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解剖生理学习题:第四章 口腔功能_第1页
口腔解剖生理学习题:第四章 口腔功能_第2页
口腔解剖生理学习题:第四章 口腔功能_第3页
口腔解剖生理学习题:第四章 口腔功能_第4页
口腔解剖生理学习题:第四章 口腔功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打印本页第四章 口腔功能 题目答案分离版 题目答案结合版 字体:大 中 小一、A11、唾液维持口腔pH值是由于唾液的A.消化作用B.清洁作用C.缓冲作用D.保护作用E.稀释作用【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唾液的作用 唾液不仅对消化有很大作用,且与口腔的很多功能均有密切关系。消化作用 唾液内的淀粉酶,能分解食物中的淀粉成麦芽糖。这不仅在口腔内进行,当由唾液混合的食团进入胃后,在未接触胃酸前,唾液淀粉酶似可继续作用约30分钟,直至胃内物变为pH约为4.5的酸性反应为止。pH6时,唾液淀粉酶最宜发挥作用。稀释和缓冲作用 若刺激性很强的物质进入口内,唾液分泌立即增多,以稀释其浓度。过冷过热的温度等刺

2、激也可借以缓冲,以保护口腔组织。唾液维持口腔pH值是由于唾液的缓冲作用。 【该题针对“唾液缓冲作用”知识点进行考核】 2、混合唾液中固体物质约占A.0.2B.0.4C.0.6D.0.8E.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唾液中水分约占99.4,固体物质约占0.6(其中有机物约占0.4,无机物约占0.2)。唾液中的有机物主要为粘蛋白,还有球蛋白、氨基酸、尿酸和唾液淀粉酶、麦芽糖酶、溶菌酶等。唾液中的无机物主要有钠、钾、钙、氯化物、碳酸氢盐和无机磷酸盐等,其次为镁、硫酸盐、氰酸盐、碘化物和氟化物等。唾液中的粘液主要是粘蛋白,因而具有粘稠性质。 唾液中还可混有脱落的上皮细胞、细菌、白细胞和龈沟液。

3、【该题针对“唾液中固体物质”知识点进行考核】 3、唾液中主要的免疫球蛋白是A.lgAB.lgGC.lgMD.SlgAE.lgE【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SlgA指的是分泌型lgA,是黏膜免疫系统的主要效应分子。4、在咀嚼过程中,磨损的定义是A.牙面与食物之间的摩擦而造成牙齿缓慢地渐进性消耗B.牙面与牙面之间的摩擦而造成牙齿缓慢地渐进性消耗C.牙面与外物机械摩擦而造成牙体损耗D.牙面与外物机械摩擦而产生的外物机械损耗E.以上都对【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磨损指牙齿表面与外物机械摩擦而产生的牙体组织损耗 磨耗是指在咀嚼过程中,由于牙面与牙面之间,或牙面与食物之间的摩擦,使牙齿硬组织自然消耗

4、的生理现象。 【该题针对“磨损”知识点进行考核】 5、以下关于牙齿磨损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理性磨损是机械摩擦作用而造成的牙体硬组织慢性损耗B.咀嚼磨损会导致牙体硬组织的严重丧失C.均匀适宜的磨损对牙周组织的健康有重要意义D.只有非咀嚼磨损,会引起牙齿病理性改变E.磨损均可引起牙本质过敏【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磨耗是指在咀嚼过程中,由于牙面与牙面之间,或牙面与食物之间的摩擦,使牙齿硬组织自然消耗的生理现象。牙齿的磨耗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明显,多发生在牙齿(牙合)面、切嵴及邻面。(牙合)面磨耗以上下颌磨牙的功能尖(支持尖)为多,切嵴以下前牙切嵴磨耗较多。因牙齿具有生理性的活动度,在长期咀嚼

