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34降血糖药.ppt_第1页
药理-34降血糖药.ppt_第2页
药理-34降血糖药.ppt_第3页
药理-34降血糖药.ppt_第4页
药理-34降血糖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胰岛素及口服降 血 糖 药,Insulin and Oral Hypoglycemic Drugs,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病群 ,特点血糖过高、糖尿、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疲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及肥胖发生率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在中国的发病率达到 2% ,据统计,中国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达 4000 万,并以每年 100 万的速度递增。,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 ,引起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其中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

2、正常人: 空腹血糖 80120mg/dl (4.46.7 mmol/l) 餐后血糖 140 mg/dl ( 7.77 mmol/l),糖尿病患者: 空腹血糖 126mg/dl(7.0 mmol/l) 餐后血糖 200mg/dl (11.1 mmol/l),糖尿病的分型及特点,类型 型 IDDM 型 NIDDM,发生率 90%,发病年龄 30岁,体型 瘦 5080%肥胖,病情 急、重、快 慢、轻,酮症酸中毒 易发生 不易发生,自身免疫性胰岛细胞破坏,胰岛素绝对缺乏,类型 型 IDDM 型 NIDDM,发病机制,细胞功能低下,胰岛素相对缺乏,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治疗,所有病人都需要,2030% 病人

3、需要,口服降糖药,很少有效,有效,治疗目的,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防止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胰岛细胞分泌,由两条肽链组成的多肽 易被消化酶破坏,故口服无效,需皮注或静脉给药,胰岛素 insulin,胰岛素制剂的特点,制 剂,类别,静脉 立即 2 急救,给药途径,作用时间(h),开始 维持,给药方法,皮下 0.5 68 餐前0.5,低精蛋白锌胰岛素NPH,精蛋白锌胰岛素PZI,皮下 13 1826,早或晚餐前1h,皮下 38 2836,短,中,长,Regular insulin,RI,药理作用 1血糖:糖的氧化和酵解,糖原合成, 糖原分解和异生 2脂肪:合成和贮存,分解,脂肪酸和酮体的

4、生成 3蛋白质:合成,分解,脂肪酸,葡萄糖,氨基酸,甘油三酯 脂肪组织,糖原 肝脏,蛋白质 肌肉,胰岛素对代谢的影响,机制:与膜InsR 亚基结合亚基(跨膜蛋白,胞内部分含TPK)自身磷酸化TPK激活胞内蛋白磷酸化级联反应效应,临床应用 胰岛素依赖型(型)糖尿病 经饮食控制或口服降血糖无效的 型糖尿病 糖尿病发生急性或严重并发症 如酮症酸中毒 合并应激状态如重度感染、消耗性疾病、 高热、妊娠、创伤以及手术 纠正细胞内缺钾(合用葡萄糖),1)低血糖症:多为胰岛素过量或未按时进餐所致。表现:饥饿感、出汗、心跳加快、焦虑、震颤等。严重者引起昏迷、惊厥及休克,甚至脑损伤及死亡。 长效胰岛素降糖作用较慢

5、,不出现上述症状,而以头痛和精神情绪、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 治疗:饮用糖水,严重者立即iv 50%葡萄糖,不良反应,2)过敏反应: 动物胰岛素与非纯化胰岛素者具有抗原性。极少数严重者可致过敏性休克。 可换用其它动物种属来源胰岛素、高纯度制剂或人胰岛素。,3)胰岛素抵抗 急性:应激状态(严重感染、创伤、手术、情绪激动等)下血中抗胰岛素物质增多;酮症酸中毒时血中游离脂肪酸和酮体妨碍葡萄糖摄取利用。增加胰岛素剂量即可。 慢性:Ins抗体与Ins结合妨碍Ins向靶部位转运;受体数目或亲和力降低;靶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系统失常。用免疫抑制剂、改用高纯度胰岛素或适当调整剂量常可有效。,4)脂肪萎缩: 见于长

6、期应用非纯化Ins,或长 期在同一部位注射。 应用纯化Ins可减少之。,口服降血糖药,葡萄糖苷酶抑制药:阿卡波糖 餐时血糖调节剂,磺酰脲类,双胍类,胰岛素增敏药:罗格列酮,药理作用与机制 1.降血糖:可降低正常人血糖。 与细胞膜磺酰脲受体结合,阻滞ATP敏感的钾通道,使膜去极化,增强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开放,钙内流增加,促进胰岛素释放。,磺酰脲类,其它:增加胰岛素受体的数目和亲和力,提高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糖原和脂肪的合成。,2.抗利尿作用:格列本脲、氯磺丙脲促进抗利尿素分泌,3.其它作用: 第三代:格列齐特(达美康)降低血小板粘附与聚集,促进纤溶酶原合成,加速纤维蛋白溶解,消除微血栓,可防治微血管病变。,临床应用 1.用于饮食控制无效、胰岛功能尚存的型糖尿病。 2.格列本脲、氯磺丙脲可治疗尿崩症。,不良反应,较严重者为低血糖症。 新型磺酰脲类较少引起。,双胍类 二甲双胍、苯乙双胍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