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潞城中学创建信息技术特色学校汇报材料_第1页
常州市潞城中学创建信息技术特色学校汇报材料_第2页
常州市潞城中学创建信息技术特色学校汇报材料_第3页
常州市潞城中学创建信息技术特色学校汇报材料_第4页
常州市潞城中学创建信息技术特色学校汇报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常州市潞城中学创建信息技术特色学校汇报材料创建网站网址:/xxts/联系电话:0519-以应用为重点,创信息技术特色学校常州市潞城中学创建信息技术特色学校工作汇报一、学校简介常州市潞城中学是一所地处城郊结合部的农村中学。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郁,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较好,学校声誉较高,是戚区第一所也是目前唯一一所江苏省示范初中。学校创建于1964年,历经四十多个春秋,为发展地方经济培养了大批人才。目前,学校占地30亩,建筑面积6892 m2,绿化面积2809 m2,共有14个班级,在校学生600多人,专任教师45人,其中中高级职称教师22人

2、,学历达标率为98%。近几年来,学校以全面育人、强化素质、发展特色为宗旨,以教学科研为先导、教学质量为根本,把育人视为基石,把质量视为生命,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使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特色逐渐彰显。在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下,学校铸就了“讲团结、守纪律、创实绩”的校风,形成了“爱学生、忠职守、教有长”的教风,培育了“勤读书、敢创新、做真人”的学风,被授予“江苏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初中”、“江苏省先进集体”、“江苏省安全文明校园”、“江苏省青年文明号”、“江苏省标准化实验室学校”、“江苏省一级图书馆学校”、“常州市教育技术装备与管理先进集体”、“常州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3、”、“常州市德育先进学校”、“常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常州市新课程改革先进学校”、“常州市建设学习型系统先进单位”、“常州市文明单位”、“常州市卫生模范单位”、“常州市校产管理先进集体”、“常州市规范收费学校”、 “常州市帮困助学先进学校”、“常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学校”、“常州市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常州市绿色学校”、“常州市四五普法先进学校”、“常州市示范家长学校”、“常州市家庭教育先进集体”等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让潞中的每一位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潞中全体教师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更是他们朴实的行动宣言。为实现这一目标,近几年来,学校一直把教育现代化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

4、地位,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以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为中心),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硬件,一手抓软件)的建设方针,即采取软硬兼施,注重应用的策略,在加大投入添置硬件、加强师训提高师能、强化研究提高效率、优化管理科学应用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逐渐形成了一定的信息技术特色,有力地推动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也在校内外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二、我校的信息化建设(一)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的培养为基础,以促进学校事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为关键,以校园信息网络建设和教育信息资源应用为重点,统筹规划,协调发展,逐步打

5、造数字化学校,以信息化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推进我校教育的现代化进程,努力实现我校办学质量的跨越式发展。(二)具体措施1、成立领导小组和信息中心,认真制定发展规划,健全管理制度。我校本着“质量立校,科教兴校”的办学理念,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抓手,力争建设成一所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全面推进我校素质教育。为了更好地统筹协调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学校成立了“以正校长为分管领导,以教导处分管领导和信息技术教研组组长为业务主要负责人,以信息技术教研组教师为技术骨干力量,以各教研组长、年级组长为资源整合龙头”的学校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设立了信息技术中心,认真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同时,为了保障我校

6、教育信息化建设朝着良性、有序、科学的方向发展,促进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我校先后制定并完善了校园网络管理暂行规定、网络中心管理规定、多媒体教室使用管理制度、电子阅览室使用规定、学生上机操作守则、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及财产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做到职责明确,管理规范,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可靠,信息畅通。2、加大投入力度,夯实基础建设,拓宽发展空间。硬件建设方面。近几年来,我校结合本校实际,对照省级信息技术实验学校标准,不断加大了对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硬件设施配套建设力度,每年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占学校设施设备总投入的30以上,现我校已配备了1个计算机网络教室、2个多媒体教室、1个电子阅览室、1个语音室

7、,所有教室全部配备了“三机(电视机、实物投影仪、录音机)一幕”,所有教室都设置了网络接口,理化生实验室、档案室也全部配备了电脑,实行网络化管理。近两年中,学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共投入了近35万元,软件建设方面。为了做到与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相配套,我校创建了潞中动态管理的校园网站,建立了校园闭路电视系统、校园广播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着手建设学校电子阅览室平台,全校各办公室、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学生阅览室、教师资料室、电子阅览室、理化生实验室、档案室均可上网查阅资料,并购买了大量丰富教学应用软件,还组织力量广泛收集教育教学有关文字、声像、图

