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 烛之武退秦师学习目标1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2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3、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 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学习重点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课前自学一、常识、关于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左传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 它记述了春秋间40多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
2、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 总之,左传无论对后代史学和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艺术上的成就令人惊叹,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补充:关于古代姓名。 烛之武是不是姓烛名之武? 不是。烛之武-烛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烛地,名叫武的人”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佚地,名叫狐的人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
3、、带着问题齐读课文。问题: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2、字音。生字:函( )氾( )佚( )缒( )阙( ) 多音字:朝( )(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逢( )(人名逢孙) 通假字: 今老已,无能为也已(“ ”同“ ”) 秦伯说(“ ”同“ ”) 失其所与,不知(“ ”同“ ”) 3、提问: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4、解题:烛之武退秦师。 退: 师: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学习第一段。 1、先看第一段。齐读第一段。第一段写了什么事情?2、秦晋为何围郑?“ ” 补充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
4、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是,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都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3、重点讲解:且贰
5、于楚也晋军(于)函陵以其无礼于晋(倒装句)译文: 4、秦晋围郑,来势凶猛,郑形势危急,渲染了气氛。同时,两事均与晋利害相关,与秦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说秦埋下伏笔。 (二)学习第二段。 1、读第二段。第二段写了什么?2、重点讲解: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无能为也已是寡人之过也 是: 。(判断句)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辞曰:省略句,补充完整后为“( )辞曰”; 译文:第二课时(三)、学习第三段烛之武采取了什么方式去游说的呢?有没有效果呢?我们看到第三段,第三段写了什么事情?1、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敢以烦执事焉用亡郑以陪邻
6、夫晋,何厌之有初中时学过的提宾的“之”有:何陋之有?莲之爱,陶后鲜有闻。c菊之爱,同予者何人?d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秦伯说,与郑人盟。盟,名词做动用, 烛之武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他之所以能说服秦穆公主要原因是处处为秦国着想(表面看来),理由充分。这段说辞仅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 、说秦的结果是:秦郑订立盟约;秦国驻兵守郑。 4、秦乃还:秦权衡利害,决定退兵,但却派人留守要塞,体现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知识点: 亡
7、:;利: 阙: 鄙:封: 厚:薄:乏困: 东: 陪:共: 厌:说: 阙: 以为:行李:古今异义词,古意: ;今意:出行时带的包裹。 东道主:古今异义词,古意: ;今意:请客的主人。乏困:古今异义词,古意: ;今意:精神不好。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还原后应为: 。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还原后应为: 。 第三课时(四)、学习第四段。1、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参见文下注释。微,假如没有。初中时学过“微斯人,与谁与归?”这个句子,其中的“微”也是这个意思 吾其还也 。其,语气词,表 语气。初中时学过这类例句不少:a其真无马也?(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表反问语气。)b其真不
8、知马也?(恐怕实在是不认识千里马吧。其,表推测语气。) 亦去之 。去,离开。(这个词的古今义刚好相反。今义表示到地方。例如: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 、写晋师撤离郑国。晋文公是头脑清醒的。他以“ ”“ ”“ ”三条理由退兵,“不仁”只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知”是理智,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不武”,则是因为胜败难以预料。所以,说到底,晋的退兵,是“利”字使然。这是一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3、所以故事的结局就是,晋文公毅然撤军作结,郑国转危为安。而这也正是
9、烛之武所想达到的目的。4、知识点。敝: ;知:通假字,通“ ”。 夫人:古今异义词,古意: ;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 去:古今异义词,古意: ;今意:到,往。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判断句。 (五)、分析人物形象。 、烛之武:、郑伯:3、秦伯: 4、晋文公: (六)做课后习题第2题。总结:文言字词 . 词类活用 a名词做状语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 )夜缒而出( )b.动词活用为名词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 c.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臣之壮也( )越国以鄙远( )共其乏困( ) .特殊句式 a.省略句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 夜缒(烛之武)而出(宾语)敢以(之)烦执事(宾语)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词)b倒装句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 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同上) 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同上) 何厌之有(有何厌宾语前置) c.判断句通假字无能为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州深圳地区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浙江国企招聘2025金华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第二批社会招聘2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四川光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20名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办公室租赁合同模板「」
- 厦门一中月考试卷及答案
- 浙江国企招聘2025宁波余姚景隆置业有限公司招聘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电子制造中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考核试卷
- 稀土金属压延加工过程中的节能减排考核试卷
- 森林经营与城乡生态协调考核试卷
- 硫酸锶在骨骼修复材料中的应用技术考核试卷
- 分集水器选型计算
- GB/T 8314-2013茶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测定
- GB/T 1410-2006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
- 工业厂房土方回填施工方案1215
- 鲜肉切片机设计说明书
- 2018年USB数据线检验规范资料
- 沥青混凝土拌合站吊装计算书
- 第4章单回路控制系统设计-zhm
- 视觉形象设计VIS清单
- LLC谐振半桥的主电路设计指导
- 工具钳工技能操作鉴定要素细目表09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