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及软组织感染_第1页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_第2页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_第3页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_第4页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PT文章主标题位置,PPT文章主标题位置,皮肤及软组织感染,诚信 厚德 至善 求精,临床药学科 杨梦琦 2018年10月22日,1.定义、分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s,SSTI)化脓性致病菌侵犯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包括毛囊炎、疖、痈、淋巴管炎、脓疱病、急性蜂窝织炎、烧伤创面感染、手术后切口感染及褥疮感染等。 通常按病情严重程度将SSTI分为4级 1级:无发热,一般情况良好 2级:有发热,一般情况稍差,但无不稳定并发症 3级:中毒症状重,或至少有一个并发症,或有肢残危险 4级:脓毒症或感染危机生命,SSTI分级处理原则

2、,Eron L J, Lipsky B A, Low D E, et al. Managing 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s: expert panel recommendations on key decision pointsJ. J Antimicrob Chemother, 2003, 52 Suppl 1(1):i3-17.,2. 分类诊断,根据SSTI病因、发病部位及病情轻重可大致分为 浅表皮肤细菌性感染:感染仅累及表皮真皮层,包括毛囊炎、疖、痈、脓疱病、蜂窝织炎、丹毒和化脓性汗腺炎等 继发性SSTI:包括如手术切口感染、创伤感染、烧伤感染、咬伤感

3、染、感染性囊肿及脓肿、糖尿病足溃疡及压疮感染等,感染较重,常累及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 坏死性软组织感染:病变累及皮肤及深层结构,特点是皮肤、皮下组织、筋膜或骨骼肌坏死,如急性坏死性筋膜炎等,3. 常见致病菌,常见的浅表局限性SSTI,主要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 继发性SSTI因涉及的原发病种类复杂,感染类型各异,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肠杆菌、假单胞菌、厌氧菌及巴斯德菌属等,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社区获得性感染常为MSSA,但近年来发现CA-MRSA引起的皮肤脓疱病或蜂窝织炎 坏死性软组织感染致病菌复杂,有单菌种和多菌种感染,主要是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如梭菌属和化脓

4、性链球菌混合感染等,多菌性感染常见于会阴部及下肢,4. 常见SSTI脓疱病,脓疱病(impetigo) 浅表皮肤感染 好发于夏季,常见于儿童 脓疱病分为非大疱型、大疱型和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非大疱型脓疱病 A组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小水疱脓疱破裂金黄色厚痂 以局部治疗为主,莫匹罗星软膏外用 病灶分布广泛并有全身症状者,可予全身应用抗菌药物,4. 常见SSTI脓疱病,大疱型脓疱病 噬菌体II组金葡菌(常见71型) 常见于新生儿和幼童 散在大疱湿润鲜红创面形成浅棕色漆状薄痂 发热及全身症状少见 耐酶青霉素、红霉素或克拉霉素 MRSA流行区域: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克林霉素、利奈唑胺或万

5、古霉素,4. 常见SSTI脓疱病,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金葡菌 广泛的大疱和表皮剥脱 皮疹清亮大疱破裂大片表皮松解 MRSA流行社区:万古霉素 MSSA:苯唑西林或萘夫西林,4. 常见SSTI急性淋巴管炎,急性淋巴管炎 (acute lymphangitis) 又称为丹毒或流火 侵犯皮内网状淋巴管所致的急性炎症 不化脓,好发于四肢或面部 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外周血白细胞通常升高,足癣及丝虫病为常见的诱发因素 多由A组溶血性链球菌所致,C组、G组溶血性链球菌少见,偶见由金葡菌引起,4. 常见SSTI急性淋巴管炎,急性淋巴管炎 (acute lymphangitis) 治疗:休息、抬高患肢。

6、可用50%硫酸镁局部湿敷 早期轻症感染可肌内注射普鲁卡因青霉素,成人每日40万-160万U,分1-2次,或口服阿莫西林或口服头孢氨苄、头孢拉定 重症患者应住院接受青霉素G 200万U q6h 静滴治疗 急性危重者宜给予耐酶青霉素或万古霉素静脉滴注,4. 常见SSTI急性蜂窝织炎,急性蜂窝织炎(acute cellulitis) 细菌侵入皮下、筋膜下及深部疏松结缔组织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常出现临近淋巴结肿大,可形成局部脓肿、局部皮肤坏死 易发因素:皮肤外伤、皮肤小损伤、皮肤感染,4. 常见SSTI急性蜂窝织炎,急性蜂窝织炎(acute cellulitis) A组溶血性链球菌、其他溶血性链球

7、菌属(如C组和G组溶血性链球菌)和金葡菌为主要的病原菌,在新生儿中B组溶血性链球菌有时亦可引起本病 非化脓性蜂窝织炎的病原菌通常为溶血性链球菌,可选用青霉素、阿莫西林或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 化脓性蜂窝织炎多为葡萄球菌感染,可选用耐酶青霉素或头孢唑林;在CA-MRSA流行地区,应予以多西环素或利奈唑胺等口服药物 重症患者予以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或达托霉素静滴,4. 常见SSTI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急性坏死性筋膜炎(acute necrotizing fascilitis) 一种广泛、严重的皮肤软组织感染,以皮下组织坏死为特征,尤其是筋膜坏死 分型: I型为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病原体包括至少一种厌氧

8、菌(大多为拟杆菌属或消化链球菌),一种或多种兼性厌氧菌(除A组链球菌外的链球菌属),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 II型:也称为溶血性链球菌坏疽,由A组溶血性链球菌单独或合并其他细菌(多为金葡菌)引起,好发于四肢 III型:由海洋革兰氏阴性病原菌(如弧菌属)所致,4. 常见SSTI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急性坏死性筋膜炎(acute necrotizing fascilitis) 细菌常见入侵途径包括外伤(如撕裂伤、擦伤)、污染性腹部手术(如穿透性腹外伤、内脏穿孔)或其他手术、直肠周围脓肿、褥疮或小肠穿孔 临床表现: 局部皮肤红、肿、热、痛,质软,边界不清,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少见 起病3-5天内,受累皮肤颜色逐渐发紫、发黑,出现大疱并破裂,可见明显的皮肤坏疽(类似皮肤烧伤) 本病进展迅速,因此快速诊断十分重要,可提高生存率。影像学检查在病程早期最为有用,CT和MRI提示皮下及面部水肿、组织内气体,可于蜂窝织炎相鉴别,4. 常见SSTI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急性坏死性筋膜炎(acute necrotizing fascilitis) 治疗 一旦诊断成立,必须立即进行外科清创。对高度怀疑患者,亦需直接外科干预。应彻底清除坏死皮肤、皮下组织及筋膜,直到出现正常筋膜,敞开伤口 24小时后通常需要再次检查,以确保初次清创充分 初始抗菌治疗需覆盖厌氧菌、肠杆菌科细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