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沪语教学进入幼儿园》_第1页
《让沪语教学进入幼儿园》_第2页
《让沪语教学进入幼儿园》_第3页
《让沪语教学进入幼儿园》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让沪语教学进幼儿园俞林2014.2 沪语教学就是运用上海的地方方言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据调查,目前上海18岁以下本地青少年对方言的驾驭能力每况愈下,大多数只能听懂不会讲,能熟练使用方言的人可谓寥寥无几。“上海囡”开不了口、说不来上海话,“新上海人”想让自己孩子学说上海话却无处学。作为海派文化基本载体的上海方言近年来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有识之士为此忧心忡忡。“等到这些不会讲上海话的孩子也为人父母之时,他们的孩子恐怕连听到上海话的机会也没有了,这样几乎就等于宣告了上海方言的失传。” 因此有媒体报道上海市教委在答复市政协委员的提案中表示,将遴选上海市有条件的幼儿园进行上海话教学的试点

2、,取得经验后逐步在全市推行。这引起不少上海市民和幼儿教师的广泛关注。 方言作为汉语的地域分支,同样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方言口语能力有利于标准语、书面语的进一步学习。在幼儿园开展沪语教育,不仅有利于保护和传承上海话,而且有利于少年儿童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标准语、书面语打好基础,有利于增强儿童语言的敏感度、促进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更有利于广大少年儿童了解上海乡土文化,建立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方言的习得途径主要是口耳相传,多听多讲。因此,我们在幼儿园开展沪语教育的主要做法是将其渗透、融入到幼儿园日常的教育和保育活动之中。根据语言习得的科学规律,3至6岁的学龄前儿童处于语言习得的敏感期。如果

3、他们在这个阶段失去了学说方言的机会,以后从头再拾起来就比较费力。反之,如果教育方法得当,处于语言敏感期又没有课业负担的幼儿园小朋友完全可以在轻松自然的交流与娱乐中把普通话和上海话都掌握好。为此,建议,在幼儿园合理设立“每日沪语时段”,让孩子们通过用上海话做游戏、讲故事、唱童谣这些简单轻松的活动,在潜移默化中自然习得并使用上海话。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分为四个板块:学习、游戏、生活、运动。沪语教育主要融入游戏、生活和运动三大板块。在这三大板块中,我们教师适当用上海话与儿童交流,指导儿童学唱上海话童谣,开展上海话儿童游戏,建立儿童对上海话的语言敏感,使其听得懂、能开口、愿意说。 在幼儿园可以开展以上海

4、乡土文化为教育切口,通过开展以上海城市为背景的各类主题活动,以学唱上海童谣和儿童游戏的方式,加深儿童对上海方言的感知。 设想幼儿园每周设一天为“上海日”,在当天,孩子们能尽享上海文化。上午,园内将用上海话进行广播;随后的点心时间里,上海传统小吃“四大金刚”大饼、油条等将登台亮相;教师上课时,也穿插使用上海话,并鼓励孩子在生活、游戏、运动等日常活动中都说上海话;下午午睡起床后教师可将组织孩子观看“老娘舅”等沪语节目、欣赏经典沪剧、说唱上海歌谣。 我园是以传承民间文化为特色的幼儿园,在园本课程华夏新芽的教材中就可以看到“笃,笃,笃,卖糖粥,三斤核桃四斤壳!”“落雨罗,打烊罗,小巴腊子开会拉!”等等

5、的现实儿童生活中逐渐消失的上海叫卖小调和沪语童谣,沪语童谣,保持了本地的文化特点,富有生活情趣。其中有的谐音押韵,琅琅上口,有的结合游戏,富有童趣,有着浓浓的上海“味道”。我们完全应该重新拾起,教给孩子。 我们可以以沪语童谣为抓手,尝试着让沪语童谣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中,通过生活化的方式自然带入热爱家乡文化的主题,让孩子在对童谣地学唱、翻唱过程中,对上海的地方方言以及民俗文化有初步了解,从而亲近上海、了解上海。 首先我们可以创设一个沪语童谣的静态环境在幼儿园大环境的布置中,可以展示沪语童谣的画,如“荷花荷花几月开”“跳皮筋”等孩子熟悉的童谣;可以悬挂一些上海方言和普通话的对照版,如拿母温小蝌蚪;

