面比管外液面低,乙管内液面比管外液面高,则()A液体对甲材料是浸润的B液体对乙材料是浸润的C甲管中发生的不是毛细现象,而乙管中发生的是毛细现象D若甲、乙两管的内径变小,则甲
28、管内液面更低,乙管内液面更高答案BD解析液体对固体浸润的情况下,在附着层分子的排斥力和表面层分子的吸引力的共同作用下,液面将上升,所以A错,B对;毛细现象是指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上升,以及不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下降的现象,所以C错;在液体和毛细管材料一定的情况下,管越细毛细现象越明显,所以D对借题发挥浸润是固体分子对液体分子的引力大于液体分子之间的引力,使附着层内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更密,使液体跟固体的接触面有扩大的趋势不浸润是固体分子对液体分子的引力小于液体分子之间的引力,使附着层内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更稀疏,由于表面张力使液体跟固体的接触面有收缩的趋势毛细现象是指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上升的现象,以及不
29、浸润的液体在细管中下降的现象例3附着层里的液体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的原因是()A附着层里液体分子间的斥力强B附着层里液体分子间的引力强C固体分子对附着层里的液体分子的吸引,比液体内部分子的吸引弱D固体分子对附着层里的液体分子的吸引,比液体内部分子的吸引强答案C解析题组二浸润、不浸润及毛细现象1.对于液体在器壁附近的液面发生弯曲的现象,如图2所示,对此有下列几种解释,其中正确的是()图2图中表面层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疏图中表面层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密图中附着层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密图中附着层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疏A只有对 B只有对C只有对 D全对答案B解析浸润的情况下,液体会沿着管壁上升,这是由于
30、附着层内分子相互排斥,同时表面层内分子相互吸引的结果,不浸润的情况下,液体会沿着管壁下降,这是由于附着层内分子和表面层内分子均相互吸引的结果由于液体内部分子力约为零,因此当附着层分子比内部疏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当附着层分子比内部密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2.把极细的玻璃管插入水中与水银中,如图所示,正确表示毛细现象的是()答案AC解析因为水能浸润玻璃,所以A正确,B错误;水银不浸润玻璃,C正确;D中外面浸润,里面不浸润,所以是不可能的,D错误故正确选项为A、C.3.下列关于浸润(不浸润)现象与毛细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可以浸润玻璃但不能浸润蜂蜡B浸润液体和不浸润液体都有可能发生毛细现象C浸润
31、液体都能发生毛细现象,不浸润液体都不能发生毛细现象D浸润液体和不浸润液体在细管中都上升答案AB解析水可以附着在玻璃表面上,也就是说水可以浸润玻璃,但不会附着在蜂蜡上,也就是说不浸润蜂蜡,所以同一液体对不同的固体,有的可能发生浸润现象,有的可能发生不浸润现象,这与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作用力有关浸润液体和不浸润液体都能发生毛细现象,在细管中沿管壁上升的是浸润液体,在细管中沿管壁下降的是不浸润液体4.在水中浸入两个同样细的毛细管,一个是直的,另一个是弯的,如图3所示,水在直管中上升的高度比弯管的最高点还要高,那么弯管中的水将()图3A会不断地流出B不会流出C不一定会流出D无法判断会不会流出答案B解析因为
32、水滴从弯管管口N处落下之前,弯管管口的水面在重力作用下要向下凸出,这时表面张力的合力竖直向上,从直管中水柱上升的高度可以看出,水的表面张力完全可以使弯管中的水不流出5.两个完全相同的空心玻璃球壳,其中一个盛有一半体积的水,另一个盛有一半体积的水银,将它们封闭起来用航天飞机送到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空间实验站中,在如图4所示的四个图中(图中箭头指向地球中心,阴影部分为水或水银)图4(1)水在玻璃球壳中分布的情况,可能是_图(2)水银在玻璃球壳中分布的情况,可能是_图说明理由答案(1)C(2)B理由见解析解析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空间实验站中,球壳和其中的水、水银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水浸润玻璃,附着
