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与包装标准化概念_第1页
物流与包装标准化概念_第2页
物流与包装标准化概念_第3页
物流与包装标准化概念_第4页
物流与包装标准化概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物流与包装标准化,本章内容,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物流标准化的概念,物流标准化的方法,物流标准化内容,国内物流标准化建设,第一节,物流标准化的概念,本节内容,?,物流标准化的含义,?,物流标准的种类,?,物流标准化的基本原则,4.1.1,物流标准化的含义,(,一,),标准和标准化的含义,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的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中,,,对,产品、工作、工程、服务等,普遍的活动制定、发布,和实施统一的标准,的,过程,。,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

2、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4.1.1,物流标准化的含义,(,二,),物流标准化的概念,输、储存、装卸、包装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制,定、发布和实施,有关技术和工作方面的标准,,并,按照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的配合性要求,,统一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的,过程,。,物流标准化,是指以物流系统为,对象,,,围绕,运,4.1.1,物流标准化的含义,(,二,),物流标准化的概念,物流标准化具有以下含义:,1.,物流标准化是以制定标准、贯彻标准并随着发展的需要而修,订标准的活动过程,是一个不断循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2.,物流标准是,物流标准化活动的产物。,3.,物流

3、标准化的效果只有,通过在社会实践中实施,标准,才能表,现出来。,4.,物流标准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从深度上讲,无论是单个标,准,还是标准系统,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都要经过不断调整。,4.1.1,物流标准化的含义,(,三,),物流标准化系统的特点,1.,和一般标准化系统不同,物流系统的标准化,涉及面更为广泛,,其对象包括了机电、建筑、工具、工作方法等许,多种类,。,2.,物流标准化系统是属于二次系统,或称,后标准化系统。,3.,物流标准化更要求体现,科学性、民主性和经济性。,4.,物流标准化有非常强的,国际性。,4.1.2,物流标准的种类,?,(,一,),基础标准,?,(,二,),分系统技术标

4、准,?,(,三,),工作标准及作业规范,4.1.2,物流标准的种类,(,一,),基础标准,一的标准,是制定物流标准必须遵循的,技术基础与方法,指南。,1.,专业计量单位标准,ISO:600mmX400mm,?,2.,物流基础模数尺寸标准,?,3.,集装基础模数尺寸,?,4.,物流建筑基础模数尺寸,?,5.,物流专业术语标准,?,6.,物流核算、统计的标准化,?,7.,标志、图示和识别标准,?,基础标准,是制定其他物流标准应遵循的、全国统,主要包括,4.1.2,物流标准的种类,(,一,),基础标准,1.,专业计量单位标准,。物流标准是建立在一般标准化基础之上的,专业标准化系统,除国家规定的统一计

5、量标准外,物流系统还,要有自身独特的专业计量标准。,2.,物流基础模数尺寸标准。,基础模数尺寸是指标准化的共同单位,尺寸,或系统各标准尺寸的最小公约尺寸。,3.,集装基础模数尺寸。,集装基础模数尺寸是最小的集装尺寸,它,是在物流基础模数尺寸基础上,按倍数推导出来的各种集装设,备的基础尺寸。,4.,物流建筑基础模数尺寸。,主要是指物流系统中各种建筑物所使,用的基础模数,在设计建筑物的长、宽、高尺寸、门窗尺寸,以及跨度、深度等尺寸时,要以此为依据。,4.1.2,物流标准的种类,(,一,),基础标准,(,续,),5.,物流专业术语标准。,包括物流专业名词的统一化、专业名词的,统一编码以及术语的统一解

6、释等。,6.,物流核算、统计的标准化,。物流核算、统计的规范化是建立系,统,情报网,、对系统进行统一管理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对系统,进行,宏观控制与微观监测,的必备前提。,7.,标志、图示和识别标准。,物流中的物品、工具、机具都是在不,断运动中,因此,识别和区分便十分重要,对于物流中的物流,对象,需要既有易于识别的又易于区分的标识,有时需要自,动识别,这就可以用复杂的条形码来代替用肉眼识别的标识。,4.1.2,物流标准的种类,(,二,),分系统技术标准,?,1.,运输车船标准,?,2.,作业车辆标准,?,3.,传输机具标准,?,4.,仓库技术标准,?,5.,站台技术标准,?,6.,包装、托