6、猜东里猜剪刀石头布;墙壁上挂上一些简单有趣的童谣,供家长和孩子上下楼梯时一起看看、念念等;在活动室,可以设计安排“小小城隍庙”的社交区,供幼儿体验、了解上海的方言、民俗。 其次营造一个声响的沪语童谣环境:创设对幼儿有激发性的环境,使环境成为课程的组成部分。幼儿园是一个不缺乏音乐的地方,在每天的来园时段,我们可以在整个校园上空滚动播放一些快乐童谣,如:“小巴辣子开会啦”“卖糖粥”,让孩子一来园就感受童谣;在户外运动中,伴随着孩子的运动,我们也可以融入沪语童谣的音乐和说唱;同时每天户外活动回来,孩子们都有一段轻松愉快的时间童谣五分钟。小朋友们或两人结对,或三五成群,可以唱着童谣即兴歌舞,在孩子们主

7、动学习、练习的过程中,起到巩固对童谣的记忆,提高对沪语的理解。沪语童谣,有很多的是和运动紧密联系的。如在户外的民间游戏中,孩子们对手脚协调要求较高的“跳皮筋”童谣“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儿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伴随朗朗上口、有韵律的节奏,是在跳皮筋的游戏中巩固了童谣的学习和记忆。又如童谣“城门几丈高”(城门,城门几丈高,四五六七八丈高。骑大马,挎大刀,走进城门滑一跤)。是一个练习钻的游戏;游戏开始,“城门”两臂上举搭成拱形,进城的人一个跟着一个从“城门”下钻过,同时一起念儿歌,念到“跤”时,“城门”两臂立即放下,围住一个幼儿,“城门”通过猜拳方法决出胜负,谁赢了就与被围住

8、的幼儿交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孩子们可以在不自觉中主动练习、强化学到的童谣,起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孩子一方面从中获得了愉悦感、成就感,另一方面孩子们运动的协调性、平衡性等也将会大大增强。 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幼儿学习沪语童谣,是幼儿有效学习的过程。纲要指出:教师要重视孩子学习的过程,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通过直接体验来学习,使他们充分感受到学习、探索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乐趣。 沪语童谣教学,除了常规的使用各种各样的教学辅助手段进行丰富有趣的活动情景创设外,更需要我们用灿烂的笑容、热情的语调、高昂的情绪、丰富的肢体动作来感染每个幼儿,为童谣的教学增添一丝亮色和活力,使童谣不仅变得生动有趣,还

9、让幼儿有非常直观的视觉感受,如童谣: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人家有伞我有大头。可以通过晃动头部,手指张开从上做形象的下雨、撑伞动作。在肢体运用的过程中,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幼儿学做形象、夸张、生动、有趣的动作,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互动中,更好的学习沪语童谣。 我们还可以通过创设表演区域,满足幼儿表演童谣的愿望在幼儿的自主游戏中设置一个“童谣表演小舞台”,提供童谣磁带、合适的材料等,进一步满足幼儿表演童谣的兴趣。如童谣:“笃、笃、笃、买糖粥,三斤葡萄四斤壳,吃你的肉,还你的壳。张家老伯伯,问侬讨只小花狗”。在个别化学习区域中,教师还可以为孩子提供老公公衣饰、挑担的道具等,让幼儿可以模仿挑担的小贩向老公公讨要小狗等情节,来增加童谣的趣味性,从而理解并复述、记忆童谣。 许多的沪语童谣带有游戏性,非常适合幼儿在自由活动中坐着或站着玩,如游戏:“点点触触,点点触触,芝麻蜡烛,新官上任,旧官退堂,雌鸡雄鸭,拉上就杀,杀脱侬只老鸭。”游戏两人至多人可以一起玩。游戏者把双手握空拳,由一人用食指挨个在各空拳中边念童谣边点触,当年到最后一个字时,触在谁的手心,那么这只手算是“老鸭”被宰杀了,游戏继续进行,谁的手心被最后剩下,谁就算赢了。还有“买买肉”(嫡嫡肉买买肉,给蚊子咬一口。哎呦哇啦。快点上来呀,蚊子打煞伊)。抓痒痒、拍大麦等,幼儿在积极主动的童谣游戏中,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