33、层有扩大的趋势;水银不浸润玻璃,附着层有收缩的趋势水和水银跟气体(空气或其他气体)接触的表面层都有收缩(使表面积最小)的趋势6.关于浸润和不浸润及毛细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银是浸润液体,水是不浸润液体B在内径小的容器里,如果液体能浸润容器壁,则液面成凹形,且液体在容器内上升C如果固体分子对液体分子的引力较弱,就会形成浸润现象D在人造卫星中,由于一切物体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一个固定着的容器中装有浸润其器壁的液体时,必须用盖子盖紧,否则容器中液体一定会沿器壁流散答案BD解析液体对固体是否发生浸润现象,是由液体和固体共同决定的,A错;如果液体浸润容器壁就会形成凹面,且液体在容器中上升,
34、B对;如果固体分子对液体表面层分子的引力大于液体内部分子的引力,附着层内的分子较密,分子力表现为斥力,会看到液体的浸润现象,C错;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的人造卫星上,如果液体浸润器壁,液体和器壁的附着层就会扩张,沿着器壁流散,故必须盖紧,D正确7.用内径很小的玻璃管做成的水银气压计,其读数比实际气压()A偏大 B偏小 C相同 D无法解释答案B解析因为水银不浸润玻璃,所以玻璃管中的水银呈凸形;因为玻璃管很细,会发生毛细现象,使水银柱下降,所以气压计的读数应比实际气压偏小,选项B正确考点三、液晶1液晶某些化合物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而其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于是取名液晶2液晶的特点位置
35、无序使它像液体,而排列有序使它像晶体,所以液晶是有晶体结构的液体3液晶分子的排列特点从某个方向上看液晶分子排列比较整齐,但从另一个方向看,液晶分子的排列是杂乱无章的4液晶的应用(1)液晶显示器:用于电子手表、电子计算器、电脑等(2)利用温度改变时液晶颜色会发生改变的性质来探测温度(3)液晶在电子工业、航空工业、生物医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例4下列关于液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晶是液体和晶体的混合物B液晶分子在特定方向排列比较整齐C电子手表中的液晶在外加电压的影响下,能够发光D所有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成为液晶答案B解析液晶是某些特殊的有机化合物,在某些方向上分子排列规则,某些方向上杂乱,液晶本身不
36、能发光,所以选项A、C、D错,选项B正确借题发挥(1)液晶是既有流动性和连续性,又具有各向异性的流体(2) 向外型液晶在外加电压下会由透明变为不透明,但液晶本身不会发光题组三液晶1.关于液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液晶是一种晶体B液晶分子的空间排列是稳定的,具有各向异性C液晶的光学性质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D液晶的光学性质随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答案CD解析液晶的微观结构介于晶体和液体之间,虽然液晶分子在特定方向排列比较整齐,具有各向异性,但分子的排列是不稳定的;外界条件的微小变化都会引起液晶分子排列的变化,从而改变液晶的某些性质;温度、压力、外加电压等因素变化时,都会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质2.下列说
37、法中正确的是()A液晶的分子排列与固态相同B液晶的分子排列与液态相同C液晶的物理性质很容易在外界的影响下发生改变D所有物质都具有液晶体答案C解析液晶是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的中间态,其分子排列介于二者之间,并且排列是不稳定的,容易在外界影响下发生改变,经研究发现不是所有物质都具有液晶态,故A、B、D错误,C正确3.关于液晶分子的排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晶分子在特定方向排列整齐B液晶分子的排列不稳定,外界条件的微小变动都会引起液晶分子排列的变化C液晶分子的排列整齐而稳定D液晶的物理性质稳定答案AB解析液晶分子的排列是不稳定的,外界条件的微小变动都会引起液晶分子排列的变化,从而改变其某些性质,例