7、盘、集装箱标准,?,7.,货架、储罐标准,4.1.2,物流标准的种类,(,二,),分系统技术标准,1.,运输车船标准,。对象是物流系统中从事物品空间位置转移的,各种运输设备,如火车、货船、拖挂车、卡车、配送车等。,2.,作业车辆标准,。对象是物流设施内部使用的各种作业车辆。,包括尺寸、运行方式、作业范围、作业重量、作业速度等,3.,传输机具标准,。包括水平、垂直输送的各种机械式、气动式,起重机、传送机、提升机的尺寸、传输能力等技术标准。,4.,仓库技术标准,。包括仓库尺寸、建筑面积、有效面积、通道,比例、单位储存能力、总吞吐能力、温湿度等技术标准。,4.1.2,物流标准的种类,(,二,),分系

8、统技术标准,(,续,),5.,站台技术标准,。包括站台高度、作业能力等技术标准。,6.,包装、托盘、集装箱标准,。包括包装、托盘、集装箱系列尺,寸标准,包装物强度标准,包装、托盘、集装箱荷重标准以及,各种集装、包装材料、材质标准等。,7.,货架、储罐标准,。包括货架净空间、载重能力、储罐容积尺寸,标准等。,4.1.2,物流标准的种类,(,三,),工作标准及作业规范,物流工作标准,是对各项物流工作制定的统一要求和规范化制,度,主要包括:各岗位的职责及权限范围;完成各项任务的程序,和方法以及与相关岗位的协调、信息传递方式,工作人员的考核,与奖罚方法;物流设施、建筑的检查验收规范;吊钩、索具使用、,

9、放置规定;货车和配送车辆运行时刻表、运行速度限制以及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等。,物流作业标准,是指在物流作业过程中,物流设备运行标准,,作业程序、作业要求等标准。这是实现作业规范化、效率化以,及保证作业质量的基础。,4.1.3,物流标准化的基本原则,?,(,一,),市场导向原则,?,(,二,),一致性与协调性原则,?,(,三,),科学发展原则,?,(,四,),推进企业创新原则,4.1.3,物流标准化的基本原则,(,一,),市场导向原则,物流是社会分工专业化的产物,它与经济水平和市场发达程,度密切相关,我国正在加快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物流标准化工,作已从“行政需求”转向市场需求”,有需求的标准才有

10、价值。,物流服务的过程看,政府部门、企业、客户对物流标准的需求各,不相同。,政府从宏观管理出发,,要求建立统一的企业运营绩效、管理,等指标体系以及企业共性管理的相关规范,所以,要制定管理类标,准,;,企业从技术角度出发,,最关心的是相互之间的管理与技术接,口问题,如多式联运的相关标准、信息传输与交换相关标准等,,所以,要制定技术类标准,以促进企业间物流资源的协调与整合;,客,户从物流服务要求出发,,需,要制定规范物流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业,务往来关系标准,,如物流服务合同、物流服务质量标准等。,4.1.3,物流标准化的基本原则,(,一,),市场导向原则,(,续,),根据上述原则,在物流标准体系表所

11、附明细表中,主要列出的,:,一是,已经出台的有使用价值,但标准之间衔,接性差、标准规范不相一致,需要尽快修订的标准;,二,是,市场当前急需的应尽快着手制定的标准。,4.1.3,物流标准化的基本原则,(,二,),一致性与协调性原则,物流是个复合型产业,物流标准化涉及众多的行业和部门。,所以物流标准化的推动强调,协调性和一致性,,要根据各地物流,信息化现状和企业需求制定一套完整、科学、可操作性强的物,流信息标准化推进计划,通过各行业、各部门的相互配合与协,调,推动各地物流信息化的进程。,4.1.3,物流标准化的基本原则,(,三,),科学发展原则,物流标准化是一项系统性的基础性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

12、,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则,把基础打牢打实,用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观点指导物流标准化的进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物流信息标准化体系与进程,应与,我国物流标准化体系和,进程,相适应,;,二是,要结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实际需求,;,三是,要吸取中国香港、东南亚以及欧美等国家物流信息标准化的,经验和创新。,4.1.3,物流标准化的基本原则,(,四,),推进企业创新原则,物流标准化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或制约,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而是,要通过标准的实施,积极促进,企业在规范发展中不断进行,提,升和创新,。,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推进物流企业在经济全球化、我