5、压力的作用下,相邻牙相互摩擦而致邻面磨耗。 磨损指牙齿表面与外物机械摩擦而产生的牙体组织损耗,如刷牙引起牙冠唇、颊面或颈部等处的非生理性损耗。 均匀适宜的磨损对牙周组织的健康有重要意义。例如:由于牙尖被磨损,减少了咀嚼时来自侧方的压力,使牙尖的形态和牙周组织的功能相互适应。此外牙冠的磨损可以减少临床牙冠的长度,保持冠根长度的协调,从而不至于由于杠杆作用而使牙周组织负担过重。 磨耗的生理意义 1.有利于平衡(牙合)的建立 上下颌牙在建(牙合)初期,往往没有正常而平衡的(牙合)关系,可能出现少数早接触点,通过牙的磨耗,消除早接触点,使颌面广泛接触。 2.降低牙尖高度,减少侧向力 随着年龄增长,牙周

6、组织对外力的抵抗力逐渐减弱。磨耗使牙尖高度降低,可减少咀嚼时牙周组织所受的侧向压力,使牙尖形态与牙周组织功能相适应。 3.协调临床冠根比例 高龄者,牙周组织发生老年性退缩,临床牙冠增长,甚至牙根部分暴露。牙冠磨耗可减少临床牙冠的长度,保持冠根比例协调,从而不致由于杠杆作用而使牙周组织负担过重。 牙齿磨耗的程度与食物的性质、牙体组织的结构、咀嚼习惯和(牙合)力的强弱有关。多食粗硬食物、紧咬牙、夜磨牙、牙体发育不良和(牙合)关系紊乱等,都可使牙齿过多、过快或不均匀地磨损,而形成各种病理现象。若由于某些因素引起咀嚼运动受限制或侧方运动幅度较小,可使颊舌尖的磨损程度不均或过多,如上下颌牙的功能尖磨损过

7、多,可形成反横(牙合)曲线,易引起牙周组织的创伤和牙体组织的折裂。 生理性磨损均一般不引起牙本质过敏。 【该题针对“第四章 口腔功能 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6、有关(牙合)力与牙周组织关系的描述中,说法错误的是A.最大(牙合)力有性别差异B.最大(牙合)力有年龄差异C.最大(牙合)力可经过锻炼而增强D.沿水平方向的(牙合)力有利于牙周组织E.沿牙体长轴方向的(牙合)力也有利于牙周组织【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最大(牙合)力:为牙周组织所能耐受的最大力。 影响(牙合)力的因素主要有性别、年龄、咀嚼习惯、(牙合)力线的方向、张口距离以及口颌系统的状态等(牙合)力为生物力,各种(牙合)力测

8、量仪虽能测得一定(牙合)力,但与实际(牙合)力尚有差距,且不同类型的(牙合)力仪,其测量值也有差异。牙周的纤维在垂直方向上的承受力最好,水平力很容易对其造成伤害。 【该题针对“第四单元 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7、唾液的功能不包括A.消化作用B.吸收作用C.溶酶作用D.冲洗作用E.排泄作用【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唾液具有润滑,缓冲,清洁,抗微生物(包括溶菌酶),凝集,膜的形成,消化,保护等作用。 吸收不是唾液的功能。 【该题针对“第四单元 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8、咀嚼肌由小到大排列应为A.颞肌嚼肌翼内肌B.颞肌翼内肌嚼肌C.嚼肌颞肌翼内肌D.嚼肌翼内肌颞肌E.翼内肌嚼肌颞肌【

9、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咀嚼力为咀嚼肌所能发挥的最大力,也称咀嚼肌力。其力量的大小,一般与肌肉在生理状态下的横截面积成正比。根据Weber测定法,正常肌肉横断面积所能发挥的力,平均为10kgcm2。成年人的颞肌、嚼肌、翼内肌的横断面积约为8cm2、7.5cm2、4cm2,三肌共为19.5cm2,三肌应有咀嚼力195kg,但根据肌纤维附着部位和方向的不同,它们所产生的垂直向力为颞肌80kg、嚼肌70kg、翼内肌30kg。这些是理论上的数据,实际咀嚼力的大小,视参与咀嚼的肌纤维的多少而定。 【该题针对“第四单元 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9、对咀嚼系统最有利的生物杠杆是A.类B.类C.类D.