8、片、动画等素材,自主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建立各种专题学习网站,丰富了学校资源库,为我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拓展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3、加强队伍培训,提升信息素质,促进技术应用。要推广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水平,教师的培训是关键,因为教师掌握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决定了现代教学手段发挥的效力。为此,我校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高度重视,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有计划地进行建设:加强学校信息技术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我校信息技术中心现有1名专职教师,3位兼职教师,兼职教师中1人为计算机专业教师,1人研究生在读。同时,吸收各学科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教师,组成了学校信息技术骨干教师队伍,负责全校的信息技术

9、设备管理和技术应用的推广。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学校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和定期举办校本培训的办法加强信息技术培训,聘请市、区电教馆的专家到我校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要求所有中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4)都能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辅助教学,并提出了4个层次的培训要求:计算机基础应用。定期对教师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培训,让每一位中青年教师懂得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应用,熟悉常用工具软件、Word和Excel等 Office办公软件,学会文字处理、制作表格和贮存信息,加强网络安全知识的教育和解决常见软、硬件故障的培训。多媒体设备使用。对每一位教师进行多媒体设备使用的培训,让每一位教师都懂得应用多媒体

10、上课的基本操作要领,会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室中相关设备和课件辅助课堂教学。资源和网络应用。通过培训,使教师掌握上网浏览查询、筛选、运用信息,发送电子邮件等。课件制作。课件设计培训,包括PowerPoint、几何画板、Flash等,鼓励教师个人CAI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培训教师,使教师学会自制课件,为建设大容量学校课件库作充分的资料准备。2003年,我校全体青年教师接受并全部通过了第二批现代化教育技术省级培训和考核。2004年暑假期间,聘请市电教馆黄炎老师对我校全体教师进行“数字化教学平台”的使用,我校全体教师都认真参加培训,较好的掌握“数字化教学平台”的使用,2005年10月又派九名学校骨干教师参加

11、区教育信息中心组织的“数字化教学平台新功能”培训。促进了学校利用平台开展网络教学,也为今后我校在“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应用研究取得好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金建斌教师带头运用“数字化教学平台”,在省级比赛获奖课的教学设计成果,向全区教师作了介绍与演示,受到教师一致赞誉。2005年学校选派一名(范小芬)教师参加省网管员初级培训学习,并获得上岗证书。2006年,我校陆华成、毛优丽老师参加了江苏省网络管理员的培训,为我校校园网更好的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2006年你毛优丽参加省网页设计培训。同时,金建斌老师参加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省级骨干培训者培训。支持青年教师参加各类信息技术比赛,并及时进行奖励。对各级

12、各类与信息技术有关的比赛,我校始终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大力支持青年教师报名参赛,除了提供制度保障外,还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鼓励。我校教师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获得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各种比赛的一、二等奖,详见附表。三、应用成果及特色1、建立了网络化管理系统,实现学校管理信息化。近几年来,我校逐步建立起了学校网络化管理系统,通过对学校各处室部门的培训与指导,初步实现了学校管理的信息化。我校信息化管理主要分为:行政管理、人事管理、教学管理、图书管理、实验室管理、档案管理、账务管理和后勤管理等。行政管理:对学校的基本情况进行管理,包括学校基本信息、学校部门信息及学校发展信息进行发布和管理;

13、学校与上级主管部门实现电子化文件交换;校内能高效地传达工作指令(各类文件、通知、通告、工作计划、教育教学信息等通过数字化校园内部网传输)。人事管理:人事档案管理方面,初步建立了人事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人事档案数字化,提高人事档案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改善人事档案的保存条件,使学校的人事档案逐步向规范化的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发展,逐步实现通过局域网服务学校各部门;教师的测评、综合表彰记载。教学管理:学籍管理方面,对学校的年级、班级、新生注册、新生分班、学生变动情况等进行动态管理;课务管理方面,通过计算机进行排课和存储历年课务安排;教师成长信息化管理方面,利用计算机网络对教师的教学科研课题、教学论

