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指导:半命题作文审题立意_第1页
中考作文指导:半命题作文审题立意_第2页
中考作文指导:半命题作文审题立意_第3页
中考作文指导:半命题作文审题立意_第4页
中考作文指导:半命题作文审题立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考作文指导:半命题作文审题立意中考作文指导:半命题作文审题立意 技法透析 一、半命题作文的特点 半命题作文兼具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的优点,其开放性和限制性介于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之间。与限制过死的命题作文相比,半命题作文更多地尊重了考生的情感体验和自主选择的权力,为考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也给考生提供了更大的写作自由。 与过于灵活的话题作文相比,半命题作文在题目中设制了一定的限制,规定了大致的写作范围,因而写作的思维更为集中、更为明确、更易于考生操作。同时,多数半命题作文在题目中就隐藏着较为丰富的写作信息,考生只要用心思考,就不难写作。如“ 是一把双刃剑”,一看“双刃剑”这个词,考生马上

2、可以断定:“双刃剑”应该是所写文章的“文眼”,写作时需运用辨证思维,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写(审题);文章适合写议论文,写记叙文亦可(定体);既要写正面事例,也要写反面事例(选材);文章最好提出如何化“双刃剑”为“绕指柔”的见解(立意)。有的半命题作文,还直接给出了文章体裁。如“我和 的故事”,命题者在提示语中明确规定考生写记叙文。这些或隐或显的信息暗示或提示,大大减轻了考生在拟题、定体、选材、立意等方面的思维负担。 然而,考生在半命题作文中拥有的“自由”只是一种“不完全自由”,因而这种作文形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考生在补题、定体、选材、构思和立意时,均要受到一定限制,处理不当,“限制”往往会变成“

3、桎梏”。譬如考生在补题时,若不独运匠心,便极易发生或拟题雷同,题材撞车;或题目空泛,大而无当;或填词随意,文不对题;或词性错误,语法不通等现象。对此类高发的“写作事故”,每一位考生朋友都应引起注意。 二、半命题作文的补题类型 半命题作文的补题,简而言之,有两种类型:或命题中不作提示,由考生自由拟题,如“拥抱 ”;或命题中列出几个词语,提供考生参考,如“我找回了 (自尊、自信、友谊、母爱等)”;总的来说,主要包括如下六种类型: 1补前半部分。如“_之乐”“ ,触动了我的心灵”“ 让我陶醉”“ 需要我”“ (懂得、学会)感谢”。 2补后半部分。如“十六岁,我多了一份 ”“家庭的 ”“想起了 ”“精

4、彩 ”“学会 ”“分享_。 3补中间部分。如“我与 (小草、春天、智者、母亲等)的对话”“生活因 (音乐、读书、挫折、爱等)更精彩”、“当 的时候”“发生在 的纠纷”“我与 交朋友” 4补前后两部分。如“ 夸我 5补前、中或中、后部分。如“我想让 (自己、家庭、江河等)更 (成熟、和睦、洁净等)” 三、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方法 补题是半命题作文至关重要的一步,补题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半命题作文水平的高低。具体来说,半命题作文的补题,应遵循如下几条原则: 1扬长避短,熟悉为先、 每个考生所擅长写作的文体往往是不同的,惟有扬长避短,方能奏凯考场。近年来各地的考场作文,对文体一般都不作限制,考生要充分利

5、用这一点,补题时根据自己的文体特长,选填相宜的词语,将半命题化为自己最拿手文体的全命题来运营文思。 考场作文是一种“速成”作文,很难有充裕的时间来选材、构思。因此,考生在补题时,所选择的词语,应与自己平时库存较为丰富的生活经历相契合;所确定的内容,须是自己较为熟悉、感受较为深刻的生活事件或情感体验。因为只有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才能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发。如河南题“我深深感受到了 ”,题目要求中列出的可供选填的词语有“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痛苦”、“集体的温暖”、“家庭的温馨”、“友谊的可贵、“诚实的可敬”、“虚伪的可鄙”等(也可不受以上词语限制,自行选词填补),很显然,任何一位考生对上述

6、诸种情感体验不可能有着同样程度的感知、拥有同样深刻的感受,这时他们就必须“趋熟避生”。 2创新求异,独树一帜。 为半命题作文补题,最易题目雷同、题材“撞车”,为避免这一点,考生在补题时,要充分运作求异思维。选词所表现的内容,最好是别人不曾经历过、不曾想到过、不曾抒写过,甚或根本遇不到、想不起、写不出的。为此,应尽量选择自己亲身经历过或足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生活事件,尽量避开那些人人皆知的素材。如果考题没有强制一定要从提示语中选词,最好跳出提示,另选新词补题。如河南卷文题一“我与 (小草、春天、智者、母亲等)的对话”,多数考生从提示语中选择“春天”、“智者”、“母亲”等词,但有一位考生却自出机杼,将

