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挤密桩法之碎石桩法设计与施工要点(18页配图丰富)_第1页
[最新]挤密桩法之碎石桩法设计与施工要点(18页配图丰富)_第2页
[最新]挤密桩法之碎石桩法设计与施工要点(18页配图丰富)_第3页
[最新]挤密桩法之碎石桩法设计与施工要点(18页配图丰富)_第4页
[最新]挤密桩法之碎石桩法设计与施工要点(18页配图丰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基处理,主讲人:张力霆(教授,石家庄铁道大学,挤密桩法之:碎石桩法设计与施工,1 设计计算,1.1 设计要点,1)加固范围。除在基础范围内布桩外,宜在基础外缘扩大13排桩;当要求消除液化时,基础外缘扩大宽度不应小于5m,2)桩位布置。满堂处理时,可采用三角形、矩形布桩;对条形基础可沿基础轴线布单排或多排桩;对独立基础,可采用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或混合型布桩,3)桩长。当相对硬层埋深不大时,按硬层埋深确定;当硬层埋深较大时,按建筑地基变形允许值确定,桩长不宜短于4m;有处理液化要求时,按抗震处理深度确定,4) 桩径。可根据地基土质、成桩方式、成桩设备等确定。对振冲法成孔,桩径8001200;对

2、沉管法成孔,桩径400600。 (5)桩距的计算,地基处理,1.2 用于砂性土的桩距计算方法,根据孔隙比e 的定义,可以得出土体体积V与孔隙比e 的关系,处理前体积,处理后体积,可得,当正方形布置时,假设边长为s(即桩间距为s,进而可得,地基处理,1)桩距确定,当正方形布置时,假定地基处理起到100%的挤密效果,则根据上式整理后可得下式确定桩距,同理,当等边三角形布置时,其桩距按下式确定,其中,地基处理后的孔隙比e1按下式确定,d 桩径; 修正系数,振动沉桩时取1.11.2,不振时取1.0; emax 、emin分别为砂性土的最大、最小孔隙比;d 桩径; Dr1地基挤密后要求砂土达到的相对密实

3、度,可取0.700.85,地基处理,2)液化判别,标准贯入试验判别法,N63.5标准贯击试验贯入锤击数实测值(未经杆长修正,Ncr 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N0 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可查表得到,ds 饱和土标准贯入点深度(m,0 粘粒含量百分率,当小于3或为砂土时,均采用3,dw 地下水位深度(m,地基处理,1.3 用于粘性土的桩距计算方法,桩间距确定,等边三角形布置时,正方形布置时,式中,Ae每根碎石桩承担的处理面积,Ap碎石桩的截面积,m 面积置换率,一般为0.100.30,地基处理,或,桩间土承载力提高系数,应按载荷试验确定; n 复合地基应力分担比,无实测资料时可取1.

4、52.5,1.4 复合地基承载力,由于碎石桩体均由散体颗粒组成,其桩体的承载力主要取决于桩间土的侧向约束能力,对这类桩最可能的破坏形式为桩体的鼓胀破坏。 按下式估算单桩极限承载力特征值,cu 地基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kPa,在粘性土和碎石桩所构成的复合地基上,当作用荷载为p时,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k,则复合地基承载力可用下式确定,计算地基沉降时可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时复合地基的压缩模量可按下式确定,Esp复合地基的压缩模量,MPa; Es桩间土的压缩模量,MPa,宜按当地经验取值,如无经验时,可取天然地基压缩模量,地基处理,1.5 沉降计算,2 施工工艺,振冲法施工,2.1 振冲法,振冲

5、法以起重机吊起振冲器,启动潜水电动机后,带动偏心块,使振冲器产生高频振动,同时开动水泵,使高压水通过喷嘴喷射高压水流,在边振边冲的联合作用下,将振冲器沉到土中的设计深度。经过清孔后,就可以从地面向孔中逐段填入碎石,每段填抖均在振动作用下被振挤密实,达到所要求的密实度后提升振冲器,如此重复填料和振密,直至地面,从而在地基中形成一根大直径的和很密实的桩体,地基处理,振冲器构造图,2.2 沉管法,1)振动成桩法,振动挤密碎石桩施工顺序图,地基处理,振动沉管碎石桩加固地基,1)单管法,单管冲击成桩工艺,2)冲击成桩法,地基处理,2)双管法,a)芯管密实法,芯管密实法成桩工艺,地基处理,b)内击沉管法,内击沉管法制桩工艺,地基处理,3 质量检验,碎石桩施工结束后,除砂土地基外,应间隔一定时间方可进行质量检验。对粘性土地基,间隔时间可取34周,对粉土地基可取23周,质量检验可用单桩载荷试验,其圆形压板的直径与桩的直径相等,可按每200400根桩随机抽取一根进行检验,但总数不得少于3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