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构造ppt课件_第1页
房屋建筑构造ppt课件_第2页
房屋建筑构造ppt课件_第3页
房屋建筑构造ppt课件_第4页
房屋建筑构造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房屋建筑构造,初识建筑构造,了解建筑物的分类与分级方法; 掌握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及作用; 理解建筑模数在建筑构造设计中的应用。,能确定住宅的分类与分级; 能按模数要求绘图。,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某六层砖混结构单元式住宅平、剖面图,如图1-1所示。 (1)试确定该建筑物的类型。 (2)试确定该建筑物的耐久性和耐火性级别,并确定其各部分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要求: (1)须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2)建筑物的分类和耐久性、耐火性级别用文字说明,各部分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用表格形式表达,须分别把不同的构件表达清楚。,学习任务,任务1确定住宅的分类与分级,某六层砖混结构单元式住宅平

2、、剖面图,如图1-1所示。 (1)试检查其尺寸是否符合建筑物的习惯模数。 (2)补充门窗洞口的尺寸。 要求: (1)补充的洞口尺寸须符合建筑物的习惯模数和砖模数的协调原则。 (2)平面图和剖面图的洞口尺寸均需补充。 (3)可在平面图和剖面图上加作一道尺寸线来表达。,学习任务,任务2按模数要求分析并补充住宅的尺寸,1.1课程概述,本课程系统地介绍了建筑物各部分的构造组成,使读者在掌握建筑物的构造组成、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更好地认识建筑和了解建筑。本课程与多门专业课程关系密切,是学习建筑类专业课程前十分重要的入门课程。,学习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经常查阅相关资料,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了解房屋

3、建筑构造方面的发展态势。 (2)从具体构造和设计方案入手,牢固掌握房屋各组成部分的常用构造方法和大量性建筑的设计方案。 (3)多参观已建成或正在施工的建筑物,多参与现场实际施工操作,在实践中验证、充实和牢记相关理论知识。 (4)要注意了解建筑物各部分的构造做法和设计方案的产生与发展,加深对常用典型构造、标准图集以及设计方案的理解。 (5)重视绘图技能的训练。,1.1课程概述,1.2认识建筑物,1.建筑的概念“建筑”通常被认为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统称。凡供人们在其内部进行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称为建筑物,如学校、医院、办公楼、住宅、厂房等;而人们不能直接在其内部进行生产、生活的工程设施称

4、为构筑物,如桥梁、烟囱、水塔、水坝等。从本质上讲,建筑是一种人工创造的空间环境,是人们用劳动创造的财富。建筑既具有实用性,属于社会产品;又具有艺术性,反映特定的社会思想意识,因此建筑又是一种精神产品。,1.2.1建筑的概念与构成要素,2.建筑的构成要素 “适用、安全、经济、美观”是我国的建筑方针,其贯穿于建筑的三大基本要素建筑功能(主导地位)、建筑技术(必要手段)和建筑形象(外在表现)中。,1.2.1建筑的概念与构成要素,1.2认识建筑物,2.建筑的构成要素,建筑功能,是建造房屋的目的,是指建筑物在物质和精神方面必须满足的使用要求。,建筑技术,是建造房屋的手段,包括建筑材料与制品技术、结构技术

5、、施工技术、设备技术等。,建筑形象,是建筑的表现形式,构成建筑形象的因素有建筑物的体形、内外部空间的组合、立面构图、细部与重点装饰处理、材料的质感与色彩、光影变化等。,1.2.1建筑的概念与构成要素,1.2认识建筑物,建筑物,承重结构根据建筑物的结构体系可分为基础、承重墙、柱、梁和楼板等。围护结构可分为外围护墙、内墙(在框架结构中墙体为填充墙)等,也称作围护构件或分隔构件。饰面装修一般按其部位分为内(外)墙面、楼地面、屋面、顶棚等。附属部件一般包括楼梯、电梯、自动扶梯、门窗、阳台、栏杆、隔断、台阶、坡道、雨篷、花池等。建筑物的构造组成如图1-2所示。,房屋构造组成演示动画,1.2.2建筑物的构

