匀变速直线运动教学设计(共4篇)_第1页
匀变速直线运动教学设计(共4篇)_第2页
匀变速直线运动教学设计(共4篇)_第3页
匀变速直线运动教学设计(共4篇)_第4页
匀变速直线运动教学设计(共4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匀变速直线运动教学设计(共4篇) 第1篇:匀变速直线运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课程名称 匀变速直线运动 教学对象 高考学生 授课单位 设计人员 太 师 批 准 人乐乐中学二一三年十月 日匀变速直线运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内容简析:本节主要内容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及公式,是高考的一个重点和必考内容。它是继位移、速度后又一个重要的矢量,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启动、制动问题等都要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知识来解决,在研究过程中体现了抽象化简化思想和图像、物理公式法,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2、教学目标确定:从知识结构来看,本节核心内容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及公式,可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2、“恒定加速度”的特点入手,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学_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同时,还要注意“加速度”的矢量特性。在学_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的基础上,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以及一些常用的性质。从而可以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1)通过师生互动演示复_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前面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及公式的推导(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图想法和公式法、比值法一般等方法,提高学生观察、归纳、猜想、证明等逻辑思维能力(3)通过对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发现意识、创新意识 第二课时:(1)加深对匀变速直线运动概念理解,灵活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及公式、图

3、像解决问题,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性质(2)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及公式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应用3、教学重点与难点:第一课时:重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及公式难点: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及公式,解决相关简单问题第二课时:重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与运用,及匀变速直线运动定义及公式的应用难点:灵活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及公式、性质解决相关问题二、学情分析:从整个中学物理教材体系安排分析,前面已安排了矢量知识的复_,在国际F方程赛车中启动、匀速、制动的问题,学生还是不能解决,存在疑问。本课正是由此入手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产生求知的欲望。而矛2盾解决的关键依然依赖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在研究匀变

4、速直线运动用到的思想方法,于是从几个特殊的对应观察、分析、归纳、概括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及公式。高二学生仍对物理思想和方法的认识还不够,思维能力比较欠缺,他们重视具体问题的运算而轻视对问题的抽象分析。同时,高一阶段又是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本节教学设计一方面遵循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另一方面也加强观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培养。多物理生愿意积极参与,积极思考,表现自我。所以教师可以把尽可能多的时间、空间让给学生,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学_的自信心和学_热情等个性心理品质得到很好的培养。这也体现了教学工作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三、教法选择与学法指导:由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与匀速直

5、线运动仅一字之差,在知识内容上是更进一步的,匀速直线运动可以理解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特例,a=0,可用比较法来学_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相关知识。在深刻理解等差数列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与联系的基础上,牢固掌握位移、速度、加速度的相关知识。因此,在教法和学法上可做如下考虑:1、教法:采用问题启发与比较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法构思如下:选择用具提出问题观察分析展示归纳绘制图象定义、规律总结提高。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对学生各种能力进行培养,并以促进学生发展,又以学生的发展带动其学_。同时,它也能促进学生学会如何学_,因而特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2、学法指导:学生学_的目的在于学会学_、思考,达到

6、创新的目的,掌握科学有效的学_方法,可增强学生的学_信心,培养其学_兴趣,提高学_效率,从而激发强烈的学_积极性。我考虑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学法指导:(1) 把隐含在教材中的思想方法显化。如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的推导体,思想方法的显化对提高学生物理修养有帮助。(2) 注重从科学方法论的高度指导学生的学_。通过提问、分析、解答、总结,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和深刻性的目的。3教学过程设计: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阅读本章课件)提出问题、分组选择教具,观察、归纳、猜想得出结论:2、自主探究,找出规律:分组观察车、飞机的启动制动,学生对赛车问题的特点规律。于是得

7、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3、观察判断,分析总结:观察以下汽车运动特点,判断它是否为匀变速直线运动,若是,找出加速度大小,若不是,说出理由,然后回答下面问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也恰好给出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推导:4、问题探究:公式的应用5、课堂演练:6、归纳总结:(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及推导过程。(3)匀变速直线运动有关性质7、练_、作业4第2篇:匀变速直线运动教学设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复_课的教学设计海林市高级中学李雪丽一、课程标准1、通过史实,初步了解近代实验科学产生的背景,认识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2、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了解匀变速直