7、文题补为“我和崇高的对话”,抒写自己一次真实而独特的心路历程,呼唤崇高人格的回归,充满情趣、理趣。 文有鲜腐之分,题有新俗之别。而题目的新俗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内容的鲜腐。半命题作文补题应打破惯有的思维定势,全方位、多角度地运动思维。思维发散得越开,联想和想像越奇特,则与其他考生的区分度就越高,内容就越新颖鲜活,文章就越能独树一帜。 3.力避空泛,小处切入、 补题虚空浮泛、大而无当,是半命题作文又一高发的“写作事故”。中考作文,字数要求一般在600左右。要在如此短的篇幅中,写深写透一个主题,诚非易事。因此补题时就应“就实避空”,因为题目越空泛,相应地写作范围就越广,选材、组材的难度也就越大。半命

8、题作文命题中设置的思维空白,为考生展开自由联想提供了一个广阔空间,可补入空白处的词语很多很多,一些考生往往就拿捏不准,如无锡市作文题“精彩 (一幕、瞬间、人生等)”,按说以提示语中的“一幕”、“瞬间”入题,也非常不错,然而却有考生为了“创新”,将文题补成“精彩世界”、“精彩世纪”之类,范围越扩越大,文题越变越虚,最后写出来的文章大而空、虚而浮,事与愿违。 因此,要写好半命题作文,最好“小口径切入”,题目不要补得过大。如济南卷文题一“拥抱 ”,很多考生如此补题“拥抱地球”、“拥抱美德”、“拥抱生命”,等等。不是说这样的题目不可以写,而是说因为它们涵盖范围过大,写起来较难把握,容易流于泛泛而谈。如

9、果将“地球”缩小为“绿地”、将“美德”缩小为“宽容”、将“生命”缩小为“青春”之类,经营起来,可能难度会变得小一些。有一种以具体事物人题的补题方法,可有效地缩小写作范围。如昆明题目“我好想 ”,很多考生就采用此法,拟出了“我好想栽一棵苹果树”、“我好想去草原”、“我好想拥有一间书房”等范围具体的题目,降低了写作的难度系数。 4搭配得!与,合乎逻辑、 选词补题,应注意词语之间搭配得当,合乎逻辑。首先,要合乎生活逻辑。如写作半命题作文“我第一次 _ _,若补填“哭”、“淘气”、“做梦”之类,就不符合生活事理。因为这些事情大都发生在人的婴幼儿时期,是难以界定“第一”的;而如果换成“领奖”、“说谎”、

10、“远行”等词,则因为其在考生脑海留下的深刻印象,情理皆通。 其次,补题要前后照应,合乎题旨。如唐山题目“ 谢谢你”,揣摩题旨,横线上所填内容当与“你”照应,应补填称呼或姓名,如“老师,谢谢你”、“对手,谢谢你”等。然而却有考生没有看出题目中的这种对应关系,填成了“辛苦了,谢谢你”、“再一次,谢谢你”等,明显与题旨相悖。相反,厦门题目“那一次,我读懂了 ”,考场上一篇满分作文补的词语是“坦然”,文章写自己在与历经坎坷却豪迈依旧的大文豪李白、苏轼的对话中,领悟到笑对挫折的人生真谛。作者显然非常准确地破译出了命题者隐含存文题空白处的命题意图,所补词语,既切中题旨,又与文题中的修饰语“那一次”和动词谓

11、语“读懂了”形成了和谐的搭配关系。 5思想健康,拓深主题, 中考作文,对文章思想的健康性和主题的深刻性也有着相当的要求。考生在文章中,应该尽量展现当代青年积极进取、昂然向上的精神风貌,唱响时代的主旋律。这里所说的思想健康,并不是要考生喊口号、说大话、唱高调,而是说文章所表现的内容,必须体现文化和文明的正确走向,符合健康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反映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潮流,力避消极、颓废、暴力和享乐主义思想。如“ 的味道”,应该说这是一个蕴涵很深的半命题,完全可以补出夺人眼球的好题目。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竟有考生补填“打麻将”、“抽烟”等词语,显而易见,这样的题目,内容是消极的,思想是不健康的,与正确

12、的主题背道而驰,犯了方向性错误。 半命题作文题目补填的词语不同,主题揭示的深刻度也会有所不同。考生要想从作文考场上披锦而归,还必须学会开动真情和想像的钻头,向思维深处钻探、挖掘。大凡文章的主题,都可分为浅、中、深三个不同的层次,开挖时切忌浅尝辄止。仍以深圳题“ 的味道”为例,此文补题若停留在“物”的层次或“感官”的层次,补填“西瓜”、“咖啡”、“冰激凌”之类,就滋味写滋味,必然俗气浅薄;若紧扣“味道”的涵义,往深处开掘,进入“事”的层次或“体悟”的层次,补填“得奖”、“挨批”、“失败”等词,虽仍然平淡无奇,毕竟深刻多了;若再掘一锄,进入“情”的层次或“想像”的层次,补填“母爱”、“阳光”、“飞