14、文、案例、随笔、CAI课件等进行管理;教学资料库方面,收集教学研究和备课用的学科资料、优秀教案(主要是获奖课教案等)、课堂教学实录(分学科册次排列)等;学生成长信息化管理方面,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试、竞赛考试、学期考试成绩等,利用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各种报表和数据。图书管理:利用计算机进行图书信息管理,实现图书借阅电子化。实验室管理:利用计算机管理实验设备信息,并进行一定的实验设计。档案管理:逐步将学校各类档案整理归档,利用计算机进行统计和登记,开始实现学校各类档案资料的信息化管理。账务管理:账务室专门配备专用计算机,实现账务数据统计的信息化,并开始进行电脑开票。后勤管理:将学校的固定资产如学

15、校的各类建筑、仪器设备、办公设备和校产管理、保安管理及等方面信息输入计算机,以提高后勤管理的水平。信息现代化的学校管理运行模式将引发传统管理体系的深层变革,使整个办公、教育教学管理体系更高效、更便捷,决策更民主、更科学,逐步形成充满活力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型管理模式。2、加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不断提高学生信息化素质。为适应信息技术迅速普及的形势,提高学生信息化素质,我校坚决按市教育局要求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初一初二信息技术课程,认真按课程标准要求实施信息技术教学,认真组织学生参加信息技术会考,激发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技术,大面积地提高了学生的信息化素质,为学生的终

16、生发展奠定了必要的信息化素质基础。3、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构建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科教学模式。我校历来注重教学实践,充分发挥多媒体在各学科教学中的作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积极探索教师、多媒体、学生三维多向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网络的丰富资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注入了时代的活水。通过网络,师生可以阅读到浩如烟海的教学资源,利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最大限度地扩充教学知识量,从而开阔视野,发散思维,听百家言语、看百家思想。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使学习内容变得丰富多彩、贴近生活、具有时代特点,已成为我校全体教师的共识。充分运

17、用信息技术进行多样化的学科教学。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教育的冲击不仅是带来了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使教学形式发生了变化,实现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目前我校主要采用的模式是以下两种:多媒体演示型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演示工具是一种最基本的形式,我校教师利用现成的教学软件或用PowerPoint等其它工具编制课件,形象地演示其中某些难于理解的内容或用动画配合声音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知识形成过程来增强教学信息的表现能力,符合学生认识规律,收到了传统教学中难以达到的效果。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模式:由于有信息技术的支持,我校教师积极利用瑞博数字化教学平台进行教学,组织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合作学习和个别化学习

18、,利用网络参与学习,打破了常规教学形式,实现了教学形式多样化,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校在省、市级各类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过省一等奖,市级一、二等奖。4突显应用特色我校是一所城郊结合部的农村中学,专任教师不过45名,目前还缺编7人,无论从硬件配备,还是师资条件不如市区的学校,但是我校教师,在市区和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之下,立足现有的物质条件,坚持不懈的研究和探索,在应用研究方面做出了自己的成绩,在硬件不“硬”的条件下,做到软件“过硬”,形成了自己的应用研究特色。(1)注重应用研究,以点带面,培养一批优秀教师由于我校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信息技术中心

19、为核心,以各教研组长为资源整合龙头,加快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为学校创造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教学改革环境,使课堂教学呈现勃勃生机,也带来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同时,我校青年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教学的能力得到较快的提升,近三年中结出了累累硕果,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方面的教师。其中尤以金建斌老师的个人成长经历最具代表性。金建斌老师自从1999年进入潞城中学工作,由于在大学时代的积累,对信息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虽然当时潞城中学是一所农村中学,条件还十分简陋,但他还是利用这些条件,自学课件制作,从PowerPoint到Flash,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之下,不断进步,在2002年的时候

20、,参加戚区多媒体课的评比中,获得了区二等奖,虽然成绩不是很理想,但对于我们潞中老师来说,已经是很不错了。在2003年,我校刘昌老师参加常州大市语文网络课大赛,虽然报名的时候还是有点胆怯犹豫,但在学校领导的支持鼓励之下,与金建斌老师一起合作,网络课长城获得常州大市二等奖的好成绩,受到市区教研室专家的好评,这个成绩极大的鼓舞了我校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面开展探索的热情。同时在市电教馆和区电教馆的专家的指导下,我校教师的研究定位更准确,更深入,也更有收获。经过这两年的积累,我校老师厚积薄发,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方面的探索取得了更多的成绩,无论是整合教学、论文、教学设计还是课件制作方面,都取得了令

