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初中物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1 身高相同的兄弟二人用一根重力不计的均匀扁担抬起一个900N 的重物已知扁担长为1.8m ,重物悬挂点与哥哥的肩之间的距离OA=0.8m,如图所示则A以哥哥的肩 A 为支点,可计算出弟弟承担的压力为400NB以 O 为支点,可计算出兄弟二人承担的压力之比为4:9C以 O 为支点,可计算出兄弟二人承担的压力之比为9:5D以弟弟的肩 B 为支点,可计算出哥哥承担的压力为600N【答案】 A【解析】【分析】【详解】A设哥哥承担的压力为 FA,弟弟承担的压力为 FB,以哥哥的肩 A 为支点,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BAB GOA ,G OA900N0.8mFB400N
2、 ,AB1.8mA 选项正确;BC因为支点是固定点,杠杆能绕支点转动,图中的O 不符合支点的特点,B、 C 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D以弟弟的肩B 为支点,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AAB GOB ,FAG OB900N1.0m =500N ,AB1.8mD 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2 如图所示,轻质杠杆 OA 的 B 点挂着一个重物, A 端用细绳吊在圆环 M 下,此时 OA 恰成水平且 A 点与圆弧形架 PQ 的圆心重合,那么当环 M 从 P 点逐渐滑至 Q 点的过程中,绳对 A 端的拉力大小将( )A保持不变B逐渐增大C逐渐减小D先变小再变大【答案】 D【解析】【详解】作出当环 M 位于 P 点、
3、圆弧中点、Q 点时拉力的力臂l 1、 l 2、 l3 如下由图可知,动力臂先增大,再减小,阻力与阻力臂不变,则由杠杆平衡公式F 1 1 2 2可l =F l知,拉力先变小后变大,故选D 。3 按如下原理制作一杆可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秤,称为密度秤,其外形和普通的杆秤差不多,装秤钩的地方吊着体积为 1cm 3 的较重的合金块,杆上有表示液体密度数值的刻度,当秤砣放在 Q 点处时秤杆恰好平衡,如图所示。当合金块完全浸没在待测密度的液体中时,移动秤砣的悬挂点,直至秤杆恰好重新平衡,便可直接在杆秤上读出液体的密度,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密度秤的零点刻度在Q 点B密度秤的刻度都在Q 点的左侧C密度秤的刻
4、度都在Q 点的右侧D秤杆上密度读数较大的刻度在较小的刻度的左边【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A合金块没有浸入液体时,液体的密度应为零,所以秤的零刻度应该在Q 处;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BC若秤砣由Q 向右移动,它的力臂变长,则左边合金块拉秤杆的力应增大,但合金块受到的浮力不可能竖直向下,所以零点的右边应该是没有刻度的,其刻度都在Q 点的左侧。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C 错误,符合题意;D秤砣的质量不变,由 Q 向左移动时,它的力臂变短,则左边合金块拉秤杆的力减小,说明合金块受到的浮力增大,而合金块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说明液体的密度变大,所以刻度应逐渐变大,即秤杆上较大的刻度在较小的刻
5、度的左边;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 C。4 如图所示,一根均匀木尺放在水平桌面上,它的一端伸出桌面的外面,伸到桌面外面的部分长度是木尺长的1 ,在木尺末端的B 点加一个作用力F,当力 F=3N 时,木尺的另一端4A 开始向上翘起,那么木尺受到的重力为()A3NB 9NC 1ND 2N【答案】 A【解析】【分析】【详解】设直尺长为l ,如图所示:从图示可以看出:杠杆的支点为O,动力F=3N动力臂1OB=l4阻力为直尺的重力G,阻力臂111CO=l -l= l244由杠杆平衡的条件得FOB=GOC113Nl= Gl44G=3N故选 A。5 要使图中的杠杆平衡,分别用FA、 FB、 FC 的拉力
6、,这三个力的关系应是A FA FB FCB FA FB FCC FAFC FBD FA=FB=FC【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分别从支点向三条作用线做垂线,作出三个力的力臂,如图;从图可知,三个方向施力,F B 的力臂 L OB 最长,其次是 L OC 、 L OA ,而阻力和阻力臂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 F1 L1 F2 L2可知,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所以三个方向施力大小:F A F C F B 故选 C6 用图示装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保持左侧的钩码个数和位置不变,使右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点 A 固定,改变测力计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动力臂 l 也随之改变,所作出的“ F-” 图象和“ F