13、国,积极融入国际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在一个基础准则平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点,通过公平竞争不断成长和壮大。因此除,强,制推广一些涉及安全、环保、产业衔接、基础信息、基础管理与技,术、服务质量与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标准,外,还应,鼓励,企业制定和完善企业标准,,如企业物流规划、物流企业服务模式、,服务功能等方面的标准以及物流作业规程及物流设备等标准。鼓励,企业在这方面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向微软等国际著名,公司学习,通过推进本企业的标准,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第二节,物流标准化的方法,本节内容,?,3.2.1,物流标准化的形式,?,3.2.2,物流标准化的基本

14、思路,?,3.2.3,物流系统标准化的方法,4.2.1,物流标准化的形式,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都表现不同的标准化内容。研究,标准化形式及其特点,是为了便于在实际工作中根据不,同的标准化任务,选用适宜的标准化形式,达到既定的,目标。在标准化形式中运用较多的有,简化、统一化、系,列化、通用化和组合化。,标准化的形式,是标准化内容的,表现形态,。标准化,4.2.1,物流标准化的形式,(,一,),简化,简化是在一定范围内缩减物流标准化对象的类型数,目,使之在一定的时间内满足一般需要的标准化形式。,(,二,),统一化,统一化是把同类事物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个范围内的标准化形式。,4.

15、2.1,物流标准化的形式,(,三,),系列化,系列化是对一类产品中的一组产品同时进行标准化的一,种形式,是标准化的高级形式,它按照用途和结构将同类型,产品归并在一起,使产品品种典型化,又把同类型的产品的主,要参数、尺寸,按优先数理论合理分级,以协调同类产品和,配套产品以及包装之间的关系。,(,四,),通用化,通用化是指在互相独立的系统中,选择和确定具有功能互换性,或尺寸互换性的子系统或者功能单元的标准化形式。,(,五,),组合化,组合化是按照标准化原则,设计制造出若干组通用性较强的单,元,再根据需要进行拼合的标准化形式。,4.2.2,物流标准化的基本思路,(,一,),物流标准化的基点,要形成整

16、个物流体系的标准化,必须在许多局部中寻找一个共,同的基点,这个基点能贯穿物流全过程,形成物流标准化工作,的核心,这个基点的标准化成了衡量物流全系统的基准,为各,个局部的标准化的准绳。,为了确定这个基点,人们将进入物流领域的产品,(,货物,),分成,了三类,即:,零杂货物、散装货物与集装货物三类,。这三类的标,准化难易程度是不同的:,零杂货物及散装货物,在物流的,“,结、节点,”,上,例如在换载、装,卸时,都必然发生组合数量及包装形式的变化,因此,要想在这些,“,结、节点,”,上实现操作及处理的标准化,那是相当困难的。,集装货物,在物流过程的始终都是以一个集装体为基本单位,,其包装形态在装卸、输

17、送及保管的各个阶段都基本上不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集装货物在“结、节点”上容易实现标准化的处理。,4.2.2,物流标准化的基本思路,(,一,),物流标准化的基点,集装形式是未来物流通行的主导形式,而散装只是在某些专,用领域可能有所发展,而在这些专用领域中很容易建立独立的标,准化系统。至于零杂货物的未来,一部分可向集装靠拢,向标准,包装尺寸靠拢;另一部分还会保持其多样化的形态而难以实现标,准化。,所以不论是国际物流还是国内物流,都可以肯定地讲,集装系,统是使物流全过程贯通而形成的体系,是保持物流各环节上使用,的设备、装置及机械之间整体性及配合性的核心,所以,,集装系,统是使物流过程联贯而建立标