6、造组成,1.2认识建筑物,是建筑物最下部的承重构件,它的作用是把上部荷载传给地基。,墙体的作用是承重、围护和分隔空间。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楼板是直接支承人和家具设备等荷载的承重构件。 地坪层作为底层空间与地基之间的分隔构件。,楼梯是建筑物中联系上、下楼层的交通构件,是非常重要的垂直交通通道,是火灾发生时的唯一逃生通道。,屋面的结构通常包括屋面板、防水层、保温隔热层等。,门主要具有联系内外交通和阻隔人流的功能。窗主要用于采光和通风,并应满足防盗、保温、隔声等功能要求。,1.2.2建筑物的构造组成,1.2认识建筑物,1.2.3与建筑相关的常用术语,1.2认识建筑物,1.2.3与建筑相关的常用术

7、语,1.2认识建筑物,1.2.3与建筑相关的常用术语,1.2认识建筑物,1.2.3与建筑相关的常用术语,1.2认识建筑物,1.2.3与建筑相关的常用术语,1.2认识建筑物,1.3建筑物的分类和分级,1.3.1建筑物的分类,1.3.1建筑物的分类,1.3建筑物的分类和分级,1.3.1建筑物的分类,1.3建筑物的分类和分级,1.3.2建筑物的分级,1.3建筑物的分类和分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规定,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版)(GB 500451995)规定,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应分为两级。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按组成建筑物构件的耐火极限和

8、燃烧性能来确定的。,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是指对任一建筑构件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算起,到失去稳定性、完整性或隔火作用时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h)表示。,表1-1 建筑物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1.3.2建筑物的分级,1.3建筑物的分类和分级,为了确保建筑能够充分第发挥使用功能,延长建筑的使用年限,在进行建筑构造设计时,必须对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指定合适的构造方案。,1.3建筑物的分类和分级,知识拓展,1.外力作用的影响 直接作用在建筑的外力统称为荷载,荷载分为恒荷载和活荷载两类。恒荷载主要是建筑构件的自重,活荷载包含的内容广泛,如人体、家具的重量。风、雨、

9、雪荷载和地震荷载也属于活荷载。,2.自然界其他因素的影响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大,不同的气候对房屋的影响不同。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房屋有关部位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如保温、隔热、防水、防潮、防冻等。,3.人为因素的影响 噪声、振动、化学辐射等都属于人为因素的影响。,4.技术和经济条件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不断涌现,建筑构造也要根据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不断调整。,1.3建筑物的分类和分级,知识拓展,本着满足功能、技术先进、经济适用、确保安全、美观大方、符合环保要求的原则,对不同的构造方案进行比较和分析,做出最佳选择。,1.3建筑物的分类和分级,知识拓展,(

10、1)基本模数。我国标准规定基本模数的数值为100 mm,用M表示,即1M=100 mm。,(2)扩大模数。扩大模数是基本模数的整倍数,其基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水平扩大模数的基数为3M、6M、12M、15M、30M、60M,其相应的尺寸分别为300 mm、600 mm、1 200 mm、1 500 mm、3 000 mm、6 000 mm。 竖向扩大模数的基数为3M和6M,其相应的尺寸为300 mm和600 mm。,(3)分模数。分模数是整数除基本模数的数值。分模数的基数为1M/10、1M/5、1M/2,其相应的尺寸分别为10 mm、20 mm、50 mm。,(4)模数数列。以基本模数、扩大模数

11、、分模数为基础扩展形成的不同模数尺寸数列,称为模数数列,见教材第10页 表1-2。,建筑模数是选定的标准尺寸单位,作为建筑物、建筑构配件、建筑制品以及有关设备相互间协调的基础。,1.4认识建筑模数,1.4.1建筑模数,知识拓展,建造房屋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参与建设的部门和单位也多,建筑业要不断提高生产效率,逐步改变目前劳动力密集、手工作业的落后局面,最终实现建筑工业化。建筑工业化的内容是:设计标准化、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设计标准化是实现其余两个方面目标的前提。 建筑标准化主要包含两个方面: 1.应制定各种法规、规范、标准和指标,使设计有章可循。 2.在诸如住宅等大型建筑的设计中推行标准化设计。,1.4.1建筑模数,1.4认识建筑模数,知识拓展,标志尺寸是工程图纸中建筑尺度的控制尺寸,它应符合模数数列的规定,主要用以表示跨度、间距和层高等构件界限之间的距离。标志尺寸不考虑构件的接缝大小以及制造、安装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它是选择建筑、结构方案的依据。,构造尺寸即生产尺寸,是建筑构配件、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