7、-l” 图象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 C【解析】【详解】A 动力 F 和 的关系,当F 从沿杆方向(水平向左)垂直于杆方向(与水平方向成90 沿杆方向(水平向右),由图可知,F对应的动力臂l=OA sin l先变大) ,动力臂后变小,则动力 F 先变小后变大,所以A 错误;B当 等于 90时,动力臂最大,动力最小但不为零,所以B 错误;CD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l =F 2l 2 可得: F= F2l 2 ,由于 F2、l 2 不变,则F 和 l 成反比,故Cl正确, D 错误。7 如图所示为一轻质杠杆。机翼模型固定在直杆上,它们总重6N,直杆挂在杠杆上并保持与杠杆垂直。同一弹簧测力计在不同情
8、形下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测力计在a 位置时的示数为1.5NB测力计从a 位置转到b 位置后,示数将会变小C测力计在a 位置时示数为Fa,移至 c 位置时示数为Fc,则 Fa Fc=41D测力计在c 位置时,对模型水平向右吹风,示数将会变大【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A我们将杠杆左边受到的拉力定义为阻力,右边受到的拉力定义为动力。因为动力臂为阻力臂的 1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Fl1 1 F2l2 我们可以知道,动力应为阻力 6N的 4 倍,即为424N,A 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B测力计 a 位置时,动力臂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当测力计在b 位置时
9、,动力臂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为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与斜边的关系,即测力计从a 位置转到 b 位置,动力臂变小了。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l1 1F2l2可以知道,在阻力与阻力臂均不变的情况下,动力臂减小,要使杠杆继续平衡,动力应该增大。B 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当测力计从 a 位置转到 c 位置时,动力臂变为原来的4 倍。由杠杆平衡条件Fl1 1 F2l 2可以知道,在阻力与阻力臂均不变的情况下,动力臂变为原来的4倍,要使杠杆继续平衡,动力应变为原来的1 ,即 Fa Fc=4 1。C 选项正确,符合题意;4D对模型向右吹风,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以知道,模型会受到一个向上的升力,即杠杆左
10、边受到的拉力会减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l1 1F2l2 可以知道,在力臂均不变的情况下,阻力减小了,要使杠杆继续平衡,动力也应减小。D 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 C。8 一根粗细均匀的铁棒挂在中点时刚好处于平衡,如图(b )所示的情况,铁棒将()a)所示,如果将右端弯成如图A顺时针转动B逆时针转动C静止不动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答案】 B【解析】【分析】【详解】图 a 中,水平铁棒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G左 l左G右l 右图 b 中,将铁棒右端弯折,此时铁棒右边的重力不变,右端铁棒的重心将向左移动,力臂l右 减小,而左边的力和力臂不变;因此G左l左G右l 右所以铁棒左
11、端下沉,右端上升,即铁棒将沿逆时针转动。故选 B。9 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下列操作中能让杠杆继续保持平衡的是()A将左边的钩码去掉二个并保持位置不变,同时将右边钩码向左移二格B在左右两边钩码的下方各加一个钩码,位置保持不变C将左右两边的钩码各去掉一个,位置保持不变D将左右两边的钩码均向外移动一格【答案】 A【解析】【详解】设杠杆的一个小格是1cm,一个钩码的重是1N ;A 将左边的钩码去掉二个并保持位置不变,同时将右边钩码向左移二格,(4-2) N 3cm=3N ( 4-2) cm,杠杆仍然平衡,故A 符合题意;B在左右两边钩码的下方各加一个钩码,位置保持不变,由(4+1) N 3cm
12、( 3+1)N 4cm 得,杠杆的右端下沉,故B 不符合题意;C将左右两边的钩码各去掉一个,位置保持不变,由(4-1) N 3cm( 3-1) N 4cm得,杠杆的左端下沉,故C 不符合题意;D将左右两边的钩码均向外移动一格,由4N( 3+1 ) cm 3N ( 4+1 ) cm 得,杠杆的左端下沉,故D 不符合题意。10 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下列操作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的是 ( )A两侧钩码同时向外移一格B左侧的钩码向左移一格,右侧增加一个钩码C在两侧钩码下方,同时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D在两侧钩码下方,同时减去一个相同的钩码【答案】 B【解析】【分析】【详解】设一个钩