18、准化体系的基点。,4.2.2,物流标准化的基本思路,(,二,),物流系统各环节标准化的配合,配合性是建立物流标准化体系必须体现的要求,衡量物流系,统标准化体系的成败,配合性是重要的标志。,就物流系统而言,下述范围的配合性是很重要的,:,?,1集装与生产企业最后工序包装环节的配合性。,?,2.,集装与装卸机具、装卸场所、装卸小工具,(,如吊索、跳板等,),的配合性。,?,3.,集装与仓库站台、货架、搬运机械、保管设施乃至仓库建筑,的配合性。,?,4.,集装与保管条件、工具、操作方式的配合性。,?,5.,集装与运输设备、设施,如运输设备的载重、有效空间尺寸等,的配合性。,?,6.,集装与末端物流的

19、配合性。,?,7.,集装与国际物流的配合性,4.2.3,物流系统标准化的方法,(,一,),确定物流基础模数尺寸,物流基础模数尺寸的作用和建筑模数尺寸的作用大体是相同,的。考虑的基点主要是,简单化,。基础模数尺寸一旦确定,设备的,制造、设施的建设、物流系统中各环节的配合协调、物流系统与,其他系统的配合就有所依据。目前,ISO,中央秘书处及欧洲各国已基,本认定,600mm,400mm,为基础模数尺寸,我国也在研究这个问题,为以后的发展做好准备。,由于物流标准化系统与其他标准系统相比建立较晚,所以,确定,基础模数尺寸主要考虑了目前对物流系统影响最大而又最难改变的,事物,即输送设备。采取“,逆推法,“

20、,由输送设备的尺寸来推算最佳,的基础模数。,4.2.3,物流系统标准化的方法,(,二,),物流模数,物流模数即集装基础模数尺寸。前面已提到,物流标准化的基,点应建立在集装的基础之上,所以,在基础模数尺寸之上,还要,确定集装的基础模数尺寸,(,即最小的集装尺寸,),。,集装基础模数尺寸可以从,600mm,400mm,按倍数系列推导出来,,可以在满足,600mm,400mm,的基础模数的前提下,从卡车或大型集,箱的分割系列推导出来。,4.2.3,物流系统标准化的方法,(,三,),以分割及组合的方法确定系列尺寸,物流模数作为物流系统各环节的标准化的核心,是形成系列,化的基础。依据物流模数进一步确定有

21、关系列的大小及尺寸,再,从中选择全部或部分,确定为定型的生产制造尺寸,这就完成了,某一环节的标准系列。,由物流模数体系,如构成图,3-1,所示关系,可以确定各环节系,列尺寸。如图,3-1,所示,根据物流模数可以推导出大量的系列尺寸。,图,4-1,系列尺寸推导关系,4.2.3,物流系统标准化的方法,(,三,),以分割及组合的方法确定系列尺寸,(,续,),例如,按,1200mm,1000mm,推算的最小尺寸为,200mm,200mm,的整数分割系列尺寸就有,32,个,这,32,个尺寸,被日本工业标准,JIS,规定为“输送包装系列尺寸”如下表,4-1,所示,。,名称编号,长宽,(mm),长宽,一层的

22、堆码个数,堆码模型,12,一,l,1200,1000,1.2,l,1 ,B,12,2,1200,500,2.4,1,2,B,12,3,1200,333,3.6,1,3,B,12,4,1200,250,4.8,1,4,B ,12,5,1200,200,6,1,5,B,12,6,1000,600,1.6,1,2,B,12,7,1000,4|DO,2.5,1,3,B,12,8,1000,300,3.333,1,4,B,12,9,1000_,240,4.166,1,5,B,12,一,10,1000,200,。,5,1,6,B,12,一,11,600,500,1.2,2,2,B,12,12,600,40

23、0,1.5,5,B,、,R,12,13,600,333,1.8,2,3,B,12,一,14,600,250,2.4,2,4,B ,12,一,15,600,200,3.0,lO,B,、,R,12,16,500,400,1.25,2,3,B,12,17,500,300,1.666,2,4,B,12,一,18,500,240,2.083,2,5,B,12,一,19,500,200,2.5,2,6,B,12,20,400,333,1.2,3,3,B,12,2l,400,300,I.33,10,B,、,R,12,22,400,250,1.6,3,4,B,12,23,400,200,2.0,15,B,、,