10、A+BE.都不是【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题干中是对咀嚼系统最有利的生物杠杆,类机械效能大,咀嚼系统的受力大。类有利于维护狭小的单根前牙和其牙周组织的健康,所以此题选C10、下列哪项不是咀嚼效率的影响因素A.牙周组织的健康状况B.颞下颌关节疾患C.年龄D.全身健康状况E.性别【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影响咀嚼效率的因素有以下几点:(1)牙齿的功能性接触面积:上下颌牙齿的功能性接触面积大小与咀嚼效率高低有密切关系,接触面积越大,咀嚼效率越高。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关系及牙齿的形状、大小、数目、排列等不正常,牙体、牙列的缺损均可导致咀嚼效率的降低。(2)牙齿支持组织:由于局部或全身的疾患,使

11、牙齿支持组织受到损害,牙周组织的耐受力降低而影响咀嚼效率。(3)颞下颌关节疾患:影响下颌运动及咀嚼肌的作用,导致不能充分发挥咀嚼功能。(4)口腔内软硬组织的缺损,手术或外伤等后遗症,均可影响咀嚼功能。(5)其他:年老体弱、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和不良咀嚼习惯等,均可影响咀嚼功能。 【该题针对“咀嚼效率的影响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11、下列哪项不是影响(牙合)力的因素A.性别、年龄B.釉质钙化的程度C.咀嚼习惯D.力线的方向E.张口距离【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牙合)力是口腔生理功能检测的指标之一,是上下颌牙齿在咬合时所发挥的力量,可作为口腔修复、外科、正畸等治疗疗效评定的客观指标,主要来源

12、是指咬合时咀嚼肌群的收缩合力。那么可能影响整个肌肉力量的因素,就是影响 (牙合)力的因素,其次,牙体釉质钙化的程度可能会影响到以下因素:抗力、耐酸、美观,就本题而言,牙体釉质钙化的程度只会影响到牙体本身 ,而不会影响到咀嚼肌群 故不符合题意。12、下列论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咀嚼力是咀嚼肌所能发挥的最大力B.(牙合)力是咀嚼时牙齿实际承受的咀嚼力C.最大(牙合)力为牙周膜的最大耐受力D.第一磨牙(牙合)力最大,中切牙(牙合)力最小E.(牙合)力可因锻炼而增加【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咀嚼时,咀嚼肌仅发挥部分力量,一般不发挥其全力而留有潜力,故牙齿实际所承受的咀嚼力量,称为(牙合)力或咀嚼压力

13、。(牙合)力的大小,因人而异,同一个体,因其年龄、健康状况及牙周膜的耐受阈大小而有所不同。(牙合)力与咀嚼力的大小密切相关。通过锻炼增加参与咀嚼的纤维的数目,是可以影响(牙合)力的。在临床上可以发现一些喜欢咀嚼硬食的患者,其咀嚼力就相对较大。(牙合)力最小的是侧切牙,不是中切牙。 【该题针对“咀嚼力”知识点进行考核】 13、正常人的一个咀嚼周期中,发生咬接触的平均时间为A.0.2秒B.0.4秒C.0.6秒D.0.8秒E.1.0秒【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咀嚼周期 咀嚼食物时,下颌运动有其一定的程序和重复性,此种程序和重复性称为咀嚼周期。根据咀嚼时下颌运动的轨迹图形,咀嚼周期具有形态和时间的