38、如:温度、压力、摩擦、电磁作用、容器表面的差异性等,都可以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质,即物理性质,故A、B正确l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目标定位1.知道饱和汽、未饱和汽及饱和汽压这些概念的含义.2.了解相对湿度概念的含义以及它对人的生活和植物生长等方面的影响.3.了解湿度计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考点一、汽化1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2两种方式:蒸发表面任意温度沸腾表面和内部一定温度(沸点)蒸发只发生在液体表面,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沸腾条件:(1)达到沸点;(2)能继续吸热沸点与大气压强有关:大气压强越高,沸点越高例1如图1所示,在一个大烧杯A内放一个小烧杯B,杯内都放有水,现对A的底部加热,则()图
39、1A烧杯A中的水比B中的水先沸腾B两烧杯中的水同时沸腾C烧杯A中的水会沸腾,B中的水不会沸腾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答案C解析对烧杯A加热到水的沸点后,若继续加热,烧杯A中的水会沸腾由于沸腾时水的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即烧杯B中的水也达到沸点,但由于它与烧杯A中的水处于热平衡状态,两者间无温度差,无法再从烧杯A的水中吸热,因此烧杯B中的水只能保持在沸点而不会沸腾题组一蒸发和沸腾1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有()A蒸发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沸腾亦然B蒸发只能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沸腾亦然C蒸发发生在液体内、外,沸腾亦然D蒸发只发生在液体表面,沸腾发生在液体内部和表面答案D2要使水在100 以上沸腾,可以
40、采用下列哪种方法()A移到高山上去烧 B在锅上加密封的盖C在水中加盐 D加大火力答案B解析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在高山上,气压低,沸点下降;而在锅上加密封的盖,锅内气压增大;水中溶有其他物质,沸点降低;加大火力并不能升高沸点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A绝对湿度 B相对湿度C表面积 D温度答案BCD解析相对湿度越小,飞出去的水分子数目比跑回来的水分子数目越多,故B对;蒸发还跟液体的表面积和温度有关,表面积越大,温度越高,蒸发的越快所以选B、C、D.4.有甲、乙、丙三支相同的温度计,其中一支不准确,将甲放在空气中、乙放在密闭的酒精瓶中,将丙放在开口的酒精瓶中,过一段时间,三支温度计的示数都是22
41、 ,则()A甲不准确B乙不准确C丙不准确D不能判定哪支不准确答案C解析蒸发吸热,液体本身的温度要降低,甲温度计上无液体,不存在蒸发现象;乙放在密闭的酒精瓶中,蒸发受阻,不能进行,故温度计的示数与周围环境的温度相同;丙在开口的酒精瓶中,酒精蒸发吸热,酒精温度应降低,所以应低于22 ,故丙不准确考点二、对饱和汽和饱和汽压的理解1.饱和汽概念:与液体处于动态平衡的蒸汽2.饱和汽压: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汽的分子数密度是一定的,因而饱和汽的压强也是一定的,这个压强就叫饱和汽压3.动态平衡(1)实质:密闭容器中的液体,单位时间逸出液面的分子数和返回液面的分子数相等,即处于动态平衡,并非分子运动的停止(2)特
42、点:动态平衡是有条件的,外界条件变化时,原来的动态平衡状态被破坏,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达到新的平衡4.饱和汽压的决定因素(1)饱和汽压跟液体的种类有关实验表明,在相同的温度下,不同液体的饱和汽压一般是不同的挥发性大的液体,饱和汽压大(2)饱和汽压跟温度有关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这是因为温度升高时,液体里能量较大的分子增多,单位时间内从液面飞出的分子也增多,致使饱和汽的密度增大,同时蒸汽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也增大,这也导致饱和汽压增大(3)饱和汽压跟体积无关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饱和汽的压强不随体积而变化例2如图2所示,一个有活塞的密闭容器内盛有饱和水汽与少量的水,则可能发生的现象是()图2A温度
43、保持不变,慢慢地推进活塞,由C可知容器内饱和汽压强会增大B温度保持不变,慢慢地推进活塞,容器内压强不变C温度保持不变,慢慢地拉出活塞,容器内饱和水汽分子数不变D不移动活塞而将容器放在沸水中,容器内压强不变答案B解析慢慢推进活塞和慢慢拉出活塞,密闭容器内体积发生变化,而温度保持不变饱和汽的压强只和温度有关,与体积无关故A错,B正确;温度不变,则饱和汽压不变,饱和汽密度不变,但由于体积增大,饱和汽分子数增加,C错;不移动活塞而将容器放入沸水中,容器内饱和汽温度升高,故压强应发生变化,D错误;故选B.借题发挥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饱和汽压与蒸汽所占的体积无关,也和此气体中有无其他气体无关题组二饱