24、R,12,24,333,300,1.1ll,3,4,B,12,25,333,240,1.388,3,5,B,12,26,333,200,1.666,3,6,B,12,27,300,250,1.2,4,4,B,12,28,300,200,1.5,20,B,、,R,12,29,250,Z40,1.041,4,5,B,12,30,250,240,1.25,4,6,B,12,3l,240,200,1.2,5,5,B,12,32,200,200,1.0,5,5,B,表,4-1,运输包装系列尺寸,4.2.3,物流系统标准化的方法,(,三,),以分割及组合的方法确定系列尺寸,(,续,),作为物流标准化的基础

25、和物流标准化首先要拟定的数据,几,个基础模数尺寸如下:,1物流基础模数尺寸:,600mm,400mm,。,2物流模数尺寸,(,集装基础模数尺寸,),:,1200mm,1000mm,(英国,为主,也允许,1200mm,800mm,(欧洲大陆)及,llOOmm,llOO,(日韩),3物流基础模数尺寸与集装基础模数尺寸的配合关系,,如图,4,2,所示。,4.2.3,物流系统标准化的方法,C,C,(,三,),以分割及组合的方法确定系列尺寸,(,续,),d,C,d,图,3-2,模数尺寸配合关系,4.2.3,物流系统标准化的方法,(,三,),以分割及组合的方法确定系列尺寸,(,续,),日本是对物流标准化较

26、重视的国家之一,标准化的速度也很,快。日本政府工业技术院委托日本物流管理协议会花了四年功夫对,物流机械、设备的标准化进行调查研究,目前已提出日本工业标准,(JIS),关于物流方面的若干草案,它们是:,?,(1),物流模数体系;,?,(2),集装的基本尺寸;,?,(3),物流用语;,?,(4),物流设施的设备基准;,?,(5),输送用包装的系列尺寸,(,包装模数,),;,?,(6),包装用语;,?,(7),大型集装箱;,?,(8),塑料制通用箱;,?,(9),平托盘;,?,(10),卡车车厢内壁尺寸等。,4.2.3,物流系统标准化的方法,(,三,),以分割及组合的方法确定系列尺寸,(,续,),我

27、国虽然尚未从物流系统角度全面开展各环节标准化工作,,也尚未研究物流系统的配合性等问题,但是,已经制定了一些,分系,统的标准,,其中,汽车、叉车、吊车等已全部实现了标准化,包装模,数及包装尺寸、联运用平托盘也制定了国家标准。,第三节,物流标准化内容,?,本节内容,:,?,3.3.1,物流标准体系表,?,3.3.2,物流设施标准,?,3.3.3,物流信息标准,4.3.1,物流标准体系表,物流标准体系,物流通用,基础标准,物流技术标准,物流信息标准,物流管理标准,物流服务标准,物流技术,基础标准,物流信息,基础标准,物流管理,基础标准,物流服务,基础标准,物流设施与设备标准,物流技术方法标准,物流信

28、息技术标准,物流信息管理标准,物流信息服务标准,物流信息其他相关标,物流规则标准,物流安全标准,物流环保标准,物流统计标准,物流绩效评估标准,物流卫生标准,综合物流服务标准,物流环节作业标准,专业物流服务标准,我国物流标准体系表,4.3.1,物流标准体系表,(,续,),为了加强物流标准化的组织工作,,2003,年,9,月,在国家质检总,局的领导下,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牵头组建了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全国物流信息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并将编制物流标,准体系表列为两个技术委员会的重点研究课题正式向国家标准委提,出申报。,物流涉及国民经济诸多部门与行业,编制物流体系表是一项工作,量很大的系统工

29、程。物流标准体系表的立项过程充分体现了各有关,部门、行业组织、企业、科研院所和社会各界对物流标准化工作紧,迫性的一致认识,为按照现代物流,内在规律,制定物流标准体系表、,保证体系内各标准之间衔接的完整性和系统化,建立科学的物流标,准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3.2,物流设施标准,物流设施标准包括,:,?,物流设施设备基础标准,?,物流设施,?,集装化器具,?,物流设备,5,大类。,4.3.2,物流设施标准,(,一,),物流设施设备基础标准,基础标准是整个分标准体系的基础部分,它,主要包括,物流设,施设备的原则、主要术语、分类、图示符号等,;对于整个分标准,体系而言,起着一个协调、交流、约束的

