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脑卒中_第1页
如何预防脑卒中_第2页
如何预防脑卒中_第3页
如何预防脑卒中_第4页
如何预防脑卒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如何预防脑卒中?,2,什么是脑卒中?,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 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造成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脑组织损害的一组疾病。,中国脑卒中流行现状,3, 发病率: 120180/10万人口 每年新发病例: 200万 死亡率: 80130/10万人口 每年死亡病例: 150万 患病率: 400700/10万人口 全国脑卒中患者: 600700万,脑卒中的分类,4,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小脑出血、脑干出血、脑室出血等,脑栓塞、脑血栓形成,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 (RIND,延长的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等,脑卒中的危害,5,脑卒中有极大的危害性(“三高一低”)

2、: 发病率高(每年120/10万); 病死率高(出血性卒中高达30%以上,再次患病则可能翻倍); 致残率高(高达70%以上,再次患病则残疾加重); 生活质量降低,脑卒中的原因,6,血管壁病变(动脉粥样硬化或先天性血管畸形、动脉瘤等)的基础上加上血液成分、流速、压力、阻力等变化造成的。,脑卒中的危险因素,7,脑卒中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8,随年龄的增长,卒中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呈指数增长,年龄每增长5岁,死亡率增加1倍。,不良生活方式增加卒中风险,9,吸烟,酗酒,缺乏运动,不合理饮食,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相比,脑血流量明显降低,能加速脑动脉硬化,降低脑血管的舒缩功能。长期饮酒可使血压升高,增加血小板聚

3、集和血液凝固性,同时也使脑局部血流量下降。酗酒者卒中发病率是一般人群的4至5倍,且更易引起脑出血。活动量减少、不合理膳食和精神紧张可加快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发生和发展,加速脑卒中的发生。,高血压与脑卒中,10,。,高血压是脑出血和脑梗死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近年研究表明,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 160mmHg,舒张压90mmHg)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国内有 研究显示:在控制了其他危险 因素后,收缩压每升高 10mmHg, 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49%, 舒张压每增加mmHg,脑 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 46%。,心脏病与脑卒中,11,第一,器质性心脏病,如风湿性心脏病或先天性心脏

4、病,心脏瓣膜发生病变,容易形成赘生物,或形成血栓,这些赘生物或血栓脱落,进入大脑,就会阻塞脑血管,形成脑栓塞; 第二,心房纤颤,容易形成附壁血栓,血栓脱落易诱发脑卒中。同时冠心病患者多可能伴有脑动脉粥样硬化,易发生脑卒中。,糖尿病与脑卒中,12,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人群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提早1020 年。 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人群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高24 倍。 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约43伴有 高血糖现象。糖尿病与脑卒中 的发生密切相关,脑卒中患者 往往多合并糖代谢紊乱。所以 糖尿病病人容易发生缺血性脑 卒中,尤以及梗死最常见。,血脂代谢异常与脑卒中,13,当血液中的胆固醇增高时,容易形成动脉硬化斑

5、块, 这些斑块在动脉壁内堆积,使动脉管腔狭窄, 阻塞血液流入相应部位,引起动能缺损。 它发生在脑血管时便会引起脑梗塞, 低胆固醇水平与脑出血有关, 高胆固醇水平易发生颈动脉 系统梗塞,低胆固醇水平可减 少冠心病发病,但并不减少脑卒中的发病率。,如何预防脑卒中?,14,血压调控 血糖控制 血脂控制 合理饮食 情绪控制 生活规律 适当锻炼,预防卒中之改变不良生活方式,15,严格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适量运动,缓解生活压力,改变不良 生活方式,预防脑卒中之基础病治疗,16,高血压,血脂代谢异常,Title in here,Title in here,1、重视并采用生活方式治疗; 2、

6、对既往有卒中或冠心病史,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 3、TG增高选用贝丁酸类药物治疗.,1.针对器质性心脏病应积极治疗,必要为手术治疗; 2.针对冠心病,积极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抗心律失常、抗动脉硬化等综合治疗。,1.严格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 2,.合理选择降压药物,缓慢降压; 3 .定期监测血压、血脂情况;,基础病治疗,糖 尿 病,心 脏 病,1、严格饮食控制, 2、适量运动; 3、积极药物治疗 4、定期监测血糖。,通心络血液、血管、心脑三重保护,防治缺血性卒中基础用药,17,血液保护,血管保护,脑保护,降脂、抗凝,减少阿司匹林抵抗,协同他汀降脂抗炎 用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等动

7、脉硬化高危患者,保护内皮、稳定斑块、解除痉挛,防治心脑血管事件 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慢性脑供血:增加血供,缓解症状 脑梗死:急性期保护微血管,缩小脑梗面积;恢复 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预防再卒中 血管性痴呆:增加脑血供,保护脑组织 老年性痴呆:改善记忆认知功能,延缓发展,3粒/次 3次/日,就医原则:及早就医,专科诊治。,18,19,20,误区一:每年春秋输两次液会预防脑卒中,21,目前还没有科学研究来证明这种输液预防的方法 是有效的。单靠短期静点一、二种药物是不能起到预防的作用的。 及时治疗相关疾病(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 高血脂、肥胖等)和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吸烟、酗酒等)才是预防

8、脑卒中的有 效措施。,误区二:脑卒中发病突然,无法预防,22,在脑卒中发病前往往有许多先兆,比如,脑卒中发病前大多会有一次到多次的短暂脑缺血发作(俗称小脑卒中),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单眼或双眼看不清东西,面部或单侧肢体麻木、无力,说话不清楚,剧烈头痛等症状, 一般发作仅持续几分钟便消失, 极易被病人忽略。一旦出现上述 先兆,常预示着大脑卒中的来临 ,必须积极到医院求治,不可延误.,误区三:青年人不必担心会得脑卒中,23,虽然脑卒中的主要患病人群是中、老年人,脑卒中已经出现“年轻化”的趋势。年轻人患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除了高血压、酗酒、吸烟、夜生活过度、高脂肪饮食外,还有代谢异常(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9、、血液病、心脏疾病、 先天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因素。 因此,纠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以及积极查找原发病并治疗乃是青年 人远离脑卒中的关键.,误区四:血压正常或偏低者不会脑卒中,24,高血压是脑出血和脑梗死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危险因素。脑动脉硬化病人由于脑血管管腔变得狭窄,以及其他一些危险因素存在. 即使血压正常或偏低也同 样会得脑卒中,只是发病的几 率要比高血压患者少得多.,误区五:瘦人不会脑卒中,25,与胖人相比较,瘦人得脑卒中的几率相对低一些,但绝对不可因此而放松警惕。 因为瘦人也可以患高血压、 糖尿病、动脉硬化、血脂 紊乱等疾病,这些都是引 起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误区六:血脂

10、达标后他汀类即可停用,26,他汀类药(如立普妥、辛伐他汀等)不仅仅是降脂药,也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需要长期服用他汀才能见效,若中途停药会导致粥样硬化斑块继续增长、斑块脱落或不稳定的斑块发生破裂,上述情况都会引发卒中再次发生。因此,如果没有其他禁忌症,一般他汀类药物应该长期坚持服用。,误区七:低剂量阿司匹林能预防脑卒中,27,目前神经科门诊大部分的病人服用阿司匹林的治疗剂量偏低。用阿司匹林进行二级预防的剂量为75150毫克/天,需要长期服用。如果每天的治疗剂量低于75毫克,对于多数人不能达到有效的抗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的目的,而每日超过150毫克,不但不能增大其预防血栓作用,反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