44、和汽和饱和汽压4饱和汽压是指()A当时的大气压 B饱和蒸汽的压强C水蒸气的压强 D以上都不对答案B5如图1所示为水的饱和汽压图象,由图可以知道()图1A饱和汽压与温度有关B饱和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饱和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减小D未饱和汽的压强一定小于饱和汽的压强答案AB解析由图知,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A、B正确,C项错误;较高的温度条件下的未饱和汽压,可以大于较低温度条件下的饱和汽压,因此D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B.6同种气体在相同温度下的未饱和汽、饱和汽的性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汽的压强一样大,饱和汽的密度较大B饱和汽的压强最大,分子的平均动能也较大C两种汽的压强一样大,
45、分子平均动能也一样大D两种汽的分子平均动能一样大,饱和汽的密度较大答案D解析液体处于动态平衡的蒸汽叫饱和汽;没有达到饱和状态的蒸汽叫未饱和汽可见,两种蒸汽在同一温度下密度是不同的,未饱和汽较小,饱和汽较大由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可知这两种汽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而密度不同,两种汽的压强也不同7关于饱和汽,说法正确的是()A在稳定情况下,密闭容器中如有某种液体存在,其中该液体的蒸汽一定是饱和的B密闭容器中有未饱和的水蒸气,向容器内注入足够量的空气,加大气压可使水汽饱和C随着液体的不断蒸发,当液化和汽化速率相等时液体和蒸汽达到的一种平衡状态叫动态平衡D对于某种液体来说,温度升高时,由于单位时间内从
46、液面汽化的分子数增多,饱和汽压增大答案ACD解析在饱和状态下,液化和汽化达到动态平衡,即达到稳定状态,所以A、C正确;液体的饱和汽压与其温度有关,即温度升高饱和汽压增大,所以D正确;饱和汽压是指液体蒸汽的分气压,与其他气体的压强无关,所以B错误8.下列关于饱和汽与饱和汽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密闭容器中某种蒸汽开始时若是饱和的,保持温度不变,增大容器的体积,蒸汽仍是饱和的B对于同一种液体,饱和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温度不变时,饱和汽压随饱和汽体积的增大而增大D相同温度下,各种液体的饱和汽压都相同答案B解析密闭容器中某种蒸汽开始时若是饱和的,保持温度不变,增大容器的体积,就会变成不饱和汽,所以
47、A是错的;温度一定时,同种液体的饱和汽压与饱和汽的体积无关,也与液体上方有无其他气体无关,所以C是错的;相同温度下,不同液体的饱和汽压是不相同的,所以D是错的9.将未饱和汽转化成饱和汽,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保持温度不变,减小体积B保持温度不变,减小压强C保持体积不变,降低温度D保持体积不变,减小压强答案ACD解析未饱和汽的密度小于饱和汽的密度,未饱和汽压小于饱和汽压,因气体实验定律对未饱和汽是近似适用的,保持温度不变,减小体积,可以增大压强,增大饱和汽的密度,则A项正确,B项错误;降低温度,饱和汽压减小,若体积不变,当降低温度时,可使压强减小到降低温度后的饱和汽压,则C项正确,D项也正确考点
48、三、对空气湿度的理解1绝对湿度: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叫空气的绝对湿度2相对湿度:在某一温度下,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与同一温度时水的饱和汽压之比,称为空气的相对湿度即相对湿度相对湿度与绝对湿度和温度都有关系,在绝对湿度不变的情况下,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小,人感觉越干燥;温度越低,相对湿度越大,人感觉越潮湿例3气温为10 时,测得空气的绝对湿度p800 Pa,则此时的相对湿度为多少?如果绝对湿度不变,气温升至20 ,相对湿度又为多少?(已知10 的水蒸气的饱和汽压为p11.228103 Pa,20 时水蒸气的饱和汽压为p22.338103 Pa.)答案65.1%34.2%解析由题中找出绝对湿度压强
49、和该温度时水蒸气的饱和汽压,即可求出相对湿度10 时水蒸气的饱和汽压为p11.228103 Pa,由相对湿度公式得此时的相对湿度:B1100%100% 65.1%.20 时水蒸气的饱和汽压为p22.338103 Pa,同理得相对湿度:B2100%100%34.2%.题组三空气的湿度、湿度计1.空气湿度对人们的生活有很大影响,当湿度与温度搭配得当,通风良好时,人们才会舒适,关于空气湿度,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绝对湿度大而相对湿度不一定大,相对湿度大而绝对湿度也不一定大,必须指明温度这一条件B相对湿度是100%,表明在当时的温度下,空气中的水汽已达到饱和状态C在绝对湿度一定的情况下,气温降低时,相