8、线运动的规律,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所学实验的复_,理解小车在砝码拉动下运动的特点及规律,体验物理研究的科学思维方法2.通过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复_,会分析、解决相关问题3.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复_,理解其特点、规律,会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理解在物理中对一些问题理想化的研究方法律中的作用。3、能用公式和图象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二、教材设计本章从最简单的匀变速运动开始研究,通过对实验的分析了解关于匀变速运动的规律,从本章的基础性地位同时还体现在方法和能力培养方面,用图像来分析物理问题是高中物理的重要数学方法之一,作为最简单的变速运动,

9、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学_将为认识其他更复杂的运动创造了条件。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才能进一步了解必修2的平抛运动规律;认识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特点,才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匀速圆周运动和简谐运动加速度的特点;掌握了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和时间的关系,通过牛顿第二定律,就能进一步推导出动能定理的关系式。可见,本章的知识在整个力学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三、教学分析这节课是对第二章所学_的内容进行总结,一共安排两课时,首先引导学生对本章的主要内容进行复_概括,学生的自行归纳为主,教师的总结为辅。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在课上进行交流,互相补充,争取形成知识网络。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最后利用学案的_题进行

10、巩固,使学生能够应用总结出的结论、公式解决具体问题,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四、学情分析本章学生在已经学_了关于运动的基本概念之后,具备了学_本章新知识的基础,由于学生对匀变速运动的规律还不是很了解,思维方式,解题_惯,计算速度等方面还有很多不同,学_观念、方法还有待改进,对规律的掌握还须加强,公式的掌握的不扎实,甚至有些学生,概念不理解,公式记不准,练_又做的少,导致产生一些学_物理的畏难情绪,教师应及时发现帮助学生走出困境。五、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1.会使用打点计时器、会对纸带数据处理和测量瞬时速度、加速度 2.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理解匀变

11、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会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4.掌握重力加速度的方向、地球上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通常情况下g的取值 5.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及规律、会用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规律解决实际问题4.通过对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复_,培养学生在物理中用图象法解题的思维,认识数学工具在物理解题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实验的理解,体验物理研究的科学思维方法 2.通过作图,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初步体验到科学的简单美3.通过对实际生活中的观察,体验自由落体在生活中的奥妙,体会科学的力量4.通过学_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坚持真理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匀

12、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以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 教学难点具体公式的选择。 教学方法与学_方法讲练结合、整理、交流和总结六、教学流程(一)小组汇报,基本知识点:1.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装置、探究方法、数据处理、实验结论、注意事项 2.匀变速直线运动定义,分类,特点,公式及推导 其他小组,教师补充,学生练_反馈,小结(二)小组汇报,基本规律整理3.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中间位移瞬时速度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为定值 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比例关系 4.自由落体运动(三)图像应用(四)小结(五)作业第3篇:匀变速直线运动教学设计优秀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1、导入速度

13、的变化:观看视频:_奥运会百米决赛,注意观察博尔特比赛中速度的变化。学生总结博尔特的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变化。物理学物理学中将物体速度发生变化的运动称为变速运动。一般来说,做变速运动的物体,速度变化情况非常复杂。本节,我们就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入手,认识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学_研究运动问题的方法。2、复_加速度的定义、公式和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图象表示。二 新课教学: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观察或观测实验数据,直观地得出物体匀加速直线运动过程中速度和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引导学生观察P31图3-3、表3-1中的实验数据,直观地得出小车沿直线作匀加速行驶过程中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论1:小车的匀加速行

14、驶的过程中,速度不断增加,在相等时间内速度增加(变化)相等。引导学生用a=(vt-v0)/t公式任取表3-1数据计算出加速度。 结论2: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引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物理学中,称物体加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物体在直线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当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加速度与速度反向时,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变化规律例1、一辆宝马车正以2m/s速度缓慢行驶,获得了2m/s2的加速度而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加速开始历时10s,求它10s末的瞬时速度?解析:略。1.用公式描

15、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变化规律。由例题1推导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t=v0+at其中vt为末速度(时间t秒末的瞬时速度),v0为初速度(时间t秒初的瞬时速度),a为加速度。讨论:一般v0取方向为正,当a与v0同向时,a0;当a与v0反向时,a当a0时,公式为vt=v0+at,物体的速度增加,即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当a=0时,公式为vt=v0,物体的速度不变,即为匀速直线运动; 当a当v0=0时,速度公式可简化为: vt=at,此时, vt与a的方向总是相同的。2.用图象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变化规律。引导学生用图象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变化规律:P32图3-4小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时