14、变化。(1)轨迹图形:似滴泪水形。(2)时间变化:快(开口)慢(最大开口)快(闭口)慢(咬合接触)。一个咀嚼周期所需时间平均为0.875秒,其中,咬合接触时间平均为0.2秒,两者间之比约为4:1。 【该题针对“第四章 口腔功能 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14、前牙做循环的作用是A.切割食物B.刺穿食物C.撕裂食物D.压碎食物E.磨细食物【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切割运动:主要通过下颌的前伸运动,经前伸咬合而实现。下颌自牙尖交错位或下颌姿势位向下、向前伸,继而上升至上、下颌切牙相对,切咬食物。在穿透食物后,上下颌切牙对刃,然后下颌切牙的切嵴沿上颌切牙的舌面向后上方向回归至牙尖交错位。下颌自

15、前仲,经切牙对刃,滑回至牙尖交错位,为前牙的一次切割运动。下颌前伸过程是准备运动,由对刃滑行回归至牙尖交错位,才是发挥功能的阶段。当食物被切割成大小合适后,由唇、颊、舌的协同作用,将食物送往后牙(牙合)面,经后牙嚼细、吞咽,然后才进行第二次切割运动。 【该题针对“第四章 口腔功能 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15、咀嚼运动中,下颌前伸运动的功能范围是A.1mmB.2mmC.3mmD.4mmE.5mm【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咀嚼运功的过程包括切割、捣碎和磨细。切割主要是通过下颌的前伸运动。此题考查的是此过程下颌前伸运动的功能范围为2mm。16、下列哪一项属于正常咀嚼周期的特征A.牙咬合接触

16、时,下颌运动无明显的瞬息停止B.咀嚼周期形态不稳定C.咀嚼周期速度变化大D.运动中没有节律E.轨迹面具有似滴泪水的形态【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咀嚼周期咀嚼食物时,下颌运动有其一定的程序和重复性,此种程序和重复性称为咀嚼周期。根据咀嚼时下颌运动的轨迹图形,咀嚼周期具有形态和时间的变化;1.轨迹图形 似水滴形。2.时间变化快(开口)慢(最大开口)快(闭口)慢(咬合接触)。闭口开始时速度快,接近咬合接触时慢,接近正中颌位时,急速减慢,在咬合接触时瞬间停止。一个咀嚼周期所需时间平均为0.875秒,其中,咬合接触时间平均为0.2秒,两者间之比约为4:1。咀嚼周期中,每一程序所持续的时间和咀嚼运动的

17、特性,可随食块的大小、硬度、滋味、特点及某些疾病的性质而异。17、影响咀嚼效率最重要的因素是A.牙的形态B.牙的数目C.牙的生长部位D.牙的功能接触面积E.牙的生长发育情况【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影响咀嚼效率的因素(1)牙齿的功能性接触面积:上下颌牙齿的功能性接触面积大小与咀嚼效率高低有密切关系,接触面积越大,咀嚼效率越高。(牙合)关系及牙齿的形状、大小、数目、排列等不正常,牙体、牙列的缺损均可导致咀嚼效率的降低。(2)牙齿支持组织:由于局部或全身的疾患,使牙齿支持组织受到损害,牙周组织的耐受力降低而影响咀嚼效率。(3)颞下颌关节疾患:影响下颌运动及咀嚼肌的作用,导致不能充分发挥咀嚼功能

18、。(4)口腔内软硬组织的缺损,手术或外伤等后遗症,均可影响咀嚼功能。(5)其他:年老体弱、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和不良咀嚼习惯等,均可影响咀嚼功能。 【该题针对“影响咀嚼效率的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二、B1、A发生在颞下颌关节上腔的滑动B发生在颞下颌关节上腔的转动C发生在颞下颌关节下腔的滑动D发生在颞下颌关节下腔的转动E下腔的转动与上腔的滑动相结合的混合运动【正确答案】:【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第四章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小开颌运动为A.B.C.D.E.【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小开口颌运动:指从切缘计算开口度约15mm的运动。此时髁突围绕水平横轴旋转,关节盘静止不移动,又称为铰

