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形教学设计_第1页
菱形教学设计_第2页
菱形教学设计_第3页
菱形教学设计_第4页
菱形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2.5 菱形(1)教学设计名称 22.5 菱形(1)执教者 张凤银 课时 1学时所属教材目录 (新)冀教版 八年级 下 第22章 22.5 菱形 第1课时教材分析本节的课标要求是掌握菱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教学内容分为两个课时,本节课是第一课时,引入菱形的定义,探究菱形的轴对称性,为后面的研究打好基础,进而考查并证明菱形的性质。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等腰三角形等特殊图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基础上加以学习,它既是平行四边形、矩形、等腰三角形的延伸,又为正方形做好铺垫,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还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打好基础,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思

2、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但逻辑思维能力还是有所欠缺,几何证明的能力还有待提高。目前学生已对平行四边形和矩形的性质、判定有了基本的了解,并明白了这一体系的学习方法。所以我会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折纸、探索、发现,得出菱形的性质,并引导学生证明,精心设计训练题,从而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掌握菱形的定义.2. 掌握菱形的性质定理3. 会用菱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过程与方法:1、经历菱形的定义、性质探索的过程,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习惯和动手能力。3、进一步了解和体会几何证明的基本方法。4、了解菱形的现实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3、、在操作活动过程中,让学生互动,培养合作精神.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在学习过程中,来体会菱形的图形美和内在美.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菱形的定义、性质和性质的应用。难点:菱形性质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引入:出示图片,从图片中抽象出四边形,提出问题:这些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学生如果回答:菱形,追问:它们是不是平行四边形?是。那么,什么样的平行四边形才叫做菱形,菱形又有哪些特殊的性质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22.5菱形。学生如果回答:平行四边形。这样的平行四边形就叫做菱形,那么,什么样的平行四边形才叫做菱形,菱形又有哪些特殊的性质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22.5菱形。)设计

4、意图:又贴近学生实际的实物图片引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树立学生自信心。2、 出示学习目标,指名朗读,教师板书。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这节课要干什么,完成哪些任务,突出目标的导学作用。3、 新课学习:1、 菱形的定义:回到刚才的问题:什么样的平行四边形才叫做菱形呢?请同学们看老师手中的平行四边形,将它沿一条对角线对折,你发现这个平行四边形的边又怎样特殊的关系?(临边相等)这样的平行四边形就叫做菱形,那位同学叙述一下菱形的定义?(课件展示,学生记忆,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总结和语言表达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 菱形的性质: 菱形既然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除了

5、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外,还有哪些特殊的性质呢?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的菱形纸片,按照课本中的折叠方法,一起探究探究菱形的性质。(课本140页)(1) 小组探究(教师巡视指导)(2)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探究结果。(3) 其他小组做补充。(4) 质疑(教师预设疑问:“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是什么意思?)。(5) 由学生解答疑问。(6) 课件展示探究的出的结论。(教师导语:通过折菱形纸片得到的结论,需要理论上的证明,才能运用它解决问题,下面我们证明这个结论。)(7) 出示题目,认真审题,找出证明思路。指名学生到前面展讲证明思路,写出证明过程,找三名学生板演。(8) 找学生对板演检查评价之后,

6、得出菱形的性质及性质定理。教师强调:经过证明,结论可以作为菱形的性质定理,以后解题时可以直接运用。(学生记忆)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让他们能锻炼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小组协作精神,合作能力,充分发挥小组的高效互学,给学生充分的展示、展讲空间,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在学习过程中,锻炼书写能力,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菱形的性质: 1.对称性 菱形既是 中心对称 图形, 也是轴对称图形。2.性质定理:(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2)菱形的两条对角线 互相垂直, 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3、 应用性质解决问题:课件展示:训练1,指名学生到前

7、面结合图形回答,要求说出根据。训练2,指名学生在座位上回答,说出理由。训练:1.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找出相等的线段和相等的角。2.菱形的两条对角线把菱形分成了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解题时,有理有据的习惯。 4、完成例1:(1)课件展示。(2)仔细审题,认真思考,找出解题思路。指名展讲解题思路,写出解题过程,找一名学生板演。(3)展台展示学生的不同做法,并由学生讲解思路方法。设计意图:锻炼书写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展示机会,充分暴露问题。5、训练:1、 填空题1. 如图,P是菱形ABCD对角线BD上一点,PEAB于点E,P

8、E=4cm,则点P到BC的距离是 cm。2. 如图,在菱形ABCD中,AB=10,ABC=120,则对角线BD的长是 。2、 解答题3. 如图,在菱形ABCD中,AC和BD为对角线,BAC=50.求菱形ABCD各内角的度数。E4. 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为2cm,E为AB的中点,且DEAB。求菱形ABCD的面积5. 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8,BD=6,求菱形的周长和面积。3、 中考连接6. (2009年河北)如图,在菱形ABCD中,AB=5,BCD=120,则对角线AC等于( ) A 20 B 15 C 10 D 5D7. (2015年河北)将一菱形纸片对折,在对折后,在如图的

9、位置打一圆孔,其展开后的图形时( )学生在训练题纸上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得到反馈信息。(1) 由学生利用展台展讲学生存在问题的题目,并得出菱形面积的另一种计算方法:菱形的面积等于菱形对角线乘积的一半。(2) 出示中考链接,指名学生回答,找一名学生展讲第二题的解题方法。教师将其进行变式,由学生回答。设计意图:培养几何证明能力;掌握菱形的定义、性质和面积的计算,注意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让学生时刻接近中考。 四、课堂小结:学生谈这节课的收获,课件展示这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内容。设计意图:整理回顾,以便及时吸收。巩固并应用本节所学。教学反思本节课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能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并以自己的语言概括出菱形的定义及性质定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