30、作用。,4.3.2,物流设施标准,(,二,),物流设施,物流设施大致分为四类:,1.,物流中心是一种现代物流设施,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根据主要,功能的不同侧重于配送、中转、集货等。,2.,仓库的形式多种多样,为使体系表更加明确,层次清晰,根据,仓库的特点和不同的要求,分为平面库、立体仓库、专业仓库。,3.,货运站场按照形态和运作条件的不同划分为:公路货运站场、,铁路货运站场、码头、集装箱站场。,4.,对于与各种设施密切相关的配套设施,其中许多是各个物流节,点的接口部分,它们的标准化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接口部分而,言,个别的细节设施也是应该标准化的。,4.3.2,物流设施标准,(,三,),集装化器具

31、,现代物流的特征之一是物料的集装单元化,,集装单元化程度,的高低是判断一个国家现代物流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之一。而,标,准化,是集装单元化的,关键,。,从集装化术语的使用,集装工具的尺,寸、强度、重量、实验方法等,都需要标准化,,以便进行国内和,国际的流通和交换。标准化是实现集装器具通用化所必需的。不,同形式的集装化之间,其标准应相互适应,相互配合。,例如,商品,包装,的标准必须与,托盘,的标准协调,而,托盘,的标准,又必须与,集装箱、汽车车厢和库房,的柱网相适应。,从集装单元使用的频繁程度上,主要有,下面几种类型,,它们也,构成了集装单元化器具标准,分为,托盘标准、集装箱标准、周转箱,标准、其

32、他集装器具标准四个部分。,4.3.2,物流设施标准,(,四,),物流设备,我们主要按照设备的,功能,来进行分类,即由设备的功能来决定,类属,此外也参照了,ISO,和,JIS,的设备分类。由以上特点,叉车、堆,垛机均属于装卸搬运设备。在此,我们分为:,运输车辆、储存设,备、装卸搬运设备、工业包装设备、分拣设备、配套设备,。其中,,装卸搬运设备又划分为工业搬运车辆、起重机械、连续搬运机械,。,物流设备标准的,效用范围主要为部分设备的尺寸,,如货车车,厢;,性能要求,,如冷藏车的制冷性能;,稳定性要求,,如叉车的稳定,性等。而不对具体的单体设备做过多的关于参数性、部件性的要求,。,4.3.3,物流信

33、息标准,在物流管理过程中,,条码,作为物流信息的载体,对于提高物,流效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条码标准的推广和应用将大力推,动我国物流管理现代化。就物流系统而言,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是,保证整个物流系统正常运作的关键,是物流系统的“心脏”。而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则必须以物流信息的分类与编码、物流信息的,采集、物流信息交换等的标准化为基础。,物流信息标准体可以分为:,物流信息基础标准、物流信息,应用标准、物流信息管理标准、物流信息服务标准和物流信息安,全标准。,4.3.3,物流信息标准,(,一,),物流信息基础标准,物流信息基础标准主要指物流信息术语标准等。,(,二,),物流信息应用标准,物流信息应

34、用标准包括:物流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物流信息,采集标准、物流数据结果标准、物流信息交换标准、物流信息系统,及相关标准。,4.3.3,物流信息标准,(,二,),物流信息应用标准,1,物流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全球产品分类代码,(GPC),物流信息分类标准,中国产品分类代码,(CPC),国际上用于海关税收的,HS,代码,贸易单元编码标准,物流单元编码标准,物流信息属性编码标准,EAN,UCC,标准,物流节点编码标准,物流设施与装备编码标准,物流信息编码标准,物流单证编码标准等,贸易单元编码标准,产品电子代码,(EPC),标准,物流单元编码标准,物流设施与装备编码标准等。,4.3.3,物流信息标准,(

35、,二,),物流信息应用标准,2.,物流信息采集标准,在物流过程中应用到的自动识别技术主要包括,条码技术,码制标准,条码标识标准,系统设计规范,射频标签技术规范,射频读写器规范,射频识别过程通讯规范,射频识别技术,4.3.3,物流信息标准,(,二,),物流信息应用标准,3,物流信息交换标准,物流数据元标准,数据元体系结构,分类方法,层次关系,分析、确定物流系统中独立数据元,确定定义、名称、标记符号、数据结构、,EDI,或,XML,等多种形式下的描述方式,基于计算机系统间的物流信息,物流信息交换业务流程规范,交换流程规范,单据标准,物流单证标准,票据标准,凭证标准,4.3.3,物流信息标准,(,二