16、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p33图3-5小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简要介绍用描点的方法作图) 随堂练_根据P32图3-4速度-时间图象求出4秒末的速度。(提示:从t坐标4秒处用虚线画一条垂直于t轴的直线交于v-t图线,再从直线与v-t图线交点处开始沿平行t轴画一条虚线,在直线与v轴交点即可得到4秒末的速度)。解释公式中at在V-t图象表示什么?V=at。得出加速度与时间的图象(a-t图)。 方法点拨:数学公式能简洁地描述自然规律,图象则能直观地描述自然规律。利用数学公式或图象,可以用已知量求出未知量。但数学公式或图象描述物理规律通常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合理外

17、推,不能任意外推。 例2、一辆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速度为72km/h,刹车的加速度大小是 4m/s2,求刹车后3s末和5s末的速度?解析:略。3.探究用v-t图象判断加速度的大小。 分组讨论P33讨论与交流中第(1)题。 得出结论:1、可从图线与t轴的夹角的大小判断3辆小车加速度的大小。2、用v-t图象计算加速度的大小。4.通过实例分析,得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与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条件。 分组讨论P33的讨论与交流第(2)个问题。 得出结论:(1)(a)图线表示速度随时间增大,是加速度运动; (b)图线表示速度随时间减少,是减速运动。(2)根据(a)图象计算出的加速度约0.6m/s2,根据(b

18、)图象计算出的加速度约-1.5m/s2。 师生讨论 (1)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为负表示加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2)匀加速直线运动与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条件:当加速度与初速度同向时,物体做匀加速度直线运动;当加速度与初速度反向时,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3)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结论: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方向保持不变(恒量)。 课堂小结:略作业布置:1、教材37:2、3;2、名校学案 物理练_。第4篇: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教学设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教学设计杨红敏 一学_任务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这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19、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匀变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最具代表性的变速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是高中物理运动学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不仅让学生在实验中理解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同时也是后续许多章节探究性实验的基础,比如:自由落体运动,探究a与F、m的关系,验证机械能守恒等。2学_的主要任务:本节的学_任务类型是综合型。在知识上要会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并计算加速度;在技能上要求能设计和操作实验,会测定相关物理量;体验性上要求经历探究活动、尝试解决问题方法、体验发现规律过程,体会科学研究方法等量替换、图象法的应用。二学_者情况分

20、析在学_这一内容之前,所教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速度、位移、瞬时速度、平均速度、等概念、各个物理量间的关系和相应的计算公式。通过初中阶段对物理的学_,学生对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已有初步的了解,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初步具备进行探究性学_的能力,即能在一定的程度上进行自主学_与合作探究。学生学_积极主动,对学_物理有较浓厚兴趣;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喜欢和同龄人一起学_,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具有团队精神。三教学目标分析根据上述对学_任务和学_者情况的分析,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 简要地知道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1、,能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 会分析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能根据纸带正确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并计算加速度。2、过程与方法: 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过程。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实验的设计,培养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_惯,并锻炼思维的全面性、准确性和逻辑性。 培养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尊重实验事实的科学态度。 通过共同探讨和实验,让学生感受探究过程的开放性与协作性。 4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启发学生自主探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何由纸带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并计算加速度。难点:引导学生在猜想的基础上进行实验设计,提出可行的实验方案、

22、完成实验并得出实验结果。四教材处理与教学策略在教材处理上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分为两个学时。第一学时主要的任务是: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第二学时主要的任务是:结合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如何减少误差来详细介绍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和结构、利用频闪照相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以及如何求瞬时速度等知识。本节课是第一学时,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策略:1 1自主学_与合作探究让学生分组(实验时2人一组、讨论时4人一组)进行探究实验。学生在自主学_中,通过对认知活动进行自我监控,并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小组、小组间的合作探究可以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作为,有所收获。教师的策略是

23、宏观调控整体教学进度,微观放活学生局部学_进程,让学生的学_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2现代教学手段与启发式在课堂中采用多媒体课件作为辅助手段,启发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建立形象直观的认识,调动学生学_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学_效率。五教学资源1、学生实验器材: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纸带、轨道及其配套小车、重锤、铁架台、交流电源、钩码若干、刻度尺、细绳。2、演示器材:多媒体设备、课件。 六教学设计(一)引入新课:1.教师:在前面大家学_了直线运动,直线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匀速、变速、匀变速等。我们着重分析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大家能不能举几个你生活中见到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例子。在学生举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