13、码的重力为G,横梁上一个格的长度为L,原来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则有2G3L3G2LA两边各向外移一格,左边2G4L8GL右边3G3L9GL由于8GL9GL杠杆右端下沉,故A 不符合题意;B左侧的钩码向左移一格,右侧增加一个钩码,因左边2G4L右边4G2L因2G4L4G2L故 B 符合题意;C在两侧钩码下方,同时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左边3G3L9GL右边4G2L8GL因为9GL8GL杠杆左端下沉,故C 不符合题意;D在两侧钩码下方,同时减去一个相同的钩码,左边G3L3GL右边2G2L4GL由于3GL4GL杠杆右端下沉,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11 如图所示为建筑工地上常用的吊装工具,物体是重5
14、000N的配重,杠杆AB 的支点为 O,已知长度OA OB=1 2,滑轮下面挂有建筑材料700N,杠杆与绳的自重、滑轮组摩擦均不计。当工人用匀速拉动绳子时()P,每个滑轮重100N,工人体重为300N 的力竖直向下以1m/s 的速度A建筑材料P 上升的速度为3m/sB物体M 对地面的压力为5000NC工人对地面的压力为【答案】 C400ND建筑材料P 的重力为600N【解析】【分析】【详解】A物重由2 段绳子承担,建筑材料P 上升的速度v= 1 v 绳= 1 1m/s=0.5m/s22故 A 错误;B定滑轮受向下的重力、 3 段绳子向下的拉力、杠杆对定滑轮向上的拉力,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F A
15、=3F+G 定 =3 300N+100N=1000N杠杆对定滑轮的拉力和定滑轮对杠杆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即FA= F A=1000N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AOA=FB OB,且 OA:OB=1:2,所以FB=FAOA=1000NOA=500NOB2OA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杠杆对物体M 的拉力等于物体M 对杠杆的拉力,即F B =FB=500N物体M 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竖直向上的拉力,则物体M 受到的支持力为FM 支持 =GM - F B =5000N-500N=4500 N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物体M 对地面的压力FM 压 =FM 支持 =4
16、500N故 B 错误;C当工人用300N 的力竖直向下拉绳子时,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绳子对工人会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其大小也为300N,此时人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的拉力F、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 支 ,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F+F 支=G,则F 支 =G-F=700N-300N=400N因为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和人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工人对地面的压力F 压=F 支 =400N故 C 正确;D由图可知 n=2,且滑轮组摩擦均不计,由1P 重F= (G+G 动 )可得,建筑材料2G=2F- G 动=2300N-100N=500N故 D 错误。故选 C。12 将打足气的篮球和套
17、扎在气针上的未充气的气球,一起悬挂在杠杆右端,左端挂适量钩码使杠杆水平平衡。将气针插入篮球气孔中,篮球中的部分空气充入气球后,杠杆左端下降,如图所示。这个现象说明()A大气压的存在B钩码重大于篮球与气球总重C空气充入气球后,钩码对杠杆的拉力与其力臂的乘积变大D空气充入气球后,篮球和气球受到总的空气浮力变大【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开始杠杆平衡,由杠杆平衡条件得G 钩码 L 左=F 绳拉力 L 右篮球与气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的绳子拉力F、空气的浮力F 浮作用而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G=F+F 浮则F=G- F 浮将气针插入篮球的孔中,篮球中的部分空气就充入气球后,