13、翔”等内容,兴许就能别开洞天,胜人一筹。名题精讲 【例l】请以“ 在其中”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你可以从“趣”、“美“隋义”、“做人”中选填,也可以填其他词语。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内容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文题解析】 这要想写好这个文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l仔细审清题意。 这个题目暗含着一个叙述主体“我”,“我”的思考和感悟必须在作文中表现出来,即要能写出“我”在“其、中”感受到的生活中的“真、善

14、、美”。“其中”是代词,是情感载体,没有情感载体,情感就失去了依附。只有紧紧抓住“我”、“在哪里面”、“感受”这三个重要的元素,才能很好的完成此篇作文。 2确定写作对象。 写半命题作文,首先要按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写好这个文题,写作对象的选择很重要。首先,根据半命题作文的特点,要把题目补充完整。而试题所给的选项只有四个,我们可以突破这四个选项,有更多的选择。诸如可以填:爱,乐,美,苦,自豪,甜,思,痛,真情,温暖,幸福,正义,道义,力量,理解,理想,宽容,文明,礼让,骄傲,和谐,鼓舞,梦想,光明,等等。可以看出这些词以褒义词为主,这就是决定了所写的主题应为健康的和积极向上的。另外选择词语时一定

15、要注意词语与后面“在其中”的连贯性,不要选读起来不通顺的词语。 3明确文体特点。 虽然说“提示与要求”中说“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但这个文题很显然适合写一般记叙文与散文。写记叙文要力求写出真情实感,要有细节描写,场景刻画。写散文要写出浓厚的文化意蕴,语言要精美,要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切忌写得四不像,大段大段的引用故事,没有自己的经历,缺少自己独特的感悟与认识。记叙文不像记叙文,散文不像散文,文体不明,思维混乱。 4选好立意角度 可以写阅读中的乐;实践中的趣;交往中的情;见闻中的美。 可以写下棋,弹琴,听音乐,练书法,跳舞,参加军训、参加机器人大赛熬夜编程等表现乐在其中。 可以写

16、亲情,通过叙写冲突、误解,揭示背后是关爱,亲情无价,亲情永恒。比如有位同学的构思就很好:通过自己迷恋上网,写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冲突,进而揭示父母深沉的爱子之情,这样的文章就很容易得高分。 可以写友谊,同窗,师生,邻居,表达眷念,不舍,温馨,温暖,友谊之树常青。 可以写大爱,写感动中国人物,揭示其精神内涵,灵魂美质。 可以写爱国心、责任感等。 可以写历史文化名人和诗词歌赋所蕴含的文化意蕴。 【满分示例】 幸福在其中 记忆的湖畔我独自行走,看记忆的洪流奔涌而下,蜿蜒着我无尽的欢乐,那迸溅起的朵朵浪花,绽放着我无数的幸福! 忽略了春天的第一抹新绿,因为我有姥姥的风筝。那是一个很大很大的风筝,是姥姥亲手

17、为我做的,它是一只雄鹰。姥姥总是说,我现在是一只小雏鹰,终有一天,我会脱离他的怀抱,挣脱那一线的束缚;姥姥也总是说:我一定会成为一只雄鹰,飞向辽远的天际,寻找属于自己的天空,可是,小小的我可答应不了这些,只顾拉姥姥去放风筝。在田野上又蹦又跳,“践踏”着忍冬的新苗,痴痴地望着幸福的轮廓! 黯淡了夏夜的第一颗星辰,因为我有姥姥的故事。在姥姥的故事里,我是灰姑娘,是小红帽,是白雪公主姥姥的故事似乎讲也讲不完,我每次都躺在姥姥怀里,缠着姥姥接着给我讲故事。于是,姥姥就又开始给我讲那个很长很长的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微合了双眼,静静地

18、倾听幸福的心跳! 遗忘了深秋的第一片落叶,因为我有姥姥的常青藤。那是一种不知名的植物,只知道他一年四季都是青的,就姑且唤它叫做常青藤吧。他是姥姥最喜爱的植物,姥姥说它生命力很旺盛,不娇贵,好养活。一次,我生病了,很严重的病,姥姥就把它送给了我。醒来睁开眼就看到它,逼眼的绿,很是动人,细细的欣赏幸福的颜色! 冷落了初冬的第一朵雪花,因为我有姥姥的烤红薯。姥姥烤的红薯可是天下间最美味的食物,是我茶余饭后的最爱,可香可甜了!每到冬天,姥姥总喜欢烤个最大最甜的红薯让我带着在上学的路上吃。而我总是不舍得它过早的下肚,就在路上双手捧着取暖,任雪花对我的百般挑逗我也丝毫不会心动。到了座位上,再小心地掰开来,细细地品尝,慢慢咀嚼幸福的滋味! 时间的车轮一遍遍地碾压过我的记忆,时光一去不复返,回首往事,我明白了,这就是幸福。姥姥的爱无声,姥姥的爱无语,姥姥的爱任我在其中畅游。姥姥的爱,幸福在其中! 【点评】 1构思精巧,思路清晰。文章主体部分采用排比段的形式,以“季节”为序,从“春”“夏”“秋”“冬”四个角度叙写了姥姥对我的关爱。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