50、对湿度将减小D在绝对湿度一定的情况下,气温升高时,相对湿度将减小答案ABD2.湿球温度计与干球温度计的示数差越大,表示()A空气的绝对湿度越大B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C空气中的水汽离饱和程度越近D空气中的水汽离饱和程度越远答案D解析湿球温度计与干球温度计的示数差越大,表示水分蒸发越快,所以相对湿度越小,即空气中的水汽离饱和程度越远3.下列关于干湿泡湿度计的说法正确的是()A干湿泡湿度计测的是绝对湿度B湿泡温度计所示的温度高于干泡温度计所示的温度C干泡温度计所示的温度高于湿泡温度计所示的温度D干泡温度计与湿泡温度计所示的温度差越大,相对湿度越大答案C解析因为干湿泡湿度计由两支温度计组成,用来测空气湿
51、度的温度计是干泡温度计,另一支温度计的水银泡上包有棉纱,棉纱的另一端浸在水中,是湿泡温度计,由于水蒸发吸热,湿泡温度计的示数总小于干泡温度计的示数故C选项正确;相对湿度越小,湿泡温度计上的水蒸发越快,干泡温度计与湿泡温度计所示的温度差越大4.关于空气湿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绝对湿度一定较大B当人们感到干燥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一定较小C空气的绝对湿度用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表示D空气的相对湿度定义为水的饱和汽压与相同温度时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之比答案BC解析由于在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不变的情况下,气温越高时饱和汽压越大,人的感觉是越干燥,即人的感觉取决于相对湿度而非绝对
52、湿度,A错误,B正确;空气的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与同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的比值,空气的绝对湿度的定义就是用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来表示湿度的方法,故C正确,D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C.5.在相对湿度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可得()A冬天的绝对湿度大 B夏天的绝对湿度大C冬天的绝对湿度小 D夏天的绝对湿度小答案BC解析因冬天比夏天的气温低,对应的饱和汽压小,又根据相对湿度公式可知,冬天的绝对湿度小,夏天的绝对湿度大,所以B、C对6.白天的气温是30 ,空气的相对湿度是60%,天气预报夜里的气温要降到20 ,那么夜里空气中的水蒸气会不会成为饱和汽?为什么?(30 时,空气的饱和汽压为4.24103Pa;20 时,空气的饱和汽压为2.3103Pa)答案见解析解析由B得,p1Bps60%4.24103Pa2.54103Pa2.3103Pa,即大于20 时的饱和汽压,故夜里会出现饱和汽,即有露珠形成.题组四综合应用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运动C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引力增大,分子间斥力减小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贷款业务管理》课件
- 《电子产品制造工艺》课件
- 《RA的血液净化》课件
- 《阿里物流简介》课件
- 《华为组织结构图》课件
- 《MBO与股权激励》课件
- 2025至2031年中国伞尖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直柄风动砂轮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语文】《烛之武退秦师》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
- 《“红领巾”真好教学课件》
- 塑胶件喷油作业指导书
- 人员安全行为观察管理制度
- Pt催化剂ECSA计算方法
- 汽车运行材料ppt课件(完整版)
- GB∕T 1732-2020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
- 我国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119)
- 2022《化工装置安全试车工作规范》精选ppt课件
- 吞咽障碍筛查表
- 汽车系统动力学-轮胎动力学
- 艾琳歆日内交易2011-2月至4月份图表
- 中国民航国内航空汇编航路314系列航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