21、人瞩目的成绩,受到市区有关领导专家和兄弟学校的关注。2004年,金建斌老师在数学学科变化中的三角形一课在区“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教学评比获中学组二等奖。2005年,金建斌老师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一课获常州市“数字化教学平台”实况录像课评比一等奖,后代表常州市参加“江苏省首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评比”,又获一等奖第一名,受到区政府和区文体教育局的特别嘉奖。金建斌老师撰写的数学教学在传统教学和信息化网络环境下教学的比较在常州市现代教育技术论文和教学反思评比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在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论文评比中获省二等奖。论文信息技术在数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几种模式获市现代教育技术论文和教学反思评比

22、二等奖,论文信息技术在数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几种模式获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论文评比三等奖;2006年6月受广西电教馆邀请,赴广西参广西加第八届“微软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大赛,上网络示范课,受到一致好评。2006年7月在“常州市信息技术应用与研究高级研修班”获得优秀学员称号,并且获得优秀成果一等奖,高级研修班成果展示暨结业典礼上,进行大会发言和成果交流。2006年10月,金建斌老师制作的在全国第六届多媒体课件大赛现场决赛中获得初中组一等奖。金建斌老师在个人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面的努力探索,使他在全区,全市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力。成为戚区、潞城中学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面的领头羊。他带动了一批区

23、、校老师的发展。在他的带领和影响下,潞城中学涌现出刘昌、李海炎、陆华成等优秀教师,他们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多优秀成绩。我校专任教师不过45名,是定位在城郊结合部的农村中学,虽然条件不如市区的学校,但是,在我校教师的积极探索和努力工作之下,我校累计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赛课、整合课例、课件制作等)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获奖情况统计如下:国家级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等奖2次。省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省级三等奖1次。市一等奖4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5次。区一等奖7次。这样的获奖成绩在同类学校,甚至是更高一级也是难以企及的。(2)运用网络技术构建互动平台,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充分发挥

24、信息技术优势,根据本校学生人格心理发展的特征和发展趋势,构建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培养健全人格的教育模式,它在结构上是培养目标和信息技术条件的整合,功能上是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与适应社会环境的统一,在评价标准和方法上是以学生的自我调控、自我评价为主。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创造家校、师生、生生和社区广泛参与的氛围,全方位普及教育信息化。 学校的电子阅览室实现了传统图书室所无法实现的功能,学生可以跨越时空查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开展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构建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知识体系。 以校园网为平台,开设班级网页,可供学生自由浏览,为学生发表作品和交流提供平台,既给学生以大胆表达的机会,又给学生以自信心,促进学生的自

25、我肯定意识。 建立了学生心理辅导专栏,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在我校的校园网上,建有心理健康教育专栏,为师生之间的交流搭建了平台。现代中学生的心理负担较重,如何做好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是学校面临的大课题。我校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平台,针对个体和团体分别进行心理辅导,改变了以往学生开口难,老师了解难的状况,真正把心理辅导工作做到了实处。 建立特色专题网站,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由于历史原因,在我校附近有一个校化工厂,经常排放一些难闻的废气,影响了周围居民的生活和我校师生的正常教学。我校的环境课教师借此情景,为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加强对周边环境的认识,和我校的信息技术老师,联合制作了环境保护主题网站

26、,学生通过这个网站,了解了更到环境污染和保护方面的知识,深刻的意识到环保问题的重要性,达到课堂说教无法实现的效果,学生们有了真正深刻的认识。由于我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在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之下,今年小化工厂即将搬迁。我校建有长城专题网站,学生可以从历史、建筑、军事、文学、文学等不同角度去认识长城,了解长城,在语文课中,不仅仅是提高了语文方面的能力,也对中国的悠久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体现了人文关怀。 成立电脑制作课外兴趣小组,培养学生制作网页和电脑绘画能力。通过这些平台的搭建,既促进了我校信息技术的应用,又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人

27、格的健全发展。我校的学生在信息技术实践活动中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03年,学生唐洁在市十五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信息技术类)获一等奖。2005年,学生李骏在市少儿艺术节“红领巾读书展示活动”网页制作获中学组二等奖。(3)以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科研水平近几年来,我校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学校信息化的主课题,组织广大一线教师结合我校实际,认真选题,把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作为制高点,积极开展现代教育课题研究。2003年4月至2005年12月,我校积极开展了市级电教课题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研究,现已顺利结题,并获市优秀课题二等奖。同时,我