18、篮球与气球受到的浮力F 浮 变大,而重力G 不变,绳子的拉力F 变小,因为球对杠杆的拉力F 绳拉力 等于球受到的拉力所以杠杆右端受到的拉力F 绳拉力 变小,而G 钩码 、 L 左、 L 右 不变,因此F,G 钩码 L 左F 绳拉力 L 右杠杆左端下沉。故A、 B、 C 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故选 D。13 如图是上肢力量健身器示意图,杠杆AB 可绕O 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AB3BO ,配重的重力为120 牛,重力为500 牛的健身者通过细绳在B 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1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85 牛,在B 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2时,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配重对地面
19、的压力为60 牛。已知F1 : F22 : 3,杠杆AB 和细绳的质量及所有摩擦均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50 牛时,健身者在B 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160 牛B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90 牛时,健身者在B 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120 牛C健身者在 B 点施加400 牛竖直向下的拉力时,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35 牛D配重刚好被匀速拉起时,健身者在B 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 540牛【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当配重在地面上保持静止状态时,它受到的绳子的拉力为FGFN由图知动滑轮上有2 段绳子承担物重,因此杠杆A 点受到的拉力FA2FG动2 (GFN) G动根据杠
20、杆的平衡条件得到FA OAFB OB即2 ( GFN) G动OAFBOB因为AB3BO所以AO2 BO则2 ( GFN) G动2FB1即FB4 ( GFN) 2G动当压力为 85N 时()2G动F1 4 120N -85N当压力为 60N 时()2G动F2 4 120N - 60N因为F1 : F22 : 3所以F14(-85N)2G动2120NF24(- 60N)2G动3120N解得G动30NA当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50N 时, B 点向下的拉力为FB4( GFN) 2G动4(120N - 50N) 230N= 340N故 A 错误;B当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90N 时, B 点向下的拉力为FB4
21、( GFN) 2G动4(120N - 90N) 230N= 180N故 B 错误;C健身者在B 点施加 400N 竖直向下的拉力时,根据FB4 ( GFN) 2G动可得400N4 (120NFN) 230N解得FN35N故 C 正确;D配重刚好被拉起,即它对地面的压力为0,根据FB4 ( GFN)2G动可得FB4 (120N - 0N )230N = 540N 500N因为人的最大拉力等于体重500N,因此配重不可能匀速拉起,故D 错误。故选 C。14 如图所示,直径为 50cm 的半球形碗固定在水平面上,碗的端口水平。一根密度分布均匀,长度为 60cm 的光滑杆 ABC搁置在半球碗上,碗的厚
22、度不计,平衡时杆受到的重力与杆在 B 点受到的弹力大小之比为()A5 : 3B 6 : 5C 3 :2D 4 :3【答案】 A【解析】【详解】以 AC棒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根据几何关系可得:OABOBABAD设杆在 B 点受到的弹力为N,根据力矩平衡可得:NLABGLAD则:N25cos2G30cos解得:G 5 N 3故 A 项符合题意;BCD项不符合题意;15C 点为硬棒 AD 的重心,硬棒可绕A 点转动。在棒的11的方向沿 OOB 点施加力 F , F线,棒在图所示位置处于静止状态。则1BF1=s1GA F Gs2C重力的力臂等于SD F方向沿 OO线向下11【答案】 A【解析】【分
23、析】【详解】AB由图像可得, A 点到 F1 的距离为 s2,若令 A 点到重力的距离为s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可知F1 s2Gs3可以推出F1s3 Gs2由于s3s2可得F1G故 A 选项正确,符合题意,B 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重力的力臂为支点 A 到重力的距离,重力竖直向下,因此力臂为水平方向,故C 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D F1 与 G 在支点同侧,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所以的方向应该向上,故D 选项错误,不F符合题意。16 如图所示,轻质均匀杠杆分别挂有重物GA 和 GB (GAGB) ,杠杆水平位置平衡,当两端各再加重力相同的物体后,杠杆A仍能保持平衡B不能