36、,),物流信息应用标准,4,物流信息系统及信息平台标准,物流信息系统是支持物流信息流动的系统。,物流信息系统应在保证订货、进货、库存、出货、配送等,信息通畅的基础上,使通讯据点、通讯线路、通讯手段网络化、,提高物流作业系统的效率。,物流信息系统设计总体规范,物流信息系统标准包括:,物流信息平台设计规范,4.3.3,物流信息标准,(,三,),物流信息管理标准,物流信息管理标准将以,EPC,系统管理标准为核心,建立包,括,EPC,系统准人制度、,EPC,注册登记制度、,EPC,数据管理与维护,制度、,EPC,系统一致性测试方法和,EPC,系统安全体系等。,(,四,),物流信息服务标准,物流信息服务

37、标准主要包括,物流信息企业服务标准,和,从业人员服务标准,。,第四节,国内外物流标准化建设,本节内容,?,3.4.1,国际物流标准化现状,?,3.4.2,我国物流标准化的现状及对策,?,3.4.3,物流标准化的地位及作用,4.4.1,国际物流标准化现状,随着贸易的国际化,标准也日趋国际化。以国际标准为基础,制定本国标准:已经成为,WTO,对各成员的要求。目前,世界上约有,近,300,个国际和区域性组织,制定,标准和技术规则,。其中最大的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电信联盟,(ITU),、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与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UCC),联盟

38、,等,它们创立的,ISO,、,IEC,、,ITU,、,EAN,、,UCC,均为国际标准,。,从世界范围看,物流体系的标准化,各个国家都还处于初始阶,段,标准化的重点在于通过制定标准规格尺寸来实现全物流系统的,贯通,提高物流效率。,4.4.1,国际物流标准化现状,(,一,),与物流密切相关的两大标准化体系,1,ISO,目前,,ISO,IEC,下设了多个物流标准化的技术委员会负责,全球的物流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已经制定了,200,多项与物流,设施、运作模式与管理、基础模数、物流标识、数据信息交换相,关的标准。,ISO,与,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共同承担电子数据交,换,(EDI)

39、,标准制定,,ISO,负责语法规则和数据标准制定,,UN,ECE,负,责报文标准的制定。,在,ISO,现有的标准体系中,与物流相关的标准约有,2000,条左,右,其中运输,181,条、包装,42,条、流通,2,条、仓储,93,条、配送,53,条,信息,1605,条。,4.4.1,国际物流标准化现状,(,一,),与物流密切相关的两大标准化体系,EAN,就是,管理除北美以外,的对货物、运输、服务和位置进行,惟一有效编码,推动其应用的国际组织,是国际上从事物流信息,标准化的重要国际组织。,而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UCC,),是,北美地区,与,EAN,对应的组织。,2.EAN.UCC,近两年来,两个

40、组织加强合作,,达成了EANUCC联盟,,以共同,管理和推广,EAN,UCC,系统,意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物流信息标准化。,其中,推广商品条码技术,是其系统的核心,它为商品提供了用标准,条码表示的有效的、标准的编码,而且商品编码的惟一性使得它,们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被跟踪。,EAN,开发的对物流单元和物流节点的编码,可以用确定的报文,格式通信,国际化的EANUCC标准是,EDI,的保证,是电子商务的前,提,也是物流现代化的基础。,4.4.1,国际物流标准化现状,(,二,),发达国家物流标准化发展现状,发达国家与物流相关的标准情况,:,国家,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相关标准,运输,包装,装卸,流通,仓储

41、,配送,1200,9l,314,8,33,487,121,400,24,29,4,38,20,2500,733,432,51,51,400,400,2480,788,40,124,500,499,信息,123,302,400,499,4.4.2,我国物流标准化的现状及对策,(,一,),我国标准化建设的现状,1,制定了一系列物流或与物流有关的标准,包装术语,包装尺寸,包装标志,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物,包装技术,流,包,包装材料,机,装,包装材料试验方法,械,标,包装容器,与,包装容器试验方法,设,产品包装,施,运输,贮存与标志等方面的标准,起重机械,输送机械,仓储设备,装卸机械,自动化物流装置,