24、对所举的例子进行讨论:究竟是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预测 学生讨论后举出例子和结论的可能是: 例子: 汽车(火车、自行车等)在启动加速(或紧急刹车)时 物体在下落时 小孩子在滑滑梯时 物体在上坡(下坡)时 结论:上述物体是在作变速直线运动,但是还无法确定它们是否作匀变速直线运动。说明:让学生展示对匀变速直线运动已有的经验认识,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体会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感悟物理规律研究的价值。学生在回答时可能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答案,教师不能简单地加以肯定或否定,而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与思考,鼓励学生勇于提出不同看法和意见,让学生在否定之否定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提高思维能力。

25、同时热烈的讨论和辩论过程能激起发学生的学_兴趣。2.提出问题并进行初步分析教师:我们要如何判断一个作变速直线运动(加速或减速)的物体是否在作匀变速直线运动?预测 : 学生有代表性的回答:(教师在学生分析的过程中板书归纳。)要看这个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是否恒定不变(也就是在相同的时间内看速度的改变量是否相等)。说明:这个过程着重于进行理论分析,是让学生进行探究的起点,要让学生有较充分的时间进行讨论和思考;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如何进一步研究下去,这要让学生自己体会,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功与失败的快乐。以下着重讨论方法引导学生

26、学会用极限的方法进行研究。3.深入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那么、同学们有什么样的方法可以求出物体在较短时间内的位移和通过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 学生分组讨论后得出的结论可能是:2 由 可知,如果 很小在这段时间 内的平均速度就很接近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而且 越小,对运动的描述就越精确。时间 可以用秒表测量,但是由于人本身存在反应时间的问题,无法精确测出较短的时间 ;位移可用刻度尺进行测量,但是物体运动过程中在较短的时间 所处的位置难以精确标明。教师:那么如何来提供一个足够小的,持续的时间间隔 呢?教师启发学生模拟打点计时器。 让两个学生表演:一个学生用手拖动一条纸带在水平桌面上向前移动,

27、同时让另一个同学用一枝笔(打包笔、位置固定)每0.5秒(全班同学一起喊数时)在纸带上点一个点,在纸带上面留下了一些点。让学生讨论后明确:纸带运动情况和手是一样的,每相邻的两个点的时间间隔是0.5秒,间距代表手在0.5秒内运动的位移,通过分析点的情况,就可以了解拖动纸带的手的运动情况。教师:为了获得更加均匀(更加短暂)的时间间隔 ,我们可以利用一些仪器,如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说明:让学生在困惑中寻找出路,有利于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精神。利用课本41页迷你实验室,模拟打点计时器,可以让学生较为快捷、简要地理解地打点计时器的原理,有利于减少学生理解上的难度,从而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来进行实验探究。(二

28、)简要地演示并介绍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方法1.教师利用课件和实物投影仪演示、介绍(同时让学生观察实物)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方法和使用时应该注意的事项。说明:这一节课只要求学生会使用打点计时器,而对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和结构不作深入的介绍。 2学生练_使用打点计时器让学生用手拖动纸带,练_使用打点计时器,并讨论如何利用纸带判断手的运动情况。 说明:目的在让学生能够较为熟练地使用打点计时器,初步掌握分析纸带的方法。(三)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1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来判断哪些作变速运动的物体作了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探究方案:包括使用哪些实验器材,如何进行操作等?(要

29、求学生把设计的方案简要地写在纸上)。教师巡视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选择较有代表性方案的小组派代表上台简要叙述本组设计的方案(用实物投影仪把学生写在纸上的方案投影出来),让全班同学进行交流。大家在互相启发、补充的过程中形成较为完善的方案。预测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可能是:方案一: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纸带、轨道及其配套小车、交流电源、钩码、刻度尺、细绳等器材研究小车在钩码拉动的情况下,在倾斜轨道上的向下运动的情况。方案二: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纸带、轨道及其配套小车、交流电源、钩码、刻度尺、细绳等器材研究小车在倾斜轨道上的向上运动的情况。方案三: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纸带、重锤、铁架台、交流电源、刻度尺

30、等器材研究重锤在下落时的运动情况。说明: 在学生交流讨论实验设计的方案中,要有较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对各种方案阐述自己的观点,反思方案中的问题,同时教师要参与学生的讨论分析,启发引导学生形成较为完善的实验方案。同时应注意有些学生可能有别的方案,要鼓励和认真对待,在课堂时间不足的情况下,可在课外指导学生去探究。2、进行实验探究让各组的学生参考自己设计的方案在上述三个方案中选择一个进行实验探究。讨论并确定实验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后进行汇报。3 用课件显示实验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探究(要求每组进行两次实验)。 教师巡视,注意学生仪器使用是否得当,必要时给予指导。说明:师生共同确定实验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并用课件给予显示,有助于学生较为规范地完成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