24、平衡,左端下沉C不能平衡,右端下沉D不能确定哪端下沉【答案】 C【解析】【详解】杠杆原来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 ,此时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分别为 GA 和 GB,其对应的力臂分别为 lA 和 lB,如图所示: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GAlA=GBl B;已知 GA BA B,当两端各再加重力相同的物体后,设增加的物重为G,此时左边力G所以 l l和力臂的乘积:(GA+G)?l A=GAlA+GlA右边力和力臂的乘积:(GB+G)?l B=GBlB+GlB由于 lAlB,所以 GlAGlB;所以:GAlA+GlAF2,因为甲中的动力臂长B F F2,因为乙中的阻力臂短D F1=F2,因为动力臂都是阻力
25、臂的2 倍【答案】 D【解析】【分析】把水泥板看做一个杠杆,抬起一端,则另一端为支点;由于水泥板是一个厚度、密度都均匀的物体,所以,其重力的作用点在其中心上,此时动力F 克服的是水泥板的重力,即此时的阻力臂等于动力臂的一半;在此基础上,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即可确定F1 与 F2 的大小关系。【详解】两次抬起水泥板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动力克服的都是水泥板的重力,对于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的物体,其重心都在其几何中心上,所以两图中动力臂都是阻力臂的2 倍;依据 Fl 动Gl阻 可得,FG l阻1 G ,l动2所以,前后两次所用的力相同,即F1F2 ,故 ABC 都错误, D 正确。【点睛
26、】本题作为考查杠杆平衡条件应用的一道经典例题,很容易让学生在第一印象中选错,一定要仔细分析,重点记忆!18 一轻质不等臂杠杆AOB 的左右两端分别吊着一实心铝块和铜块,此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现将铝块、铜块同时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已知:水 1.0103 kg/m3 ,铝 2.7 103 kg/m 3 , 铜 8.9 103 kg/m 3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A 端下降BB 端下降C仍然平衡D无法判断【答案】【解析】【分析】【详解】B在轻质不等臂杠杆 AOB 两端吊上实心铝块和铜块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由图知OBOA,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G 铝 ?OA=G 铜 ?OB即铝 V 铝 g?
27、OA=铜 V 铜 g?OB而 铝V 铜 g将铝块和铜块同时浸没在水中后,杠杆左、右两边有(G 铝 -F 浮 )?OA, (G 铜 -F 浮 )?OB即(铝 V 铝 g-水 V 铝 g)?OA, (铜 V 铜 g-铜 V 铜 g)?OB那么铝 V 铝 g?OA -水 V 铝 g?OA铜 V 铜 g?OB -铜 V 铜 g?OB所以 B 端下沉。故ACD错误, B 正确。故选 B。19 如图所示,用不同的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时,最省力的是(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ABCD【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如图所示,物体重力为G,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则各图的力F 大小分别如下:A图中为动滑轮,动力
28、作用在动滑轮的轴上,费一倍的力,则F1=2G;B图中为斜面,在直角三角形中, 30角所对的直角边 h 为斜边 s 的一半,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总功与有用功相等,则F2s=Gh所以F2h G1 Gs2C图中为动滑轮,动力作用在动滑轮的轮上,则F31 G2D图中为杠杆,O 为支点,动力臂为3l,阻力臂为l,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43l=Gl即F41 G3由此可得,最省力的为F4。故选 D。20 如图杠杆 AOB 用细线悬挂起来,分别在A 、B 两端分别挂上质量为m1 、 m2 的重物时,杠杆平衡,此时AO 恰好处于水平位置,AOBO ,不计杠杆重力,则m1 、 m2 的关系为A m1m2B m1 m
29、2C m1m2D无法判断【答案】 C【解析】【详解】杠杆示意图如下: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 L2 可知,G1L1G2 L2m1gL1m2 gL2即 m1 L1m2 L2因为力与相应的力臂成反比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力臂L1 L2 ,所以物体的重力G1 G2 ,即 m1 m2 ,故选 C。二、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21 如图所示,在一个罐子的盖和底各开两个小洞。将小铁块用细绳绑在橡皮筋的中部穿人罐中,橡皮筋两端穿过小洞用竹签固定。做好后将它从不太陡的斜面滚到水平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罐子从斜面滚下,重力势能只转化为动能B罐子从斜面滚下的过程中,只有动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C因为能量之