28、校数学教研组承担了市教研室的省级课题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的子课题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的研究,在2006年5月通过总课题组的评估验收,我校花俊老师的数学网络课数据的收集与处理获得市教研室领导和兄弟学校老师的一致好评。通过相关研究,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初步建构了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资源,开发了一批高质量的教学课件和专题网站,学科覆盖面广,且质量较高,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批教学设计能力强、信息素养高的学科整合方面骨干教师,为我校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的坚实的基础。通过课题研究,产生了为数不少的科研成果,例如优秀的整合课例

29、、教学设计和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论文,使得我校教师的信息素养有了大幅度提高。这些老师的多篇相关论文在全省、全市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成绩相当不错。并且,还有一些优秀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目前,在教导处牵头下,我校拟就“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效”开展新一轮课题研究,以进一步推动我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提高整合效果,促进我校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努力追求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基本原理、实践经验、应用原理和操作技术的新境界,实现我校教育教学跨越式发展。(4)积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校本教研 应用视频案例研究,加快教师成长我校金建斌老师把在市信息技术高级研修班学到的视频案例研究的方法,引进校园,我校自拍

30、了30节左右的课堂实况,基本涉及了所有学科,参加拍摄教师比例达到60%。针对我校新教师较多的情况,各个教研组充分利用这些课堂实况进行探讨研究,进行评课,互相取长补短,改善“师傅带徒弟”效率低,过程慢的弊端,使新教师快速有效的学习老教师的经验与长处,加速了新教师的成长过程,更好的开展学科教学 引进教师博客,在反思中进步2006年,我们使用数字化平台,创设了我校的教师Blog,提倡教师根据自己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疑惑或闪光点,经常在Blog上自由写下自己的“教海心语”,可以是教育故事、学习心得,也可以是个人传记、教学反思等等。这样,教师都普遍开始注意观察、反思自己的教学、学习情况,也能在平

31、时的课堂教学或德育等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积极研究探讨形成问题的原因了,有效地促成了教师“实践合作反思提高”循环的形成。虽然我校的教师博客建立才不久,已经初见成效,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都积极参与,形成了很好的研究氛围,取得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四、创建工作在我校整个信息化建设规划中,创建是推动信息化建设的抓手,以创建来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是基本策略。为此,我校积极实施“三步走”战略,即第一步,创建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这一目标已在2003年实现;第二步,创市信息技术特色学校,目前创建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等待上级领导部门验收评估,相信我们的付出一定不会东流;第三步,要争创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使我

32、校成为全区信息技术的领军学校。五、信息化建设规划在今后一阶段的信息化建设中,我校将认真对照市信息技术特色学校和省信息技术实验学校评估细则,想方设法,继续增加投入,加大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力度,将在学校三年规划0708年度中配备第3只多媒体教室、课件制作室和电子备课室等专用教室和校园电视台,增添、更新设施设备,并进一步提高设施设备的利用率,同时继续完善教学资源库和学校网站建设,强化“应用”特色,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个基点上不断开拓创新,不断进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相信只要我们一如既往地真诚努力,我们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和我们的教育事业必将迎来一个光明灿烂的未来。常州市潞城中学200

33、6年10月潞城中学师生获奖一览表国家级获奖情况2006年金建斌平面直角坐标系数学课件获全国多媒体软件大赛二等奖,受到区政府和区文体教育局的特别嘉奖2006朱嵘浅谈政治课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在教与学全国征文中获一等奖。2006.10金建斌平面直角坐标系课件获全国第六届多媒体软件大赛一等奖2006.4刘昌专题狼教学设计在第二届全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秀案例大赛获三等奖2006.4杨文希在网络环境下拓展英语教学教学设计在第二届全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秀案例大赛获三等奖省级获奖情况统计编号时间姓名具体内容120054金建斌执教平面直角坐标系获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220052金建斌论文数学教学在传统教学和信息化网络环境下教学的比较获省二等奖320064金建斌论文信息技术在数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几种模式获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论文评比三等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例获奖编号时间级别姓名具体内容120054省级金建斌执教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