19、链运动。 【该题针对“第四章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大开颌运动为A.B.C.D.E.【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大开颌运动:指非用力的自然大张口运动,上下切缘之间为3745mm开口度。开口超过一定限度时,髁突带动关节盘沿关节结节的后斜面向前下方滑动。在盘突复合体滑行过程中,髁突继续向前方旋转,关节盘则稍向后方旋转。因此大张口运动是同时发生在关节上下腔,同时有旋转和平移相结合的复杂运动。 【该题针对“第四章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最大开颌运动末期为A.B.C.D.E.【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最大开颌运动:如在打哈欠时的下颌运动就是最大开颌运动。此时翼外肌下头处于紧张状态,二腹

20、肌出现强烈收缩,牵引下颌向下后方增大开口度至极限。此时髁突仍是只作旋转不作滑动,运动只发生在关节下腔。颞下颌韧带、蝶下颌韧带和茎突下颌韧带起到限制髁突过度移动的作用。 【该题针对“第四章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2、A.咀嚼肌力B.(牙合)力C.最大力D.牙周潜力E.咀嚼用力【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哪种力与肌肉横断面积有关A.B.C.D.E.【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咀嚼力:为咀嚼肌所能发挥的最大力,也称咀嚼肌力。其力量的大小,一般与肌肉在生理状态下的横截面积成正比。、哪种力是指牙周组织所能耐受的最大力A.B.C.D.E.【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最大(牙合)力:为牙周组织所能

21、耐受的最大力。最大(牙合)力测定通常是通过(牙合)力计测量,其大小顺序为: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第三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前磨牙尖牙中切牙侧切牙。日常咀嚼食物所需(牙合)力约为330kg(最大(牙合)力之一半),由此可知正常牙周组织尚储备一定的承受力,此力量称为牙周潜力或称牙周储备力。 牙周储备力(牙周潜力)是最大(牙合)力减去日常所需(牙合)力。、哪种力又叫咀嚼压力A.B.C.D.E.【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牙合)力:咀嚼时,咀嚼肌仅发挥部分力量,一般不发挥其全力而留有潜力,故牙齿实际所承受的咀嚼力量,称为(牙合)力或咀嚼压力。(牙合)力的大小,因人而异,同一个体,因其年龄、健康状况及牙周膜的

22、耐受阈大小而有所不同。(牙合)力与咀嚼力的大小密切相关。、哪种力是指提颌肌收缩时所能发挥的最大力A.B.C.D.E.【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咀嚼力:为咀嚼肌所能发挥的最大力,也称咀嚼肌力。其力量的大小,一般与肌肉在生理状态下的横截面积成正比。根据Weber测定法,正常肌肉横断面积所能发挥的力,平均为10cm2。成年人的颞肌、咬肌和翼内肌的横断面积约为8cm2、7.5cm2和4cm2,三肌共为19.5cm2,三肌应有咀嚼力195kg,但根据肌纤维附着部位和方向的不同,它们所产生的垂直向力为颞肌80kg、咬肌70kg和翼内肌30kg。这些是理论上的数据,实际咀嚼力的大小,视参与咀嚼的肌纤维的

23、多少而定。、哪种力又称为牙周储备力A.B.C.D.E.【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日常咀嚼食物所需(牙合)力约为330kg(最大(牙合)力之一半),由此可知正常牙周组织尚储备一定的承受力,此力量称为牙周潜力或称牙周储备力。3、A.开闭口运动B.前后运动C.侧方运动D.边缘运动E.咀嚼运动【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哪一项属于功能运动A.B.C.D.E.【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边缘运动:为下颌向各方向所能做最大范围的运动。 习惯性开闭运动:是下颌沿习惯性轨道进行的反射性开闭口运动,如叩齿运动。 功能运动:是指进行咀嚼、吞咽及言语等功能活动时的下颌运动。、哪一项是指下颌向各个方向所作最大范围的运动A.B.C.D.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