42、托盘、集装箱等,4.4.2,我国物流标准化的现状及对策,(,一,),我国标准化建设的现状,从系统性来看,已不仅是单纯制定,技术标准,,有关物流行业的,通用标准,、,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也已开始制定。,制定的与物流有关的标准有,企业标准,和,地方,、,行业标准,,也有不少,国家标准,,当然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标准采用了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如,铁道部、交通部、机械工业部、冶金部、国内,贸易部,(,原商业部与物资部,),等均制定了一系列与,物流有关的标准,特别是制定了许多作为国家标,准系列中比较欠缺的作业标准和管理标准。,4.4.2,我国物流标准化的现状及对策,(,一,),我国标准化建设的现

43、状,中国已经建立了一套以,国家技术监督局,为首的全国性的标准,化研究管理机构体系,而这中间有许多机构和组织从事着与物流,有关的标准化工作。为中国物流标准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如,机械部标准化研究所、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以及集装箱、船舶、车辆、包装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为,了加强物流标准化的组织工作,,2003,年,9,月,,在,国家质检总局,的,领导下,,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牵头组建了,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全国物流信息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建立了与物流有关的标准化组织、机构,4.4.2,我国物流标准化的现状及对策,(,一,),我国标准化建设的现状

44、,3,积极参与国际物流标准化活动,中国参加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与物流,有关的各技术委员会与技术处,并明确了各自的技术归口单位,(,见表,3-2),。,ISO,、,IEC,编号,ISO,TC 7,ISO/TC 19,ISO,TC 20,ISO,TC 22,ISO,TC 51,ISO,TC 63,ISO,TC 70,ISO,TC 96,ISO,TC 100,中文名称,造船,优先数,航空与航天器,道路车辆,运送成件货物,用托盘,玻璃容器,内燃机,起重机、起重设,备及有关设备,传动及输送带动,用链条和链轮,中国主管,部门,国标技委,机械部,航天航空部,中汽公司,铁道部、

45、交,通部,轻工部,机械部,机械部,机械部,技术归口单位,船舶技委秘书处,机械部标准化所,部,301,所,天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铁道部、交通部标,准计量研究所,轻工部玻搪研究所,上海内燃机研究所,北京起重运输机械所,机械部标准化所,ISO,TC 101,ISO,TC 104,连续式机械装卸设备,货物集装箱,机械部,铁道部、交通部,机械部标准化所,全国集装箱标技委秘书处,表,4-2 ISO,、,IEC,与物流有关的标准及我国主管部门和技术归口单位,4.4.2,我国物流标准化的现状及对策,(,二,),我国物流标准化存在的问题,1.,标准应用正确率不高。,尽管我国建立了物流标识标准体系,并,制定了

46、一些重要的国家标准,如商品条码、储运单元条,码、物流单元条码等,但这些标准的应用推广存在着严,重问题。以储运单元条码为例,应用正确率不足,15,。,2.,缺乏货物运输过程中基本设备的统一规范。,如托盘的尺寸、,卡车的大小、仓库货架的尺寸等无法配套使用。其中托盘标准存,在的问题较为典型,我国的物流企业有的采用欧美标准,有的采,用日韩标准,还有的干脆自己定义,由于与产品包装箱尺寸不匹,配,严重影响了物流配送系统的运作效率。,4.4.2,我国物流标准化的现状及对策,(,二,),我国物流标准化存在的问题,(,续,),3.,己的商品信息数据库,但数据库的字段、类型和长度都不一致,,商品信息标准化工作落实盲目。,我国许多部门和单位都在建自,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在一次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组织的调查中,,在,严重影响了作为物流管理基础的信息交换和电子商务的运作。,234,家工商企业中,仅有,6,家与贸易伙伴的数据一致,占,2.6,,,4.4.2,我国物流标准化的现状及对策,(,三,),发展我国物流标准化的对策,1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组织和引导作用,政府部门是国家标准的,组织,制定者,和,推广者,,在国家标准的,制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现代物流业相关标准的拟定,还需,要国家进行,宏观指导及组织编写,。在物流的第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