30、间可以相互转化,所以罐子滚下后可能再次滚上斜面D如果水平面是光滑的,则罐子会一直滚动下去【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A罐子从斜面滚下,要克服摩擦力做功而使重力势能转化为内能,故A 错误;B罐子从斜面滚下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内能,故B 错误;C罐子从不太陡的斜面上滚下,罐子的高度减小,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橡皮筋的弹性形变逐渐增大,则罐子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增大,即该过程中罐子的重力势能会转化为动能和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发生形变的橡皮筋由于要恢复原状,故罐子可能再次滚上斜面,故C 正确;D罐子在滚动的过程中,由于和斜面之间存在摩擦,机械能会转化为内能,所
31、以整个罐子的机械能不守恒,机械能会逐渐变小,最终罐子会停止运动,故D 错误。故选 C。22 举重是我国的优势体育项目,如图所示,运动员需将杠铃举过头顶,等到裁判判定站稳之后才能算成绩有效。在抓举时,两位运动员用相同时间把同样重的杠铃举起,一位运动员将杠铃举起1.9m, 另一位运动员将杠铃举起1.8m 。如果他们对杠铃所做的功分别为W1 和 W2 ,功率分别为P1 和 P2,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 W W2C P = PD P W2。故 A 错误, B 正确;CD他们用相同时间把同样重的杠铃举起,相同的时间内,做的功越多,功率越大。由上可知 W1 W2 ,所以 P1 P2。故 CD 错误。
32、故选 B。23 如图所示,粗糙的弧形轨道竖直固定于水平面上,小球由经过另一侧高点 B 后到达最高点 C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点以速度)v 沿轨道滚下,A小球在 A、 B、 C 三点的速度大小关系是vC vB vAB小球在 A、 B 两点的动能之差等于小球从A 点到 B 点克服摩擦力做的功C小球在 A、 B 两点具有的重力势能相同D整个过程只有重力对小球做功【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A小球运动过程中会克服摩擦力做功,且质量不变,故从A 运动到 C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小,小球在 A 与 B 点的势能相同,故在A 点的动能大于B 点的动能, C 点最高,故小球在 C 点的势能最大,动能最小
33、,所以vCvB vA ,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BCA、 B 两点高度相同,小球的质量不变,故小球的重力势能相同,小球从A 点运动到 B点,会克服摩擦力做功,动能减小,动能之差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故B、 C 正确,不符合题意;D整个过程中,摩擦力也会对小球做功,故D 错误,符合题意。故选 D。24 小红在操场上将一皮球抛出,皮球被抛出后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a c两点处于同一、高度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皮球由a 到 b 时,动能逐渐增大B皮球由c 到 d 时,机械能一直减小C皮球在b 点时的机械能最大D皮球在a、 c 两点时动能相等【答案】 B【解析】试题分析:皮球由a 到b 时,速度
34、越来越小,所以动能逐渐减小,故A 错;皮球由c 到d时,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一直减小,故B 正确;皮球在a 点时的机械能最大,故C错;皮球在a、 c 两点时的重力势能相等,而机械能不相等,所以动能不相等,故D 错;应选 B考点:机械能转化25 如图所示,小球以速度v 从 A 沿弯曲轨道滑下,并最终刚好到达等高的C 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因为最终到达了与A 等高的 C 点,所以小球机械能守恒B小球在B 点的机械能最大C小球从B 到 C 的过程只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D小球从A 到 C 的整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量等于克服摩擦力做功【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A B小球以速度 v 从
35、高的 C 点, C 点速度为A 沿弯曲轨道滑下,在0,只有重力势能,A 点具有动能和重力势能,并最终刚好到达等A、 C 两点的重力势能相等,但A 点的机械能大于 B 点的机械能,说整个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在减小,所以A 点的机械能最大,故AB 错误;C小球从B 到 C 的过程中先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再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C错误;D A、 C 两点的重力势能相等,整个过程动能减小为0,用来克服摩擦力做功,故D 正确。故选D。26 小美用200N的力将重10N的足球踢出去15m远,她对足球做的功是()A3000JB150JC没有做功D做了功,但无法确定做功多少【答案】D【分析】【详解】题中只告
36、诉了该同学对足球的作用力大小为200N,而没有说明足球在该力的作用下移动的距离( 15m 是足球离开脚后运动的距离),她对足球做了功,但无法准确求出她对球所做的功,故A、 B、 C 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故选 D。27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在相同时间内将同一重物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每个滑轮的重均相等,不计绳重及摩擦, 针对这一现象,小明得出了4 个结论: F1做的功等于 F2 做的功; 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于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使用乙滑轮组比甲滑轮组更加省力; F1 做功的功率等于 F2 做功的功率;其中正确的为()A 、 、 B 、 、 C 、 、 D 、 、 、 【答
37、案】 D【解析】【分析】【详解】在不计绳重及摩擦时,拉力做的功等于提升物体和动滑轮做的功,因为物重相同,提升的高度相同,所以两次拉力做的功都等于W总Fs = GG动h故 F1 做的功等于 F2 做的功,正确;在不计绳重及摩擦时,甲滑轮组和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都为W有用GhGW总GG动hGG动即机械效率相等,故正确;甲滑轮组由两段绳子承重,拉力为F11 GG动2乙滑轮组由三段绳子承重,拉力为F21G动G3所以使用乙滑轮组比甲滑轮组更加省力,正确;两次拉力做的功,用时也相等,根据PW知, F1 做功的功率等于F2 做功的功率,t正确;故选 D。28 如图是滑雪运动员收起雪杖后从高处滑下的情景,对此过
38、程A运动员下滑过程中动能增大,重力势能也增大B运动员下滑过程中,动能的增加量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C运动员的动能是由重力势能转化来的D运动员弓着腰,是为了通过降低重心来增大惯性【答案】 C【解析】【详解】A运动员下滑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越来越大,高度不断变小,所以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故 A 错误;B运动员下滑过程中,由于要克服摩擦做功,有一部分动能转化为内能,所以动能的增加量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故 B 错误;C运动员下滑过程中,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所以,运动员的动能是由重力势能转化来的,故 C 正确;D运动员弓着腰,是通过降低重心来增加稳度,不能改变惯性的大小,故故选 C。D 错误。29 炎热的夏天海口,环卫工人利用洒水车给马路洒水降温,洒水车在水平马路匀速行驶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动能减少,机械能不变B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少C动能减少,机械能减少D动能增大,机械能增大【答案】 C【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作物种子订购合同范本
- 冬令营合同范本
- 2025年新型复合型菌剂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范
- 耕地保护政策法规
- 2025年酸碱平衡调节药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稿
- 2025年高级降落伞项目规划申请报告
- 2025年银行监管及中央银行服务项目提案报告模范
- 2025年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 7.2.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说课稿
-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探究
- 教师职业道德与学前教育政策法规 题库及答案 第十章
- 借哪吒精神燃开学斗志 开学主题班会课件
- GB/T 45107-2024表土剥离及其再利用技术要求
- 一年级家长会课件2024-2025学年
- 2024年海南省海口市小升初数学试卷(含答案)
- 广东省五年一贯制语文试卷
- 新版北师大版小学3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新教材)
- ISO_15442(随车起重机安全要求)
- 过桥资金(新)
- 颅内压监测的方法与护理ppt课件
- 房地产项目盈亏平衡分析
- 中兴网管日常操作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